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工作總結[精華]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改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按照省醫改辦《關于印發《xx省醫改信息工作制度(修訂版)》的通知》(川醫改辦[20xx]27號)的要求,根據省醫改辦與我市醫改領導小組簽訂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xx年度主要工作任務職責書》,現將我市20xx年上半年醫改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狀況
20xx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市醫改領導小組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按照省醫改辦的工作部署,統一部署、扎實工作,穩步推進醫改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1、繼續有序推進擴面征繳
以困難人群和城市邊緣群體為重點,以勞動年齡內非從業城鎮居民和就業不穩定的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為難點,以開展居民醫保進村入戶調查、印發《服務指南》、聯辦《醫保在身邊》專題節目等方式為手段,普及醫保知識,努力提高居民醫保的參(續)保率。
截止6月30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3450人(含當期農民工參保38313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7321人,參保率均達95%以上。參合農民484155人,參合率達98.98%。
2、進一步提高醫保待遇
提高了政府補助標準,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240元,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均290元,制定了《20xx年攀枝花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補償方案》,明確了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到達75%左右,支付限額不低于農民人均年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10萬元。1-5月共補償19.77萬人次,其中住院補償3萬人次,門診統籌補償14.21萬人次,家庭門診賬戶形式補償2.39萬人次,住院分娩補助664人次,特殊病種大病門診補償466人次,其他補償509人次;參合農民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達86.65%,實際補償比達63.01%;門診統籌補償比達61.75%。
城鎮居民醫保對因患重大疾病、一個統籌年度內發生高額醫療費、經濟負擔過重,且住院醫療費報銷超過職工或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限額的參保人員,實行二次補償。按照20xx年度居民醫保“二次補償”報銷方案,現力爭今年內完成全部補償報銷工作。
20xx年3月印發了《關于新增定點基層醫療機構納入一般診療費實施范圍的復函》,將東區新增的7家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納入一般診療費實施范圍,納入居民醫保普通門診統籌統一管理。
3、用心開展付費方式改革
⑴落實單病種收付費結算辦法。印發了《關于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按病種收付費結算及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落實試點的10個病種按病種收付費項目的結算辦法、管理及有關要求。從7月1日正式啟動按病種收付費結算工作,建立規范的單病種收付費經辦流程。
⑵啟動按總額預付試點。確定了鹽邊縣漁門鎮衛生院作為實行“總額預付”試點的醫療機構,20xx年1月20日與其簽訂了總額預付結算補充協議,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統籌基金預付總額分別為40萬元和110萬元。因思考到漁門鎮衛生院前三年收治的城鎮醫保參保人員住院人數起伏較大,規律性差,為穩妥起見,費用20xx年6月底撥付。
4、進一步完善醫保監管體系
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就醫和醫療費用結算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在校大學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普通門診就醫及醫療費用結算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審核撥付流程》、《關于確定新農合市級定點醫療機構診療項目報銷范圍的通知》,加強和完善基金管理工作,采取用心有效措施,防范基金風險,避免出現收不抵支。
為建立健全醫療保險監管制度,印發了《攀枝花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單位違規約談制度》、《攀枝花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內部稽核規程(試行)》等相關監管制度,規范監督檢查程序。7月2日組織召開了醫療風險管理培訓暨20xx年會,對20xx年“醫療保險監管年”活動作了總結并開展了醫保違規案例分析和風險管理培訓。
5、進一步開展城鄉醫療救助
上半年,我市城市醫療救助累計救助1136人次,資助參保2158人,支出212.46萬元,城市低保對象年人均醫療救助102.33元,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標任務的63.96%,農村醫療救助累計救助2463人次,資助參合35525人,支出429萬元,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年人均醫療救助207.47元,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標任務的122.04%。大力推進農村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工作,上半年已透過“一站式服務”救助1050人,支出43.82萬元,使救助對象方便、快捷的得到了醫療救助。
(二)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制定下發《20xx年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工作重點的通知》,對全市20xx年的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下發了《20xx年基本藥物制度專項檢查方案》,衛生監督開始開展基本藥物制度監督檢查。20xx年1—4月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基層醫療機構網上采購基本藥物789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60萬元有大幅增長。門診均次藥費23.21元較去年同期的23.45元略有下降,住院均次藥費247.89元較去年同期的324.5元下降76.61元,下降23.6%。1—4月累計門診人次294825,較去年同期255295增加39530人次,增長15.48%。
