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發言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怎么寫發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通過一學年的校本培訓,令我受益匪淺。從對培訓的精彩內容的學習中,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及班級管理,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明確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于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復;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明確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明確提出自身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那,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明確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身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并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升。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身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地被關注。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然后,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總之,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于新課改的發展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于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景寧縣中小學教師網絡培訓”,通過幾個月的培訓學習,我認真聽取了專家學者的教育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同時還與學員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收獲較大,同時也認識到了自身教學中的不足。
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也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極大地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學水平。嶄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觸動著每位教師的心靈。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培訓過程當中,我所遇到的每一個老師都流露出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我認為,保持這種心態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將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對今后工作的態度。下面就以我的.培訓實踐來談談自身的體會。
一.一絲不茍,認真參加網絡培訓。
培訓一開始,我就認認真真地聆聽并閱讀了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這五位優秀教師在師德報告會上作精彩報告。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師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用行動來響應霍懋征老師倡導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理念。像鄒有云老師所說的:“要教好學生,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更需要潛心鉆研教學。”像黃靜華老師那樣倍加珍惜祖國和人民給予的榮譽,以高尚的師德支撐自身的整個人生,用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全部的愛去點燃這“紅燭”的事業,讓這愛與美的事業如同火炬,熊熊燃燒,代代相傳。牢記林崇德老師說的:“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嚴格要求學生首先要嚴格要求自身。”
二.不斷進取,深刻反思教學工作。
在培訓過程中,不光學到了很多關于學生心理的知識,更大的收獲是懂得今后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通過和其他學員交流,我不斷思量著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教學工作。
作為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身的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斷的健全自身,才能教好學生。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煥發學生的潛能。
通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了解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內涵。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為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系融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三.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今后我會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身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通過這次網絡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身的教育教學業務知識和能力還非常欠缺,教學理念也比較陳舊。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立足實際,繼續利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為教育事業做出自身應盡的義務。
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xxx,是xx一中的一名信息教師。感謝大家給我這次學習交流的機會!首先,我謹代表培訓班的全體學員,向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搭設此次培訓平臺的局培訓科、教師進修學校、教師資源中心的領導以及負責培訓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為此期培訓班的學員,我由衷的為結識眾多優秀教師而高興;為能與眾多同伴共成長而欣喜;為能與一直關懷著我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各級領導在這里相聚而感到無比激動。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代表大家談談對這次培訓的一些認識。
1.各級領導重視,組織培訓細致周到
在這次培訓中,各級領導對本次計算機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工程的重視讓我深受感動,培訓課程的設置以及每位學員的生活安排等各方面工作,可謂細致周到。在培訓過程中,教育局的領導親自到我們實踐的機房來聽課,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領導對這次培訓寄予的厚望。
2.培訓質量高、培訓內容豐富
在短短一周的培訓中,縣教育局聘請我縣教育界知名的計算機專家,為我們作了精彩的講座。培訓課程涉及機房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管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等多個領域。每一位專家都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實例博得了所有聽課學員的陣陣掌聲。精彩而又樸實的演講,使我們有了全新的認識,工作中的`很多疑問都在交流中得到了解決。開拓了教師們的視野,也提升了教師們的綜合素質。
3.組織管理嚴格
學員每天要完成適量的作業,還可以進行探究性的合作學習,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每天都有專門的人員進行點名,管理之嚴格之正規,處處體現了這次培訓活動的組織工作嚴密,管理細致嚴格。也使培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培訓服務周到,進展順利
作為培訓基地的教師資源中心,為學員創設了不錯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宿舍嶄新舒適的床被,食堂豐富可口的飯菜,都為教師們投入緊張的學習提供了不錯的基礎。
這次培訓不但使自身的知識得以擴充、教學理念得以更新,更是對心靈的一次洗滌,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在本學期,我有幸參與了“景寧縣中小學教師網絡培訓”。經過幾個月的學習,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學者們關于教育的新理念,學習了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并與其他學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收獲頗豐,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此次培訓對我而言恰逢其時,內容深刻,效果顯著,極大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學水平。新穎的教育理念與先進的教學模式深深觸動著每位教師的內心。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更加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培訓過程中,每位老師都展現出積極向上的心態,我認為保持這種心態對工作和生活至關重要,這也將深刻影響我、激勵我在未來工作的態度。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培訓實踐體會。
一、嚴謹認真,積極參與網絡培訓。
培訓伊始,我專心聆聽并認真閱讀了霍懋征、鄒有云、黃靜華、盤振玉、林崇德五位優秀教師在師德報告會上所作的精彩演講。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師德深深打動了我,激勵著我前行。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踐行霍懋征老師倡導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理念。正如鄒有云老師所言:“要教好學生,熱情是不夠的,更需要潛心鉆研教學。”我會像黃靜華老師那樣珍惜祖國和人民給予的榮譽,以高尚的師德支撐我的人生,真誠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全部的愛心點燃教育的事業,讓這份愛的事業如同火炬,代代相傳。同時,我會銘記林崇德老師的話:“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
二、不斷進取,深入反思教學工作。
在培訓過程中,我不僅學習了許多關于學生心理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通過與其他學員的交流,我不斷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升專業水平,并向優秀教師學習,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提升素質、完善自我,才能教好學生。多年來,教師講授,學生聆聽的固定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抑制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無法激發學生的潛能。
通過此次培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教學模式的內涵。這些新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學習空間,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自覺將這些新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氛圍,使之更加活躍,教學更加民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三、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課堂是教師展現自身價值的主要場所,今后我將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我的愛全面融入學生的學習中。在教學中,我會努力把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于課堂實踐,立足“靈活運用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通過這次網絡培訓,我深刻意識到自身的教育教學知識和能力仍然不足,教學理念也相對陳舊。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立足實際,繼續利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不斷提升自我,為教育事業貢獻我的一份力量。
【一年級教師培訓講座發言稿】相關文章:
教師講座培訓心得體會08-05
教師聽講座培訓心得體會10-12
教師心理講座培訓心得體會10-22
新教師培訓講座心得體會07-05
高血壓講座培訓心得01-01
教師講座心得09-10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12-02
講座培訓心得體會09-20
教師教育講座心得10-17
安全培訓講座心得體會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