中學生演講稿(優秀7篇)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生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關于文明的巧言妙語不可勝數。相信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總免不了被老師、父母、同學叮囑要講文明懂禮貌。
古語曾有云: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意思是人不懂文明禮義就會感到慌亂,以致犯下錯誤。
古時閨秀女子的生活想必同學們都知道。古時的女子自小便要學習女紅,誦讀《女經》,練習禮儀,以便將自己培養為一個知書達理的賢惠女子。
古時男子讀書,最先學習不過《三字經》、《弟子規》,而這兩本書正是教導人們文明禮儀的。古時男子好被人稱為謙謙君子,如此美譽不也是男子因講文明、懂禮儀而得嗎?
由此可見,我們的`先人早已知道文明禮儀的重要,并對此加以重視學習。
反觀現在,社會上、網上隨處可見不文明的行為,聽到不文明的言語。我們難道就不需要做任何反思,采取任何的行動嗎?
走在街道上,遍地可見各類垃圾。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講文明,垃圾不要隨意丟棄,要放入垃圾桶。可是大家想一想,這麼簡單的事情又有幾人真正做到呢?即使堅持了一段時間,可你真的可以堅持一生都這樣做嗎?
走在校園里,隨處可以聽到不文明的言語。時代的發展迅速,許多新的詞語被創造出來,當然也包括不文明的詞匯。許多同學為了一時的新奇,在班級中、在校園中使用,久而久之便會養成習慣。聽的人多了,使用的人也必然增多,這樣的結果難道是我們想要見到的嗎?
走在城市間,隨處可瞧人類的不文明行為。同學之間推推搡搡,仇人之間互相打斗,人與人惡語相向。面對種種情況,我們難道不應該做些神魔嗎?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呼吁大家講文明、守禮儀,大家以身作則,還我們校園一片純潔的凈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學生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XX,今天我很榮幸能與大家一同分享閱讀的樂趣。我所要演講的題目是《愛上讀書 享受閱讀》。
首先,我想問大家,您愛讀書嗎?是的,我看到很多人在點頭,那就表示大多數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也愛讀書。書籍——如一座智慧的殿堂,如一片思想的森林,如一片文明的沃野,包羅萬象,藏珍蘊奇,怎能不使人心醉神迷,留連忘返?無論是朝霞燦爛的早晨,還是炊煙裊裊的黃昏;無論是月光如水的良宵,還是風雨大作的暗夜,打開書,我就忘記了一切悲傷與孤寂,內心充滿愉悅與寧靜。從而,綴飲知識的瓊漿慢慢成長。
是的,是讀書,是讀書讓我從一個懵然無知的孩子,變成一個對世界有了認知、開始獨立思考的中學生。因為閱讀童話書籍,我走入一個純凈而美麗的世界。當看到小人魚為了所愛的王子,毅然放棄了三百年的生命,化為海中的泡沫時,我忍不住潸然淚下,同時也為王子祝福。記得那一天,我整個下午都在小溪邊徘徊,看著澄澈的流水,想著小人魚的善良與美麗,一種難言的憂傷與真誠的感動,占據了我幼小的心靈。而當再看到童話中的主人公憑著勇敢與智慧戰勝邪惡時,我又為之高興不已,拍手稱快,就這樣,我開始懂得了真、善、美。
有人說“優秀的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的確,讀XX傳記,讀翩翩風度、錚錚鐵骨;讀詩歌,看蒹葭蒼蒼、楊柳依依;讀哲學,解心靈之惑、悟蒼穹之遠……我的世界因此而遼闊,我的生活因此而充實。
不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史書。翻開近代史,可以看到書中有南湖紅船迎著迷茫煙雨艱難地起航,有抗日戰士直沖云天的熱血,有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的悲愴,有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氣象,也有千里躍進萬馬奔騰的豪壯,書中更有一曲曲直沖霄漢、光照九州的正氣歌!一段段歷史,一頁頁記載著苦難與輝煌的文字里,我看到了先輩前賢們雖九死猶未悔的艱難探索,我看到了人們對公平、自由與正義的不懈追求!我看到尋求幸福的道路百轉千回荊棘密布,我更看到人們披荊斬棘跋山涉水一往無前的勇敢!這一切,都讓我明白肩上的責任,讓我看清前方的路,更使我明白,該怎樣煅造一個潔白而美麗的靈魂!
