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
有在學校廣播站鍛煉的學生都知道,廣播前都會提前準備好廣播稿,廣播稿寫得好才會有好的節目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廣播稿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1
甲:親愛的同學老師們大家中午好,歡迎收聽今天的心靈之聲。我是來自x班的。
丙:找到了,找到了!答案就在我們身邊。城市亮起了七彩的霓虹,農村的新樓連成一片,學校上課用上了電腦,家庭的生活像密一樣甜。文明之風吹進千家萬戶,愛的陽光灑滿人們心田。
乙:您就像一位偉大的園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滿園桃李的芬芳;您就像一支蠟燭,用一生的心血,啟迪無數蒙昧的心靈。
甲:上周五,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更俗劇院觀看電影,接著去了園博園。踏入了鳥語花香的園博園,宛如進入世外桃源。“憨厚”的假山、“調皮”的溪流,“笑意盈然”的鮮花在藍天白云的輝映下,呈現出朝氣蓬勃的身影。同學們在偌大的草地上奔跑著、跳躍著,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同學們觸摸到了大自然光滑的肌膚,吮吸著大自然最深處的氣息。
乙:我是來自x班的。
甲:現在人的生活狀況提高,普遍都進入了小康家庭,于是高富帥,白富美,土豪等等稱號慢慢浮現出來,各種炫富,浪費的現在也在社會上出現。
丙:此外,咱們南京人還有“過端午、吃五紅”的習俗。所謂的“五紅菜”通常指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
在街邊到處可見浪費現象,喝了一半的奶茶,吃了一半的食物到處亂扔,很多人經常會買一些不必要的,或者重復的東西,最后發現沒什么用,擺在家里只能積灰。有生活的好的,自然也有生活的差的,在農村的孩子們連飯都吃不起,而城市的我們卻因為想和別人攀比和父母吵架,農村的孩子連個像樣玩具都沒有,而我們的沙發上卻擺著一排積灰的玩具。
乙:人們都只想著自己有錢的時候該如何揮霍,卻不想想在沒錢的時候該有多么的窘迫,月光族,當月的錢當月花,月頭揮霍,月尾窮的叮當響。雖說不能太節約,但是也要適當的節省一點,適當的理財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各種浪費現象吧。
甲:記者近期在多個城市了解到,餐飲業每天“剩宴”驚人。在一些高檔酒店的包間,不少菜基本是原樣未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要“面子”的思想一直未杜絕。據統計,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甲:據餐廳的工作人員所說,來這里的老板一般都不會打包,第一是因為他是一名老板,如果他在飯桌上做出這種行為有些人就會瞧不起他,明明是個老板卻還這么節約,其實這種思想是不對的`,老板雖說是老板,但他也是一個公民,他應該要做到節約糧食,能打包的盡量打包帶走。如果這種行為發生在國外,那么同餐的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自私,不懂得珍惜的人。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還有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資源短缺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認為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固然需要,但切實要減少公款制造的“中國式剩宴”,光說教沒用,要害是限制沖動、擴張的公權力。試想,就算每餐都吃得光光,整天到大酒店吃喝,“一頓吃掉一頭牛”就可以嗎?
赫胥黎曾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莎士比亞也曾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所以,就在今天,讓我們惜時如金、抓住光陰。讓我們用瑯瑯的書聲敲響夢想的音符,用奮筆疾書的身影寫意青春的畫面,用孜孜不倦的精神詮釋青春的內涵,用謙遜優美的品德點亮青春的光彩!
