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排水生產實習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排水生產實習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給排水生產實習報告 篇1
本次生產實習主要有八個項目,分別是參觀校本部電信大樓的生活給水系統及消防給水系統,參觀校本部泵站、了解校本部給水排水管網分布狀況,參觀蘭州安寧污水處理廠,參觀蘭州威立亞水務公司四水廠,參觀蘭州威立亞水務公司四水廠取水點,參觀甘肅第六建筑公司承建的經濟適用房工地,參觀甘肅第六建筑公司承建的商業、住宅綜合樓工地,參觀西校區給水排水工程實驗室。
一、參觀校本部電信大樓的生活給水系統及消防給水系統
此次參觀的地點是校本部16層的電信大樓,目的是對高層建筑的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建筑物的生活給水系統主要供給人們日常生活的用水,其水質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飲用水水質標準。由于該建筑為16層建筑,屬于高層建筑,又位于比較高的地勢,所以采用的是分區供水形式,5層以下采用市政管網直接供水,5層以上采用設水泵、貯水池、高位水箱聯合供水方式,管網的布置方式為上行下給式。該系統的具體工作原理是: 由于市政管網的壓力使水可以達到5層的高度,故5層以下采用的是市政管網直接供水的方式。
對于5層以上的區域,水通過埋設在地下的引入管從市政管網進入位于該建筑地下室的貯水池,因為水泵從市政管網直接取水會造成市政管網的水壓不足,從而造成管內水壓不穩定,對管道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不允許水泵從市政管網直接取水,要在水泵前設置貯水池。
貯水池的進水管要連接在其的上部,出水管要連接在其另一側的下部,原因是要使貯水池內的水能夠整體循環起來,避免存留“死水”,在貯水池內產生污垢。為防止貯水池內進水過多導致水從池頂溢出,要在貯水池的最高水位出安裝溢流管,溢流管上不允許安裝閥門,多余的水從溢流管流出,流入下水道,同時為了清洗和維修貯水池時需要將水排空,還要在貯水池最低水位處安裝排水管。貯水池后設置兩臺型號相同的水泵,為并聯布置。水泵將水從貯水池中吸出,送入位于頂層的高位水箱。除此之外,還設有一臺手搖泵,主要是考慮爆發戰爭時斷電的情況下使用。與貯水池一樣,水箱的進水管要連接在水箱的上部,出水管要連接在水箱另一側的下部,也要設置溢流管和排水管。該水箱連接三個出水管,兩個供給生活用水,一個供給消防用水。出水管上連接氣壓水罐,在室內用水不均勻或壓力不穩定時,氣壓水管起到調節水量水壓、穩定水壓的作用。水箱內部裝有兩個感應器,一個裝在高水位處,一個裝在低水位處,與水泵控制系統相連,當水位降至最高水位處時,低水位處的感應器發出信號,水泵開啟,向水箱內供水,當水位達到最高位時,高水位處的感應器發出信號,水泵停止工作。為了防止冬季高位水箱及進、出水管內的水上凍,要在水箱周圍及進、出水管外壁包裹保溫層,以免損壞水箱和管道,同時為了減少清洗和維修水箱時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的不便,在主水箱邊還要設置一個容積較小一些的備用水箱。在生活給水系統上所使用的閥門一般是閘閥。
消防給水系統主要供給建筑內各類消防設備用水,其水質要求不嚴格,但必須按建筑物的防火規范要求保證足夠的水量及水壓。其工作原理是:
水從市政管網進入消防用水貯水池,貯水池上同樣設置溢流管和排水管。貯水池后設置兩臺型號相同的消防泵,并聯布置。當有火災發生時,消防泵啟動,水由消防泵送入樓內的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裝置以及高位水箱。當從水泵出來的水量及水壓過大時,減壓閥會自動打開,多余的水量通過減壓閥又回到貯水池內,同時降低了管內壓力。該高層建筑還設有噴淋泵,主要是為樓中的自動噴淋系統供水。 由于我國目前消防車工作高度有限,因此,高層建筑在50m高度以上時,滅火完全靠“自救”,加之高層建筑火災危險性大,引發火災因素多,高層建筑的消防要求要比低層建筑高得多,所以該建筑內的消防給水系統所使用的貯水池容積、水泵揚程及流量和管徑都比生活給水系統所使用的大,同時為了保證火災發生時撲救的速度,消防給水系統上所使用的閥門一般為蝶閥,該閥門的特點是旋轉90°即可全開全閉。
