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的演講稿(精華)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怎么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儉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糧食資源十分豐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可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著現況,“節儉”一詞在人們心里漸漸的淡忘。吃飯已不成問題,但節儉糧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的糧食現況是不容樂觀的。20xx年我國谷物,棉花的總產量約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僅幾百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于一些發展中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補給古代王朝的糧食,可是由于人口猛烈增加,人均占有糧食竟然比古代少了不知道多少斤!
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是我國的第一大問題。如今,浪費糧食應該是最可恥的`行為之一,因為糧食就相當于慢性自殺!大家看到,現在鋪張浪費的越來越多的,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雖然說我們中國人是餓不死的,但中國人應該珍惜糧食的,如果繼續浪費糧食,以后只有沒有糧食的情況會發生!
另外,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票當思親”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施肥,收割,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汗水和辛勞!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正是由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上美味的大米飯。也許平時我們不放在心上,但到最后最普通的食物也是為美味的食物!
記得上餐館吃飯時,不要為了面子就去浪費糧食,浪費糧食是可恥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糧食,然現實過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有這樣一個“世界勤儉日”,那么你驚詫的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然而,如果你未曾聽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也未曾聽說過“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風尚,那么你就OUT(落伍)了。
“勤儉”之于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勤勞節儉的民族:上古有神農氏,“遍嘗百草”,才有了后世百姓的安樂;春秋有季文子,雖貴為上卿大夫,卻住所簡陋、穿著布衣、以儉為榮,才有了魯國的富庶。大而論之,貪圖享樂的奢靡之風,會使一個王朝失卻民心、土崩瓦解;小而論之,一個家庭不知“勤儉持家”,就經不起風浪的洗禮,稍遇不測,就難免舉步維艱、甚至流離失所。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孩童們所吟唱,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中華民族從未喪失“勤儉”的`千古美德,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仍然秉承著先輩們的訓誡呢?
從我們身邊看一看吧,最基本的吃穿住行,你是否清楚自己一頓飯究竟需要吃多少?你否是確信自己真的還需要一件衣服?你是否仍在幻想著擁有一間大房子?你是否跟從了別人的車輪而忘記了自己原來也可以走路?
你以為你做到了勤儉,那么你錯了!
勤儉是一種行為,需要我們用習慣去養成。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去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譬如你去食堂,根據你的食量來打飯,你節省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有限的資源。而由此,你才會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千萬不要盲從于別人的腳步,“從眾”是件危險的事,你可以自己去準備一個針線包,順手關一下燈,你獲得將是別人的稱贊,這便是勤儉的芬芳。
勤儉更是一種修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無形地被人們所記錄下來。在物質匱乏的時候理應勤儉,在物質富足的時候,同樣不能忘記“勤儉”,看似關乎物質,其實關乎精神,一個勤儉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條理的。勤儉也不僅關乎空間、更關乎時間,當你有條理地做事時,你的生命在延續,正如時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減少一點碳的排放,地球的生命就在延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你以為這就是勤儉,那么你錯了。
這是我的勤儉觀,你或許以為勤儉就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生活質量?你或許甚至認為你不去更新自己的衣物,就影響了國家的產業發展和GDP嗎?不必去多想了,我們能做的,是我們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對的,有限的生命里應當活出無限的精彩,這也是對的!
