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

        時間:2024-07-20 12:50:11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精品)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臨床路徑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精品)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

          為了進一步規范診療流程,提高醫療質量,為患者提高保障醫療安全,有效、方便、廉價的服務,為人民群眾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結合本科情況,開展了臨床路徑工作,通過臨床路徑工作的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及經驗,現作出以下總結:

          一、工作開展的情況及成效

          1、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費用,同時又能保障患者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由于臨床路徑一大特點講究時效性,就是督促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工作,需要告訴患者每天的檢驗化驗項目,每天的醫療安排,用藥注意事項,出院后注意事項,復查項目及時間等,通過以上交流,患者能夠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及醫療安排,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工作。

          3、我科20xx年1-12月份進入臨床路徑總例數為49例,包括輪狀病毒性腸炎12例及社區獲得性肺炎37例(其中6例“社區獲得性肺炎”以不同因素退出路徑)。

          4、臨床路徑各參數:

          20xx年7-12月份共有12例家屬簽字拒絕進入臨床路徑管理。20xx年7-12月份總入組率(37-12)/37=67、57%。20xx年1-12月份臨床路徑退出率6/(12+37)=12、24%。

          1總例數輪狀病毒性腸炎12例社區獲得性肺炎37例(包括已退出的6例)平均住院日4、83天7、97天(以31例計算)平均住院費用(實交)平均住院藥費427、29元953、16元564、81元1362、09元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護理人員對臨床路徑的認識不足:

          臨床路徑的工作方法與“護理程度”類似,其內容與“護理計劃”也很相似,護理人員認為臨床路徑工作增加了額外的工作程序,工作存在重復,更加繁瑣,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相關表格的填寫,因而會出現落實過程中的泛化、敷衍,有的不在項目前打鉤,有的講解不詳細具體,有的讓患者被動簽字。

          2、患者對臨床路徑的認識極度匱乏

          (1)認識缺乏,可導致患者合作性下降。因此,必須在患者入院時就向其講解臨床路徑的意義及方法,鼓勵患者參與到這項新項目中來。

          (2)部分專業術語,患者不能很好理解,可以改進臨床路徑表中文字,變醫學術語為通俗易懂的'文字,讓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參與信心。

          (3)存在變異時,當醫護人員解釋時,部分患者不能理解,加強醫患溝通與交流。

          3、病人的情況千變萬化,同一種病,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很多病人入院時合并其他疾病,必須予以處理,可能需要相關科室的會診、協助治療。

          4、臨床醫師的經驗用藥,以及傳統的用藥習慣,導致抗生素使用與路徑規定有差別。處理:加強抗生素的臨床使用管理。

        xx縣醫院兒科

          20xx年1月15日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2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開始實施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現對我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實施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各種組織

          醫院通過召開動員會、臨床路徑工作協調會、專題研究會,貫徹落實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營造試點工作氛圍。一是建立臨床路徑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院長為副組長,醫、護、藥、信息、病案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分工負責,責任到人,領導小組下設臨床路徑管理辦公室,常設于醫務處,具體負責全院臨床路徑的組織實施、檢查、評估等工作。二是試點科室成立實施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長、醫務處及試點科室負責人、醫技、藥學、護理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負責實施過程中的臨床技術指導,定期對試點工作進行評估與分析。四是成立臨床路徑質控管理組與臨床路徑指導評價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強試點管理

          為規范臨床路徑工作流程,醫院制定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培訓制度、督查制度、評估制度,醫患溝通制度、質控管理制度以及試點工作協調機制等8個工作制度。

          各管理組織堅持例會制,定期開會分析、總結評價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協調解決,每個季度各管理組織要形成書面報告。并建立三級督查體系,一級為院工作領導小組;二級為質控管理與指導評價組;三級為科室實施小組。一級抓一級,確保試點工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扎實開展,務求實效。

          三、醫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存在問題

          我院在試點工作開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試點工作剛剛起步,對臨床路徑的實施還處于探索階段,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試點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試點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各科室對臨床路徑管理的重視及對試點工作的認識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科室對臨床路徑文本甚至臨床路徑本身實施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與衛生部實施臨床路徑的初衷有較大差別,個別科室沒有按照醫務科的統一部署成立科主任為組長的相關組織,對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有的醫務人員認為臨床路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醫療費用,會影響自身的收入,因此,對醫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致使對臨床科室、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的`試點工作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沒有及時研究解決,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

          2、試點工作執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嚴重、醫務人員短缺、醫院要求進一步降低平均償付標準,導致醫院效益下降;臨床路徑的法律地位問題等客觀原因,使參加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動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試點工作的執行力度。同時,一些部門之間支持協調不到位,出現手術不能按期安排、藥品斷貨、醫護之間選擇試點的路徑病種不一致、路徑要求檢查的設備和技術缺乏等,阻礙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試點科室之間工作推進程度參差不齊,部分試點科室進入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的病例數量不符合相關要求,工作滯后,工作執行不到位。

          3試點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屬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屬認為臨床路徑中檢查項目太多,擔心會增加醫療費用,因而退出臨床路徑。

          4試點工作再培訓不夠到位

          個別科室主要負責人因故沒能參加醫院統一組織的培訓,導致對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試點科室沒有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再工作培訓,甚至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個別科室還存有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會影響科室收入、降低醫務人員待遇的顧慮,不利于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如期、順利進行。