圖1為該建筑生活給水系統示意圖。 圖2為自動噴淋消防給水系統示意圖。
二、參觀校本部泵站、了解校本部給水排水管網分布狀況
本次實習的地點為校本部泵房,目的在于了解水泵與水泵站在給水排水工程中的作用與地位,水泵房的結構與布置型式以及水泵的安裝型式,泵房所使用的各種附件,校本部給水排水管網的布置。 該泵房的作用是將清水池中的水加壓送到整個校本部以及前、后家屬院的給水管網和水塔中,采用的是半地下式結構,水泵采用離心雙吸泵(有兩臺為變頻泵),全部為并聯橫向排列(水泵軸線呈一直線)。在水泵的吸水管與泵之間通過偏心漸縮管連接,壓水管與泵之間通過同心漸擴管連接,在吸水管上設置蝶閥,在壓水管上設置止回閥與閘閥,以防止突然停電發生水錘現象損壞水泵及管道,設置聯絡管將各壓水管連通,聯絡管上安裝蝶閥。水泵安裝高度的選擇應考慮避免發生氣蝕現象。泵房頂部安裝起重機以方便水泵機組的安裝與維修。 同時,通過校本部及其前、后家屬院的給水管網平面圖和排水管網平面圖,對整個校本部及前、后家屬院的給水排水管網的布置形式以及各管線的走向及位置有了大概的了解。
三、參觀蘭州安寧污水處理廠
本次實習的地點是位于蘭州市安寧區的蘭州安寧污水處理廠,通過參觀和廠內工作人員的講解,結合本學期所學的《水質工程學2》中的相關知識,對污水處理的相關原理和工藝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該污水處理廠采用A/A/O生物池+二氧化氯消毒工藝,具體說明如下:
當污水經市政排水管網流入污水處理廠時,首先要經過粗格柵,粗格柵的主要功能是將污水中一些較大的懸浮物去處,如塑料袋、易拉罐、各種掉入下水道的衣物用具等,粗格柵即由很多柵條組成的柵網,將這些較大的懸浮物擋在格柵之外,當這些懸浮物在格柵前聚集較多時,開啟格柵的耙齒,將這些垃圾帶到地面以上的皮帶輸送機上,最終倒入垃圾箱。
經過粗格柵的污水流向提升泵站,提升泵站共安裝潛水泵,污水經過提升泵站被送入高處的細格柵以及沉砂池。 細格柵的作用是去除水中稍微小一點的懸浮物,工作原理與粗格柵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它的柵網由更密的柵條組成,垃圾輸送采用螺旋輸送機。
沉砂池的作用是去除水中一些更小的懸浮物,采用的是旋流沉砂工藝,工作原理是利用水和砂粒的密度不同,當攪拌機帶動污水高速旋轉形成漩渦時,由于砂粒的密度大,所以離心力也較大,就被甩到沉砂池池壁上,再經過池壁周圍的砂斗,經過螺旋輸送機倒入垃圾箱。這就完成了污水的初步物理處理,在這些過程中只是去除了污水中的固體顆粒,并未改變水中的生物化學污染物成分,如氨氮,COD,磷等。 接下來污水將要進入改良型A/A/O生物池,它采用的是生物循環曝氣池,分為厭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這一組生物池的功能就是去除污水中的化學污染物——氨氮、COD和磷。
厭氧段中有大量的聚磷菌,這種細菌使厭氧好氧兼性菌,在厭氧條件下,這種菌將體內所儲存的磷單質釋放氧化分解,使自身獲得能量,在好氧條件下,它又能吸收污水中的磷作為能源物質儲存在體內,而且吸收的比試放出來的磷要多,利用它在厭氧與好氧條件下釋放與吸收磷的差值將污水中所含的磷去除。
缺氧段的功能是去除氨氮,在缺氧池中,生存著很多反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是兼性厭氧菌,適宜在缺氧條件下生存,污水中的氮主要以氨的形式存在,氨在好氧池中被硝化細菌轉化為硝酸根或亞硝酸根,再在缺氧池中通過反硝化細菌將硝酸根或亞硝酸根轉化為氮氣釋放到大氣中。
好氧池中有聚磷菌、硝化細菌和一些能以有機污染物為能量來源的好氧細菌,可能還有一些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聚磷菌在此池中吸收磷作為能量儲存,硝化細菌將氨態氮氧化成硝酸根或亞硝酸根,由于先要硝化才能進行反硝化,所以在好氧池的出水堰安裝回流泵,使一部分污水回流到缺氧池,另外一些好氧細菌則將污水中的能直接氧化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為了保證好氧池中的溶解氧濃度,好氧池采用微孔曝氣的方式向水中充氧,微孔曝氣即在池底鋪設上一排排的塑料管,管上每隔一段距離打一小孔,由鼓風機房送來的空氣經過管道源源不斷地向水中曝氣,以保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創造良好的好氧環境。除此之外,還采用表面曝氣,主要通過倒傘曝氣機完成。 處理氨氮應該是先硝化再反硝化的過程,也就是先經過好氧再經過缺氧處理,但污水卻是先經過缺氧池再經過好氧池,再用回流泵回流到缺氧池,原因是:如果先經過好氧池,則污水中的溶解氧還很高,直接進入缺氧池不能達到很好的缺氧條件;另外,反硝化過程是產堿的,硝化過程又要消耗堿,所以必須把缺氧池布置在好氧池前,否則,反硝化細菌在過堿的條件下會死亡,硝化細菌也會因為得不到堿而不能進行硝化作用。