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加強對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的規范管理,制定并下發了《攀枝花市關于全面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在各縣區全面實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為落實村醫的補助,下發了《攀枝花市衛生局關于認真落實村醫補助政策進一步推進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縣區及時足額兌現村醫補助,確保村衛生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完成對村醫購買養老保險、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培訓需求調研和調查,制定并出臺了《關于補助鄉村一體化管理的村醫購買養老保險的辦法的通知》和《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將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基本完成理順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制,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建設。
(三)用心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一是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推進醫藥分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確立米易縣人民醫院為取消以藥補醫試點縣級醫院。二是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展了預約掛號服務,部分醫院在增加掛號、收費窗口的同時,還增設了排隊叫號系統,在等候區域設置更多座椅,為患者帶給更舒適的就醫環境。三是大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全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100%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增進醫患溝通,和諧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四是認真開展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制定了《攀枝花市20xx年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方案》。五是實行醫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推行院務公開。全市14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行了檢驗結果和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14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推行了院務公開。六是用心推行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根據省衛生廳要求,全市3家三級綜合醫院選取了10個以上病種開展臨床路徑試點,6家二級綜合醫院選取了5個以上病種開展臨床路徑試點工作。
(四)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繼續做好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1-6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人數分別到達5.99萬、2.22萬;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20xx人,住院分娩率為99.75%;農村婦女新增補服葉酸3032人;婦女艾滋病檢測率為99.82%,其中住院分娩產婦檢測率為100%,住院分娩產婦中孕期檢測率為75.99%;管理的艾滋病感染陽性孕產婦為12人,管理率為100%。
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組織市級專家組對全市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工作的督導檢查;理解省級專家組對本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復核檢查;舉辦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管理培訓班,培訓人員90名;全面評估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狀況,推進衛生監督協管服務等新增項目。
進一步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范管理,分期舉辦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軟件使用培訓班,培訓骨干175名,截至6月底,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分別到達93.26%和95.86%。
二、工作開展狀況
1、制定政策
結合我市的實際狀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出臺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繼續將將醫改工作納入對縣區政府的單項目標考核。將省定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范圍的病種由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五種癌癥擴大為所有的癌癥。對新農合建立大病補充保險提出了具體的時間要求。在相關的醫改宣傳、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藥物、村醫管理等方面也及時出臺了有關的政策。
2、開展了20xx年度醫改目標任務考核
按照全市目標考核的要求,制定下發了《攀枝花市20xx年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考核實施細則》,成立了由楊自力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副市長李章忠、張敏為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楊星坪、市發改委、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為成員的20xx年度醫改工作考核組。20xx年2月16日至22日對五個縣(區)20xx年度醫改目標任務進行了考核。透過考核,對縣區醫改工作起到了用心的推動作用。
3、召開會議,簽署職責書,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
6月5日上午,召開攀枝花市醫改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
會議安排部署了迎接國務院、省基層醫改專項督促檢查的相關工作;審議透過了20xx年市醫改工作會議方案、20xx年度醫改主要工作安排、各縣(區)20xx年醫改職責書、各縣(區)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職責書;審議透過三年醫改專題片。
6月7日,召開了“20xx年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醫改領導小組組長楊自力,市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副市長張敏出席了會議,楊星坪副秘書長主持了會議,市醫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各縣(區)醫改領導小組組長,編辦、發改局、衛生局、人社局、食藥監局部門主要負責人,市、縣兩級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共9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觀看了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工作專題片《春風化雨濟蒼生》。全面總結三年醫改工作,部署了20xx年全市醫改工作,與各縣(區)簽訂了《20xx年醫改職責書》和《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職責書》。
4、開展醫改督導