          5信息化程度滯后于臨床路徑管理

          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統計工作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導致數據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當多的項目數據還無法提供,國家無統一建設標準和要求。也不利于試點工作后期相關資料的收集、利用。

          四、單病種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臨床路徑管理要求,嚴格執行診療常規和技術規程。

          2、健全落實診斷、治療、護理各項制度。

          3、合理檢查,使用適宜技術,提高診療水平。

          4、合理用藥、控制院內感染。

          5、加強危重病人和圍手術期病人管理。

          6、調整醫技科室服務流程,控制無效住院日。

          五、建議

          1進一步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培訓工作。臨床路徑試點各專業均迫切要求衛生行政部門盡快著手按專業分類開展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培訓。我們建議能盡快利用“中國臨床路徑網”搭建一個有助于臨床路徑制定者同具體實踐者開展交流的平臺,有助于理解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文本及相關政策信息,有助于臨床路徑的細化,有助于試點科室開發出更加符合當地醫院管理流程和實際診療水平的臨床路徑。很多醫務人員對醫療質量監測指標、疾病分類icd-10和手術操作分類icd-9-cm-3編碼、《住院病案首頁》相關數據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因此,有必要開展這些方面的專題培訓。

          2加強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經驗交流。目前,市內黃梅縣人民醫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開展臨路路徑管理的成功經驗,醫院管理層及科室負責人缺少到外地參觀學習的機會,他們迫切希望能有機會外出參觀考察,以增強對臨床路徑管理的感性認識,以便更好地把握臨床路徑試點過程中的關鍵點和重要環節。

          3加快臨床路徑管理軟件的開發。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影響試點工作如期、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醫院迫切要求提供試點工作的動態監控、自動制表的相關軟件,并對臨床路徑試點醫院的相關數據及文檔的保存做出統一規定,以利于今后試點工作的評估,并為逐步擴大試點范圍以至全面推廣臨床路徑管理積累經驗。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3

          一、基本作法

          1、加強宣傳教育,統一思想認識。作為一種好的診療模式,臨床路徑管理的實施與推進需要一個過程,其中最關鍵的是醫院領導重視,醫護人員要有主動參與的熱情。醫院于20xx年3月3日召開全院動員大會,使全體醫護人員認識到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是醫院由注重規模擴張、硬件建設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向注重內涵建設、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的精細化管理轉變的必由之路;是規范服務,提高效率,控制成本,降低不合理費用,適應醫改需要的有效手段,增強了全員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會上,安排部署了我院臨床路徑管理具體工作。

          2、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為了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領導工作,我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由張建榮院長擔任主任,胡貴仲、支小衛副院長擔任副主任,職能部門負責人及臨床專家擔任成員,明確了管理委員會職責。管理委員會下設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臨床實施小組個案管理員,由業務院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履行對臨床路徑文本的開發,實施技術指導,制訂臨床路徑評價指標及評價程序,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臨床路徑管理進行改進。各臨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任組長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負責各科室路徑病種的選擇、路徑文本的制訂。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中設立由主治醫師擔任個案管理員,負責匯總分析本科室臨床路徑執行情況及變異分析。

          3、合理選擇病種,科學制訂文本。在衛生部公布的76個病種中,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以常見病、多發病為重點,以治療方案相對明確、技術相對成熟、診療過程中變異相對較少的疾病為原則,選擇適合三級醫院開展的37個病種,在衛生部公布的文本基礎上,結合本院實際組織相關專家討論,進一步明確診療時間、診療內容,根據本院基本用藥目錄明確治療藥物,以達到臨床路徑“本土化”。37個病種均制訂了醫師版臨床路徑、護理版臨床路徑文本、患者版臨床路徑文本。

          4、加強人員培訓,促進工作開展。臨床路徑是規范化、標準化的診療計劃,涉及諸多管理與技術要點,這就要求執行臨床路徑工作的相關人員必須熟悉臨床路徑的基礎理論、管理方法和相關制度,臨床路徑的主要內容、實施方法及評價制度。20xx年3月15日我們組織全體醫護人員學習臨床路徑文本及有關管理要求,不僅做到培訓工作的經常性,而且針對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相關人員專題培訓。為方便實施管理,我們將37個病種管理標準按專業在內網公布,有效指導醫護人員按照標準規范操作。

          5、制訂評估方案,落實獎懲制度。對進入路徑管理的病例,由主管醫生對實施情況進行記錄,填寫臨床路徑表,對變異情況進行分析。臨床路徑實施小組每月統計相關指標,醫院每月組織對臨床路徑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對照臨床路徑標準,重點考核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和醫療護理核心制度落實情況,對進入臨床路徑管理每例給實施科室獎勵100元,對應進入而未將納入的每例處罰100元。醫院將上述情況及時統計,定期通報,按月兌現,促使醫護人員自覺落實規范

          6、定期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工作。醫院每季度召開臨床路徑領導小組會議,分析總結前期臨床路徑工作實施效果,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設,不斷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二、 主要成效

