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總結1
一、加強政策學習,強化脫貧攻堅工作認識。
一是多次組織召開全體職工會議,傳達學習關于扶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提高干部職工政治站位。二是按照中央巡視整改中列出的整改清單,制定了《區醫保局落實中央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以脫貧攻堅中形式主義、問題專題報告反映問題的整改實施方案>》,成立了區醫保局專項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專項巡視整改工作,確保整改工作落實到位。
二、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一)認真開展專項巡查整改落實。根據《中共區委關于印發<落實中央巡視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以脫貧攻堅中形式主義、問題專題報告反映問題的整改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針對承擔的整改任務,逐項逐條排定了整改措施、責任清單和整改時限。
1、取消健康商業補充保險政策。20xx年度,市級統一出臺了健康商業補充保險政策,形成了貧困人口“四保障一兜低”補償政策,拔高了健康脫貧政策標準。按照市有關管部門要求,于20xx年1月1日起對當年入院患者停了該項報銷政策。并對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平臺進行系統改造,全面落實取消政策。
2、取消“331”兜底補償政策。20xx年12月,原區衛計委、區扶貧辦、民政局、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健康脫貧保障政策落實的通知》,將貧困人口因區內無診療能力到市級醫療機構進行轉診治療的納入區級兜底保障標準補償,即在縣域、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個人年度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0.3萬元、0.3萬元、1萬元(簡稱“331”)。20xx年2月15日,按照原區衛計委、區扶貧辦、民政局、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從20xx年起不再繼續實施健康脫貧“331”政策的通知》文件要求,取消我區自行出臺的“331”補償政策,嚴格執行全省統一的“351”兜底補償政策。
3、取消20xx、20xx年脫貧人口享受綜合醫保政策。按照區政府印發的《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20xx—20xx年已脫貧人口綜合醫保待遇的通知(徽政辦〔20xx〕14號)文件要求,自20xx年9月1日起,20xx、20xx年已脫貧人口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保障待遇,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按規定享受醫療救助待遇。不再享受省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待遇。
(二)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進行系統精準識別。
1、及時完成系統標識。20xx年1月,扶貧辦提供貧困人口代繳名單共計4247人,其中14、15年貧困戶128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963人。于20xx年1月份按照扶貧部門提供的.信息進行系統維護并標識。20xx年5月6日、6月24日和8月14日,區扶貧局先后進行3次進行動態調整。按照區扶貧局工作要求,及時對所有貧困人口進行系統標識和維護。
2、確保貧困人口應保參保。截至目前,區扶貧部門提供建檔立卡應參保4127人,其中20xx、20xx年貧困人口1304人,20xx年底以后貧困人口2823人。通過核實,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均由政府代繳參保。
(三)嚴格落實綜合醫保報銷政策。
1、實行貧困人口醫藥費用“一站式”結算。貧困人口在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合規醫藥費用通過“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即時結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府兜底費用,貧困人口只需交納個人自付費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及政府兜底資金由醫療機構墊付。
貧困人口在非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合規醫藥費用,持相關票據通過新農合管理中心“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結算。個人只需承擔自付費用,其他費用由新農合管理中心墊付。
2、建立貧困人口慢性病月評審制度。20xx年5月,與衛健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卡辦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徽醫保〔20xx〕8號),要求各鄉鎮在5月29日前集中報送一批慢性病申報材料,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集中開展一次慢性病專項評審。同時完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性病月評審制度。貧困患者每月將慢性病申報材料報當地鄉鎮衛生院,各衛生院于每月25日前集中進行上報,診斷明確給予即時辦理,不能判斷的組織醫療專家進行評審。
3、綜合醫保政策落實成效顯著(含20xx、20xx年已脫貧人員)。1-10月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結算1247人次,住院醫療總費用1008.23萬元,綜合醫保累計補償855.88萬元,實際補償比為84.88%;特慢病門診(含血透門診按病種付費)累計補償7449人次,醫療總費用376.96萬元,支付各項補償金352.14萬元,實際補償比為93.41%。享受“351”財政兜底補償896人次61.17萬元,享受特慢病門診“180”專項補償3931人次37.17萬元。
(四)認真開展各項專項排查
1、適時開展專項排查。根據市、區不同階段工作要求,適時開展了“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大排查。對涉及的是否應保盡保、慢病卡辦理、政策知曉等問題進行排查。8月上旬,現場抽查了巖寺鎮、潛口鎮的扶貧工作隊、村為民服務全程工作站工作人員、鄉鎮衛生院、村醫和貧困戶,對“351”“180”等相關政策知曉情況進行督查,均表示知曉。