為了解掌握狀況,督查推進基層醫改工作,我市開展基層醫改專項督查,成立了由醫改辦主任、市發改委副主任羅啟武為組長,醫改辦副主任,市衛生局副局長李永祥為副組長,市發改委、市衛生局、市財政局、為成員的醫改工作專項督查組。6月21-22日對米易、仁和基層醫改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7月中旬將對其余的3個縣區進行督查。
5、迎接省醫改專項督查
20xx年6月27-29日,省人社廳副廳長劉功勛任組長的省醫改專項督導組對我市進行了督查,督查組對我市重視醫改工作、全面落實醫改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我市的醫改的各項規定動作全部完成,工作力度大,效果好,有創新,有突破,同時期望我市下一步采取更有利的措施,進一步推進醫改工作,確保完成醫改目標任務。
6、加強醫改宣傳
與市委宣傳部聯合下發《攀枝花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成效宣傳報道方案》,各相關部門用心工作,采取了形式多樣的宣傳:一是歷時三個月,拍攝完成醫改專題片《春風化雨濟蒼生》,全面總結、宣傳了我市三年醫改工作,在市電視臺進行了播出,獲得一致好評。二是加大與媒體合作的深度和廣度。與攀枝花電視臺公共頻道《小科幫忙》欄目合作,聯合推出了《醫保在身邊》專題版塊,每周播出一期,深度宣傳報道醫保政策。三是編制、印發《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匯編》、《攀枝花城鎮醫療保險服務指南》,廣為宣傳,“兩會”期間將送到每一位參會代表手上。
7、不斷充實各級醫改辦人員
目前,市醫改辦已明確2個編制,增加1個副科領導職數,正面向全市公招,初審合格有19人,7月1日開始筆試,預計8月底到位。各縣(區)醫改辦也落實了專兼職人員。
三、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醫改工作離國家和省上的要求還有必須差距,主要表此刻:一是個別同志思想認識不夠到位,沒有把醫改工作擺在履行政府職能的角度加以重視和落實,甚至認為醫改是階段性臨時任務,存在畏難情緒和應付了事的現象,缺少創新意識和拼搏精神;二是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業務素質和管理潛力亟待提高;三是新農合基金支出增長過快,風險壓力增大,基金面臨超支困難。四是基本藥物目錄有限,給基層醫療機構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帶來必須的限制和困難,能看病而無藥的狀況導致病人轉往上級醫療機構,增加了患者的負擔。部分基本藥物配送困難。五是基層衛生綜合配套改革的激勵機制還不夠完善,部分縣區基層醫療機構績效工資財政未全額撥付,對職工工作積極性和基本藥物制度的順利實施造成必須影響。六是公立醫院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管辦分開、政事分開、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的相關政策不夠配套,可供借鑒的成功模式又不多,改革還未真正涉足深水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市將花更大的力氣、下更多的工夫,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扎實推進,確保完成醫改目標任務。
一是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繼續鞏固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實現從制度的全覆蓋到現實的全覆蓋;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確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到達規定要求;改革醫保支付制度,加強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增加救助資金投入,用心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機制;提高基本醫保經辦管理水平,強化各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
二是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強化基本藥物制度建設,鞏固政府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成果,落實基本藥物全部配備使用和醫保支付政策,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鞏固完善基層運行新機制,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建立健全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轉。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績效分配機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潛力,推進全科醫生制度建設。落實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政策,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和后備力量建設。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規范化水平。
三是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以縣級醫院改革為重點,統籌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藥品供應、價格機制等綜合改革,提升縣級醫院服務潛力。拓展深化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大力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全面開展便民惠民服務。繼續做好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不斷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強醫療服務體系薄弱環節建設,推進醫療資源結構優化和布局調整。創新衛生人才培養使用制度,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健全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加強醫療費用和衛生全行業監管。
四是切實加大財力物力保障。認真落實“政府衛生投入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支出增長幅度,政府衛生投入占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要求,確保20xx年醫改投入明顯高于20xx年。同時,用心引導民間資金投入醫療事業發展。
五是用心研究醫改配套政策。隨著醫改工作的深入推進,新狀況、新問題將不斷出現。我市將加大對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公立醫院改革等課題的研究力度,多方聽取群眾意見和推薦,進一步增強改革的前瞻性、實效性和科學性。
六是認真做好相關工作。繼續加強對醫改實施進展狀況和效果的監測評估,嚴格開展定期督導,探索引入社會評價機制。用心開展醫改工作培訓,指導縣(區)醫改辦和市級相關部門更好地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各相關部門的聯系協調,努力構成推進醫改的強大合力。大力開展宣傳引導,努力爭取群眾對醫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醫改工作營造良好環境。
【醫改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醫改工作總結09-21
醫改工作總結01-12
關于醫改工作總結01-13
醫改的工作計劃12-15
衛生院醫改工作總結05-31
醫改的心得體會09-17
(集合)關于醫改工作總結2篇11-06
醫政工作總結04-26
保健醫工作總結12-12
導醫工作總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