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規劃復習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市規劃復習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城市:在我國一般是指按照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直轄市和建造鎮。是非農業人口和非農業產業聚集的地區。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集約的土地使用形式。中國古代城市規劃體系最核心的內容:辨方正位、體國經野、天人合一,亦即三個基本觀念整體觀念、區域觀念和自然觀念。
2、城市化:隨著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始了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的過程,與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動相適應所產生的鄉村人口比重逐漸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的過程。
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邏輯斯蒂”曲線:城市化過程一般可以分成城市化水平發展速度慢的初期階段,城市化加速發展的中期階段和高水平城市化基礎上的緩慢發展至停滯的后期階段。
3、世界城市化發展過程的特點:發展速度快且呈持續發展的趨勢、以20世紀中葉為界限,城市化發展的主流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大城市迅速膨脹并且在現代社會中居于越來越重要的主導地位。我國城市化發展的特點:城市化數量和城市化人口總規模有較大增加,城市化發展成就較大、城市化發展過程曲折階段性特征明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與城鎮化發展基本上是積極合理有序的、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城市化發展尚處于較低水平、城市化地域差異較為明顯。
我國城市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區域城鎮空間布局、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城鎮輻射力和競爭力、積極穩妥的推進小城鎮健康發展。
4、一般城市的空間形態同時具有整體上絕對的動態性和階段上相對的穩定性特征,且具有必然的絕對的多樣性和大體上相對的類似性。
5、城市形態的分類:集中團塊型,帶型,發射型,星座型,組團型,散點型。
6、我國當前城市形態布局大體可以概括有三個特點:向動態多樣化發展、我國一般城市建設用地總平面比較集中緊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較大,綠地空地較少、許多城市用地結構不盡合理。
7、城市中心按其內容構成,可分為混合中心和專業中心兩類。
8、城市中心區時涉及城市地域結構的概念它是城市結構的核心地區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產業的集中地域,為城市及城市所在區域集中提供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活動設施和綜合服務空間,并在空間特征上有別于其他城市地區。
9、城市規劃的基本任務:統籌安排城市各類用地及空間資源,綜合部署各項建設,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0、城市住區規劃的主要內容:
1目標2城市住區的環境規劃3城市住區規劃是城市規劃的延續部分4編織住區的概念規劃5住宅設計要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和前瞻性6城市住區選址7屋檐設計8公共服務設施9綠地,休閑,曠地等室外環境10道路交通和停車設施規劃11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11、城市住區規劃發展趨勢未來城市住區:人文與自然協調共存的生態環境型住區,生產與生活綜合開發的經濟文化型住區,物質享受與精神健康巷結合的祥和社區型住區,快速公交與遠程通訊相結合的信息交通型住區。
12、城市景觀要素:自然,人文,心理感知要素。
13、一套完整的城市景觀規劃包括以下內容:宏觀尺度
————景觀評估與環境規劃,中觀尺度————城市與社區設計,微觀尺度————景觀設計和敷地計劃。
14、城市規劃:為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來確定城市的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并合理利用土地和協調城市空間布局。
15、城市生態環境規劃的任務:緩解城市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協調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環境之間的矛盾,防止生態黃精的破壞與污染,為市民創造一個舒適、衛生、安全的高質量的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