          從近兩年來的工作情況看,我們認為實施臨床路徑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實施臨床路徑對診療程序均有具體明確標準。在臨床路徑實施前,醫生往往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開展診療活動,相同疾病不同醫生往往有不同的檢查治療行為,導致病人住院時間、醫藥費用相差懸殊,既影響了醫療效果,也容易引起醫患矛盾。實施臨床路徑后,由于臨床路徑文本對同一疾病的診療程序標準統一,要求統一,因此克服了醫療行為的差異,提高了醫療行為的規范及醫療質量。

          2、有利于醫療管理工作的開展,提高管理水平。實施臨床路徑前,醫療行為隨意性較大,醫療處置中的重要步驟很容易被遺忘或被忽視,而醫療質量管理又缺乏權威而準確的評價標準,難以對每名醫生的醫療行為進行客觀而權威評價,導致醫療管理工作難度很大。臨床路徑為醫療管理提供了一套規范權威評價標準,各科室、各專業質量水平有了可比性,有利于醫療管理工作的開展。

          3、有利于增進醫患溝通,保障醫療安全。由于診療程序的規范,醫護人員按要求及時溝通并記錄,患者入院后對自己住院過程中的診療過程能充分了解,實質上充分賦予了患者對診療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方便了醫患溝通,患者比過去更加理解醫生的醫療行為,因而能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明顯減少了醫患糾紛。到目前為止,我院進入路徑管理的病例無一例發生醫療糾紛,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滿意率達100%。

          4、有利于規范青年醫生執業行為,促進人才成長。實施臨床路徑后,醫療行為有一套明確的程序規范,青年醫生較容易適應掌握,從而有利于青年醫生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嚴格的醫療行為規范,同時也縮短了青年醫師成長周期。

          5、有利于減少病人住院時間,降低醫藥費用。由于臨床路徑對病人住院時間有明確規定,克服以前住院時間的隨意性,診療項目及治療用藥均得到有效控制。

          6、有利于醫療業務工作良性開展,促進事業發展。由于實施臨床路徑后,患者住院費用下降,滿意率提高,醫院的公信度得到社會和患者的廣泛認可,因此業務量得到提升,進而促進了醫院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達到了醫患雙贏的預期目標。

          三、幾點體會

          在三級醫院全面推行臨床路徑管理是醫院改革全新的嘗試,通過近兩年的運作,我們有幾點體會:

          1、提高認識是前提。剛試行時,我們不少的醫護人員甚至部分領導成員由于認識不夠,對實施臨床路徑顧慮重重。一是站在本位主義角度,擔憂全院整體收入會下降,影響到各科和個人的績效考核;二是受傳統管理模式制約,怕因為推行臨床路徑增加工作量而帶來麻煩,不僅醫護人員記錄表單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還有許多需要醫技、后勤等部門不斷溝通協調才能完成路徑內容。我們通過分析醫院發展現狀,認真學習標準,加強宣傳教育,不僅加深了醫護人員對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嚴峻形勢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找到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解除了存在的顧慮和抵觸情緒,使大家有信心更有決心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正確面對醫改的挑戰,作好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2、制度管理是基礎。醫院臨床科室初具規模,但人員專業素質、專科發展參差不齊,推行一項新的制度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緊密結合實施,制定實施方案,加強檢查督辦,對科室和個人落實獎罰兌現,完善的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3、因地制宜是關鍵。由于臨床路徑是新事物,其發展必然要經歷“制訂——執行——檢查——修正”不斷循環和完善提高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結合本院實際,選擇合適的病種,對方案更加具體化、明細化,并在實踐中適當加以調整,持續改進,使臨床路徑更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醫護人員執行的順從性,從而保證了這一新型管理制度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之,通過近兩年的運行,我們在推行臨床路徑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有很多實際問題須在下段工作中加以改進,以使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更好地為我院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服務水平,主動適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形勢要求發揮更大的作用。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4

          自20xx年1月起我院各科統一開展臨床路徑工作起至20xx年3月,全院內外婦兒等共有13個科室開展臨床路徑工作,有急性闌尾炎、腹溝股疝、脛骨平臺骨折等共31個病種進入臨床路徑管理。根據各科室上報數據統計,三個月來共有302例患者進入臨床路徑管理,其中有97例存在變異情況,變異率為32.12%,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共有46例,退出率為15.23%,臨床路徑完成率為84.77%。

          路徑依從性分析:心內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和糖尿病科甲亢,以及神經內外科醫生對路徑的依從性較低,其他病種醫生、患者的`依從性總體尚可,但也存在小的差異。說明大多數醫生患者對臨床路徑管理是滿意的。

          入組病人變異情況分析:單從數據看變異率尚可(32.12%),實際情況遠高于此,可能與醫生對變異的理解和記錄、統計不到位有關;住院患者總人數統計不合理,部分醫師對此理解不到位,未能將納入路徑病種的住院病人統計,而是將科室總住院患者統計,暫未能統計入路徑率。

          衛生經濟學指標:單病種次均總住院費用:與未入路徑管理的其他病種以及同一病種相比無明顯降低。

          根據以上數據統計分析,我院臨床路徑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強路徑管理工作;一是提高醫師對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二是加強臨床路徑工作培訓,三是加快信息化進程,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為科學分析路徑管理工作提供真實、客觀數據,四是加強各學科、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協作,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療效。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5