你以為勤儉是否與我們的生活相矛盾了呢?那么你錯了。恰恰相反,勤儉是恰是國人的一種智慧,是古人教會我們應對自然的一種法則,處理人生的一種策略,如同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個人的勤儉、國家的勤儉,就無所謂文明傳承、社會和諧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當勤儉成為一種風尚,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一種自覺,我們便不會驚詫今天這個日子了,愿勤儉之風尚遍徹校園。
謝謝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們國家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像雨,能讓貧瘠的土地開出富饒的花朵;它就像雨露,能讓富饒的土地結出智慧的果實。古人云:“望前賢,望后族,成也因勤,敗也因敗,奢也因敗。”勤奮是成功的階梯和動力,浪費是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從厲行節儉的晏嬰,到把錢據為己有的劉崇,從一代名將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給我們留下了一份憂國憂民、勵精圖治的寶貴遺產。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才能長生不老,興旺發達。
回想一下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事實上,我們經常在不經意間造成很多浪費。許多論文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廢紙簍;晴天,教室里還亮著燈;飯后,地上到處都是米粒;洗完手,衛生間的水龍頭還在滴滴答答的響,有時候甚至能聽到流水的'聲音…
由此,我想到了一向以“便宜”著稱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他們的“卑鄙”令人震驚。為了節約用水,豐田員工在馬桶里放了三塊磚,以節約沖洗用水;在便簽紙正面寫完后,剪成四段做成小冊子,再用背面做便簽紙;一只手套破了,只換一只手套,另一只手套破了再換;員工上班時,要離開工作崗位三步以上,都要自覺跑步;有時候真不可思議,這么大一個世界知名的企業,竟然這么小氣,還在乎這么一點點浪費?但對于豐田來說,“沙可以成塔,水可以成深潭”,正是因為豐田汽車公司員工的“刻薄”,豐田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演講稿
有人說,儲蓄不是貧窮的標志,是全人類的責任,應該是世界上每個公民都應該具備的素質。在這里,老師向學生們介紹幾種勤儉節約的做法:
1.節約每一度電,及時關閉所有電源開關,包括熒光燈、電腦、投影儀、電視等。,做到“人走燈滅,人走電滅”。
2.節約每一滴水,不要打開水龍頭。當你洗手和洗碗時,你應該縮短用水的時間。當水用完或看到滴水的水龍頭時,要及時擰緊,嚴格執行“人斷流”原則,防止跑、冒、滴、漏,養成愛水、節水、節水的好習慣。
3.節約每一粒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便扔剩菜。在餐廳吃飯,吃不完的菜要打包帶走。
4.節約每一張紙,規范書寫作業,節約用紙,不要隨便扔掉沒寫完的作業本和空白紙。能做草稿紙就留著,提倡雙面紙。盡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帕和抹布。
5.節約每一本書,把自己閑置的課外書、學習指導書給低年級或貧困地區的小同學繼續使用,充分發揮每一本書的作用。
我相信,在師生的積極參與下,以我們全體學生的優秀品質為基礎,我們校園的節儉一定會蔚然成風!記住:拯救校園,從我做起!謝謝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然而,勤儉節儉是一向伴著我們的。
回頭看看過去,那戰爭年代,什么都沒有,衣服是破舊的;飯菜是餿了的;用品撿拾的',人們都過著勤儉節儉的生活,所以,才有了此刻的好日子。
看看此刻,河水被污染了,所有人出門都戴著口罩;樹木伴隨著鳥兒凄慘的叫聲被伐木人用斧頭砍倒。而我們,卻對這用大自然的子孫換來的東西不加以愛護,反而開始了肆無忌憚的浪費。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貧困山區生活的那些孩子,僅有一個書包,卻能夠用上七八十年甚至一兩代。而生活在城里的的孩子,一個嶄新的書包只用兩三天就要換新的。看完這明顯的比較,你必須會有所熟悉吧,因為,那有可能就是我們自我。
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從前,有一個人,他提倡勤儉節儉,反對鋪張浪費,有一次,他看一個人整天游手好閑,還天天把飯菜都倒了。之后一打聽,他是個有名的商人,可是他認為,既生活已經創造好了,就應當享受!提倡節儉的人說:“我敢保證,不出三年,他就失去一切。”果真,兩年不到,這個人就被巨大的債務壓得喘可是氣了。原先,他整天花天酒地。在外欠下了不少的債。最終有一天,他上吊自盡了。
別人都問預計商人死的人:“你怎會明白?他會一無所有呢?”