從生物池流出的污水則會進入二沉池,該廠采用的是方形輻流式沉淀池,周邊進水,由池底渠道進入中心立柱流入沉淀池中,水由沉淀池中心向池周圍以輻射狀態流動,在此過程中,水中的污泥和一些懸浮物則沉淀到池底,上層清液則從池邊一圈的三角形堰溢流到出水渠,出水渠位于進水渠與沉淀區之間。沉淀到池底的污泥被隨著刮泥桁架轉動的吸泥機吸入污泥池。至此,泥、水兵分兩路,而污水中的化學與固體污染物也已被基本去除。
經過二沉池的污水將會經過消毒渠道,該廠采用二氧化氯消毒,達到殺滅水中病原菌以及其它微生物的目的。 污泥池中的污泥一部分被污泥回流泵送回到預缺氧池,另一部分被污泥剩余泵送入污泥緩沖池,污泥緩沖池中的污泥被污泥泵吸入管道與作為絮凝劑的聚丙烯酰胺混合然后送入污泥濃縮機脫水,在進入離心脫水機進一步脫水,脫水后污泥的含水率由原來的%下降到78%。脫水后的污泥經螺旋輸送機送入車間外的卡車上,最后拉走填埋。
按原先設計,污泥應先進入污泥消化塔進行厭氧消化,該廠設有兩座蛋形污泥消化塔,污泥經消化產生沼氣,利用沼氣進行發電,但由于設計和實際運營問題,該過程沒有進行。
圖3為該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四、參觀蘭州威立亞水務公司四水廠
此次實習的地點是位于蘭州市安寧區的蘭州威立亞水務公司的四水廠,通過參觀和廠內工程師的講解,對地下水給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由于該水廠采用的是地下水源,水質較好,濁度較低,不須進行混凝、沉淀、過濾等工藝,直接加氯消毒即可。加氯間設有兩個氯瓶,通過自動加氯機和加氯管道,將液氯加至原水中對原水消毒。消毒過的水直接進入清水池,再由送水泵站加壓送入市政管網中。該廠的清水池有混凝土制和鋼制的兩種。
通過講解,發現該廠的加氯間設置的不太合理。首先,該加氯間采用的是半地下式結構,氯瓶放置在加氯間地面上,換氣扇則安裝在靠近房頂的墻面上,一旦發生氯泄漏,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故氯氣會沉在加氯間下部,而安裝在上部的換氣扇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其次,每天對氯瓶的稱重也僅僅采用普通磅秤,精確度極差,不能很好地計量每天的加氯量。而且,該加氯間內沒有設置探測、報警、噴淋稀釋等安全設施,對氯泄漏發生事故埋下了隱患。 圖4為四水廠給水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五、參觀蘭州威立亞水務公司四水廠取水點
此次實習的地點是位于蘭州市安寧區的蘭州威立亞水務公司四水廠的水源地,通過參觀,對地下水取水構筑物有了深入的了解。 該取水點采用的是管井,由井室、井壁管、過濾器及沉淀管所組成。井室是用以安裝各種設備、保持井口免受污染和進行維護管理的場所。該處的井室結構為深井潛水泵房,由潛水電動機、水泵和揚水管組成。電動機和水泵一起浸沒在動水位以下,電源通過附在揚水管上的防水電纜輸送給電動機,為防止水中砂粒進入電機,在水泵進水段設有防砂機構。控制設備就近安裝在室內,所以井室實際上就成了一個閥門井。
設置井壁管的目的在于加固井壁、隔離水質不良的或水頭較低的含水層。井壁管具有足夠的強度,使其能夠經受地層和人工填充物的側壓力,并且應盡可能不彎曲,內壁平滑、圓整以利安裝抽水設備和井的清洗、維修。該處的井壁管采用的是鋼管。
過濾器安裝于含水層中,用以集水和保持填礫和含水層的穩定。過濾器是管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構造、材質、施工安裝質量對管井的單位出水量、含砂量和工作年限有很大影響。過濾器應有足夠的強度和抗蝕性,且有良好的透水性且能保持人工填礫和含水層的滲透穩定性。
沉淀管接在過濾器下面,用以沉淀進入井內的細小砂粒和自地下水中析出的沉淀物。
六、參觀甘肅第六建筑公司承建的經濟適用房工地
本次實習的地點是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甘肅第六建筑公司承建的經濟適用房工地,實習的目的是了解建筑給水排水管道的安裝以及各種管道附件。
