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會實踐活動總結三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實踐活動總結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1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此種思想道德教育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讓大學生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家送溫暖、獻愛心,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青春力量。去敬老院慰問主要原因是關心老人還是應該從身邊做起,我們身邊就有老人,在許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干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里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敬老院創辦至盡將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較強經驗的管理機構和有一支較有經驗護理人員隊伍,鎮政府投資200萬元基礎設施。本院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綠地面積占總面積60%,房間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時護理,間間有衛生設施,食堂飲食生熟分開,專燒特具病號飯。敬老院現有床位220只,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共25名。 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癥或老年癡呆癥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我們分成了四個小組,前往不同的房間慰問不同的代養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老人家在這里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里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煉的。因此,老人在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良好傳統,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愛老,發揚老祖先的良好傳統。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讓我們學會愛老敬老,讓老人開心度過每一天吧!
此次敬老院一行讓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敬老院沒有想象中華麗的院座,在眼簾中出現的只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小樓,自己在想為什么蘭州一座那么大的城市為什么還有那么破舊房子,而且那么破舊的房子里住的是年邁的老人,而有的人會問,那么多敬老院為什么選擇一間那么破舊的敬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選擇好的敬老院,條件好的敬老院,那么那些條件差又偏僻的敬老院有誰去看呢?那里面的老爺爺老奶奶也需要關心,與呵護,他們也需要溫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們啊!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2
XX年7月12日到14日,黑龍江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院赴木蘭縣科技支農志愿服務隊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我們的收獲確實很多。與其說是科技支農,不如說是我們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活動。
黑龍江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院科技支農志愿服務隊由11人組成,帶隊老師為黑龍江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院路運才教授,黑龍江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院團委書記高健老師,團隊還包括本學院九名XX級以及XX級的各專業的同學。
三下鄉期間,團隊與當地廣泛聯系、密切合作,立足乃林鎮實際,從種植業、設施農業、養殖業出發,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開展了一系列支農活動以及學習活動。
三天的時間了,我們分別的參觀了木蘭縣木蘭鎮聯豐村,華興村,松江村,東安村,西亞村,吉興鄉紅升村,紅豐村,以及現代農業集團――昊偉集團。
木蘭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壯大,獨具木蘭特色的地毯、肥牛、柳編、石材、木材、優質米等六大產業形成規模。地毯集團分廠發展到24家,年產量達28萬平方米,被列入全省50個龍頭企業之一,獲得外貿出口權;肥牛集團有大型肥牛飼養廠50個,擁有國內一流的大型屠宰廠1座;柳編集團有總廠9家、分廠72家,產品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龍江柳編產品基地縣。六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5。2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8。8%。
此次活動,我們了解了當代農業與養殖業的發展,深入到農業生產一線中,使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了解了現代農業的潛在力量,使我們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有一種深深地自豪之感。下鄉期間,我們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指派專人為我們安排行程,使我們能夠更加方便迅速有效率的進行此次三下鄉活動。
三下鄉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科技支農的活動,同時,也是我們一行人鍛煉學習的好機會,同時,也是讓我們了解最質樸的勞動人們的最好的機會,作為大多數都是農村生長的我們來說更是深有體會的,記得第一天下午我們第一次出去的時候,我們去參觀木蘭鎮聯豐村的棚室經濟的時候,帶領我們的`阿姨真的是特別的熱情,送給我們剛剛摘下來的黃瓜西紅柿,切切實實的讓我們感受到了那種質樸的人文氣息。
從目的上來說,這次下鄉活動,我們圓滿的完成了我們既定的目標,參觀了循環農業,自動化的養殖業,還有就是從宏觀方面了解到我國的農業生產現狀。其中給我們感觸良多的是當地的一種種植方式:把散戶進行整合。這樣的話就可以很有效的進行統一種植,便于管理,這種方法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所以,我們不得不驚嘆于當地政府的整合能力。