乙:說了這么多,下面就來為大家支支招如何杜絕餐桌上的浪費吧。第一:別一次性點太多菜,許多人認為點的多誠意也就越高,其實吃飽吃好吃飽才是最好的選擇。第二:幾個人吃點幾道熱菜點熱菜的道數,最好根據就餐人數來決定。這樣既能吃飽,又不會浪費。如果就餐的男士多,千萬別以為一群男士肯定吃得多,其實男士往往專注在喝酒上,推杯換盞間就沒空吃菜。女士多一些就多點素菜。第三:主食盡量提前上桌涼菜—熱菜—湯—主食,這樣上菜的順序似乎成了固定模式。不少人直到酒足菜飽時才想起來點主食,這時主食就容易浪費。其實提前吃主食,在胃里墊墊,既能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量、減輕腸胃負擔,還能預防醉酒。
甲:希望大家以后盡量不要再浪費食物了,盡量把自己點的菜全部吃完,如果覺得學校的飯菜不好吃也可以少點一些,帶一些自己愛吃的東西。感謝收聽新一期的校園廣播,我們下期再見。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乙:我們每個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由父母的牽手過渡到老師的指引,一位又一位的老師,引導我們認識世界,認識人生。在第二十五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代表全體少先隊員向老師獻上節日的問候。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2
《2020年關于愛惜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和倡議書各三篇稿匯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年關于愛惜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和倡議書各三篇稿匯編(14頁珍藏版)》請在凡人圖書館上搜索。
1、2020年關于愛惜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和倡議書各三篇稿匯編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2020(一)(女):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在老時間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四(1)班的xxx。(男):我是xx,本期內容的主題是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女):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
2、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男):誠然,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正處于饑餓之中,同樣也包括我們國家一些貧窮落后地方的人們。實事上,我國的糧食生產與消耗一直處于緊女的平衡狀態,糧食生產增速壓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沉浸在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之中,走出了以前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一種鋪女浪費的風氣悄然升起。生活好轉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隨便浪費糧食的現象,比如說許多沒有動過的飯菜被無情的倒進下水道,在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包的面包、餅干等等,看了真叫人心疼。(女):食堂里,餐館
3、里,廚房里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都隨手扔掉的饅頭面包&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這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就養成了這種不節約糧食,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呢?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男):還記得憫農那首古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而這種美德就在我們浪費的一粒粒糧食中丟失了。很多人覺得自己浪費的那點糧食不算什么,當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思想的時候,人人都浪費一點點,這個浪費的量是多么的巨大啊!如果我們人人都節約一點,節約每一粒糧食,這個
4、量又是多么的巨大呢!當我們從電視里看到那一女女饑餓的面龐,一雙雙骨瘦如柴的雙手的時候,看著你浪費的那些糧食,難道不會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嗎?(女):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費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男):糧食這么來之不易,我覺得如果隨便浪費了,實在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你覺得呢?(女):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男):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充足嗎?不是的。事實
5、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女):聽了你的介紹,還真的嚇一跳呢!(男):對啊,起初我看了這組數據也非常震驚。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浪費,甚至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還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用不完的糧食呢。然而事實卻很令人擔憂啊!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5億,每年的凈增長的人數是1200萬人,可我們耕地面積卻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耕地不夠,糧食就少了,所以全國40%的城市人口所吃的糧
