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演講稿集合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那要怎么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全演講稿集合,歡迎大家分享。
安全演講稿集合1
冬天早上非常寒冷,大家穿戴都比較嚴實,手腳也不夠靈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萬一出現意外比較難以應對。在此,老師和大家講講學校冬季安全小知識。
一、行路安全
由于早晨冰凍,或者霧茫茫,影響了汽車的剎車性能。因此,步行外出時要注意,一定要行走在人行道內,在沒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邊行走。橫過馬路時須等待綠燈,要注意來往車輛,不要斜穿、猛跑;在通過十字路口時,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并遵守交通信號;在設有護欄或隔離墻的道路上不得橫過馬路。冬天在馬路上會結冰,滑行非常非常危險,更不要在結有薄冰的湖面河面上玩耍,這樣最容易出事。
二、運動安全
冬季長跑是一項不錯的體育運動,但是在長跑鍛煉前準備活動一定要充分,并系好鞋帶。鍛煉后還要做整理活動,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我們還需要特別注意,在集體長跑中,不可以推推搡搡,或者手插在口袋里,或者一邊跑步一邊講話,這樣很容易發生意外,也不利健康。
三、校園安全
嚴格禁止學生在走廊、樓梯口進行跑、跳、爬、拉、推、扯、打鬧等危險動作。在上下樓梯不要大聲喧嘩。當前面的學生不小心跌倒,后面的學生原地停步,并轉告后面的學生,不要再往前擠。在校園的早晨,有些低洼處,走廊上會結霜,結冰,同學們會好奇的`滑一滑,玩一玩,這樣也很危險。因為校園里人比較多,我們難以防備。
四、交際安全
冬天來了,過年也近了。詐騙,綁架、偷盜事件也特別多。上學放學路上,不要隨便與陌生人交談,不能告訴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等重要信息,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或者搭成陌生人的車子回家,以免上當受騙。離家、離校時關閉門窗,注意防盜。
五、居家安全
冬天天氣比較冷,會用電、火取暖,使用時要注意小心,防火防電,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或擦拭電器、插拔插頭,不能隨便拆卸電器。身上禁止攜帶打火機、鞭炮、水果刀等危險物品到學校,以免發生危險。冬天氣候干燥,在野外特別不可用火燒荒,或者隨隨便便的用火取暖,不分場合,不分時間,或者用完火后不處理隨便離開,也很容易引起火災。
六、食品安全
不吃過期和三無包裝的小食品,不吃不衛生的東西。
同學們,事故似虎狼,常在暗中藏,若是不提防,它就把人傷。請大家時刻牢記,繃緊安全這個弦,提高安全意識。
安全演講稿集合2
安全是追求幸福的第一步,失去安全,意味著生命沒有保障。人最寶貴的莫過于生命,生命之寶貴在于讓我們深情的呼喚生命,珍愛生命,無情的鞭撻各種漠視、殘害生命的行為。
安全是“拐杖”,沒有了安全我們的生命就會摔跤。安全對于生命、企業以及每個從業人員都是重要的,安全生產是我們事業的基石,是我們的生活的保障。
搞好安全生產需要我們真正杜絕形式主義,腳踏實地地認識、領會上級的指示,學習執行各項按生產制度,行動不忘安全。
安全勝作、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我們經常看到企業里的宣傳語“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就是告訴我們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安全,企業、個人、家庭都會受到嚴重的損失,不要讓一個家庭不幸福,不要讓妻離子散的悲劇一再發生!
讓我們用安全敲開幸福之門,關閉不幸之門把!安全是生命堅強的守護神。“天地萬物,以人為貴”人以生命為珍貴,忽視安全就是漠視生命;其次,安全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促進器,有些人習慣性違章的.借口就是耽誤時間,而安全操作規程是經過無數次實踐得到的最行之有效的安全操作方法,習慣性違章是有可能一時提高了效率,但有很大的危險,由于造成的人身、設備安全事故引起的誤工給企業造成的損失遠大于因習慣性違章提高的所謂“效率”!安全生產和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是相悖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提高工作效率。再一次,杜絕僥幸心理是確保安全有效辦法,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僥幸心理,而事故往往就發生在人的一次疏忽、一次大意、一次僥幸。我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時刻都不能松懈。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結合自身實際,把每一天都當作新起點,要求每天都有新發現,每一天都有新作為,抓設備改進,問題改進,力爭達到管理零距離,設備零缺陷,現場零違章!從安全操作細節入手,杜絕違章!違章就是事故。請我們大家攜手互相照顧、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互相保證、遵章守紀、關愛生命,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共同鑄造堅不可摧的平安長城!
【安全演講稿】相關文章:
安全與生命的安全演講稿06-28
安全生產月演講稿安全生產月演講稿04-02
安全教育的演講稿,安全教育演講稿06-08
安全生產月演講稿:關注安全02-17
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演講稿優質08-27
安全小知識演講稿片段,安全小常識演講稿短06-20
校園安全教育演講稿,校園安全教育演講稿08-02
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的演講稿01-23
安全無小事人人講安全演講稿最新09-17
安全在心中快樂伴我行安全演講稿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