“如果創造了生活,卻不懂得節儉,又有什么用呢?”那個人解答道。
同學們,諸葛亮以往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讓我們一齊向那節儉生活,去奮斗、去前進吧!
節儉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節儉一詞對于我們來說是很司空見慣的,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應把這一寶貴精神財富保存并發揚光大,使我們的節儉意識得到升華與提高;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幸福;使我們的企業更加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舉足輕重。據現狀分析我國人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于是乎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面對著“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觀察我們的周圍,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著的電燈、吃剩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等等。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所以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如果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我先行,以實際行動把節約落到實處,對于我們公司來說,那也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勤儉節約,我先行;就是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就是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要舍得吃大苦、耐大牢,把艱苦奮斗當成有效發展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
勤儉節約,我先行,就是要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實踐證明,在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善于學習、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能力的人將會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善于學習、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的企業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四公司員工,我會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鉆研業務技能,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勤儉節約,我先行,就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節約一張紙:少用紙巾、紙杯、雙面使用打印紙,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抽紙。節約一滴水: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后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見滴水龍頭,隨手關閉;提倡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節約一度電:電腦啟動或后,半個小時內繼續要用最好不要關,因為重新啟動會浪費大量電資源;照明盡量使用節能燈;光線不足時,需要開燈時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白晝長明燈,做到人走燈熄。節約一粒糧:盡量少去餐館就餐,在外就餐要文明用餐,減少糧食浪費。
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幸福安康;我們的企業就會永葆活力、持續興旺!
節儉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崇尚節儉是一種美德”。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家雜志社舉行“打造節儉型社會”有獎征文活動,應征的稿件堆積如山。作者中不乏專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見。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獎卻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生獲得。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兩面紙上的人。聽完這個故事,我想有一些人會對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為他們對奢侈浪費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們時常看到,有些人只不過是洗洗手,卻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時常看見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風扇還在呼呼作響。節儉是一種美德,它不僅是一個人優良素質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儉總是被看作持家立業的根本,定國安邦的保證,一種應該代代相傳的美德,節儉有助于一個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也是事業有成和綜合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揮霍浪費現象有所滋長,奢侈享樂之風有所抬頭。
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節約1度電會給國民經濟作多大貢獻嗎?它相當于你節約了的煤,減少了煙塵,935g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硫,還能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不破壞臭氧層。
水,真的不值錢嗎?節約用水真的不重要嗎?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咸水,不能喝。淡水只占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點八。全世界五十億人口,就靠飲用這只占百分之零點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貴呀!我們國家的水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可以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并且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污染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很多工業廢水污染得臭不可聞,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同學們,你們知道節約用水的意義嗎?請看一筆帳:一噸水大約可供煉鋼150千克,發電每小時一千度,生產化肥500千克,織布220米,磨面粉34袋。“滴水成河”,如果人人節約用水,積累起來,就可以派上很大的用處。
所以,崇尚節儉,請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節約一張紙,節約一顆糧食,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等等。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人人能節儉,為建設節儉型經濟、節儉型社會做出貢獻,我們偉大的祖國定能繁榮昌盛。
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先,在過去的困難歲月中,我們從艱苦的生活中學會了勤儉節約的品質。他們以他們的榜樣作為指引,勤儉節約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對于我們在校生,更應該做到這一點。但話雖如此,可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做到勤儉節約,使我們的學校成為一個和諧而又節約的.學校?勤儉節約一詞,相信還會有不少同學在疑問:什么是勤儉,而什么又是該節約的呢?要弄清這一點,還需要從浪費的根源說起,比如說我們最常見:每一天都要接觸的水。有人認為水多得是到處都有,用完了這一水池,它還會從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假如你是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其實,我們人類在處于缺水危險,雖然說地球的3/4面積都是水,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還有我們吃剩的飯菜,有的同學吃不完了就隨便亂倒。
假如是吃不了那么多,我們可以相應地買少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點錢,又不浪費糧食。糧食的短缺,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假如每個同學每一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們一個學校有1000個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可想而知假如更多呢?