2、積極配合開展數據統計。按照區扶貧工作會議要求,醫保局通過城鄉居民醫保信息平臺,分批次提取各鄉鎮20xx年10月1日-20xx年9月31日所有享受綜合醫保政策人員信息發送至各鄉鎮,由各鄉鎮及時下載并告知幫扶人,實現信息共享,方便幫扶人及時了解相關信息。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及時完成信息動態調整。根據區扶貧部門工作要求,及時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增和清退工作,確保健康脫貧綜合醫保政策精準落實。
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總結2
一、工作目標
按照市衛生建康委要求嚴格落實上級健康扶貧工作規定,充分認識衛生計生系統健康扶貧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決策部署上來。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和門診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分別達到90%、80%、“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履約情況等工作。
二、 整改措施
(一) 加強組織領導, 確保健康扶貧工作有效展開
進一步加強對健康扶貧工作的領導,建立醫院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在醫務部下設扶貧組。專人負責管理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妥善處理在健康扶貧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和門診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分別達到90%、80%、“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落實。針對去年扶貧組對我院督查和暗訪出現的“先診療后結算” 問題的通報情況,我們認真總結,明確專人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運行, 確保扶貧群眾利益不受損害。 對貧困對象進行分類標識, 開通綠色通道,先救治后結算,簡化入院手續,嚴禁因費用問題延誤救治或推諉扶貧救助對象。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未簽”的問題,我院公衛科人員按區域劃分管理貧困戶,與貧困戶家人或者村醫以及貧困戶幫扶對象聯系,時刻關注貧困戶人員去向;同時下鄉核實走訪貧困戶;及時組織全鎮村醫開了村醫整改會,動員村醫積極聯系外出人員,掌握外出人員動向,做的及時簽約。
(二) 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低。
通過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健康知識講座等多種途徑進行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同時我們在全院宣傳欄、各個診室、護士站張貼和放置標示牌,讓醫護人員都要知曉健康扶貧政策,加強政策上的醫患溝通,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政策知曉率。
(三) 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減免政策及時到位。
我們加強了減免政策與信息化管理的監督檢查,根據信息系統存在問題,安排專人負責,加快完善步伐,做到發現問題整改問題, 針對來我院就診的扶貧人員,通過信息化自動化直接給予減免, 確保貧困患者各項減免政策落實及時到位。
三、 保障措施
(一)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提高健康扶貧工作在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性,確保把健康扶貧作為最大政治任務、作為重點工程來干。成立了醫院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院長兼任小組組長,各組員各司其職,在醫務部成立扶貧組,由醫務部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全面做好健康扶貧工作,將扶貧工作做為常態來抓,及時處理扶貧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嚴格執行并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和門診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分別達到90%、80%、“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履約情況、認真貫徹落實政府工作要求及文件精神。
(二) 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工作統籌,強化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在扶貧中的綜合協調能力,為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強化責任意識,責任落實到人,對在扶貧工作中有實招、干實事、見實效的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個人,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三) 規范診療行為,嚴格落實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
(四) 加大全院臨床、護理、醫技科室對健康扶貧政策的學習, 熟記各項減免政策,加強醫患良好溝通,加大宣傳力度,切實為扶貧人員就醫服務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及就醫條件。
【醫院健康扶貧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衛生院健康扶貧工作總結01-30
醫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總結10-29
醫院健康促進工作總結12-02
健康扶貧心得體會02-03
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總結05-14
健康促進醫院項目工作總結10-24
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總結11-23
醫院開展心理健康工作總結12-07
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總結優秀02-06
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總結范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