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習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技術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在經過了將近一年對動物學和植物學的理論學習后,野外實習也至關重要,它可以使我們更加有效地掌握和鞏固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而且還可以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實習目的:
(1)復習、鞏固和驗證所學的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進一步豐富所學的生物學知識。
(2)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動物的形態、習性、種類、用途的多樣性以及它們與環境的關系,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3)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4)培養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好作風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質與情感。
(5)增強集體主義觀念弘揚團隊精神,促進同學,師生之間的了解與溝通。
實習意義:
(1)通過野外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而且還學到許多在書本上學不到得知識。
(2)通過野外綜合學習,我們更加熱愛自然,熱愛專業,團結合作,吃苦耐勞,同時也提高了獨立觀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的新能力。
(3)通過野外實習,增強了我們對植物界生物的認識,認識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主要內容:
5月29日,早晨五點集合,出發趕往青島,下午一點左右到達參觀青島市中山公園的動、植物園,下午2點10分集合,晚上進入北九水風景區。
5月30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標本,下山后按小組制作標本,下午去櫻桃園采摘櫻桃。
5月31日:挑戰嶗頂,6點40出發,中午12點左右到達嶗頂,圍山頂走了一圈后開始下山,下山時由于方向性錯誤我們在深山里迷路了,還遇上了大雨,幸虧遇上了幾名野外登山隊員,才得以走出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達營地時已經晚上7點多了。
6月1日:早上8點多,在青島棧橋看風景,9點到下午2點在海底世界參觀標本及各種海洋生物(標本館、海底世界、海獸館、夢幻水母宮)下午兩點多向日照出發,來到李家灣趕海園,住在海邊,心情無比激動。
6月2日:上午來到燈塔風景區和萬平口風景區看大海,下午回到營地趕海,采集和制作標本。
6月3日:上午來到國家森林公園觀賞各類植物,下午回到營地采集和制作標本。
總結體會:
首先,我覺得這次去山東,可以說是不負此行吧,我們不僅開闊了眼界,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秘以及大海的廣闊與浩瀚也品嘗了正宗的山東煎餅,感受到了山東人民的淳樸與熱情,切身體會了山區人民和沿海人民別有一番風味的生活格調,山東的確是個好地方,尤其是青島,氣候適宜,景色怡人,08奧運會時,帆船,游泳等4項就是在這里舉行。
【技術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技術實習報告01-04
關于技術實習報告12-24
建筑技術實習報告01-27
工程建筑技術實習報告 11-17
施工技術實習報告02-10
信息技術實習報告02-12
工程技術實習報告03-10
信息技術實習報告06-14
生物技術實習報告08-24
軟件技術實習報告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