在東安村,我們切身的感受了全自動智能浸種催芽設備,團隊一行人進入了一個類似大棚的設備,里面的溫度很高,據了解,里面的溫度是智能化設備所控制的,超過一定的溫度就會自動停止,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減少人為的操作次數,能夠為農業生產提高很大的效率。在龍豐村崗子屯,我們參觀了當地現代的養殖業,其中我們對一種孵化雞蛋的名為箱體式孵化機進行了深入地了解。13日的時候,我們參觀了昊偉集團,這是一個現代的農業加工集團,在有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里面的設備,以及簡單的了解了工廠的運作。農產品加工機器,冷凍庫,制冷壓縮機等一系列的現代農業加工設備使我們增長了更多的見識。吉興鄉紅升村是我們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最后一站,在這里,我們參觀了小尾寒羊的一個養殖基地,認真的學習到了小尾寒羊的養殖方法。而后我們又參觀了煙草種植基地,其中我們有很多的人幾乎都是第一次見到生長中的煙草。
在下鄉活動之中,我們也跟隨我們的專業老師路運才教授對當地的種植業以及養殖業提供了專業方面的知識,在參觀玉米地時,路運才老師以及幾位同學到玉米地中產看生長狀況,通過詢問,發現了一些問題并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在參觀萬壽菊種植基地時,我們通過了解,知道了萬壽菊從種植到采摘再到出售一系列的運作,萬壽菊很漂亮,但是更加的讓我們注意到的是在田地中采摘的農民,在田地之中揮灑著汗水,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流逝,"三下鄉"活動在14日圓滿的結束,然而我們的征程還剛剛開始。盡管在此次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和阻礙,但在團隊的相互幫助和共同努力下,難題一道道被我們解決了。并且在學習之余,我們也簡單的在木蘭縣參觀了一次,其中的辛酸與感動,我想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體會到。然而,這一切并沒有結束,我們將以此作為人生新的起點,懷揣著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帶著感動與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生命長河。我們在腳踏實地地總結這些寶貴的經驗的同時,也不斷產生出新的愿景。雖然離我們步入社會已經很近了,但當我們處理相關事情時仍然感覺自己是那么的幼稚,我們大學生似乎還只是一群在象牙塔里死讀書,不理窗外事的樣子。希望通過此次學習和摸索后,我們能將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傳播給每一個旁邊的迷茫的朋友們,按照社會的需求,從各方面培養自己的能力。積極參加以后的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認清自己的在社會中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目標,激發自己的熱情,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煉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我們要戰勝的不僅僅是任何的困難,而且還有我們自己。
此次科技支農活動,我們運用自己的理論與當地的實際相結合,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同時也從一線勞動者身上學到了許多生產經驗。團隊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廣泛贊譽。本次科技支農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3
7月10日到16日我所在學校——山西醫科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千里汾河,清水復流——保護母親河行動。口號是:發揚抗震救災精神,投身汾河治理活動。我們這次活動緊緊圍繞主題展開,我們先后進行了清理河道,參觀蒙牛企業、養牛廠、綠色蔬菜基地并參加了收獲大蔥的公文大全歡迎來訪勞動,之后又舉行了義診活動,聽了省水文局李愛民處長關于汾河的講座,最后參觀了汾河二庫。一切行程安排緊湊又充實。
在這次活動中,我是宣傳組一員,和其它組員合作負責簡報整理。每天的戶外活動通常從早晨一直到下午,而每個人都在外出集體活動中有任務。最多兩個小時以后又要開總結會,然后開始工作直到九、十點。我的工作算輕松的,很多同學還要熬夜才能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所以說,我們的確很累,連考試時都沒這么累,但我的收獲很大。首先,我學會了負責任的態度。我們的工作是責任到人的,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為集體負責,所以要好好完成工作,不能逃避。其次,是對事人真的態度。既然不能逃避,就應該認認真真的工作,那不是為應付誰去做。我不僅為集體,也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心。再次,是對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許我們并沒有直接面對社會,但通過此次活動以及各個方面對我們活動的支持、協調,我們也間接學到了社會上為人出事的道理。還有就是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都應為社會盡相應的義務。
此次活動對社會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一舉。俗話說的好: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可見山西在中國的地位,而作為山西的母親河,汾河就更重要了。雖然我們大學生不能做很多,但做到我們所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對社會做的一點貢獻。
最后,我希望全社會都發動起來保護母親河,為山西能處于清山碧水之中而盡自己一分力。
年月日xx
【關于社會實踐活動總結三篇】相關文章: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7-02
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09-02
關于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范文(通用6篇)07-25
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7-02
社會實踐活動個人總結06-29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范文07-24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精選8篇)07-25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7-03
幼兒園社會實踐的活動總結06-24
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