6、食都需要從外國進口。(女):真是觸目驚心啊!我們國家糧食這么少,隨便浪費就太對不起祖國了!農民伯伯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沒有他們辛勤地勞動,我們也不會吃得個個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珍惜糧食,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不浪費地吃完。(男):是啊!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借著今天廣播的時間,我倆想對同學們發出幾點倡議:1.珍惜糧食,減少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3.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積極
7、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有剩余的要帶回家。(女):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身邊開始節約糧食吧,珍惜糧食就是在拯救你自己的靈魂。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做起,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樹立節約的好風尚!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新時尚,新潮流!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的富有,我們精神也會更加的富足!(男):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下期再見!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2020(二)甲:親愛的同學老師們大家中午好,歡迎收聽今天的心靈之聲。我是來自xxx班的xxx。
8、乙:我是來自xxx班的xxx。甲:現在人的生活狀況提高,普遍都進入了小康家庭,于是高富帥,白富美,土豪等等稱號慢慢浮現出來,各種炫富,浪費的現在也在社會上出現。在街邊到處可見浪費現象,喝了一半的奶茶,吃了一半的食物到處亂扔,很多人經常會買一些不必要的,或者重復的東西,最后發現沒什么用,擺在家里只能積灰。有生活的好的,自然也有生活的差的,在農村的孩子們連飯都吃不起,而城市的我們卻因為想和別人攀比和父母吵架,農村的孩子連個像樣玩具都沒有,而我們的沙發上卻擺著一排積灰的玩具。乙:人們都只想著自己有錢的時候該如何揮霍,卻不想想在沒錢的時候該有多么的窘迫,月光族,當月的錢當月花,月頭揮霍,月尾窮的叮當響
9、。雖說不能太節約,但是也要適當的節省一點,適當的理財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各種浪費現象吧。甲:記者近期在多個城市了解到,餐飲業每天剩宴驚人。在一些高檔酒店的'包間,不少菜基本是原樣未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要面子的思想一直未杜絕。據統計,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甲:據餐廳的工作人員所說,來這里的老板一般都不會打包,第一是因為他是一名老板,如果他在飯桌上做出這種行為有些人就會瞧不起他,明明是個老板卻還這么節約,其實這種思想是不對的,老板雖說是老板,但他也是一個公民,他應該要做到節約糧食,能打包的盡量打包帶走。如果這種行
10、為發生在國外,那么同餐的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自私,不懂得珍惜的人。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還有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資源短缺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認為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固然需要,但切實要減少公款制造的中國式剩宴,光說教沒用,要害是限制沖動、擴女的公權力。試想,就算每餐都吃得光光,整天到大酒店吃喝,一頓吃掉一頭牛就可以嗎?乙:說了這么多,下面就來為大家支支招如何杜絕餐桌上的浪費吧。第一:別一次性點太多菜,許多人認為點的多誠意也就越高,其實吃飽吃好吃飽才是最好的選擇。第二:幾個人吃點幾道熱菜點熱菜的道數,最好根據就餐人數來決定。這樣既能吃飽,又不會
11、浪費。如果就餐的男士多,千萬別以為一群男士肯定吃得多,其實男士往往專注在喝酒上,推杯換盞間就沒空吃菜。女士多一些就多點素菜。第三:主食盡量提前上桌涼菜熱菜湯主食,這樣上菜的順序似乎成了固定模式。不少人直到酒足菜飽時才想起來點主食,這時主食就容易浪費。其實提前吃主食,在胃里墊墊,既能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量、減輕腸胃負擔,還能預防醉酒。甲:希望大家以后盡量不要再浪費食物了,盡量把自己點的菜全部吃完,如果覺得學校的飯菜不好吃也可以少點一些,帶一些自己愛吃的東西。感謝收聽新一期的校園廣播,我們下期再見。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2020(三)開場白男: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
12、花環。女:貝貝之聲又和大家見面啦!女:歡迎大家收聽本期節目,本期節目由我們五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男:我是主持人。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勤儉節約,珍愛糧食特別節目!男: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女:我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選定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于1945年10月16日。1981年10月16日是第一個世界糧食日,2013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為發展可持續糧食系統,保障糧食安全與營養。串聯詞男: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
13、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別人或自己在浪費,其實浪費糧食的現象就在你我的身邊,中午吃完飯后,食堂的桌上,地上灑落的飯粒,同學們,你們可曾見過?請聽我們班同學王越鵬的作文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佳作欣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會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可是真正做到的能
