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會計類實習報告3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會計類實習報告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計類實習報告 篇1
作為一名本科的大學生,實習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逃避的挑戰。在這段實習期的經歷中,我努力的挑戰了自己的不足,體會了社會的生活和公司的工作。這些都讓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漸漸的向著成為一名真正的社會人士成長、蛻變。
現在,實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在這次實習中的經歷卻一直牢記在我的腦海中,現將自己此次實習的情況做總結報告如下:
一、實習目標
1.檢驗自身學習收獲。通過實際挑戰社會工作崗位來了解自身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并根據工作情況判斷自身的不足和問題。
2.體會并適應社會環境。社會是一個復雜的地方,我要在實習中提前了解社會的各種環境,并讓自己能適應好生活和工作的情況。
3.磨礪自身能力,發現自我的不足。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社會和工作上我不了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甚至基本上全都是疑惑。為此,我要在實習中了體會挫折,認識自己,并尋找自己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二、實習工作情況
在實習工作中,我作為一名頂崗實習會計,在領導的指揮下小心翼翼的負責著自己的工作任務。走上公司的崗位,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心態的變化。因為這不再是學校的練習,而是真真正正的工作!我在工作中也因為大意而鬧出過一些麻煩,不僅讓自己的工作變復雜,也給其他同事帶來了不少的影響!為此,在后來的工作上,我開始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絕不讓自己自己的問題再影響到部門和公司。為此,我也學會了在工作中的責任。
如今,在工作中我不僅能嚴格按照領導要求積極完成工作任務,也能主動配合工作情況,積極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務,為財務部發揮自身的一些力量。
三、生活方面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在獨立生活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經驗的.。但社會的生活和校內又有許多的不同。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作息,更要處理好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做飯這件事情了。
因為已經沒有食堂那樣方便的設施,為此我學習了自己做飯。期間,出現了不少問題,也有很多的失敗品,但最終我還是努力的掌握了這門技藝。并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
總的來說一下自己的實習體會,總結下來只有兩個字——忙和累。雖然每天過的都很辛苦,但在漸漸適應之后,再回頭看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很大的成長和進步!相信繼續努力下去我一定能更大的成長!
會計類實習報告 篇2
7月26日,在會計師事務所為期兩周的實習于今天告一段落,在這段時間里,我主要進行了如下內容的實踐工作.
一.向會計師了解審計程序,學習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
由于7、8月份是報表審計工作的淡季,年報審計工作一般已經結束,半年報的審計業務較少,因此在實習期間未曾實際經歷報表的審計工作.但通過與注冊會計師們的交談及對審計工作底稿的翻閱,我對審計業務的過程有了一個更具體更深刻的認識.
實際操作中,審計業務的程序如下:
(一)準備階段
1、安排審計任務、選派審計人員、組成項目審計小組、確定項目負責人。
2、審計前,提前和被審計單位溝通交流,提出審計時須準備的資料。
出外勤的前一天,會打電話和單位聯系,先詢問一下單位的會計記賬情況,讓他們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資料,準備好審計的場所。
3、由被審計單位事先提供有關資料;
審計資料一般包括營業執照、稅務證、驗資報告、上年度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申報表草稿,企業總賬,明賬,資產負債表,原始憑證上,記賬憑證等.這些都要取得原件,要將復印件或原件在后續程序中歸檔。
4、制定審計工作方案,并由負責人分配任務。
(二)實施階段
1.召開審計準備會議,明確審計意圖;
審計當天,在審計之前負責某公司的審計小組成員會開個會,使各成員都明白審計目的,和審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財務人員及其它相關人員溝通,了解企業總體環境及內部控制情況。
3.檢查評價討論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確定財務報告層次及認定層次的風險情況并根據對風險的判定情況制定進一步審計程序;
通過在公司審計,發現公司中存在的問題,小組成員討論公司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而在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給予更多的關注。
4.查閱有關文件及會計資料,審查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情況,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機關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對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發生的各科目,逐項進行審計。對有問題的科目,可查閱公司明細賬,原始憑證,并要求公司提供有關證明文件等。
5.按規定做好審計記錄,編寫審計工作底稿,對需進一步核查的`問題應及時調查、取證。
對于需要獲得完整,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得出審計結論的科目,進行現場盤點,向相關業務單位及銀行,國家機關函證,根據實質性程序的情況對相關認定進行評估.