現在我想說的是,同學們、朋友們,讓我們養成愛好讀書的好習慣,盡情享受閱讀的美好吧,它會讓你享受到陽光的明媚、空氣的清新、心靈的愉悅以及生命的奇妙。它更能讓你思想的火炬飛越亂云飛渡,雨腳如麻的歲月,穿行在漫漫長夜亙古荒原,在坎坷中前行,在低谷中攀升,照亮你前行的長路。從現在還是,讓我們乘著書的翅膀,掠過千山萬水,走近自然,期盼幸福,收藏陽光。
書讓我們的思想和靈魂相碰撞、讓我們看到知識海洋的無窮無盡,從而讓我們的人生色彩繽紛、充滿希望!
中學生演講稿 篇3
我們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你看,同一份建房子的工作,有人說是“砌磚”;有人說是“賺錢”;有人說卻說是“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
在第一個人眼里,工作無非是生活中的一種程序,他只能被動地機械重復;第二個人是實用主義者的代表,工作只不過是謀生的手段。而第三個人呢?他把平凡的也許是枯燥的工作描繪成一首詩一曲音樂,這是因為他心中充滿美麗的夢想。這夢想將成為他人生不竭的動力,鼓勵他勇往直前地去追求。那么他最終成為有名的建筑師也在意料之中。
親愛的同學們,你愿意做哪一種人呢?我想:樹立遠大的理想,揚起希望的風帆是廣大中學生共同的追求。其實,自從有了人類,理想也隨之誕生。鉆木取火,是為了尋求光明,它經歷了多少年的探索,有付出了多么大的代價,才終于得到實現。龜甲繪制,留下了人類穿創造的文明,勞動的歡樂,狩獵的艱辛,戰爭的頻繁,風土人情的顧盼,烙印著理想的年輪。
理想不是空想、幻想。理想屬于刻苦勤奮的人。為實現世界的理想,馬克思整整奮斗了一生。他積極投身于火熱的工人運動,研讀過無數種著作,學會了歐洲好幾個國家的語言。即使在流亡中也堅持不懈,作出巨大犧牲,終于為人類奠定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這些杰出的人們,他們用勤奮刻苦的汗水,澆開燦爛懂得理想之花。
理想屬于珍惜時間的人。福蘭克林有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許多文學家、科學家都是同時間賽跑的能手,魯迅先生用“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一生筆耕不輟。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年輕的朋友,如果我們只沉迷于吃、喝、玩、樂之中,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嗎?
理想更屬于迎難而上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坎坷、曲折、荊棘、浪濤是不會少的。夏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岳飛抗金,義無返顧。一個真正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少年,不應讓困難鎖住自己的心靈,而應在奮斗中舒展自己的雙臂。
同學們,期末考試即將臨近了,為了我們的理想,是否也應該爭取向上呢?
那么,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親愛的同學,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做一條快樂的網魚。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網絡廣泛應用已經是非常普遍了。我們的生活與網絡緊密地連在了一起,“生活離不開網絡,網絡改變著生活”。
可是,生活中,我們能用網絡干些什么事呢?