14、有幾個呢?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比我們父母小時候要幸福多了,不愁吃穿,想要什么基本上就會得到,但我們應該知道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在餓肚子,比如我們的鄰國朝鮮,最近還在向其他國家求支援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要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于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剛上小學的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早上買了饅頭,咬了一口,不好吃,就隨手扔了,為此媽媽不知批評了我多少次,而我總是屢教不改,于是媽媽找來了不少的報刊、雜志,讓我認真看一看,想一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貧困國家,就是我們中國的貧困地區,也有許多人吃不上飯。特別是一些非洲國家每年餓死的人就太多了,那一
15、女女饑餓的臉,瘦瘦的的身體,渴望的眼神,這深深地刺激了我,從此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不光是我,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去做到,可是,我們卻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大部分同學中午都在學校食堂就餐,雖然,老師一再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提出了光盤行動,要求我們把所盛的飯菜吃光,但還是會有同學背著老師和檢查同學,倒掉很多剩飯剩菜,放學肚子餓了,就去買零食吃。我想要告訴這些同學,當你們倒掉剩飯剩菜時,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一餐飯而在辛苦奔波。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行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就要大家都做到:外出就餐,適量定餐,避免剩菜,減少浪費;吃飯時吃多
16、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制止;向家人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朋好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我們就能節約出更多的糧食來幫助那些饑餓的人。女: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著香;小蔥豆腐,意味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原來,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會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待!皇帝偉人都如此
17、節約,何況我們呢?結束語合:同學們,本期的貝貝之聲到此結束,請班主任和學生互評,讓我們下期再見!關于愛惜節約糧食的倡議書精選三篇最新關于愛惜節約糧食的倡議書(一)同學們: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中國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另一方面,社會上鋪張浪費、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存在。作為農業大學的學生,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八項規定要求,自覺地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模范,在節糧愛糧活動中起到表率作用。為此,后勤處、校團委、學生處在此向全體同學發出如下倡議:一、爭做愛糧節糧的倡導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反
18、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二、爭做愛糧節糧的示范者。為了把節糧愛糧活動引向深入,學校食堂推出了面食半份半價、主副食套餐等多項服務。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一日三餐吃飽吃好,適量購買飯菜,避免剩余、杜絕浪費,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三、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菜一飯來之易。愛糧節糧既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對勞動者的一份尊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既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應盡的義務。我們要知行統一,認真實踐。四、爭做愛糧節糧的宣傳者。對食糧的浪費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當前,
19、資源環境問題倍受全世界關注,節約糧食就是對資源的節約、不浪費糧食就是對環境的保護。我們要積極宣傳節糧愛糧知識,增強節約意識,引領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還要充分尊重他人的提醒,大家共同營造氛圍、培養勤儉節約的美德。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校園、節約型社會貢獻力量!最新關于愛惜節約糧食的倡議書(二)公司的各位員工:在xx食堂里,你是否倒過只吃了幾口的飯菜?每天看到食堂里滿桶的剩飯你是否有所震撼與心痛?當你倒掉一些剩飯時,也許你覺得這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是否想到這關系到全廠每位員工的伙食質量!根據近幾個月
20、食堂賬面數據反映全體員工每人每天米飯的價格為每餐1元,周三每人米飯價格更是超過1元。然后食堂的垃圾桶中確堆滿了剩飯,浪費的米飯占了20%,甚至更多!公司給大家的午餐補貼是4.6元,當大家把米飯白白浪費的時候,也直接導致了食堂小菜因為費用不夠而質量下降。各位員工們,米飯粒粒皆辛苦!在此,川洋綜合管理部向全體員工發出以下倡議:1.打飯要適量,吃多少打多少,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積極監督身邊的同事,及時制止浪費的現象;3.就餐完后把餐具放回指定位置。公司承諾讓員工吃飽飯,但禁止員工浪費糧食。為更好的監督每位員工,綜合管理部將不定期收集員工浪費現象,張貼在公司宣傳欄內。廣大員工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