          我科20xx年4月01日~20xx年xx月31日實施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病例37例,全部為社區獲得性肺炎,其中2例因未愈患者要求出院、1例因醫保結算原因(不可控變異),退出臨床路徑,實際完成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病例34例。3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數10.9天,最短7天,最長18天,平均住院費用2964.8元。34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壓病7例,合并低蛋白血癥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合并低蛋白血癥1例,11例合并有合并癥的病例視為變異,但不影響第一診斷(即第一診斷為社區獲得性肺炎)及治療方案,不需特殊治療,故仍進入臨床路徑;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有一例患者間隔21天再次以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分析原因可能是第一次住院未完全治愈,3例患者超過標準住院天數(住院天數16~18天),其中1例原因是患者影像學資料吸收不明顯,延長抗菌藥物使用天數、1例因推遲復查異常指標、1例因病情較重,但3例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病情穩定,未予特殊治療,故仍按臨床路徑完成診療;其余31例患者住院天數符合標準住院天數,費用控制較好;20xx年4月01日~20xx年xx月31日科室收住社區獲得性肺炎病例42例,有5例因入院后確診時超過48小時,故未進入臨床路徑,20xx社區獲得性肺炎入徑率88.1%,變異率29.7%(不可控變異率8.1%)。

          經驗及體會:

          1、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2、良好的獎懲機制有利于臨床路徑、單病種管理工作的開展。適當的獎勵機制可以提高臨床路徑實施小組的積極性,適宜的處罰制度可以保障臨床路徑、單病種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存在問題:

          1、病種選擇單一,病例數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2、部分病例未嚴格按標準流程實施診治,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3、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4、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5、護理單元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介入較少。

          6、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項目數據無法提供,統計工作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導致數據整理、分析評估、監督規范工作開展困難。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科室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診療流程、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加強對臨床實施小組的監督,保障已制定的臨床路徑、單病種文本切實在執行。

          4、制定并完善獎懲制度,更好的督促臨床路徑、單病種的落實、執行。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6

          我科于20xx年7月在科室開展了臨床路徑實踐工作,婦科卵巢良性腫瘤臨床路徑通過6個月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婦科建立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通知精神,科室專門召開辦公會,研究、部署我科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確定了卵巢良性腫瘤臨床路徑,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小組,黃玉梅主任擔任組長,吳秋云副主任、劉躍群護士長擔任副組長,曾聲雯任個案管理員,鄧映嵐、黃春燕、鄭玉梅、王麗娜任臨床路徑工作指導評價小組成員。科室于7月1日制定了《婦科良性腫瘤臨床路徑工作實施管理辦法》,明確了我科卵巢良性腫瘤臨床路徑工作實施步驟、工作內容、責任人、時間節點,建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

          2.確定臨床路徑病種,實踐臨床路徑。7月1日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結合醫院及科室實際,在征求全科醫護人員意見基礎上,確定婦科卵巢良性腫瘤臨床路徑,并制定了相應的臨床路徑文本。因科室病例條件限制,7月無符合本科臨床路徑病例,20xx年8月1日婦科符合臨床路徑病例正式實踐臨床路徑。近6個月來,收治卵巢良性腫瘤病例中,除兩例因嚴重合并癥和診斷不明確未進入路徑,其余病例均進入卵巢良性腫瘤臨床路徑,共33例。進入路徑管理病例中1例因家中出現意外情況中途退出路徑,其余32例皆正常完成路徑程序。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婦科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組織病例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科室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婦科每月將分析和評價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上報醫務處和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并于每月低組織婦科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對前期臨床路徑實踐工作進行小結、評價,詳細分析臨床路徑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問題和經驗,并對下一步臨床路徑工作提出了質量改進建議。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科室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試點病種同比總費用比以前減低了5.6個百分點,住院天數同比減少了0.8天,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試點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經驗及體會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患者人數相對較多,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下一步我科將陸續開展其他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3.各部門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工作的關鍵。我科執行和開展與各職能及相關科室聯席會議制度,推行臨床路徑是一項系統工程,醫療、護理、醫技、機關等部門密切配合,機關加強指導和檢查,婦科要密切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好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醫技科室配合制定好臨床路徑文本并及時安排各項檢查,做好藥物應用的指導工作,各部門要共同抓好數據統計及分析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婦科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科室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同時,在穩定開展好現有病種的基礎上,逐步增加病種,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在全科全面推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婦科卵巢良性腫瘤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例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醫療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婦科臨床路徑工作和績效考核掛鉤,通過績效考評,鼓勵、促進婦科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7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中醫臨床路徑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發〔20xx〕8號)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啟動會議精神,我院于XX年XX月啟動了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多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努力探索、不斷深化,我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存在一些問題,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管理

          醫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指導評價組、科室實施小組等組織網絡體系。

          (1)領導小組由院長任主任,業務副院長任副主任,醫務科、護理部、藥劑科、院感科、信息科、財務科以及試點科室的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訂本院具體試點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研究制定試點工作相關管理制度,確定本院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審核臨床路徑文書,審核臨床路徑的評價結果與改進措施,協調臨床路徑開發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相關信息等。

          (2)指導評價組由業務副院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學科專家為成員,負責對本院制定實施臨床路徑、開展試點工作進行指導,組織培訓臨床路徑試點科室醫務人員,組織制訂并實施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定期分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及時反饋領導小組和試點科室。