例如某地有一位六年級學生小彬,沉迷網絡,先是一天幾小時上網玩游戲,后來開始逃課上網,整天守著電腦,沒錢時把書都賣掉了,然后又欠同學、網吧不少錢。被學校開除后,他經常晚上通宵上網,白天睡覺,日夜顛倒。累了,一睡就一兩天,飲食起居完全沒規律。他不講衛生,三五天不洗澡,十來天不換衣服,經常不洗臉刷牙,身體狀況急劇下降,一副病懨懨的樣子,叫人看了真擔心他隨時都會倒下。
其實小彬的情況,就是網癮的影響。它的主要表現為:上網時精神興奮,心潮澎湃,欲罷不能,時間失控;沉溺于網上聊天或網上互動游戲,并由此而忽視與社會的交往、與家人的溝通,甚至對上網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心理依賴,以致不能分離。但是因為出現了以上狀況,我們就將網絡看作洪水猛獸,從而拒之千里之外,那未免也太落后了。
我們可以在學習緊張的時候,聽聽音樂,放松心情;可以在網上查找資料,有助于于我們的學習;可以在寫完作業后,玩玩游戲,娛樂一下。
我希望同學們在網絡中能記住以下幾點:
網絡是人生的新朋友,對待朋友要重諾守信。
網絡是學習的新源泉,對待源泉要飲水思源。
網絡是傳播的新載體,對待載體要維護秩序。
網絡是表達的新天地,對待天地要尊重有禮。
網絡是互動的新途徑,對待途徑要張弛有度。
網絡是創意的新平臺,對待平臺要激揚靈感。
網絡是就業的新領域,對待領域要開發資源。
網絡是娛樂的新窗口,對待窗口要收放自如。
網絡是和諧的新家園,對待家園要愛護珍惜。
要安全上網,合理安排時間!
其實網絡她像白雪公主,因為“她知識淵博,深藏不露,聰明絕頂,又助人為樂。她是善良、純潔、友好的朋友,溫柔地幫助人類。”;她像白骨精,因為“她又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讓人們墜入網絡不可自拔,垃圾網站腐蝕人們的'靈魂。她是引誘孩子走向墮落的無形殺手。”
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但只要我們把握好度,就能揚其長避其短。
希望大家都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充分利用高科技,合理使用
網絡資源,上網做到“適時”、“適量”、“有選擇”、“會學習”。提高我們生活、學習的質量。在網絡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做一條快樂的網魚,在網絡中自由的翱游!
二十一世紀,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作為新世紀弄潮兒的我們,誰不想成為眾人的焦點?誰不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但,人不是天生就注定干大事業的,每個人都是從小事干起才會成功。因為許多成功的經歷告訴我們,成就一件大事,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豪情壯志,不僅僅是持之以恒,還需要注重每一個小的細節,有時候正是這些細枝末節,造就了令萬眾稱贊的名人偉事。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t重的“東方1 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游了89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為什么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于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圣使命。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關于應聘的故事。美國有家招聘高級管理人才的公司,對一群應聘者進行復試,盡管應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們的簡單提問,卻都未被錄用,只得怏怏離去。這時,有一個應聘者,走進房門后,看到干凈的地毯上有一個紙團,他彎腰撿起了紙團,準備將它扔到紙簍里,這時考官發話了:“您好,朋友,請看看您撿起的紙團吧!”這位應聘者遲疑地打開紙團,只見上面寫著:“熱忱歡迎您到我們公司任職。”這位應聘者感到疑惑,考官說:“前面三位雖然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幾年以后,這位撿紙團的應聘者成了這家著名大公司的總裁。他就是美國福特公司總裁福特先生。
“細節決定成敗”,這些我們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小事,不為人注意的細節確能夠體現了一個人對待生活、人生的態度。往往成功與失敗之間的距離,也許就在這些生活習慣及不經意流露的細節之中。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一個人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在我們的校園,又何嘗不是如此?其實,就大多數人而言,我們最缺少的不是聰明智慧,也不是勤奮精神,而最缺的是做好每一個細節的精神。人與人的最大區別,就在于能不能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把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能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這一件件的平常事、簡單事都做好了,相信我們日后必成大事!正如古人所云:不積硅(kǔī)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細節表現修養;細節體現藝術;細節隱藏機會;細節產生效益。愿我們人人從現在開始關注細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成就未來燦爛輝煌的人生!