還有許許多多的,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需要節約的。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么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和諧、節約的人,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成為了一個和諧又節約的學校。
謝謝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8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節約并不難,做到節約也不難,只要我們人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即可。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感到特別的.自豪,因為我們家人人講節約,處處見節約,節約意識可高啦!瞧,我們家里的一個節約鏡頭:就從奶奶說起吧,奶奶快70歲了,與勤儉節約相伴了一輩子。每次我洗頭用過的水,奶奶都會把它倒在一個大水盆里,用來洗洗衣服、襪子、抹布等東西,這樣既節約了水,也節約了洗衣粉,而且洗出來的衣服特別干凈,還帶著一股清香呢!有一次,哥哥的一件衣服上不小心滴了幾滴油,他用了許多洗衣液都沒洗干凈,奶奶看見后,便把衣服放入我用過的洗頭水中,浸了約半個小時,再用手輕輕一搓,嗬!剛才的污漬全沒了,哥哥看見了,連連稱贊:“真實太奇妙了!這樣既節約了水,又把衣服洗得非常干凈,真是一舉兩得呀!”
節儉的演講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我校十大訓育標準的第九條是培養節儉耐苦之習慣,節儉的品質不僅僅表現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一個人關注細節的行為方式,更重要的是它體現著一個人的教養的程度,體現著一個人的人生觀。曾經在網絡上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真實故事:我們的一個旅游團在德國的一家餐館大肆揮霍,被德國的普通的民眾喊住予以批評。他們說“我用我自己的錢你管不著”,但德國的民眾質問他們“誰給你浪費人類資源的權利”。這句話,究其根本是講的一種人生觀念與人生態度。我想從今天起我們要進一步倡導和確立這樣的一種人生觀念,從把我們每天的飯堂里面的每一粒米都吃干凈做起,用我們的“光盤行動”來體現我們的教養。在省錫中,任何一個暴殄天物、揮霍浪費的學生都應該是被大家鄙視的。
我要講的第二條是耐苦。能夠經受住苦難的`磨練對同學們來說是非常茫遠的一件事,但我們能不能從一個非常具體的事情做起來?我請同學們從操場上這一點開始走一圈,你們覺得非常的苦嗎?你們能忍受這個苦嗎?我想沒有一個同學會站起來說我忍受不了。我再請同學們想一想,讓你背上十公斤重的行囊在400米的跑道上走一圈,你覺得不可忍耐嗎?我想除了極其體弱的一些女生以外,沒有哪一個高高大大的男子漢敢站起來和我說我吃不了這種苦,但是我們想象一下,將我們的這個跑道平移,把直長的一百米拿到東環線上,把那個彎道在移到我們的宿舍前,把另一個彎道移到我們的行政樓前,你就會發現就是不到400米的一段距離,就是從我們的大門到宿舍的距離,每天每次休假回來,我們的父母在替我們背著行囊,我們高高大大的孩子走在后面,我真替同學們感覺到羞愧!我不愿意再看到那種現象,耐苦就耐400米的苦。謝謝大家!
節儉的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類的活動,離不開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生存的環境又離不開地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已經逐漸枯竭,我們要行動起來,杜絕浪費。
先說節約水資源吧。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行為,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例如,我們洗米的水,白白浪費了很可惜,這些水可以用來澆花;
我們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洗拖把,或者用來沖廁所。這些都可以讓資源再利用。當你去衛生間或廚房時,看見未擰緊的水龍頭要把它擰緊,水白白地流走不也很可惜嗎?