          (3)科室實施小組由科室主任任組長,該科室高年資醫護人員

          為成員,具體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臨床路徑的實施和臨床路徑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定期對本科室臨床路徑實施效果進行評估與分析,并根據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實際需要對科室醫療資源進行合理調整。

          (二)遴選專業病種

          20xx年,我院根據衛生部下發的112個病種臨床路徑,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選擇5個專業6個病種(內科專業肺脹;外科專業乳癰、腹股溝疝;骨傷科專業單純胸腰椎骨折;針灸科專業項痹;婦產科專業盆腔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在取得一定經驗后,我院不斷深入探索,20xx年,擴大了臨床路徑管理病種范圍,外科專業增加痔(混合痔)、精濁病;骨傷科專業增加股骨頸骨折;內科專業增加中風病;針灸科專業增加偏痹病;婦產科專業增加癥瘕病。隨著業務發展和收治病種變化,20xx年,我院深入開展中醫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臨床路徑管理病種進行調整,現有四個專業15個病種(外科專業膽石、痔(混合痔)、脾心病、腸癰、泌尿系結石、精濁(慢性前列腺炎);骨傷專業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脛腓骨骨折;針灸專業腰腿痛、項痹病、中風;內科專業肺脹、胸痹、中風病(腦梗塞)急性期)實行中醫臨床路徑管理。

          (三)注重培訓指導

          1、通過院刊、簡報、院內網等方式積極宣傳,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激發專業科室和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通過強化培訓,讓各科室人員了解臨床路徑的概念和內容,掌握本科室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目標要求、步驟、環節、措施等。

          3、指導評價組加強對各科室臨床路徑管理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四)、建立健全考評機制

          1、將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納入醫療質量考核范疇,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和評分細則,醫務科、質控辦負責平時督導、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院考核,考核結果與各科室評優評先掛鉤。

          2、實行單項考核。醫院于20xx年下發了單項考核指標的通知,要求各臨床科室深入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由質控辦負責考核,根據各科室完成情況嚴格落實獎懲規定。

          二、工作成效

          通過不斷探索,深入推進,我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促進醫療行為進一步規范化、流程化,提高了疾病診治的準確性、預后的可評估性;二是降低了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數;三是降低了醫療費用;四是改善了醫患關系,提升了患者滿意度。以20xx年、20xx年為例,相關數據對比如下:

          三、存在問題

          1、現有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專業病種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凸顯專科特色。

          2、有些患者較難按路徑規定時間做好相關檢查,存在認識的誤區,住院不愿意檢查,僅要求藥物治療;患者的習慣或工作狀況使部分患者無法按路徑要求實施下去,從而出現變異退徑現象。

          3、個別科室和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實施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臨床路徑不一定能達到提高醫療質量、控制醫療成本,提高患者滿意度的目的`,而且浪費紙張,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增加了醫院成本費用,因此缺乏積極主動性,對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臨床路徑管

          理工作的推進。

          4、督導力度有待加強,部分科室臨床路徑實施的記錄、臨床路徑評估表的填寫、患者退出臨床路徑的記錄等過程評價資料不完整,不利于總結總結和積累經驗。

          四、整改措施

          1、應進一步擴大臨床路徑專業病種范疇,根據病種收治情況,做好調查研究,適時調整病種,不斷優化路徑,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2、注重宣傳,營造氛圍。加強對臨床路徑管理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提高患者對臨床路徑管理的接受和認可程度;要正確引導輿論,宣傳積極的正面信息,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全院醫務人員要高度重視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加強院、科兩級培訓教育,轉變醫務人員傳統觀念,想方設法調動醫務人員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4、不斷總結,勇于創新。要加強對全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督導、檢查,嚴格落實獎懲措施,做好資料的收集、存檔、總結,善于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好經驗、好做法,以點帶面,穩步推廣。

          XX醫院

        年月日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8

          為了配合公立醫院醫改和十項便民措施的落實,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加強以病例為單元的醫療質量管理,控制和降低臨床常見病醫藥費用,減輕患者負擔,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醫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1、制定《臨床路徑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

          醫院頒發了《臨床路徑實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長文大志為組長的臨床路徑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制定醫院臨床路徑的開發與實施的規劃和相關制度,審核臨床路徑評價效果與改進措施,負責相關的培訓工作和實施過程的協調工作。

          成立了以業務副院長為組長的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評價小組負責對臨床路徑的開發進行技術指導,制定臨床路徑的評價指導和評價程序,對實施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成立了各實施科室主任為組長的臨床路徑實施小組,實施小組負責相關資料的收集、記錄和整理,負責科室臨床路徑文本的制定和具體實施,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價與分析。

          2、召開動員會,加強培訓工作

          為了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醫院多次召開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動員會,強化了醫院臨床路徑工作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醫院兩次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臨床路徑知識的培訓,為臨床路徑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3、臨床路徑順利實施,監管工作落實到位

          醫院實施10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病種包括普外科的結節性甲狀腺腫、腹股溝疝、乳腺良性腫瘤,婦科的卵巢腫瘤、子宮平滑肌瘤,

