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是社區志愿者演講稿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是社區志愿者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是社區志愿者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東北林業大學蓬勃志愿者協會志愿者,我的名字叫xxx。當東萊社區青年志愿者服務的旗幟在我們手中迎風飄揚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一種光榮而神圣的使命感。此時此刻,我們每一位即將趕赴各個服務崗位的青年志愿者,無不為之激動和振奮,無不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是一名新入學的大一學生,在上大學以前,我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青年志愿者是一個光榮的稱號,更是一個光榮的團體。我深深認識到:志愿者活動就是幫助他人,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去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奉獻愛心,在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增長才干,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十人、百人、乃至千人的力量卻是巨大的,正因為這樣,每個有志青年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力量,也許這正是青年自愿服務隊成立的意義所在吧,社會上還有許多人需要別人的關愛和幫助。我加入自愿者的隊伍,可以更好地把我的愛心播撒出去。這樣就會有更多有困難的人,更多需要關心幫助的人,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社會的關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真情。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會繼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用我有限的青春和智慧,和同學們一起,以實際行動,更加廣泛深入地投入到無限的志愿服務中去。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雖然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和奔波,但我們關心社會、熱愛社會,與千千萬萬志愿者一樣跳躍。
當看到地上有紙屑我們會撿起來;看到車上的老人、小孩沒有座位我們會馬上讓座;當別人遇到困難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當看到地震給災區人民的生活帶來苦難時,我們毫不你嗇惜的捐獻出自己的零用錢,送上自己對他們關心和祝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想把它作為自愿者的座右銘,因為有了許多人的默默奉獻,社會才會不斷進步,人類才會不斷向前發展;正是有了無數志愿者的奉獻,才有了中華民族如此光輝燦爛的今天。
我們青年志愿者將在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實踐中,不斷追求學識和能力的提高,不斷實現人格和品行的升華。既有駕馭生活、開創未來的本領,又有寬闊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既有理想和追求,又有自覺奉獻精神;既有自立自強的膽識,又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才能。我們將促進社會保障,志愿向孤寡老幼、殘疾人、軍烈家屬、五保戶等有特殊困難以及需要幫助的社會成員捧出熾熱的心。讓孤寡老人身邊有兒女,軍烈家屬身邊有親人,殘疾人身邊有兄弟姐妹,特困戶都能得到關懷和照顧。
一切的偉大都是由無數平凡構造而成的。雷鋒同志生前并未有轟轟烈烈的壯舉,甚至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他卻擁有平凡的魅力,那是人格的魅力,靈魂的魅力。最終有一天,他那平凡的魅力使得整個世界為之感慨。今天,我們來到這里,不是說非要做驚天動地的好人好事,我們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每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在平凡的過程中尋找人生的快樂。
當我們舉起拳頭下定決心、迎著火紅的旗幟宣誓的那一刻,我們就肩負著奉獻他人的使命,我們就樹立了服務社會的宗旨,我們就明確了: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奉獻社會的目標。我們就牢記了要實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當我們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也就成就了夢想,夢想與現實再也沒有了距離,因為年輕的心,此刻正在熱烈的燃燒……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能夠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這不僅是我們的一種幸運和驕傲,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城市的歷史進程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社會公眾心底的呼喚,是這個時代迸發出的聲音。一個充滿生氣的、文明的社會環境更有利于競爭,更有利于發展。一個具有精神脊梁的民族,才是充滿希望的民族。作為當代青年,在社會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在黨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貢獻力量,是我們的唯一選擇,我們沒有理由吝惜我們的青春和熱情。我們也有責任、有能力向社會證明:我們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是能擔當時代重任的一代。
我將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服務守則,牢記行為規范,掌握服務技能,弘揚志愿精神,決不辜負黨政領導和團組織對我們的期望。以一流的精神狀態,積極參與到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
在座的各位朋友們,讓我們以文明使者的名義,攜起手來,激揚青春,奉獻真情,共同投身于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去,出一份力、發一份光,釋放一份熱!其他青年朋友們,希望你們也一同加入到我們光榮的青年志愿者隊伍,展示新時代青年的亮麗風采,樹立良好形象,為社會和諧發展和全面進步增光添彩。
謝謝大家!
我是社區志愿者演講稿2
各位尊敬的領導、同仁:
大家好!
