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3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地點及日程安排:
基本安排XX年7月20日上午,實習動員,建筑講座;
XX年7月20日下午,到在建的云霞小區參觀,到結構廳參觀;21日全天,參觀三峽大壩,
XX年7月22日上午,道橋和巖土講座;
XX年7月22日下午,參觀宜昌公路大橋和夷陵長江大橋;
XX年7月23日全天,自行參觀學校的建筑物,并交見習報告。
二、實習目的:
認識實習是整個實習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環節。通過組織參觀和聽取一些專題技術報告,收集一些與實習課題有關的資料和素材,為順利完成實習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實習應達到以下目的:了解一般道路與橋梁工程的整個設計過程;
2、了解建筑物的總平面布置、建筑物分類及功能作用、結構類型及特點、結構構件的布置及載荷傳遞路線、主要節點的細部結構和處理方法等;
3、了解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4、了解建筑、結構、施工之間的相互關系;
5、了解建筑結構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方向。
6.培養專業興趣,明確學習目的
三、實習過程及內容:
XX年7月20日 星期日 雪
為期四天的認知實習從今天下午正式開始了,上午徐老師和黃老師為我們作了一個建設方面的講座,他們以不同角度向我們講述了建筑工程的概況,并且就當前國內形勢以及三峽大學的實際,展望了我們專業的前景,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他們的嚴謹的冶學態度,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個土木工程工作者,必須有嚴謹的作風和負責的態度,“干土木這行的已經有一只腳踏進了監獄”
下午,我們開始了認知實習的第一項:參觀建筑工地和結構廳。
下午2:30我們準時到達實習現場:三峽大學云霞小區1#樓,在樓下的公告欄中我們了解到該樓的建筑面積是47000平方米,工程造價是4036。48萬元,再仰望旁邊的在建的13層的公寓樓,不禁有一種崇敬之感!
然后,在趙工的帶領下,我首先參觀了這樓的地下室,經趙工介紹,我們才知道,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地下室。平時這是一個很大的地下停車場,而在戰時則將作為這個社區的人防地下室。在地下室,趙工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這棟樓的結構。之后我們上了二三層進行,參觀了該樓的內部布局。我們了解到這樓應用了很多新工藝新材料,比如該樓的自重墻用的是粉煤灰磚,其每立方米的質量不超過800kg,也就是說把這種磚放入水中,會浮在水面上。這無疑減輕了梁柱的承重。而使用的'水泥是親水水泥,可以不用粉刷就可直接上涂料,而在外墻的表面使了保溫材料和高強防裂纖維,使房子既節能又美觀。
參觀完了建筑工地之后,我們又參觀了三峽大學的結構廳,看到了很多我們專業的實驗設備和大致的實驗流程,了解到實驗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通過今天的實習,我對我們專業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XX年7月21 星期二小雪
今天下午,我們從學校乘車去三峽大壩認知實習,車子出校門不久便上了三峽專用通道,這條路素有世界隧道與橋梁博物館,果然名不虛傳,由于西陵峽山峻水險,專用公路南昌逢山開洞,逢水架橋,從使整條路的路基都很平坦,坐在車上感覺忽而飄游于山間,忽而潛入地下,令人感嘆的是隧道之長,幾乎有一半的路程是在穿越隧道,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行程,我終于到達了壩區。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在我們大一下半學期,組織了一次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系到實際當中,進入土木工程專業已經一學期了,可對這個專業并不十分了解,現在終于有機會可以對這個專業有個較全面的認識 ,我們感到十分的開心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教學計劃中第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 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應掌握:
1. 通過實踐,學習有關本專業的實踐知識,增強感性認識,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