21、一種品質,節約更是一種責任!節約糧食,讓大家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活動中,讓節約引領新風,為建設文明川洋大家庭作出應有的貢獻!最新關于愛惜節約糧食的倡議書(三)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xx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慶同小學六年級五班的學生xxx,在這里,我想向沒學們提出有關于某些同學浪費糧食行為的意見。在學校里,常常會看見剩菜桶里有許多的剩菜剩飯出現,幾乎沒有一次是空著的。我對此十分痛恨。我想,不僅僅是我,許多同學也會十分厭惡這種浪費糧食的行為。所以,我的建議有:一、我們應該多多在班隊課討論關于糧食的問題。二、我們必須在盛飯時依據自己的胃口盛。如果吃不飽,沒關系,再去盛點兒,如果你吃不下了,那就算灌也要給老子灌下去!三、我們應該要多去參加有關于節約糧食的活動,來懂得糧食的富貴程度與重要性。四、我們可以上網去搜尋糧食種植的困難,了解一下糧食從種植到收割的過程,深刻體會農民伯伯耕種的辛苦,從而進一步知道糧食的可貴性。五、大家如果有親人朋友在鄉下的話,倒不妨可以親自去種地試試,體會體會種地的艱難。說不定,你辛辛苦苦地干了一整天,結果晚上風一吹,整片地上連根毛都不剩了。六、我們可以做一些宣傳小報和幾句宣傳珍惜糧食的句子放到宣傳窗里呼吁大家不要浪費糧食,或者貼在食堂里時刻提醒自己。希望同學們可以聽取我的倡議,不讓一粒糧食浪費。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3
(女):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在老時間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四(1)班的xxx。
(男):我是小紅。這個問題的主題是珍惜和節約糧食。
(女):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男):的確,我們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正在挨餓,包括我國一些貧窮落后地區的人民。事實上,中國糧食生產和消費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糧食生產的增長壓力非常大。許多人沉浸在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中,走出了有前一餐、無后一餐的艱難日子。女性浪費的趨勢悄然上升。雖然生活越來越好,但也有許多隨意浪費食物的現象。例如,許多未經處理的食物被無情地倒入下水道。在垃圾桶和垃圾袋里,有整袋的面包和餅干。看到他們真的很難過。
(女):食堂里,餐館里,廚房里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都隨手扔掉的饅頭面包&&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這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就養成了這種不節約糧食,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呢?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
(男):你還記得古詩《同情農民》嗎?除草的一天中午,汗水滴在土壤下。誰知道呢,每一粒中國食物都是硬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我們浪費的每一粒糧食中都消失了。許多人認為他們浪費的食物一文不值。當每個人都有這個想法時,每個人都會浪費一點。多么巨大的浪費啊!如果我們都存一點錢,把每一粒糧食都存起來,那么這個數額是多么巨大啊!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那個女人饑餓的臉和瘦削的手,看著你浪費的食物,難道不是一種深深的愧疚感嗎?
(女):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費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
(男):食物來之不易,我認為隨意浪費是可恥的。你怎么看?
(女):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
(男):但是食物真的像看起來那么豐富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五分之一的人長期營養不良,發展中國家20%的人口沒有糧食安全。饑荒已成為地球上人口的頭號殺手,平均每年有1000萬人死于饑荒。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世界上大約每四秒鐘就有一人死亡!
在街邊到處可見浪費現象,喝了一半的奶茶,吃了一半的食物到處亂扔,很多人經常會買一些不必要的,或者重復的'東西,最后發現沒什么用,擺在家里只能積灰。有生活的好的,自然也有生活的差的,在農村的孩子們連飯都吃不起,而城市的我們卻因為想和別人攀比和父母吵架,農村的孩子連個像樣玩具都沒有,而我們的沙發上卻擺著一排積灰的玩具。
B:人們只考慮有錢時如何揮霍,而不考慮沒錢時該有多尷尬。月光族,月的錢在月里花,月初揮霍,月底叮當作響。雖然我們不能存太多,但我們也應該適當地存一點,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今天,我們來談談各種各樣的浪費。
甲:記者近期在多個城市了解到,餐飲業每天剩宴驚人。在一些高檔酒店的包間,不少菜基本是原樣未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要面子的思想一直未杜絕。據統計,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答:據餐廳工作人員說,這里的老板通常不打包。第一個原因是他是老板。如果他在餐桌上做出這種行為,有些人會看不起他。雖然他是個老板,但他還是很節儉。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雖然老板是老板,但他也是公民。他應該保存食物,盡可能打包并帶走。如果這種行為發生在國外,和你一起吃飯的人會認為你是一個自私的人,不懂得珍惜。不要忘記,我們還有1億多農村扶貧目標,數千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資源短缺仍然是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認為刻苦的道德教育當然是必要的,但減少用公款辦的中式剩飯確實是必要的。單靠說教是沒有用的。關鍵是限制沖動,擴大女性的公共權力。想象一下,即使你吃了所有的食物,你也可以在一家大酒店里整天吃喝,一餐吃一頭牛?