該工地現階段主要在安裝排水管道,管材采用塑料管,排水管道包括器具排水管(含存水彎)、橫支管、立管、埋地干管和排出管。每戶有兩間衛生間和一間廚房,衛生間內設有一個坐式大便器、一個浴盆、一個洗臉盆以及一個地漏的排水管,廚房設有一個洗滌盆、一個地漏的排水管。存水彎是在衛生器具排水管上設置的有一定高度的水柱,防止排水管道系統中的氣體竄入室內的附件,存水彎內一定高度的水柱稱為水封。在大便器的排水管上連接的是U形存水彎,適用于水平橫交管,為防止污物沉積,在U形存水彎兩側設置清掃口。其余衛生器具的排水管上連接的是S形存水彎,適用于排水橫管距衛生器具出水口較遠,器具排水管與排水橫管垂直連接的情況。地漏是一種內有水封,用來排放地面水的特殊排水裝置,設置在經常有水濺落的衛生器具附近地面(如浴盆、洗臉盆、洗滌盆等)、地面有水需要排除的場所(如淋浴間)或地面需要清洗的場所(如廚房),住宅還可用作洗衣機排水口。與排水管連接的是橫支管,橫支管的敷設需要有一定的坡度,通常塑料管采用的標準坡度。污水經橫支管流入立管,立管的直徑為110mm。
該建筑的一樓為商業用樓層,正在安裝自動噴淋消防系統的管道,管材采用鋼管,耐壓能力比較大。與此同時,認識了許多管道附件,如管箍、補心、90°彎頭、45°彎頭、異徑彎頭、等徑三通、異徑三通、各種閥門等。
七、參觀甘肅第六建筑公司承建的商業、住宅綜合樓工地
本次實習的地點是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甘肅第六建筑公司承建的'商業、住宅綜合樓工地,實習目的與內容與上次大體相同。
與上次實習的不同之處在于,該建筑1~5層為商業用樓層,5層以上為住宅。為住宅的各層的給水排水管道安裝時一致的,但下面商業用樓層的給水排水管道的安裝與敷設與樓上完全不同,這就需要在5層設置轉換層,在5層與6層之間的樓板下,樓上通下來的各立管通過橫支管匯集到樓下各層所使用的立管。
樓上的住宅部分除了有自來水給水管外,還有直飲水與熱水給水系統,直飲水處理設備與熱水加熱鍋爐均設置在地下室。該住宅的供暖系統采用地暖,現在樓板上敷設反輻射絕熱的保溫層,再將地暖盤管敷設在其上,管材采用鋁塑復合管,最后在盤管上倒水泥砂漿抹平,鋪設地磚。在該建筑的樓梯間以及電梯間均設置正壓通風口,一旦發生火災,樓梯是主要的疏散通道,通過正壓送風,可以將聚集在樓梯間的煙霧吹散,為人群的疏散提供保障。
八、參觀西校區給水排水工程實驗室
本次實習的地點是西校區給水排水工程實驗室,實驗室內主要設備有普通快濾、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活性炭吸附、SBR工藝以及建筑給水排水管網模擬系統。通過實習,對這些水處理工藝以及建筑給水排水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普通快濾池的原理為:開啟進水支管與清水支管的閥門,關閉沖洗水支管與排水支管的閥門,原水經進水總管、支管從渾水渠進入濾池,經過濾料層,承托層后,由配水系統的配水支管匯集起來再經配水系統干管渠、清水支管、清水總管流往清水池,渾水流經濾料層時,水中雜質即被截留。當雜質過多時,濾池須停止過濾進行沖洗。沖洗時,關閉進水支管與清水支管的閥門,開啟排水閥與沖洗水支管閥門,沖洗水由沖洗水總管、支管,經配水系統的干管、支管及支管上的許多孔眼流出,由下而上穿過承托層及濾料層,均勻地分布于整個濾池平面上,濾料層在由上而下均勻分布的水流中處于懸浮狀態,濾料得到清洗,沖洗廢水流入沖洗排水槽,再經渾水渠、排水管和廢水渠進入下水道。
微濾和超濾都是在靜壓差的推動力作用下進行的液相分離過程,從原理上說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同為篩孔分離過程。在一定的壓力差作用下,原料液中水和小的溶質粒子從高壓側透過膜到低壓側,產生透過液,而原料液中大粒子組分被膜截留,使剩余濾液中的濃度增大成為濃縮液。通常,能截留分子量在500~500000分子的膜分離過程稱為超濾,只能截留更大分子的膜分離過程稱為微濾。
