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檢驗科培訓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檢驗科培訓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云南省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到檢驗科培訓是規范化培訓的一部分,近四年已有354名醫師接受了培訓,但接受培訓的醫師絕大部分是畢業于臨床醫學專業的醫生,他們之中很多人認為檢驗科是輔助科室,不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所以到檢驗科來學習都抱著消極的態度,沒有認真思考應該學習些什么,對今后從事臨床工作有什么幫助。為了轉變這樣的現狀,我們針對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確目的要求
到檢驗科輪轉學習是完成規范化培訓規定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到科室的第一天邀請負責帶教老師介紹科室的基本情況,各專業組特點,要求學生通過到檢驗科學習,了解檢驗科的工作流程,開展的檢驗項目,標本處理基本流程,以及實驗室信息系統(LIS)。如何做好檢測標本在實驗前、中、后的質量控制,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通過參加患者信息的錄入工作,親身體會認真開好檢驗報告單的重要性,能將所學的醫學檢驗知識融于實踐,不斷鞏固理論知識,學習如何將實驗室檢驗結果與臨床診療相結合,并為臨床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工作等提供依據,為今后做好臨床醫療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做好組織管理工作
培訓工作由檢驗科主任負責、有專職帶教教師。從接受培訓的醫師中選出小組長一名,負責協助帶教教師做好管理工作,要注重素質教育,需要我們的教師投入極大的熱情和辛勤的勞動,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以平等的心態去對待他們,讓他們從進科室的第一天就明確學習的目的要求,以與時俱進的品格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去培養自己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嚴格組織紀律
受訓醫生在學習期間應嚴格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不擅自離崗?记谟尚〗M長記錄,科室審核,并納入學習鑒定。
四、重視生物安全教育
1.進實驗室凡與試驗無關的物品切勿帶入室內;禁止在實驗室內喝飲料、吃食物或在實驗室化妝等;必須帶入的書籍和文具等應放置在非操作區以免污染;貴重物品不要帶到科室;手機要隨身攜帶,防止被盜。
2.每天在實驗室都要接觸大量的生物標本(血液、尿液、痰、體液等),具有潛在危險性。血液檢驗中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告訴他們應把每一份標本都看作是無法重新獲得,有可能具有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結核桿菌等病原體傳染的“高危”標本。進入實驗室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如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時甚至穿隔離衣、戴眼罩;如果手套破損或失去其屏障功能,應盡快更換;進行強傳染性標本操作或操作過程中可能發生血液或體液的噴濺,則應使用面部防護裝備或在生物柜內進行,因而在采集血液標本時應使用真空采血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檢驗人員在采血、運輸、處理、上機以及廢物棄置等檢驗過程中的各環節與血液產生直接或間接接觸;工作完畢離開實驗室之前應脫下所有防護裝備,脫去手套后使用感應水龍頭流水肥皂洗手。
3.若標本發生泄露污染桌面時,應立即用抹布浸泡消毒液包在污染部位半小時后清洗,手和身體其他部位被標本污染應及時用肥皂液反復沖洗并用消毒液浸泡10分鐘左右。針頭扎傷,應輕輕擠壓傷口,盡可能擠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并使用適當的消毒劑,必要時進行醫學處理,要記錄受傷原因和相關的微生物,并應保留完整的醫療記錄。發生病原微生物泄露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擴散,并及時向負責實驗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機構和人員報告。
五、舉辦專題知識講座
為鞏固同學所學專業知識,擴大知識面,了解和掌握新技術、新進展,安排教學效果好,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定期做專題講座。檢驗科開展的知識講座等學術活動也積極邀請他們參加,反映受益很大。
六、通過實踐發現問題
通過參加患者信息的錄入工作,親身體會認真開好檢驗報告單的重要性,要求臨床醫生填寫檢驗申請單時書寫要清晰,完整,以便為檢驗醫師出報告時提供參考,臨床上經常有醫生字跡潦草,無法看清,導致錄入病人信息錯誤,引起糾紛,有的醫生甚至將自己的姓名填寫在患者的姓名處,如骨髓申請單,要填寫血常規的相關結果,簡單的病史和體格檢查等。沒有相關的臨床資料檢驗醫師就難以結合臨床發報告。
七、掌握項目選擇原則
臨床檢驗的內容日益豐富,項目繁多,選擇項目時,要遵循一定的臨床思維。
1.一定要認真和詳盡地詢問病史。在得到初步診斷的基礎上,從疾病診斷的實際需要出發選擇出相關的檢驗項目。
2.選用針對性和特異性較強的項目進行檢查,做到有的放矢。
3.避免濫用和杜絕浪費。并不是檢驗科所開展的項目每一位患者都必須做。
八、檢驗結果解釋應與臨床相結合
臨床檢驗結果具有重要意義,要求檢驗科為臨床提供準確的檢驗結果,然而,對于離體的檢驗標本,影響檢測的變化因素和環節眾多,通常發生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個主要階段。
1.分析前影響因素:是指從醫生開出醫囑到標本送到檢驗科,現認為做好標本采集和轉運過程的管理,可降低70%左右的檢驗差錯率。分析前包括醫生對患者的分析,化驗項目的選擇和組合,與上級醫生的商討,醫囑的制定,檢驗申請,患者的準備,原始樣品的采集、運送到實驗室并在實驗室內進行傳輸。所以質量保證涉及患者、醫師、護士、標本轉運人員、檢驗人員,各方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才能保證檢驗質量,以上內容易被忽視需多宣傳,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
2.分析中影響因素:涉及標本的質量,如不合格標本(需抗凝的標本凝固);標本處理不當(如需分離血清的剛抽出的標本還未凝固就離心上機);儀器重復性不好、試劑質量、人員的技能與學識、操作技能與方法、質控物與標準品等。
3.分析后影響因素:涉及檢測記錄、結果書寫,計算機的輸入錯誤,與臨床的溝通等。
九、排除生理等因素影響
檢驗結果對臨床診療工作雖非常重要,但僅是靜態的數據和現象,用來判斷動態的復雜機體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病人處于可變的生理或病理狀態下,機體的反應性也因個體差異而有不同,同患一種疾病的病人可因健康因素、病期、病情輕重和個體差異等因素,出現不盡相同的檢驗結果,而有時不同的疾病進行同一項目檢驗卻出現相似的結果,因此評價檢驗結果時必須緊密結合臨床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才能恰當地做出合理的結論,指導臨床診治工作。
1.生理變異:生理變異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能控制的,另一類是能夠加以控制的。
2.飲食因素:如進食后引起血糖、血脂等結果增高。
3.藥物因素:當出現不可能的異常檢驗結果時或與臨床不符合時,應考慮是否有藥物引起干擾。
【檢驗科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檢驗科工作總結01-02
醫院檢驗科實習總結05-18
檢驗科工作總結01-13
檢驗科工作總結優秀11-21
(通用)檢驗科工作總結05-23
檢驗科工作總結范文07-19
關于檢驗科工作總結05-24
最新檢驗科工作總結05-16
檢驗科主任工作總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