我叫小紅,來自佛山市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我演講的題目是《風雨兼程路回首見彩虹》。
社區衛生,是一項看似平凡,卻影響到千家萬戶的民生服務。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破解長期以來困擾社會各界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價值。還記得在20xx年,佛山市南海區委、區政府吹響區、鎮、村三級共建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的號角,里水鎮隨即全面鋪開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這些年來,我見證了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從無到有、從起步到壯大的輝煌歷程。
據我了解,各級黨委、政府、各個村(居)及社會各界、熱心市民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之高和投入之大前所未有。里水鎮共規劃社區衛生服務站17所,在目前土地資源緊張的背景下,卻有不少所站用地是由里水鎮政府或當地村委無償提供的。此外,區、鎮各自按新建15萬每站,改建5萬每站的標準補貼基建經費,這充分體現了政府主導的原則和惠民利民的宗旨。短短數年,社區衛生服務站猶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個村居拔地而起,星羅棋布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在里水大地交匯成一張嚴絲合縫的健康保護網。社區衛生服務站按照規范化、科學化、高標準建設,不僅為群眾提供了安全、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也為基層醫務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條件。
盡管硬件條件與原村衛生室相比有了跨越式的提升,但在工作開展初期,我們仍經受最忙碌的時段。我們走街串巷,敲響一戶又一戶家門;在朦朧燈影下,記錄每名村民的基本情況和健康信息。在村委干部不遺余力的幫助下,我們的努力終于得到了村民的承認,村民們對我們所開展工作的態度,從質疑、抗拒逐漸轉向支持配合,不少家庭還非常客氣地給我們倒水,遞上水果,有的甚至邀請我們一起吃飯。雖然我們都婉言拒絕了他們的好意,但心里暖洋洋的。
工作雖然得到順利開展,但依然存在著許多客觀性的.困難。有些住戶,由于在家時間不確定,我們調查員一晚來回跑個
四、五趟是再正常不過的。有幾個晚上,我們幾趟路過陪同的村干部黃主任家門口,透過玻璃,看見他妻子、小孩正在吃晚飯,我勸黃主任先回家吃飯,吃完了再跟上我們,他卻很堅定地說:“不,我得當面跟每位村民聊聊、給他們說說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和健康檔案的意義,落下一個村民我也不能安心。健康檔案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把這個民生工程辦好、配合好,不僅僅是具體實施的醫務人員的責任,也是我們村委乃至每名村民的共同義務,我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全力為這項工作提供良好的輿論保障”。后來,黃主任的這番話以及“數次經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被村里其他民眾津津樂道并引以為豪。
為了增進與村民的互動互信,暢通溝通渠道,除了加大與村委的協調配合,我們還主動謀變,通過強化服務理念、拓寬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模式、創新工作手段,創新性地在社區衛生服務站推進“兩員進村居,健康送萬家”。我院從中心醫院臨床專家中遴選出健康指導員,各轄區內社區衛生醫護人員骨干中遴選出健康責任員共同組成“兩級健康員”,同時,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按分片、分區、分村民小組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落實到健康指導員和健康責任員。兩級健康員主動下基層、進社區,為村民開展健康檔案建立管理、健康咨詢、慢性病管理等服務。此外,還針對不同季節、村居的發病特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通過幻燈片、視頻、宣傳單張、小冊子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健康宣教。為了推進診療方式從單向主導向多方互動、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我院還通過給每家每戶發放健康指導員聯系卡、在各村委會、村小組張貼宣傳畫的方式,公布健康指導員、健康責任員的資料和聯系方式,村民只需撥通電話就可隨時隨地獲取專家熱情周到的健康咨詢服務。
“兩員進村居,健康送萬家”這個服務項目開展以來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社區醫務人員和當地群眾也逐漸建立起深厚的魚水情。
我們里水麻奢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麥華楷醫生就是一名深受群眾愛戴的健康責任員。有一次,麥醫生在上門搜集健康檔案資料時,發現一名村民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當了解到這位大伯昨晚曾從床上摔下來時,他趕緊給大伯檢查了身體,在發現有腰椎骨折的可能后,他給大伯及其家人詳細講解了病情,又勸導大伯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在征得本人同意后,他馬上為大伯聯系救護車,直到把大伯送上車后,他才放心地離開。過后,他還親自打電話詢問患者病情。除了因工作需要入戶調查,麥醫生每到休息的時候,總會到所管轄的責任村去走一走,跟村民聊聊天,幫他們量血壓,聽心肺,幫他們解決一些醫學上的問題,他說,健康責任員的工作雖然苦,但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的人,為人民扎扎實實地做事,苦中有樂;只要一天不跟村民打交道,心里就不踏實。現在,幾乎所有村民都認識麥醫生,每當麥醫生進村,村民們都會熱情地跟他打招呼,把他當成了自家人一樣。
自從“兩員進村居,健康送萬家”這個項目實施以來,我們各項社區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我院健康檔案建檔率從原來的不足70%上升到接近90%。
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的這幾年,我深切地體會到基層條件的艱苦,與此同時,我也意外地收獲了很多喜和樂。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能磨煉人、造就人,基層社會實踐豐富了我的人生
閱歷,增長了我的才干和能力,工作在基層社區是防治疾病、服務人民的第一線,我為能最直接地、最切實地為人民群眾服務而驕傲!而自豪!
在此,我號召所有有志于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同行們,請與我們一起,在群眾最需要我們的崗位上,接受鍛煉、增長才干、實現理想。
我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是社區志愿者演講稿3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作為一名志愿者代表,我想,此時此刻,我和大家擁有同樣的心情。
當內蒙古民族大學的旗幟在迎風飄揚的時候,我們每一位青年職員者無不為之激動和振奮,無不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能夠代表內蒙古民族大深入社區,為社區服務,這不僅是我們的幸運,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呵責人。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已成為人們心地的呼喚。更是這個時代迸發出的聲音!一個充滿生機的,文明的社會環境更有利于競爭,更有利于發展!作為當代青年,在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在黨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我們當代青年唯一的選擇!我們有責任向社會證明我們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我們更是有責任心的一代!
我代表所有志愿者向校領導保證,我們將秉承內蒙古民族大學“博學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訓,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服務守則,牢記行為規范,掌握服務技能,弘揚志愿者精神,發揚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絕不辜負校領導和團組織對我們的期望和信任,以一流的服務質量,一流的精神狀態,展示當代大學生的亮麗風采,樹立的良好形象內蒙古民族大學的良好形象,為構建和諧校園,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是社區志愿者演講稿】相關文章:
社區志愿者心得11-30
社區志愿者活動總結05-21
社區志愿者工作總結01-06
社區志愿者活動心得11-13
社區志愿者工作總結(集合)10-10
社區志愿者工作總結通用10-30
社區志愿者心得體會07-21
社區志愿者活動總結15篇09-29
社區志愿者活動總結(1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