反滲透和納濾用于將低分子量的溶質(如無機鹽、葡萄糖、蔗糖等)從溶劑中分離出來。反滲透和納濾的原理是相同的,其差別在于分離溶質的大小,反滲透需要使用流體阻力大的較致密性膜,因而需要較高的壓力;納濾所需要的壓力則介于反滲透與超濾之間,其膜孔在納米級范圍內,有時也稱納濾膜為低壓反滲透膜。發生反滲透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選擇性透過溶劑的膜;二是膜兩邊的靜壓差必須大于其滲透壓差,在實際反滲透過程中膜兩邊的靜壓差還要克服透過膜的阻力,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反滲透過程的壓力比理論值大得多。為了防止反滲透膜的膜孔堵塞,在原水通過反滲透膜前,還要進行精濾、軟化以及活性炭吸附過程。 SBR工藝即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由稱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它的運行工況是以間歇操作為主要特征。所謂序批間歇式有兩種含義:一是運行操作在空間上是按序列、間歇的方式進行的,由于污水大多是連續排放而且流量的波動很大,間歇反應器至少為兩個或三個池子以上,污水連續按序列進入每個反應池,它們運行時的相對關系是有次序地,也是間歇的;二是每個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的、間歇運行的。按運行次序,一個運行周期可分為五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淀、排水、閑置。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最主要的特征是采用集有機物降解與混合液沉淀于一體的反應器——間歇曝氣池,與連續流式活性污泥法系統相比,不需要污泥回流及其設備和動力消耗,不設二沉池。此外,該工藝流程簡單,基建與運行費用低,生化反應推動力大,速率快、效率高,出水水質好,通過對運行方式的調節,在單一的曝氣池內能夠進行脫氮和除磷,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有毒或高濃度有機廢水能力強,尤其安非限制曝氣方式運行時,不易產生污泥膨脹現象,是防止污泥膨脹的最好工藝,應用電動閥、液位計、自動計時器及PLC等自控儀表,能使本工藝過程實現全部自動化的操作與管理。
建筑給水排水模擬系統是將真實的建筑給水排水系統微型化、模型化。能過直觀地了解建筑給水排水系統管網的布置,水泵、水箱、貯水池、各種控水附件(如閘閥、蝶閥)以及各種用水器具(如水龍頭、大便器、小便器)以及各種控水附件(如閘閥、蝶閥)的安裝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消火栓滅火系統以及自動噴淋系統的管網布置,系統中的水泵、水箱、報警閥、延時器、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噴頭的安裝位置及作用原理。通過PLC系統,還能將管網中的水流狀態直觀地顯示到計算機屏幕上。
實習心得
在本次認識實習之前,很少見過建筑給排水、給水處理以及污水處理的相關構筑物及設備,最多只是在一些課本上看過這些構筑物及設備的示意圖。通過這次實習,以最直接的方式見到了這些構筑物及設備,基本了解了建筑給排水的工作原理,給水處理以及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使以前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升華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通過這次實習,深深地體會到學習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書本上的東西畢竟是書本上的,如果沒有見過實物,只是天天捧著書本,對書本上知識永遠得不到更深入的了解,只有親眼所見了,親自實踐了,才能更好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
【給排水生產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給排水實習報告03-02
給排水設計實習報告03-13
給排水實習報告15篇06-15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實習報告06-27
給排水工程技術實習報告06-03
給排水專業實習心得09-20
生產實習報告07-05
[精選]生產實習報告07-28
生產的實習報告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