乙:說了這么多,下面就來為大家支支招如何杜絕餐桌上的浪費吧。第一:別一次性點太多菜,許多人認為點的多誠意也就越高,其實吃飽吃好吃飽才是最好的選擇。第二:幾個人吃點幾道熱菜點熱菜的道數,最好根據就餐人數來決定。這樣既能吃飽,又不會浪費。如果就餐的男士多,千萬別以為一群男士肯定吃得多,其實男士往往專注在喝酒上,推杯換盞間就沒空吃菜。女士多一些就多點素菜。第三:主食盡量提前上桌涼菜熱菜湯主食,這樣上菜的順序似乎成了固定模式。不少人直到酒足菜飽時才想起來點主食,這時主食就容易浪費。其實提前吃主食,在胃里墊墊,既能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量、減輕腸胃負擔,還能預防醉酒。
我希望你以后不要浪費食物,盡量把所有的菜都吃完。如果你覺得學校的食物不好吃,你也可以少點,帶一些你喜歡吃的東西。謝謝收聽新校園廣播。下次見。
開場白
男:當明亮的黎明溫暖整個校園時,摘一縷陽光,把它編織成一個五顏六色的花環。
女:貝貝之聲又和大家見面啦!
女:歡迎收看這個節目。這個節目由我們的5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
男:我是主持人。
何: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勤儉愛食特別節目!
男: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
女:我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被選為世界糧食日,因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1981年10月16日是第一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2022的主題是發展可持續的糧食體系,確保糧食安全和營養。
串聯詞男: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浪費食物的現象隨處可見。也許你沒有意識到別人或你自己在浪費食物。事實上,浪費食物的現象就在你我身邊。你見過飯后飯桌上和地上散落的米粒嗎?請聽我們同學王月鵬的作文《節約食物,從我做起》。
佳作欣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會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雖然我們的生活比父母年輕時幸福多了。我們不擔心食物和衣服,基本上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我們應該知道世界上很多人都很餓。例如,我們的鄰國朝鮮最近仍在要求其他國家提供糧食支持。作為我們這一代人,珍惜食物、珍惜食物和消除浪費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剛上小學的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早上買了饅頭,咬了一口,不好吃,就隨手扔了,為此媽媽不知批評了我多少次,而我總是屢教不改,于是媽媽找來了不少的報刊、雜志,讓我認真看一看,想一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貧困國家,就是我們中國的貧困地區,也有許多人吃不上飯。特別是一些非洲國家每年餓死的人就太多了,那一女女饑餓的臉,瘦瘦的的身體,渴望的眼神,這深深地刺激了我,從此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不光是我,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去做到,可是,我們卻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大部分同學中午都在學校食堂就餐,雖然,老師一再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提出了光盤行動,要求我們把所盛的飯菜吃光,但還是會有同學背著老師和檢查同學,倒掉很多剩飯剩菜,放學肚子餓了,就去買零食吃。
我想告訴這些學生,當你把剩飯倒出來的時候,你認為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可能在為一頓飯而努力工作嗎。因此,我們要從現在開始,以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開展愛護和節約糧食的行動。我們都應該這樣做:在外面吃飯,點適量的飯菜,避免剩飯,減少浪費;盡量多吃,不要扔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制止它;向家人宣傳浪費食物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友,及時制止浪費食物。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省下更多的食物來幫助饑餓的人。
女: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著香;小蔥豆腐,意味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原來,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會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待!皇帝偉人都如此節約,何況我們呢?
結束語
合:同學們,本期的貝貝之聲到此結束,請班主任和學生互評,讓我們下期再見!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4
開場白
男: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女:貝貝之聲又和大家見面啦!
女:歡迎大家收聽本期節目,本期節目由我們五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
男:我是主持人。
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勤儉節約,珍愛糧食特別節目!
