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總結1
本學期美術教研組在學校的領導和教師的關心協作下,順利完成了學期的預定目標。現將藝術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抓好組內的常規教學工作,開學初,我們遵照學校的相關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盡可能地按計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了諸如聽課、比賽、展覽等一系列活動,積極開展“少教多學”的教學研究,加強集體備課活動,集思廣益,圍繞美術課堂教學,大膽嘗試,改進美術課的教學模式,注重的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二、認真開展各類教研活動,xx等老師分別開設組內公開課,全組教師對公開課教學進行了仔細的研討。程玉媛、金祎老師分別開設區級公開課,程玉媛老師開設片級公開課。走出學校到泰州、寧波進行教學現場觀摩。多層面立體的進行的學習和研究。對教師本身的知識和技能也提出明確的要求:一是平時上好課,二是做好學校的其他與學科有關的工作,三是積極增強個人的專業素質。只有不斷地加強知識和技能儲備,才能逐步將知識和技能融入到日常教學過程中,才能切實提高教師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授課水平,讓學生真正從中受益。
三、所做的工作
1、20xx年9月30日,完成校論文評比論文收集工作,全組5人交五篇論文。
2、20xx年10月8日完成體育節、科技節會徽征集、評獎、展覽工作,王娟老師負責學生作品的征集。
3、20xx年10月28日,開展《美術課堂“少教多學”的探討》課題研究,并積極申報五項個人課題,圍繞美術課堂進行“少教多學”的研究,寫論文一篇。組織對美術課堂“少教多學”的.探討,圍繞課堂教學對課題進行具體的研究。
4、20xx年10月30日完善美術組網頁宣傳、及時在網上上傳教研組的相關內容。xx老師負責及時在網上上傳教研組的相關內容。學生美術活動、教研組教研活動、組內計劃、論文發表等相關內容。
5、20xx年11月在面向江寧區和組內舉行講座,開設講座的有林向東老師區級講座《一體化美術課程》和組內講座《19世紀歐洲美術》、有王娟老師開設組內講座《藝術設計》和張曉老師《連環畫》的組內講座。
6、20xx年11月8日完成校科技節科幻美術作品征集評獎展覽工作。由張曉老師牽頭負責評選出優秀的學生作品參加校、區、市美術作品展覽,在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四個年級進行創作輔導。已經準備展覽。
7、20xx年11月10日,完成編寫美術完善美術的“一體化課程”目錄。每名教師負責一項。
8、20xx年11月18日江寧區中小學美術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金祎、程玉媛老師開設公開教學展示課
9、20xx年11月18日程玉媛老師在東山片開片級公開課《藍白之美》。
10、協助校各個部門辦好各種櫥窗展覽及黑板報、安全教育、手抄報、廣告語等各類評比活動,美化校園環境,營造出濃厚的藝術氛圍。
四、需要改進的地方,繼續加強提高青年教師專業技能,進一步加強組內教師在美術知識方面的交流,深入研究美術教學途徑與方法,藝術中心專業化教室有待于特色改進。
美術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總結2
一、活動概況
本學期區美術教研組研討的內容是,圍繞“線條畫”主題為案例設計的內容,在設計、實踐、反思過程中,貫徹《綱要》中美術教育領域的精神,梳理對“三維目標”的要求和理解,關注“范例教學法”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運用,采取“參與式”教研方式,促進組員在美術教教育教學領域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共活動6次。頭尾兩次都是在月安幼兒園,主要內容是交流計劃、總結和學習“三維目標”以及“范例教學法”的相關概念與實施要領。分別在華廈、蓓蕾、奧藝、春暉四家幼兒園開展了四次觀摩研討活動,感謝這四家幼兒園對我們教研活動給予的支持。
二、回顧
(一)、反思“三維目標”的作用
中班線描畫:美人魚
1、嘗試使用多種線條裝飾美人魚的頭發及魚鱗。(知識技能)
2、通過對比觀察等方法了解多種線條及其排列的特點,自主探索運用多種線條進行裝飾。(過程方法)
3、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情感態度)
(二)、審視“范例教學法”的運用
對于范例,我們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示范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而是領悟了范例對幼兒美術表現的影響,學會了巧妙運用范例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
(三)、回眸觀摩研討活動
