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記者演講稿模板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記者演講稿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記者演講稿模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鋼城華麗蛻變的美好記憶》。
攀枝花——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歷經五十年的滄海桑田,這座“鋼城”正以飛一樣的速度開啟“釩鈦之都”的華麗篇章;“孝敬爸媽請帶到攀枝花,最好在這里安個家”,這句話,讓中國陽光花城傳遍全國的各個角落。
是誰讓這座堅硬的鋼城開啟柔美的蛻變之旅?今天的演講活動與記者有關,您是不是在質疑:不會是記者吧?我的回答是:不。如果我沒有總結錯的話,應該是黨的策略和人民的期望。而又是誰將這一華麗的轉變真實地記錄、真誠地報道?沒錯,是記者。
就在剛才,傾聽了幾位同行精彩的演講,我對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艱辛而感動。他們都是鋼城蛻變中的真實記錄者,而作為一名年輕的記者,我很榮幸,在鋼城美麗的蛻變之時融入到記者這個行列,融入到這座陽光花城,讓我能接觸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們”,見證他們與歲月之間的較量、與病魔之間的抗爭。
那是20xx年的11月26號,這個季節在我國的大多數地方已經是冰天雪地,而在攀枝花卻依然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沖著沒有霧霾的藍天、沖著明媚燦爛的陽光、沖著豐富新鮮的.蔬果,有些寒冷地區的候鳥老人已抵達攀枝花開啟了他們溫暖幸福的越冬計劃。在采訪候鳥老人時,我認識了83歲的曹大爺(您看,我手上這張照片中的人物就是曹大爺),他來自成都,這個冬季,是他第四年來攀枝花療養過冬。曹大爺患有支氣管炎,歲月的年輪讓他不得不把吃藥當做家常便飯,尤其在冬季,天氣寒冷,一旦染上感冒、咳嗽就胸悶地喘不過來氣,嚴重的時候還要長期在醫院里療養,和曹大爺的交流中,我明顯能感覺到他聲音中帶有絲絲沙啞。但他告訴我說,來攀枝花過冬了以后,冬天也可以曬到太陽,空氣還特別清新,自己的身體明顯好轉,幾乎連咳嗽感冒的藥也用不著了。不知道為什么,聽了這些話我會感到莫名的欣慰和自豪,或許是因為曹大爺的身體好轉,或許是因為陽光花城給像曹大爺這樣的候鳥帶來的溫暖。曹大爺說20xx年的冬天他還會再來美麗的陽光花城。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間定格到了20xx年的12月2號,候鳥老人們陸續歸巢,采訪中,我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人很像曹大爺,可他臉上綻放出的精神抖擻,讓我有點不敢認,我試著問:“您是……曹大爺?”“對,是我,你是那個小記者。”我高興地說:今年看您怎么年輕了許多呢!他笑著對我說:在充滿陽光的地方生活怎能不年輕?是呀,花城在陽光的沐浴下:“天時地利人和”。在愉快的采訪交流中,曹大爺與我約好:20xx年的冬季我們又見。20xx年的冬季距離現在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我很期待……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攀枝花因地制宜,繪制了“釩鈦之都”的宏偉藍圖,迎來了全國首創的20xx中國(攀枝花)釩鈦產業博覽會暨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投資洽談會。釩博會的舉辦,使國內外的客商云集在釩鈦之都,在與客商們的采訪交流中,我認識了來自芬蘭的客商:克里斯汀(我手上這張照片中的人物就是克里斯汀),他是芬蘭克洛斯零件公司的總裁,他是我擔任記者以來,采訪的第一位國外友人,當時內心無比的激動,他告訴我說,他的公司與我市的釩鈦企業一直有著合作關系,此次釩鈦博覽會的舉辦,將是他們之間的又一個合作契機。全國首次釩博會在我市的舉辦,為我市建設釩鈦之都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我市釩鈦企業的發展增添了一個新引擎。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承載著時代的重托,真實記錄著攀枝花前進的脈搏,鋼城的華麗蛻變,讓我深刻體會到“釩鈦之都”的魅力、“陽光花城”的美妙,雖然現在的記錄會變成過去的記憶,但記憶掀起的卻是美好的未來。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記者演講稿模板2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吳xx,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我的小主人報生活”。轉眼間,我已在小主人報度過了三個春夏秋冬。回望走過的一步步腳印,百感交集。正是因為這一點一滴,才造就了今日我的自信、勇敢與不服輸。在這里,我體會過苦的青澀,也品嘗了甜的甜蜜,總而言之,小主人報,是我終身的良師益友。