          產科的自然陰道分娩、計劃性剖宮產,泌尿外科的精索睪丸鞘膜積液、輸尿管結石,骨科的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術)。每月由業務副院長牽頭,醫務科組織相關人員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進行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公布在每月的《醫療信息》中。在效益工資發放時,按照《寧鄉縣人民醫院臨床路徑實施方案》給予相應的獎罰。在每季度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分析上,由業務副院長對臨床路徑的實施情況進行點評。不斷強化臨床路徑管理制度的落實。

          4、臨床路徑管理日趨完善,醫療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

          20xx年1—10月各臨床路徑病種實施情況

          截止到20xx年10月,醫院共收治第一診斷符合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3767例,其中實施路徑管理3679例,入徑率97.7%,入徑率、合理率均較去年有明顯提高,入徑病例的平均住院日均少于路徑表規定的住院天數,負變異率控制在3%以下。截止目前,沒有發生一起因實施路徑管理而導致的醫療投訴、糾紛,醫護質量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住院天數進一步縮短,醫療費用進一步下降,患者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二、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各科室對臨床路徑工作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實施的質量好壞不一,須進一步加強思想動員和培訓工作。

          2、“一頭熱”現象。醫院領導層、醫務科、質控科、護理部十分重視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職能管理部門每月抽出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所有實施路徑管理的病歷進行質控、分析、總結、獎罰。但是相關實施科室的個案管理員(或主任)可能是業務工作太忙,或者是思想上不夠重視,科室路徑實施工作中的入徑管理、質量控制、分析總結等工作差強人意,沒有在環節和終末質量控制中把好關,影響了整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質量。

          3、部分科室選擇的病種需要調整。個別科室選擇的病種每月只有幾例,不能達到常見病、多發病的要求,下一步須重新選擇病種,擴大入徑病例數。

          4、進一步修改目前已實施病種的文本,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相關要求(如: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貫徹到具體病種的實施過程中去。

          5、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目前醫院還沒有上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很多項目的數據無法提供,統計工作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工作量大,極大的影響了相關數據整理、分析評估和監管工作。

          6、進一步調整獎罰方案。其中的重點是要進一步強化科室個案管理員的責、權、利,把個案管理員的工作質量進行量化,并與其個人的獎罰掛鉤,充分調動個案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把質量控制的關口前移到科室一線。把科室醫生的處方權與路徑質量聯動起來,必要時可以停醫生的處方權1—2月。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9

          為了進一步規范臨床診療流程,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為人民群眾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心病科開展了臨床路徑工作,通過心悸的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 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病人住院時間縮短,住院費用降低。20xx年我們共有120例進入路徑,有30例因變異退出本路徑,通過心悸的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心悸的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住院費平均2500元/人,比20xx年減少500元/人;平均住院天數,16天/次,比20xx年減少2天。

          2、提高了醫護工作效率。通過心悸的臨床路徑實施,縮短了醫護的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病床的周轉。

          二、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本科室醫護人員對心悸的臨床路徑工作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實施的質量好壞不一,須進一步加強思想動員和培訓工作。

          2、“一頭熱”現象。醫院領導層、醫務科、質控科、護理部十分重視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職能管理部門每月抽出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所有實施路徑管理的病歷進行質控、分析、總結、獎罰。可能是科主任業務工作太忙,或者是思想上不夠重視,科室路徑實施工作中的入徑管理、質量控制、分析總結等工作差強人意,沒有在環節和終末質量控制中把好關,影響了整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質量。今后科主任要較強對臨床路徑實施的重視,管理,實施。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0

          根據衛生部、省、市各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按照醫院的整體部署,自20xx年09月開始,我院成立了以肖培元院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試點實施工作方案。首批入選的慢性支氣管炎病種臨床路徑.。

          內科進行了認真的甄別、篩選,對于進入路徑的患者和家屬進行了溝通和詳實的告知工作,嚴格按制定的病種臨床路徑表單規范診療和護理工作,減少變異。

          截至20xx年11月底,本院共完成5例,其中變異1例。從經管醫生、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各方面的反饋意見來看,都是非常滿意或滿意。

          一、開展臨床路徑管理的體會

          在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我們體會到規范了臨床醫療行為,體現了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縮短了住院天數,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醫療活動公開透明,密切了醫患關系。

          1. 帶動了全院住院病人的整體費用的更趨合理:自20xx年09月份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以來,醫院依托臨床路徑管理手段,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門診平均人次費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費用更趨合理。

          2. 帶動了全院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我院依據衛生部臨床路徑規范模板制定適合我院的臨床路徑模板,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縮短住院天數,要求各臨床、醫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門全力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從而帶動了全院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平均住院天數。

          3. 促進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臨床路徑的制定是依據“疾病診療指南”和“操作規范”,體現診療行為的規范化、標準化。為了積極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全院更加重視基礎醫療質量和醫務人員的基本功培訓,加強落實醫療核心制度的執行。

          4. 促進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加速:臨床路徑管理體現的是工作流程的標準化,要實現診療、護理及質量監控的全面管理。

          5. 促使醫院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實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以來,大家認識到臨床路徑管理不僅僅是醫生的事情,推行臨床路徑是醫院管理工作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護理、醫技、后勤等各部門的參與和配合,同時要求醫務人員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住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有效地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促使醫院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

          6. 加強了醫患溝通,和諧了醫患關系: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所有的診療行為均公開、透明,每天的診療活動在入院時已告知患者和家屬,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屬簽字認可,同時需要患者參與和配合,醫務人員、患者、家屬都清晰了解整個診療流程和安排,有利于醫務人員間的協調和醫患間的良好溝通,促進了醫患和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要做好臨床路徑管理工作,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的認識是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第一關鍵,我院繼續加大對此項工作的宣傳教育,讓全院職工充分理解到臨床路徑管理的重大意義,使全院醫務人員統一認識,主動參與、積極配合臨床路徑管理的工作。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1

          通過仔細學習臨床路徑相關知識,參照衛生部下發《臨床路徑管理匯編》、《臨床路徑管理匯編20xx-20xx增補版》,兒科已開展了3個單病種的臨床路徑.