華廈幼兒園小班活動《動物籠》中班活動《美人魚》,讓我們感受到恰當的范例所呈現的無以替代的作用,對兒童明確創作主題和表現要素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在教師營造的氛圍中感受到,每個范例都可以幫助幼兒化解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是游戲、而每一個游戲都可以讓兒童有所收獲(觀察力、線條表現力等)。同時,大家也意識到,美術活動中,一個環節解決一個問題,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造成幼兒把第一次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帶到第二次操作活動中。
蓓蕾幼兒園小班活動《手拉手》大班活動《小蜘蛛織網》,把我們的視線帶入了發展兒童空間感的美術活動地帶,巧妙的點、線、面的轉換,與生動擬人的游戲口吻的引導,讓我們領會到老師們各自的教育智慧與獨道的、富有個性的教學魅力。
奧體藝術幼兒園中班活動《手指印畫小人國》大班活動《寫生裝飾一瓶花》,告訴我們,豐富的欣賞對象固然可以給兒童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但同時也會擾亂他們的思緒,我們更為關注所選擇范例的針對性和獨特的價值體現。我們很欣喜的看到了一位年輕老師對范例教學法在美術活動中的大膽嘗試,寫生活動與線條裝飾的合并也是一種大膽的做法,成功與否并不重要,關鍵是老師在設計、執教和反思中得到了磨練與提升,這才是老師最大的收獲,才是我們教研活動讓老師得到專業提升的最終目的。
春暉幼兒園大班活動《我的好朋友》、中班活動《藤蔓之美》,拓展了美術教學的題材資源,人物漫畫像、名人名畫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美術元素,而且可以讓兒童體驗和嘗試更多的、更豐富的表達方式。重要的是范例的選擇要體現代表性和針對性,它一定是為解決重難點服務的.。同時,這兩個活動也使我們認識到:生活中處處蘊藏著創作的題材,而創作更可以愉悅生活、美化生活。
三、收獲
1、初步設計整理出3大3中2小共8個富有趣味、體現范例教學法的運用、操作性強的案例活動,為同區姐妹們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美術教學資源。(網上傳遞不太及時,下學期有待改進。)
2、運用“參與式”的教研方式,快速提高組員的專業成長:各位觀摩活動的執教老師,推陳出新,設計組織了一些題材新穎、范例運用和教學策略能給廣大組員帶來啟迪、引發思考的美術教學活動,個人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其它組員,通過課堂內的觀察記錄、課后的交流觀念、合作探究、反思小結,不斷提升自我和他人教研能力。從老師們完成的作業質量來看,可以說每一篇作業都很認真的完成的,沒有隨便和怠慢的現象,也正是由于大家的一絲不茍感動和促動著我,讓我更不敢懈怠,認真對待每一次活動的組織。
3、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和觀摩,我們知道了“三維目標”的構成與表述形式,了解了“三維目標”在教育活動環節中的充分體現和互相滲透,以及對促進教學效益的積極作用。探索了“范例”在美術活動中的合理運用,關注到范例對兒童的審美情趣和創造表現的影響。
四、不同年齡幼兒“線條畫”的表現形式與規律
幼兒繪畫最初是從線條開始的,易學方便,用線條可畫形體、結構關系,或概括,或精細,或夸張,線條有不同形態的對比,幼兒可以從中得到興趣。小班上:短線條練習《小草》(壓印花),《小雨大雨》、《彩色的梳子》(有控制的短線條)、《一串紅》(棉簽)長線條,《娃娃家的窗簾》、《動物籠》、《格子布》、《織毛衣》。團線:《殺害蟲》《我幫媽媽繞毛線》《草地上的小花》《小圓糖》。
人物畫:小班《畫臉譜》(棉簽、了解五官的位置),先定下眼睛的位置,這樣幼兒易掌握,在這樣的基礎上畫“不倒娃娃”(兩個圓)、印章娃娃、太陽娃娃(先拼再畫解決人體構造、連接、位置的問題)、用棉簽畫單線條的手腿,由單線條過渡到雙線條,中班《做早操》,中班由一個人發展到兩三個人,《我自己》(上半身)《我和我的好朋友》《做早操》(正面的動態)《秋游》(手拉手)《數星星》(背面人)、《拍球》(側面人)大班,動態人《快樂的六一》。
其它:《我長高了》(高矮對比)《愛臭美的小姑娘》(發型的變化)《給媽媽打扮》(服飾變化)《民族娃娃》(半身)
動物畫根據幼兒線條掌握的水平依次學習《小雞》《彩色的大魚》《大象》《神奇的大鳥》……
【美術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研組第一學期工作總結07-07
第一學期工作總結04-21
數學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10-01
[經典]體育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01-14
體育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03-07
科學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12-25
化學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04-09
地理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02-18
物理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