中學生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誠信無形,卻可以經天緯地;誠信無色,卻可以耀人眼目;誠信無味,卻可以在上下五千年、縱橫海內外散發出醇厚的芬芳。無形、無色、無味的誠信有著撼人心魄的力量。
近年來,誠信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且不說商場上爾虞我詐,也不必說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邊的老人,說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煩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學,他提著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園里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他看見一位穿著布衫的長者,便把行李往他身邊一放,說道:“師傅,麻煩您幫我看著點啊!”一個多小時后,這位新生辦完一切手續回來,發現那位長者依然為他守著行李,寸步不離。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學大會上,他發現,昨天為他守行李的長者正坐在主席臺的中央。他就是當代著名的東方語言學家、教育家、散文家北大副校長, 季羨林先生。事后,這位學生說道: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將改變他的一生。
是啊,誠信就是如此征服著人心。然而,誠信的魅力不止于此。一位社會學家就“為什么我會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過調查,結果出乎人們的想象,沒有一個人認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自身有才華。他們中絕大多數認為:成功的秘訣在于“誠信”。其中以為只有小學文化的企業家說:“高深的理論我不懂。我只知道,誠心誠意對待我的每一位客戶,誠信誠意的對待所有與我合作的人。”誠信使他不斷第發展著自己的'失業。
我們正處在青少年時期,青少年時期是塑造人格、修養品德的重要時期,我們怎樣對待每一位同學,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怎樣面對每一堂考試,都是誠信對我們的考驗,假如我們在學生時代就隨意糟蹋自己的誠信,用虛假的學業和虛偽的態度是難以在將來的競爭中立足,而尾生抱柱之信。季老一諾千金,幼小的華盛頓坦然承認自己砍了櫻桃樹,這些以誠為功,以誠立業的事例無不說明誠信這種人格力量在人生發展中多起的重要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培養誠實守信的品德,讓誠信使我們的人格閃光!
謝謝大家!
中學生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評委、老師以及同學們:
大家好。曾幾何時,關愛我們的人們給了我們“90后”的稱號,這稱號既包含著長輩對我們的許多期待,也隱含著人們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幾許憂思,在世人的眼中,我們是自信而又脆弱、敏感而又自私、張揚而又空虛的。似乎我們就是難經風雨,無緣彩虹的一代。
是的,我們在陽光中生長,偉大的祖國這個美麗的“萬花園”給了我們一個風和日麗的生長環境,慈愛的師長這些辛勤的園丁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陽光雨露,物質的富足讓我們無憂無慮,關懷的細致令我們少不經事。我們是有很多不足亟待彌補和改進。
但是,正是生長環境的優越讓我們有了猶如陽光般的'亮點。好奇心強讓我們敢于嘗試,個性張揚使我們勇于創新,心靈敏感令我們更加關注社會。國家體操隊的小將們的堅毅和拼搏是我們的精神典范,各種比賽的捷報背后總是少不了我們的上進的身影,社會活動中也常常能看見我們天真的面容,聽見我們稚嫩的聲音。“危難時刻見真情”,汶川大地震中,左手截肢,右手行禮的小郎錚令人敬畏;廢墟中連救兩同學的林潔的鎮定讓人稱贊;單日往返80公里尋父的楊杰讓我們看到了“90”后的孝順,等等。
“90后”的我們是一群振翅正飛的雛鷹,我們會繼承長輩的優良傳統,發展屬于我們的時代特點,帶著陽光的芬芳和朝氣,將祖國這個“萬花園”裝扮得更加美麗。
我很自豪,因為我是陽光健康的“90后”!
中學生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是四年級二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真善美伴我行》。
羅丹曾經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每個人身邊缺少過真善美嗎?答案自然不會是否定的,真善美就在身邊,只是你沒有感受到罷了?