猶新的記憶,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打開記憶的枷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初入小主人報時的場景。那時候的我,只與熟人交談甚歡,與陌生人卻兩眼漆黑,不善與之談話。而小主人報那陌生的環境,卻讓我倍感親切和溫馨。踏入一班的教室后,更讓我眼前一亮:并不壓抑的氣氛,反而還帶著絲絲愉快,藍簾白墻,小巧玲瓏的裝飾品以及一張張帶滿祝福和向往的寄語卡讓我驟然一新。原本還存在在心頭的緊張感不知不覺中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種不明由來的輕松和快樂。
小主人報的'生活也讓我感受到了充實。采訪氣象站,游覽故宮長城,了解小主人報的種種故事,讓我感慨萬千。我依稀還記得,在小主人報,是老師的鼓勵,讓我拿起了漸漸生疏的鉛筆,將幻想和眼睛以及心所看、所感受到的美麗景色用所學不多的詞、句、成語,來描繪下來。正是這樣,我又愛上了讀書:從雜志到圖書,再到古典民著,我所積累的知識越加豐富,文筆也有所提升,并在小主人報拿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我看著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成功,不由欣喜萬分,越戰越勇,我始終相信,我成功了第一次,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這種信念一直激發著我,使我不再畏懼失敗,長風破浪,有了美好的夢想;第一次的燒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于學會了炒蛋;第一次的梳頭,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于擺脫了那亂蓬蓬的雞窩頭,學會了簡單清新的馬尾辮;第一次的采訪,經過無數次的退縮、被拒絕,終于膽大起來,首當其沖,邁出了第一步······無數的第一次,接踵而來的失敗,讓我漸漸地成長,就像是數不清的雨滴終會成為大海,我亦是如此。是小主人報的磨練,使我曲折的人生道路遍地開花,春色滿園。“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小主人報讓我明白的道理,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頭,難以忘懷。此外,我還堅持地發微博,雖然不是微博總數第一,可也突破了二百條的防線。我一定還會再接再厲,完成五百條的微博總數的。
在小主人報,我還廣交朋友,小伙伴們的陪伴和笑顏是我最大的動力。古人云:“有朋自由遠方來”這真是一點兒也沒錯。在小主人報,五湖四海的同學都歡聚在此,共同分享成功和喜悅。小主人報,給予了我很多知識與道理,是一本翻也翻不盡的書、源泉;小主人報的故事,更是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這就是我的小主人報生活。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關于記者演講稿模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時光如梭,轉眼間又到了金色鋪滿山野、碩果累累的季節。我們在宣傳系統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活動中迎來了第十二個記者節。今天在這里,說說我對記者這個崇高職業的敬仰之情和對下基層采訪活動的感慨。 xx年4月,我有幸參加市委宣傳部組織的“非典期間基層采訪組”到朱陽、五畝、蘇村、尹莊等鄉鎮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基層采訪活動,距現在算起來已經整整八年了,可是,過去的事情卻歷歷在目。