男: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
女:我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選定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于1945年10月16日。1981年10月16日是第一個世界糧食日,2013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為發展可持續糧食系統,保障糧食安全與營養。
串聯詞男: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別人或自己在浪費,其實浪費糧食的現象就在你我的身邊,中午吃完飯后,食堂的桌上,地上灑落的飯粒,同學們,你們可曾見過?請聽我們班同學王越鵬的作文《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佳作欣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會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比我們父母小時候要幸福多了,不愁吃穿,想要什么基本上就會得到,但我們應該知道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在餓肚子,比如我們的鄰國朝鮮,最近還在向其他國家求支援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要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于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剛上小學的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早上買了饅頭,咬了一口,不好吃,就隨手扔了,為此媽媽不知批評了我多少次,而我總是屢教不改,于是媽媽找來了不少的報刊、雜志,讓我認真看一看,想一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貧困國家,就是我們中國的貧困地區,也有許多人吃不上飯。特別是一些非洲國家每年餓死的人就太多了,那一女女饑餓的臉,瘦瘦的的'身體,渴望的眼神,這深深地刺激了我,從此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不光是我,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去做到,可是,我們卻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大部分同學中午都在學校食堂就餐,雖然,老師一再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提出了光盤行動,要求我們把所盛的飯菜吃光,但還是會有同學背著老師和檢查同學,倒掉很多剩飯剩菜,放學肚子餓了,就去買零食吃。
我想要告訴這些同學,當你們倒掉剩飯剩菜時,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一餐飯而在辛苦奔波。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行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就要大家都做到:外出就餐,適量定餐,避免剩菜,減少浪費;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制止;向家人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朋好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我們就能節約出更多的糧食來幫助那些饑餓的人。
女: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著香;小蔥豆腐,意味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原來,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會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待!皇帝偉人都如此節約,何況我們呢?
結束語
合:同學們,本期的貝貝之聲到此結束,請班主任和學生互評,讓我們下期再見!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
(女):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在老時間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四(1)班的xxx。
(男):我是xx,本期內容的主題是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女):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男):誠然,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正處于饑餓之中,同樣也包括我們國家一些貧窮落后地方的人們。實事上,我國的糧食生產與消耗一直處于緊女的平衡狀態,糧食生產增速壓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沉浸在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之中,走出了以前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一種鋪女浪費的風氣悄然升起。生活好轉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隨便浪費糧食的現象,比如說許多沒有動過的飯菜被無情的倒進下水道,在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包的面包、餅干等等,看了真叫人心疼。
(女):食堂里,餐館里,廚房里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都隨手扔掉的饅頭面包&&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這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就養成了這種不節約糧食,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呢?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
(男):還記得《憫農》那首古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而這種美德就在我們浪費的一粒粒糧食中丟失了。很多人覺得自己浪費的那點糧食不算什么,當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思想的時候,人人都浪費一點點,這個浪費的量是多么的巨大啊!如果我們人人都節約一點,節約每一粒糧食,這個量又是多么的巨大呢!當我們從電視里看到那一女女饑餓的面龐,一雙雙骨瘦如柴的雙手的時候,看著你浪費的那些糧食,難道不會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嗎?
(女):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費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
(男):糧食這么來之不易,我覺得如果隨便浪費了,實在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你覺得呢?
(女):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
(男):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充足嗎?不是的。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女):聽了你的介紹,還真的嚇一跳呢!
(男):對啊,起初我看了這組數據也非常震驚。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浪費,甚至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還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用不完的糧食呢。然而事實卻很令人擔憂啊!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5億,每年的凈增長的人數是1200萬人,可我們耕地面積卻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耕地不夠,糧食就少了,所以全國40%的城市人口所吃的糧食都需要從外國進口。
(女):真是觸目驚心啊!我們國家糧食這么少,隨便浪費就太對不起祖國了!農民伯伯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沒有他們辛勤地勞動,我們也不會吃得個個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珍惜糧食,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不浪費地吃完。
(男):是啊!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借著今天廣播的時間,我倆想對同學們發出幾點倡議:
1、珍惜糧食,減少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3、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有剩余的要帶回家。
(女):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身邊開始節約糧食吧,珍惜糧食就是在拯救你自己的靈魂。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做起,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樹立節約的好風尚!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新時尚,新潮流!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的富有,我們精神也會更加的富足!