再來談談節約用電吧。我們在家時,如果不看電視,就要把電視機的插頭也拔掉,不然還是在“浪費”我們的資源;
不僅是電視機,所有的電器在“空閑”時,都要把它們與外界“分開”,這些都是我們隨手可即的事,不僅對我們沒有傷害,還增加了電器的`壽命。電對于人類來說可是很重要的哦!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用水、電的地方很多,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來節約,不如來聽聽我的建議吧。我們不在教室的期間,要隨手把電燈關掉;
教室里的多媒體在不使用的情況下,要把多媒體關掉。我們洗手的時候,盡量把水龍頭關得小一點;
我們洗拖把的時候,也要學會儲水。
我們經常說要節約,節約,再節約,可真正能做到節約的有幾個人呢?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得了“重病”,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我們可以從簡簡單單的小事做起,一個人節約,是人類的榜樣;
幾十個人節約,正在慢慢的感染著我們;
成千上萬的人節約,說明我們已經讀懂了“節約”。
節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簡簡單單的幾個小動作,就能為我們的地球母親帶來無微不至的關愛。我們愛地球母親,她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現在我們可以為地球母親做到的,也正是地球母親為我們帶來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節儉的演講稿 篇1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與公德》
上星期三,上級部門來我校進行安全工作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學校有些滅火器盡管還未過期,但已經失效,原因是插銷曾經被拔出,噴嘴處還殘留著干粉。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干粉滅火器是用二氧化碳或氦氣氣體作動力,將筒內的干粉噴出滅火的,一旦使用干粉滅火器哪怕只噴了一小點,滅火器里的壓力就會逐漸減小,以致失效,無法使用。是誰未經允許私自動用了這些消防設施?同學們有沒想過,如果真有什么危險,手上的滅火器卻失靈了,我們怎么辦?姑且不說,購買一個滅火器需要幾十元上百元。因為你一時好奇和淘氣,為學校帶來了經濟負擔和安全隱患,這個后果可能你們從來沒有想過。所以,守公德,其實就是為學校節約開支,為學校保平安。
前兩個星期,,綜合樓和教學樓的三樓地板交界處無故漏水,使二樓變成一個水簾洞。經過檢查發現,是因為有人往下水道的下水口里倒了茶渣之類的東西,堵住了出水口,使積水流到了走廊上然后往下滲漏。為了徹底解除后患,學校請人做了一條排水槽,花去600元。你可能沒有想到,就因為我們貪一時的方便,學校就要為此買單,增加了不必要的開支。
所以,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公德其實是和節儉分不開的。你講公德,就是為學校節約資源,減少浪費;講公德,就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講公德,我們才能把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更多地放在學校發展和社會發展上。
下面我列舉幾種問題現象,大家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看有沒有真正做到守公德,講節儉:
1、值周的時候,路上花壇邊的樹葉有沒有悄悄地塞進花池里,或者掃進四防裝置里?你們真的以為“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真的能漚成肥料?事實上,落葉要漚成肥料,需要先揀出落葉中的大小石子兒、塑料殼等,把樹枝絞成木屑,再按照固定比例摻入氮混合,經過3個月發酵,才能做成最基礎的有機肥。如果讓葉子自然腐熟,大約需要一年時間,而且需要從土里“借”出氮元素才能發生反應。在這一年中,植物周圍的土壤會因氮含量缺乏而造成土質營養失衡。所以,花池里的落葉沒有堆積如山,并不是被植物吸收了,而是定期被清潔工人清理走了,當然清理出來的不僅僅只有枯枝敗葉還有很多紙巾包裝袋等垃圾,那么問題來了,請工人要不要錢?
2、在學校住宿的同學請你們從宿舍后窗往下看,看到什么?特別是女生宿舍,后窗下面就是飯堂的.陽光瓦頂,打飯的同學不怕惡心,也可以在飯堂往上看,簡直是一片狼藉,尤其是某個窗口下,是誰把垃圾扔在了不該扔的地方?誰去清理?當然是清潔工人。那么問題來了,請工人要不要錢?
3、為了保護視力,班里每周都要調換位置,換位置的時候桌子和凳子也一定要跟人走嗎?搬桌子和凳子的時候是雙手抱起來,還是用單手拽,又或者是用腳推?很難想象,為什么好端端的一張凳子最后會散成了角落頭里的一堆棍子和板條。那么問題來了,買新桌椅要不要錢?