2. 通過實踐,使我們了解建筑的整體布局,局部詳細的構造,施工中應講究的一些方法。
3. 通過交流,使我們了解了土木工程的前沿發展方向及最新動態,國內目前的土木工程管理情況。
二、實習內容
**年7月6日 在學校內進行,主要以教學樓、寢室樓、餐廳及校門口正在建的輕軌交通橋為例進行初步的講授認知。
**年7月7日
到鄭東新區CBD,重點通過其三大標志性建筑“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和“鄭州會展賓館”講述特殊建筑。最后又到如意湖的橋下分析橋的結構和受力。
**年7月8日
去工地。河南省農業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在建,到那里的工地認識有關土木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更清晰的了解建筑結構、建筑材料、施工步驟及注意事項等。
**年7月10日 在青島名家美術館附近,觀看有青島特色的建筑。在海邊講解部分有關堤壩、跨海大橋、海邊建筑的特點及其海邊環境所要考慮的注意事項等。
**年7月11日 上午到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美譽的八大關,體會不同國家的不同建筑風格。下午到青島奧帆基地,觀看海邊高層建筑,水上平臺,講解隧道各個部分的建造及加固。還分析了一個有特色的橋,講了斜拉索的風雨振。
**年7月12日 在青島棧橋,講述棧橋的歷史,講解棧橋的建造手法。觀看附近的建筑,通過一個半球的建筑講解膜結構。
三、實習收獲
對于我們大一的學生來說,本次實習的收獲是多方面的,不但融會貫通了土木工程概論上老師講的知識,而且見識了工程中的實際應用。我帶著課本上的困惑和疑問參加了這次實習,又帶著實踐中的困惑和疑問回歸課本。
實習中,我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建筑,也領會了異域的建筑風格。在帶隊老師的講解下,這些各有特色地建筑變成了一個個簡單的結構。在看了這么多建筑之后,自己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蛟S限于知識水平,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較低,但這畢竟是一些思路。自己的收獲是多方面的,這里重點說知識上的收獲及自己的部分想法。
知識上的收獲
在這7天的實習里,自己接觸到了許多關于土木工程的知識。老師每到一處,都會講出新的知識。我總結分析起來,老師講了三大類:房屋、橋梁、隧道。雖然這樣分類,但很多知識在其中也是貫通的。 房屋在第一天的實習中,老師就提到,看一個建筑,要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建筑的結構,其次是材料,然后是其特點。
建筑的結構有好多種,最基本的'是砌型結構,建筑材料一般選用磚或者石塊。
由于建材(磚、石)是抗壓材料,而且抗拉抗剪性能并不優秀,所以結構的跨度較小,并且不能建的太高。墻體都是承重墻,不能隨意拆除。建筑里的荷載直接傳到地板上,地板一般用預制板(以前則是用木頭梁)將受力傳到兩邊的墻上,然后傳到基礎上。學校的寢室樓是經典的例子。從秦磚漢瓦的出現到民國,我國的磚瓦建筑物大多都是砌型結構,而萬里長城更是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
現如今,砌型結構在農村還很常見,但隨著國家的發展,在民用建筑中,框架結構將占據越來越大的分量。
框架結構用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筑梁和柱作為房屋的框架,然后再填上填充墻。鋼筋是抗拉材料,混凝土是抗壓材料,用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梁和柱抗壓抗拉性能都非常好。所以框架結構的建筑比砌型結構的跨度更大。而填充墻不受力,可以換成玻璃、裝飾磚的其它材料,增加了房屋應用的靈活性,所以框架結構在應用上也比較常見。比如教學樓、商場等。但框架結構的高度依然不高,主要是水平荷載無法承受。如果要建較高的建筑,則要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或者框架核心筒結構。
框架剪力墻是框架結構中建一圈很厚的剪力墻,它能比較好的抵抗高層建筑所受的水平剪力,因此其建筑高度較高。河南農業大學正在建造的圖書館便是此種結構。剪力墻建在了電梯間的周圍,非常厚,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筑的?蚣芎诵耐矂t是在框架中間建一圈密集的柱,甚至密集到挨在一起,成為筒狀。核心筒的抗剪能力比剪力墻更優,所以更高層的建筑會用到這個結構。一些圓筒形的高層建筑則是筒中筒結構。實習中見到很
很多筒中筒結構,最有代表性的是鄭東新區CBD鄭州會展賓館,總高度280米,是鄭東新區標志性建筑之一。