          自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分病種完成例數列表如下:

          一、經驗及體會: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常見病、多發病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可控性強;患者人數相對較多,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科室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好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做好臨床路徑規范執行。促進科室間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臨床路徑要整合相關檢查、診斷、治療、護理,形成多方位、團隊式診療方案,涉及科室多、人員多,無論制定還是實施,都需要進行組織協調.

          ⒊臨床路徑提供了標準化的診療過程并對其實行持續監測和定期評價,有利于醫院對醫療服務質量的控制和持續改進。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4.按臨床路徑培訓新的醫護人員,使之在短期內掌握醫護規范,避免處置失當。

          5.嚴密監控醫療過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減少醫療延誤,

          并可及時吸收醫學科技新進展融于治療計劃,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6.縮短住院天數,可降低醫療成本,減少醫療浪費,增加經營效益。

          6.隨著經驗的積累,應制定更多的臨床路徑。

          二、存在問題:

          1.科室醫務人員在醫療行為中對臨床路徑重視程度不夠,對實施臨床路徑目的認識不清,導致進入臨床路徑病例少。

          2.在下醫囑時,出現較多的操作錯誤.

          三、下一步工作:

          1.進一步加強臨床路徑的宣教工作,研究并開發臨床路徑的應用,有效地降低醫療成本和高效運用醫療資源。

          ⒉適期進行臨床路徑修改,淘汰不適宜或無法開展的.臨床路徑、增加新的文本,以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

          3.進行電腦操作培訓,減少下醫囑時的操作錯誤.

          3.施行獎懲制度,以更好的督促臨床路徑的落實、執行。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2

          我院于20xx年2月在醫院部分科室開展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通過8個月左右的試行,對部分病種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通知精神,院專門召開辦公會,研究、部署我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開展,確定了參加試點工作的科室,成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院長及主管醫療副院長分別擔任正、副組長,下設辦公室,醫務處主任任辦公室主任;成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指導評價小組,醫務處主任任組長,各試點科室主任及院老專家任組員。醫務處于2月9日制定并下發了《醫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我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步驟、工作內容、責任人、時間節點,建立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相關試點科室與2月15日前成立了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小組,并設立了個案管理員。

          2.確定試點病種,實踐臨床路徑。2月16日2月25日,醫

          務處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結合各試點科室實際,在征求各試點科室意見基礎上,確定了7個專業20個試點病種并制定了相應的臨床路徑表單。2月30日,各科室正式實踐開展試點病種臨床路徑。近8個月來,共實踐臨床路徑試點病種49例,其中2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患者轉院治療、初診有誤、病情變化等情況中途退出或終止路徑,其余41例皆正常完成路徑程序。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各試點科室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組織病例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科室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試點科室每月將分析和評價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上班臨床路徑醫務處和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醫務處并于10月22日組織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對前期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進行小結、評價,詳細分析各試點科室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問題和經驗,并對下一步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提出了質量改進建議。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試點病種同比總費用比以前減低了,住院天數同比減少了,提高了全院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試點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經驗及體會

          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患者人數相對較多,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3.各部門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工作的'關鍵。推行臨床路徑是一項系統工程,醫療、護理、醫技、機關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機關要加強指導和檢查,經治科室要密切關注診療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抓好醫療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醫技科室要配合制定好臨床路徑文本并及時安排各項檢查,做好藥物應用的指導工作,各部門要共同抓好數據統計及分析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臨床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同時,在穩定開展好現有試點病種的基礎上,逐步增加試點科室和試點病種,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在全院全面推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試點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院科兩級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將臨床路徑工作和績效考核掛鉤,通過績效考評,鼓勵、促進科室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3

          我院按照衛生部下發的《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的具體要求,認真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現將20xx年我院臨床路徑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組織實施情況:

          1、我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及臨床路徑指導評價小組,具體負責制訂我院具體試點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在衛生部下發的各病種臨床路徑的基礎上,制定我院相關試點病種臨床路徑,組織對相關試點科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并監督各試點科室開展工作,每月底組織本院臨床路徑科室對開展的臨床路徑實施效果進行評估與分析。

          2、科室成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實施小組。具體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臨床路徑的實施和臨床路徑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

          (二)、已開展試點病種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情況:

          在開展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我院多次派醫務人員參加全國臨床路徑研討會,先后到濟寧醫學院、醫大盛京醫院參觀學習了臨床路徑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學習國內試點成功醫院的經驗,結合我院在實施過程中逐漸積累的經驗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專業范圍,進一步擴大臨床路徑覆蓋的病種數量,目前已經擴大到12個。