時間彷佛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不知不覺中,又迎來了我們班值周。那一個個別在肩頭的鮮紅值勤標志,就是一種責任壓在同學們的心頭。你會發現,每一次值周,鍛煉得不僅是我們的能力,校園里還傳遞著同學之間溫暖的真情。星期一的操場上散布著很多樹葉,雖不能稱密密麻麻,也不能說是星星點點,我班有不少做完自己份內工作的同學自發來到操場,彎下腰,拿起掃把默默地掃起來,他們并不奢望得到贊美,只想幫助同學,為班級出一份力,為美化校園作一份貢獻,僅此而已。這份同學們的真情就這樣傳遞著,身邊的`真情很溫暖。
身為東夏小學的一名學生,應該是感到自豪。在值周活動中,同學們發現了身邊的善良舉動。這種善舉就這樣延續著,身邊的善舉很感動人心。校園環境優美,現在正值冬天校園的花草樹木沒有了往日的生機勃勃,但是在我們班同學的努力下學校依然很干凈。值周同學使校園更美了,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勞動成果讓學校更干凈,更是因為值周同學希望學校美麗的那份心源于行動,那彎下腰的姿勢,踮起腳擦灰的認真動作,都傳達出他們對學校濃濃的愛。面對我們值周班同學的辛苦付出,老師們同學們都很珍惜我們的勞動成果,以不亂扔垃圾等行動支持著我們,這不就是大家心更美的真實表現嗎?
校園里不是缺少真善美,身邊也不是缺少真善美,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你發現身邊的真真誠善良和美好嗎?學校中,真善美伴我行。謝謝大家!
我的演講完畢!
中學生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著一種花,一種只存活在傳說中的花朵。
她用五至六年,甚至七年的時間在沙漠中尋找水分,在炎熱的沙漠中一點一滴的尋找著稀少的水源,為她的綻放而努力。
終于在一個清晨,她綻放了,綻放出炫麗的花朵,四片花瓣,每一片都是一種顏色,紅、黃、藍、白,嬌艷欲滴。似乎要占盡人間的'風華,那般美麗,那般圣潔……
可……
誰又曾猜到她的綻放亦帶著死亡,帶著永遠的隕滅。兩天,兩天,短短的兩天。為了這短短的兩天,她花了五年,六年,甚至七年去完成花蕾所需的養分,卻在花開后兩天香消玉殞。她有兩個花語一個是:轉瞬即逝的愛。另一個是:奇跡。我更喜歡她被稱之為奇跡,轉瞬即逝的愛帶著太多的遺憾,傷感。而她是堅強的,是無謂的。她用自己的綻放詮釋了生命的真諦,即使只有短短的兩天又怎樣,我們依舊要為之努力,為之堅強,那才叫生命。
邱少云,他明明可以活得更久更幸福,可他在最后一刻卻選擇顧全大局,為了不被敵人發現,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灼,卻絲毫未動,他雙手深深的插進泥土,挖出了三尺深的洞,直至最后犧牲,他一直未動,是什么讓他這般堅強?讓他這般無畏?這般偉大?是生命,是生命的真諦。烈火灼傷了天涯,而我看見了————依米花的綻開。
董存瑞,又是一個英雄的名字,他犧牲時只有19歲,一個明媚的年華,可他卻在這個最美的年華里失去了生命,為了完成任務,他毅然的舉起了炸藥包,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炸毀了碉堡。他只是一個人,甚至還只是一個孩子,可他卻那般偉大。為何,只為生命的真諦。鮮血染紅了蒼穹而我看到了———依米花的綻開。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堅強的,是無畏的,是神圣的。生命就是要盡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奮斗,去拼搏,去努力。
【中學生演講稿】相關文章:
[經典]中學生演講稿12-23
中學生演講稿(精選)09-09
中學生演講稿【精選】01-27
(經典)中學生演講稿11-06
中學生演講稿[精選]09-18
中學生演講稿(經典)10-02
中學生演講稿【經典】10-26
(精選)中學生演講稿11-11
(經典)中學生演講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