除此之外,實習中還認識到其它結構的建筑。比如桁架結構,完全由拉壓構件組成。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頂部便采用這種結構,完全用鋼管連接而成,所受的力最后經過鋼管傳到基礎,鋼管與基礎之間的鉸接有利于結構對震動的抵抗能力。又比如鋼結構,完全由鋼鐵通過焊接或螺絲釘鉸接固定在一起而成!傍B巢”是標準的鋼結構。
實習后,對房屋的認識不只有結構,還有材料。比如,粘土磚,它的性能非常好,與灰砂磚相比,其抗壓強度、抗折強度以及在防潮層以下的應用都有較大的優勢。但粘土磚占用了極大的土地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悖,所以價格更便宜的灰砂磚便有了較大的應用。清水混凝土是一種特別的混凝土,用它澆筑的墻面很光滑,不加修飾,便有一種質感和美感。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墻面便是這種材料澆筑的,用手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也很美。
橋梁橋分為多種,在實習中認識的有拱橋、梁橋、斜拉橋、懸索橋等。 拱橋的材料是完全受壓的,其兩邊的基礎受斜向下方向的壓力。我國最有名的拱橋是千余年不倒的趙州橋。在青島見到一個橋,上面是拱,下面是柱,如下圖所示。兩個拱對柱的水平推力相互平衡,只余下向下的壓力。以前的拱橋多以磚、石為材料,現在也用混凝土。
梁橋的橋身就像是一根梁。簡單的一拱一跨,其受力就像簡支梁,中間受向下的荷載,上面受壓,下面受拉。有些會把橋身做成中空的箱形,用兩側的輔助面增強抗彎性能。中空的則減輕了橋的自重。當然,考慮到空氣的熱脹冷縮,應增加通風孔保證空氣流通。如果橋身中間還有梁,形成n個拱,則稱為n拱一跨,在每一個橋墩的位置,橋的上面受拉力,下面受壓力。
斜拉橋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組成。橋身(主梁)的受力通過斜拉索傳到索塔,再傳到基礎。索塔兩側的拉索一般是對稱的,可以讓斜拉索的水平力相互平衡。在一些建筑中也有應用索塔和斜拉索拉起建筑的頂部,由于斜拉索的分布不平衡,索塔一般建成傾斜的,由自身重力平衡一部分力。
懸索橋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并錨固于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懸索橋跨度很大,可達一千米以上。由于對基礎的要求很高,所以千米以下的大跨度橋梁一般選斜拉橋。
除了這些,老師還提到了桁架結構的鋼橋,鋼管中灌注混凝土做的拱橋,斜拉索的風雨振的解決辦法等。 隧道關于隧道,由于實習中并不常見,所以老師講的并不多。
隧道由洞門和主體組成。洞門可以用環框式或者柱式洞門,以對應不同的土體。隧道主體一般可以由模板臺車完成。如果土質松軟,主體承受的壓力較大,還可以打錨桿加固,或是對土進行混凝土噴固。
自己的想法
認識實習,長知識,漲見識。在實習中,也有許多自己的想法。這里就說一個自己的想法。在青島實習時,老師仔細講過一個砌型結構的建筑,其中便提到了錯縫砌構。錯縫砌構都是在豎直方向上錯開,提高墻面的穩定性,但砌型結構的高度不能很高。能不能在水平方向也做成錯縫,進一步提高結構的穩定型呢?比如改變一下磚的形狀,成L形(靈感來源于俄羅斯方塊)。當橫向和豎向的都為錯縫時,建筑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既然橫豎可以,那向里呢?
L型磚對于生產商來說只是一個模板的變更,對于建筑者應該也很好掌控。當然,建筑過程會復雜些,不太適合大眾建筑,但在某些特殊環境下,這種錯縫砌型應該會用得上吧。而且砌型材料也不應定只是磚,其它材料應該也可以借鑒。
四、實習總結
這次的認知實習是非常成功的。通過這7天的實習,我充分認識到了土木工程師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明白了自己未來的使命。由此,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矯正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這次實習讓還我認識到,只靠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是不行的,要真正的融會貫通,還要到實踐中去。課本上的知識應該到實踐中檢驗一下,而自己的想法,更應該到實踐中經歷一番,看是否經得起考驗。
本次認知實習,上承土木工程概論,下啟即將學習的專業知識。加固了對土木工程的認知基礎,為力學、結構工程等專業知識提供了鋪墊。同時,經過這次實習,我對土木工程的的認識更加清晰,對土木工程的興趣也變的濃郁。我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深入實踐,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土木工程師而努力奮斗!