4、好吧,我們來說點免費的。飯堂有免費的湯,有的同學在盛湯時不注意,大勺大勺地舀,明明碗里都裝不下了,還繼續盛,任由湯汁流到桌上、地上,難道就因為不要錢,就可以隨便浪費嗎?就不能留點給后來的同學嗎?
5、電和水,先講電,好多班級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關上窗簾開燈,這點我覺得很奇怪,如果老師用投影,則不需要開燈,如果老師不用投影,則不需要關窗簾,現在課室的投影清晰度很高,光線強弱都不會對效果有很大影響,所以,還是讓我們少開燈多開窗吧。還有晚自習之后要隨手關燈,否則第二天早上,學校電閘一開,所有課室都會亮燈,如果這時課室沒人,或人較少,這些燈就白開了,這些電就白白浪費了。至于用水,我只想請大家在洗澡、洗衣服的時候用水能節制一些,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們學校每個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吧,接近10000噸,所以,為了節省開支,節約資源,我鼓勵大家小氣小氣再小氣些。
同學們,校園內隨意浪費,不節儉,不講公德的現象又何止這些。我真誠地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從節省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愛護校園的每一件公物這些舉手之勞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涵養個人美德。同時,我們還應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社會責任擔當,從我做起,使節儉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文明,一種自覺,從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進而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最后,讓我們重溫田家炳先生最喜歡的《朱子家訓》中的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學會控制、學會自律、學會珍惜,做一個自覺追求節儉習慣,有社會公德心的人。
節儉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成由節儉敗由奢》。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這是大詩人陸游的金玉良言,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興之臣曾國藩曾經說過:“勤儉自持,可以處樂,可以儉約”,無論是大家還是小家,土農工商,勤儉節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窮奢權欲導致身死國滅的教訓亦是數見不鮮,秦始皇興建阿房宮豪華蓋世,終為楚人一炬,隋煬帝沉迷于燈紅酒綠,不理朝政,落的個身首異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亂,盛唐趨衰。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勞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積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正如李商隱所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寶貝,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安定舒適的環境里,父母拼命賺錢,來滿足我們所有的`需要,而我們有部分同學則在學校里大肆揮霍,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還有一些同學太過于注重自己的服飾,打扮和享受,穿衣服要最新款,要品牌,用的是有品位有檔次的產品,外國人都說:“中國的孩子是用金錢打造出來的,中國的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花錢”,我不知道當你們聽到這些是怎樣的感受,可我在了解到這些時,我感覺到的是悲哀、是無奈,在外國人的眼里,我們中國孩子一無是處,可我們無力去反駁,因為這是事實,有些國家,他們的孩子,18歲獨立,獨立以后,就無權再使用父母的錢,甚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來償還父母18年在他們身上的花費,所以,他們很早就知道勤儉,當然,每一個不良現象存在的同時,也都有與之對立的好現象存在,在我們的學校里,有許多同學都為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他們從不無故丟掉吃不完的東西,他們也不會刻意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他們在離開教室或寢室時記得關燈關電扇,他們的衣服并不艷麗如花,卻干凈整潔,為我們的校園增添了一份淡雅與樸素。
我國的發展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家底還很薄,這就要求我們繼續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不能因為肚子飽了,袋子里的錢多了,就輕易丟掉勤儉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要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勤儉,我們要用心感受它,努力實踐它,在勞動的同時,更學會珍惜,在日常生活中,從節約每一分錢,每一張紙,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節儉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節儉的名言08-05
提倡節儉的經典名言10-28
節儉的勵志名言01-11
關于節儉的名言12-28
古人節儉的名言12-01
節儉名言警句08-04
節儉奢侈的名言警句01-16
關于節儉名言警句02-24
有關節儉的名言08-02
關于節儉的名言(熱)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