          (三)試點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通過實施臨床路徑,我院進一步提高了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患者住院天數、手術前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藥品費用、醫療耗材費用有所下降,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患者滿意度較前提高。

          變異情況:有部分病例因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退出臨床路徑;外傷患者,患者本人要求延遲出院,影響了臨床路徑的`實施等。

          今年我院加快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各科室正在將衛生部開展的臨床路徑病種中相關病種納入電子病歷中管理,盡快實現智能化臨床路徑醫囑管理及變異分析,規范進入臨床路徑的治療、護理和服務,促進醫療質量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規范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一定會進一步按照《臨床路徑管理試點評估工作方案》及《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具體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4

          我院于20xx年x月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開始了新的一輪臨床路徑的工作。臨床各科室的臨床路徑小組加強質控,科主任組長、護士長擔任副組長,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臨床路徑的實施和相關資料填寫、收集、整理工作,并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第一季度臨床路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進一步加強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進一步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2、確定病種,進入臨床路徑。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衛生局相關通知,及醫院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確定18個病種:慢性鼻—鼻竇炎、老年性白內障、子宮腺肌病、計劃性剖宮產、肺炎支原體肺炎、腹股溝疝、門靜脈高壓、慢性硬膜下血腫、股骨頸骨折、踝關節骨折、肋骨骨折合并氣胸、良性前列腺增生、大腸息肉、終末期腎臟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社區獲得性肺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開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下面就近3月來我院路徑情況進行分析: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

          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徑病例120例,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1例、慢性鼻—鼻竇炎9例、TAI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肺炎支原體肺炎6例、終末期腎臟病—例、腹股溝疝5例、社區獲得性肺炎12例、門靜脈高壓0例、大腸息肉4例、股骨頸骨折2例、踝關節骨折4例、肋骨骨折合并氣胸—例、子宮腺肌病5例、計劃性剖宮產12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硬膜下血腫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變異29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二、經驗及體會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更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5

          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實施,規范了臨床醫療行為,體現了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縮短了住院天數,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醫療活動公開透明,密切了醫患關系。現將近三年臨床路徑工作總結如下:

          一、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情況:

          近三年來我市臨床路徑試點病種數150余個,進入路徑人數64741人,完成路徑人數58218人,完成率89.92%,退出人數4366人,退出率6.7%,平均住院日9.5日,平均住院費用8653.66元。

          二、已開展試點病種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情況:

          各醫療機構均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院長分管院長為副組長,醫、護、藥、信息、病案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分工負責,責任到人。同時各臨床科室成立臨床路徑實施小組,組長為實施臨床路徑的臨床科室主任或負責人,成員為該臨床科室醫療、護理人員和相關科室人員。加強了組織領導,明確了工作職責。

          三、臨床路徑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1、帶動了住院病人的整體費用的更趨合理,依托臨床路徑管理手段,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全院門診平均人次費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費用更趨合理。

          2、帶動了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縮短住院天數,要求各臨床、醫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門全力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從而帶動了全院服務效率的提高,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

          3、促進了醫療質量持續改進:臨床路徑的制定是依據“疾病診療指南”和“操作規范”,體現診療行為的規范化、標準化。近年來我市重視基礎醫療質量和醫務人員的基本功培訓,為加強基礎醫療質量,落實醫療核心制度的執行,積極配合臨床路徑的開展。

          4、加強了醫患溝通,和諧了醫患關系: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所有的診療行為均公開、透明,每天的診療活動在入院時已告知患者和家屬,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屬簽字認可,同時需要患者參與和配合,醫務人員、患者、家屬都清晰了解整個診療流程和安排,有利于醫務人員間的協調和醫患間的良好溝通,促進了醫患和諧,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四、臨床路徑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程度滯后于臨床路徑單病種質量管理

          大部分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統計工作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導致數據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當多的項目數據還無法提供,國家無統一建設標準和要求。也不利于試點工作后期相關資料的收集、利用。

          2、能成功完成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歷經要求實施診治。

          3、部分醫院、部分科室臨床路徑工作執行力度缺乏。

          由于實施臨床路徑增加了管理成本,臨床路徑需要專人審核,流程需要不斷維護升級,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導致部分科室對臨床路徑重視程度不夠,積極性不高,有抵觸情緒。同時,一些部門之間支持協調不到位,出現手術不能按期安排、藥品斷貨、路徑要求檢查的設備和技術缺乏等,阻礙了臨床路徑單病種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試點科室之間工作推進程度參差不齊,部分試點科室進入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的病例數量不符合相關要求,工作滯后,工作執行不到位。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快電子化臨床路徑進程。下一步將逐步實現電子化路徑管理覆蓋所有路徑病種,實現全面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為建立科學高效、特色鮮明的臨床路徑管理模式提供支持。

          2、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同時,在穩定開展好現有試點病種的基礎上,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全面推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試點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醫院兩級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醫療事故及糾紛,確保臨床路徑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04-03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1-05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最新11-15

        醫院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2-19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15篇【合集】07-15

        臨床工作總結11-13

        臨床藥師工作總結09-12

        臨床工作總結熱門10-16

        護士臨床工作總結06-20

        臨床醫生工作總結12-04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色资源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手机版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