五、建議
在知識方面,對于隧道的講述較少。由于是認知實習,大家都是大一新生,問的問題很碎,老師對橋梁的講解也比較碎。如果可行的話,希望老師有系統的講解,就像分析房屋,看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功能等等。行程上,個人感覺7天有點兒短暫,有一天上下午跑了兩個地方,有點緊。建議今后的住宿安排接近實習目的地。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 篇3
前言:
20xx年5月15號在趙老師,王老師,商老師及唐老師的帶領下,土木工程系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橋梁認知實習。此實習的目的在于加強學生對橋梁的感性認識,增加學生對橋梁的喜愛,及對土木工程專業未來的就業有個初步的認識。期間共參觀了跨越昆都侖景觀河的雙塔懸索橋——韓土二號橋、獨塔斜拉的蘇楊二號橋、三跨下承式拱梁組合橋的蘇楊一號橋、以及東康線裝備制造基地附近的鐵路橋、公路橋、橫跨烏蘭木倫河的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橋及烏蘭木倫河四號橋。
韓土二號橋
認知實習的`第一站,是位于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鐵西三期開發區內韓土公路上的韓土二號橋,橋梁部分1170米,其中主橋采用跨徑為(49+90+230+90+40=490m)的自錨式懸索橋,中間三跨主梁采用正交異性板鋼箱梁,40m邊配跨采用現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梁結構。鋼箱梁全長384m,橋面寬50m,梁高3.0m。鋼箱梁距地面26m~35m,不等,主橋鋼箱梁及現澆錨固區分別采用直徑500螺旋管加鋼體系及直徑600螺旋加貝蕾體系作為支撐系統。此橋必然成為鄂爾多斯的一亮點。
蘇楊二號橋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東勝市鐵西新區的蘇楊二號橋,它由山東公路橋梁公司承建的,是目前國內最寬的橋梁之一,橋高2.5米,橋寬50米。為保證箱梁外輪廓尺寸及部件位置準確,在現場利用型鋼制作一個總拼胎架,按照蘇楊二號橋的架梁順序,全橋共進行3次預拼裝,每次預拼裝3-5個梁段。
塔高處孔為圓孔,此不僅美觀,有新意,還可以大大減小風力對塔的影響,使橋可以使用更長久。此處必然成為鄂爾多斯旅游景觀的又一亮點。
蘇楊一號橋
認知實習的第三站是距離蘇楊二號橋僅一里之遙的蘇楊一號景觀橋。蘇楊一號橋位于鐵西三期與大興園區結合部,橋長160米,寬50米,為“彩虹型”三跨下承式拱梁組合橋,主跨為(35+90+35=160m)。橋下為高速公路,橋與路的結合必然會促進城市的發展。
東康線裝備制造基地附近的鐵路橋、公路橋
東康線裝備制造基地附近的鐵路橋、公路橋用T梁及箱梁,單排橡膠支座。此鐵路橋為鄂爾多斯市到呼和浩特市的高鐵,鐵路橋的建立必然會縮短兩個城市之間的溝通,更好的促進兩個城市之間的發展。這也是金三角中兩角中的強強合作。
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橋
橫跨烏蘭木倫河的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橋是由鄂爾多斯市東方路橋集團第二項目部負責承建。此橋為單向雙車行道,橋上的照明設施更是高科技的風能與太陽能的完美結合,高效利用有利能源。此外還可以為榮的是此橋的總工為李萬龍老師。與它相隔百米的橋與它是一對姊妹。此橋的通車,有利于康巴什與伊金霍洛旗的溝通,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及貨物的流通。
烏蘭木倫河四號橋
正在緊張施工的橫跨烏蘭木倫河的雙斜塔斜拉橋,修建成后將是康巴什新區及鄂爾多斯市的標志,這意味著鄂爾多斯的發展,內蒙古的發展。烏蘭木倫四號橋橋梁全長800m,主跨450m,邊跨175m的雙斜塔斜拉橋。橋北連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區域,南連東紅海子風景旅游區。此工程的開發對于密切新區與中心城區聯系,促進康巴什新區現代服務業、生態旅游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橋梁總長為1083米,雙向四車道,其中主橋跨徑為(40+42+42+51)邊跨+450中跨+邊跨(51+42+42+40)邊跨,主跨采用鋼箱梁結構,邊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塔為A字形鋼塔,塔高125米,橋面以上高105米,向主跨傾斜12?,南橋為3×30m+3×3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北橋為25m預應力混凝土簡直箱梁,此橋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康巴什新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系,全面促進康巴什新區發展成為以現代服務業和生態旅游業為主導、集休閑度假、體育運動、娛樂健身、商住會議、教育科研與一體與自然融合、生態宜居的北方水上旅游城市。
實習感受:
經過此次的認知實習,讓我們真正的看到了圖片上橋梁的真正模樣,讓我們對各種橋梁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以后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影響。更加增大了我們學習道路橋梁的學習興趣,相信經過幾年的學習,幾年的奮斗,鄂爾多斯學院的我們土木專業也會出現能設計、修建如此美觀、獨特的橋梁。
愿我們在這里相聚,在這里起飛!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10-15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10-22
關于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11-12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范文01-31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優秀12-13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報告15篇01-24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心得06-17
認知實習報告09-21
認知實習報告02-03
工程認知實習報告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