審計底稿要按照所得稅審計底稿要求的格式和內容來編寫,保證審計底稿的完整,清晰。證據必須充分。
(三)審計報告階段
1、分析、整理、復核審計工作底稿;
由于事務所的審計客戶所里的客戶一般都是賬比較簡單的,所以一天都能夠審完。回到所里再分析、整理工作底稿。
2、撰寫審計報告初稿,并提交討論審核后定稿;
通過審計底稿,寫審計報告初稿。并且經過三級復核。
3、審計報告初稿送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被審計單位有異議的即時告訴審計單位;
所里初稿定了時,要就初稿內容征求被審單位意見,如果被審單位有意見時,雙方即時協調。
4、審計小組對被審計單位返回的意見應進一步復核查清,經討論后并修改審計報告;
審計小組綜合被審單位意見,對審計底稿進行再一次審查。
5.按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出具審計報告,同時報所領導審批,并送達被審計單位,由被審計單位簽收。
6、對審計結果的落實情況進行回訪、后續審計。
7、在審計項目終結后,歸納整理好有關項目的檔案資料,移交檔案室統一歸檔管理。
審計結束,則所有資料歸檔案室統一管理。
二.參與某制造企業的驗資工作
與其管理層、會計人員進行溝通,查閱有關文件及會計資料,向被驗資單位開戶銀行及業務單位函證,涉及境外投資部分向外匯管理局函證,協助編制驗資工作底稿。
7月24日,跟隨所里的高會計前往北侖為一制造企業進行驗資工作。
上午,我跟高會計來到北侖**會計公司,該公司系被驗資單位的代理記賬機構,被審計單位系一中型外商投資企業,主要從事機械制造業務,其財務報表都在**會計公司。
我們來到會計公司后,首先調出了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包括賬簿、報表、憑證。根據資產負債表,首先登記到文檔中(文檔的空白版本如有需要可以提供),然后跟據資產負債表中所涉及的項目調出會計公司電算化財務系統中的明細賬登記余額,作為電算化系統的對賬,看是否與資產表中的余額相符。再檢查書面的會計憑證,以及原始憑證,并作檢查記錄,復印所需存檔材料(應收賬款的原始及記賬憑證等,工商注冊,外匯使用證等),根據賬簿填寫銀行及企業函證,由于銀行較近,故下午由我們直接送去。隨后,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來到現場,我們進行了詢問與溝通,由該單位領導在部分所需文件上加蓋公章。
下午一直在跑銀行,拿對賬單和函證,去了農業銀行和商業銀行。客戶很客氣,一直用車載我們,不然真是,熱的不行,這次的外勤工作讓我感受到做會計師真的很辛苦。最后去了外匯管理局,由于客戶單位是外商投資企業,因此還需要向外匯管理局進行相關函證。提交了所需資料后,工作人員確認無誤蓋完章,這才了事。回到事務所后,我協助高會計加班趕驗資報告,這樣就算結束了。因為驗次,雖然企業算是中等,但賬戶還算是不多,初始設立,對余額的關注多一些。
另外,拿到了一份驗資的空表,算是對今天一天的外勤的一個總結,看到了整個報告應該出具的大部份內容。
三.協助文檔整理工作,整理上半年審計、驗資等業務工作底稿,在整理的同時觀察底稿的構成、具體審計程序及業務所需資料內容。
雖然沒有實際接觸年報審計工作,但在文檔整理時,也翻閱了許多工作底稿,對底稿的構成,審計等業務程序的控制,實施所有審計程序的過程中所需資料的內容等有了具體了解,另外,觀察了分析程序的步驟,對于橫向縱向數據分析有了一定了解。
會計類實習報告 篇3
會計作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會計工作在提高經濟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發展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變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動力,它決定了對會計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
本世紀中葉以來,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時代已經成為我們所處的時代的恰當寫照。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里,無論是社會經濟環境,還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會計上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經或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建立內部網情況下,實時報告成為可能。
二是會計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會計的變化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后兩者又起因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學習好會計工作不僅要學好書本里的各種會計知識,而且也要認真積極的參與各種會計實習的機會,讓理論和實踐有機務實的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
實習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酷熱中迎來了作為大學生的第一個暑假,也滿懷激情地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于中學生就在于他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
會計是指對具體事物進行計算、記錄、收集他們的有關數據資料,通過加工處理轉換為用戶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
隨著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我們作為未來社會的會計專業人員,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嚴于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這個暑假,我到臺州醫院的財務部參加了社會實踐,看他們如何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會計分錄的編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只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當然這是大原則,但是要做好、做規范,只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在做會計分錄的時候學到的東西是最多的,在做一筆費用業務的時候,不知道書入制造費用還受理費用,單就依據原始的單據二者均可。這時候問了那里的會計人員,她跟我講了一下有關這筆業務的發生,我才明白過來。
醫院車輛的運費處理問題:如果是運載物料和原材料用于產品的生產,必須歸入制造費用。而如果是醫院人員的出差的車輛費則應該作為管理費用處理。做完這筆業務,我發現能夠比較好地做好會計分錄必須對整個公司的生產運作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處理好每一筆經濟業務。
接下來出現是一些細節的問題:做涉及兩個以上帳戶的會計分錄的時候,我總是把它做成兩個簡單會計分錄,雖然這不是原則性的錯誤,但是這明顯地是記帳手續復雜了,而且也不利于集中反映一項經濟業務的全面情況。
還有就是一些實務的問題:收付款項經常有零頭,零頭一般都是沒有支付或收取,我在做分錄的時候,把這一點也忽略了,也沒有認真再看一下這筆業務的款項到底是如何處理的,就直接地把款項做成銷售收入或是現金存款的減少,到最后去看他們原先已經做好的記賬憑證,才知道零頭是這樣處理的:未收的零頭一般做成營業外支出,相應地未支付的零頭做成營業外收入。
而這時做好的記賬憑證已經都打印出來了,我又回頭去軟件數據庫里先將會計分錄改正確,最后重新打印。本來這些應該一個半天就能弄好,但是因為不熟悉、老出錯,又折騰了快一個下午。
從2月3日到2月22日,雖然是短短的幾周,我學到了不少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我初步了解了財務的使用和會計處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簡單的會計憑證。
我認真學習了正規而標準的醫院會計流程,真正從課本走到現實中,細致地了解了醫院會計工作的全部過程。實踐期間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實踐期間我遵守了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剛到財務部會計室,先看她們以往所制的會計憑證和附在會計憑證上的原始憑證,由于以前在學校學過會計憑證,借貸等知識,所以對會計憑證不是太陌生,因此借著記憶加上學校里所學過的理論對于區區會計憑證完全可以熟練掌握,但是這種浮躁的態度讓我忽略了會計循環的基石。
【會計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會計類實習報告09-20
會計類實習報告08-02
會計類實習報告范文01-12
會計類實習報告模板11-30
會計類實習報告【熱門】05-24
會計類實習報告(精)11-22
[熱]會計類實習報告12-12
會計類畢業實習報告12-03
關于會計類實習報告02-03
(推薦)會計類實習報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