八年中,我從記者到編輯,從下基層到固守陣地,雖然寸步不離新聞這兩個字,但是,差距可想而知。有時我也想:如今山區群眾的變化如何?他們現在的生活怎么樣?抽空能重回故里,聽聽犁牛河的水聲;看看紫石溝的'風景;聞聞梁莊煙葉淡淡的清香;望一眼閆家沱郁郁蔥蔥的中華杜仲那該多好。從新聞里,聽我們的一線記者發來報道說:朱陽不再是種煙葉、栽杜仲、發展香菇、生產紫石硯。他們發現另一支柱產業——栽核桃,而且生產的核桃在全國是掛上號的名牌產品。到了秋天,革命老區朱陽的每一個山疙瘩都是核桃的天下。八年前的蘇村,一條條、一道道的村路幾乎都是不到三尺寬的土路。當時,胡坡村的村民很知足的說:我們村修路了,架子車、摩托車可以進山了;段家洼的鄉親說:三門峽教體局駐村工作隊給村建學校了;衛家磨的老百姓指著河灘說:這里要重修水庫了;董家溝的老百姓開始種大棚菜了。
10月26號,我和三門峽日報住靈寶記者站站長牛富江、新聞部主任周敏、金城靈寶記者屈建國一同去久別的蘇村原上,眼前寬闊的水泥路、布局合理的店鋪、衛生整潔的街面和撲面而來的果香讓人心曠神怡。新農村建設樓房干凈整齊,自來水、衛生間生活設施應有盡有。
當年的散戶進了小區;7.8個學生,一個老師,三個年紀的復式學校取消了;衛家磨變成了以灌溉、供水和防洪為主的中型水庫;就連西紅柿也被香港麥當勞快餐店包了。記者、基層、群眾,我不知道能不能說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可是我能明白一個道理:作為一名記者,時刻都離不開基層,到基層就必須深入群眾。
有句話說:基層,是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群眾,是新聞工作者畢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我的同事們,也正是有這樣的毅力和信念,他們才能扎根基層,采來了老軍人義務修車的感人事跡;采來了為村民建健康檔案背著設備步行山路而摔傷腿的鄉村醫生王帥軍;采來了情系社區群眾,免費為貧困老人、軍烈屬上門服務的好警嫂孫曉萍;還有農村第一書記的榜樣張學恩、楊波、南岳武、申占軍;大學生村官張少壯等等一批優秀青年干部和反映和諧社會風氣的好人好事。
我驕傲我有這份職業,我更佩服我有這么好的一幫同行記者,在少數人才知道有記者這么個節日的今天,我代表廣播電臺的所有編輯記者說一聲:大家節日快樂!謝謝。
關于記者演講稿模板4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叫xx,來自11級機制專業、感謝各位老師,給我這次展示自己的機會,很榮幸擔任我系記者團團長一職。
記者團是系學生會對外宣傳自己的窗口,它代表我們學生會的形象,對內則是學生會各部相溝通的紐帶。在學生會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擔當團長,我覺得很榮幸,感謝領導老師對于我的支持與信任;當然我也感受到任務的艱巨性,所以我也會努力完善自我,加強自我,從而把記者團發展到一個新的臺階。記者團在學生會是個特殊的部門,別的部門是舉辦活動,我們是參加活動。在系學生會舉辦的所有活動中,你都會看見我們記者團的身影。從去年的新生杯,晨曦杯到一二九辯論賽、寢室文化節和元旦晚會等,我們記者團都積極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我們去年還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今年我們記者團將加大對大一委員新聞稿件培訓力度,力爭提高我系新聞稿件的數量與質量。在工作開展之中,我會與我的副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大一新委員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上,希望他們在記者團不僅僅只是提高寫作能力,我將發揮本部特色,增強他們與其他部的聯系,提高他們與人溝通和處理事務能力。此外,在工作之余,我們將經常開展一些趣味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團隊協作的`能力,為以后順利開展部門工作做下充足的準備。在活動開展方面,我們部門會協助學生會其他部門提前做好各項活動的準備籌劃工作,做到未雨綢繆,事半功倍。現在,我作為記者團中的一名核心協調者,我將努力為大家服務,配合老師做好相關工作。我有信心建立一支新聞敏感性強,工作效率高,工作認真負責的記者團隊。我將期待與系學生會其他部門的通力合作,力爭將我們的團隊建設的更加精干!在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在學生會成員的努力配合下,我相信記者團必將有一個璀璨的明天!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相關文章:
記者自我評價11-20
記者個人總結11-15
關于記者的標語11-04
【精選】記者工作心得01-10
記者工作心得01-03
記者見習心得09-19
記者實習報告06-07
記者的實習總結10-28
記者演講稿12-25
記者演講稿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