(男):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下期再見!
關于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5
甲: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乙: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甲:巴小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本次的廣播由我們五(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屠)
乙:我是主持人(李)。節目之前我來問你一個問題吧,你知道“光盤”行動嗎?
甲:嘿嘿!這個我在網上看見過,好像是一個網名叫徐霞客的人,他倡導人們不要浪費糧食,吃光盤子里的東西,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后來,他的行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乙:是的,他是(國土資源報副社長),他在微博中寫道:“‘天天光盤節’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里的東西!”之后網友們自發發起不剩飯菜、曬出吃光后餐具的“光盤行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引起眾多媒體和網友的熱烈反響。
甲:是啊!我們中華民族以“勤儉節約”為榮,以“揮霍浪費”為恥,那你記得我們中午進食堂喊的口號嗎?
乙:那當然啦!低年級的口號是:進食堂要做到“有秩序、不說話、講衛生、不挑食。”高年級的口號是“一粥一飯當之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甲: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吃飯時做到珍惜糧食、講究文明。食堂是我們就餐的主要場所,你有沒有注意到,本學期我們食堂門口多一樣什么東西?
乙:這我倒沒注意,多了什么?
甲:多了一塊由昆山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頒發的“文明食堂”銅牌,這是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你看上面還寫著“文明用餐,以儉養德”呢!每當我們走進食堂看著這塊銅牌,高聲喊著口號時,你還能浪費盤子中的糧食嗎?不僅在我們的食堂,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條件,大家都吃上了“營養午餐”,請大家更不要浪費我們這來之不易的的食品了,也不要忘了及時處理好包裝袋和果皮,保持班內的整潔。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日常小事做起,不要鋪張浪費。
乙: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也算不了什么。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多而耕地少。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減;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甲:據統計,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不斷加快,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乙:浪費是可恥的。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我們從小就明白,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里干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么辛苦,我們怎么能不珍惜糧食呢?
甲: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也許有人說:“不就是點糧食嗎,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你可知道,你的這種行為正在扔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
乙:我們需存有節約的意識,在校園內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安靜光榮,嘈雜可恥”的文明就餐好風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揮霍、不亂倒剩飯剩菜。一起參與“光盤行動”!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曬出自己吃光的盤子,一起向浪費說不,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再見!讓這一新時尚,成為我們新時代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高品質。同時將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中,帶動家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去。
甲: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向“光盤行動”致敬,共同創造“節約型學校”“節約型社會”。下面我來公布本周紅領巾信箱的投稿情況:一(3)班2篇,她們是薛曉冉和戴欣然小朋友,你們的春天寫得真美,以后還要繼續努力哦!其它的是三(2)班4篇;四(1)班3篇;四(2)班3篇;四(3)班3篇;四(4)班4篇;五(1)班3篇;五(3)班2篇;五(4)班2篇;六(1)班8篇;六(3)班6篇。有很多同學一直都堅持著給我們紅領巾信箱投稿,你們要繼續堅持,相信以后你的寫作水平會大大提高,還有本次四年級整個年級段都有稿件,你們真棒!并且這次我們還收到了六年級多篇稿件。下面我們先來聽聽六(3)中隊奚文心同學給我帶來的《春的到來》
乙:最后我來選讀一篇六(1)中隊田溱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小故事《海龜》。
甲:大家聽了這兩篇文章有什么感想嗎?文章中教了我們做人與做事的道理。世上有太多太多優秀的文章值得我們去慢慢品味,大家也在努力試著寫出更出色詞句,也許下一個“莫言”就在我們中間。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收聽。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我們下次再見!
【節約糧食校園廣播稿】相關文章:
節約糧食廣播稿01-18
校園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10-19
校園廣播稿06-13
校園廣播稿(精選)07-16
和諧校園廣播稿12-23
校園廣播稿集錦05-18
[薦]校園廣播稿07-13
校園廣播稿【熱門】07-09
[優選]校園廣播稿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