16、城市生態環境規劃的內容:城市體形環境的規劃(城市空間結構與形態城市環境綠地系統、城市景觀環境控制、歷史文物建筑及其他地段環境、新城區與舊城區環境規劃)城市生態環境控制規劃(城市環境質量優化、控制、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災害的防治、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工業布局的調整,城市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光環境和電磁輻射環境質量的控制與保護以及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與處理方面)
17、城市綜合交通規劃設計內容:道路網系統規劃、快速路系統規劃、軌道系統規劃、城市地面公共交通規劃、慢速交通系統規劃、停放車系統規劃、城市貨運交通系統規劃、對外交通系統規劃。
18、城市基礎設施工程規劃的主要任務與內容:城市(交通、給水、排水、供電、燃氣、供熱、通訊工程、環境衛生、防災、工程管線綜合、用地豎向)工程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工程規劃是保證城市基礎設施合理配置與科學布局,經濟有效地指導城市建設的必要手段。
19、城市中心區的服務職能主要包括:商務職能、信息服務職能、生活服務職能、社會服務職能、行政管理職能、居住職能。中心商務區簡稱:CBD
20、城市住區規劃理念:體現主體性、體現社會性、體現生態型、體現現代性。
21、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地區人居環境中維持生態平衡的自然空間和滿足居民休閑生活需要的游憩地體系,也是有較多人工活動參與培育經營的有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產出的各類城市綠地的集合。
22、綠地系統規劃的工作內容:
1城市綠地現狀調研2城市綠地規劃指標3綠地系統空間布局4園林綠化樹種規劃5古樹名木保護規劃6防震減災綠地規劃7綠地建設分期規劃8綠化養護管理規劃
我國綠地空間布局形式:塊狀綠地布局;袋裝綠地布局;楔形綠地布局;混合綠地布局
23、人類改造環境集中體現在城市,所以城市是以人類為主體的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
1城市生態系統是以人類(社會)為主體的生態系統2城市生態系統是具有人工環境的生態系統3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大開放的系統4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高度綜合的復合生態系統5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脆弱的生態系統。城市災害分為天然災害和認為災害:1天然災害:地震,水災,風災,海嘯2人為災害:火災與爆炸災害,地質災害,產業公害
24、城市交通系統是一個有人,貨,車,路和環境組成的相當復雜的動態系統。城市交通戰略與規劃的主導作用
1公眾利益優先2時間距離觀3被動式向主動式轉換
25、城市交通按照在總體網絡中的位置和地位對城市道路進行分類: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常見道路網絡類型為:方格網式,環線放射式,自由式和復合式。
城市規劃區有三部分組成:市區,近郊區和規劃控制區。
26、城市規劃的實質:
1城市規劃是一項政府職能2城市規劃具有法律效力的管理手段3城市規劃是量大面廣的社會實踐活動4城市規劃是一門科學5城市規劃是一門空間藝術。
27、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內容:確定城市對外交通設施的選址規模與功能、確定城市道路網絡的骨架規模和布局、確定公共交通設施的主導方式規模和布局、確定城市停放車系統的規模等級和分布、內外交通銜接系統貨物運輸系統等其他城市交通設施的規模與布局。
28、城市規劃工作的特點:戰略性,政策性,超前性,綜合性,地方性。
29、城市規劃的作用:指導作用,統領作用,調控作用,優化作用,能動作用,保護作用。
30、遙感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1拓寬了城市規劃研究的內涵,開闊了規劃師的視野2引入了最經濟,合理的綜合調查手段3力能采用最新影像地圖探索出經濟適用的方法4為研究和制定城市規劃提高了科學性
31、遙感信息的特性:
1可動態分析特性2可多層次分析特性3可重復處理特性4信息的綜合性
32、計算機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1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應用2地下管網管理方面的應用3輔助城市規劃設計方面的應用4在建立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方面取得進展。
33、城市用地模式:住區用地、工業用地、公共污染用地。
34、居住用地組成: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設施用地、道路和廣場用地、綠地及體育場。
35、城市發展的影響因素:自然因素、防御功能、經濟發展、政治體制。
36區域空間布局特點:沿高速公路和鐵路網形成密集的綜合性城市群體,金融工業服務業居住區以及農業用地配置專門化,整體經濟實力強大效益明顯。
37、城市規劃實施管理辦法:行政、法制、經濟、社會、科學管理方法。
38、新時期我國大城市規劃的任務:關于經濟發展的合理定位、關于城市規模的合理界定、關于城市結構的改造與布局調整、關于歷史城市的保護與改造。
【城市規劃復習總結】相關文章:
城市規劃培訓心得11-10
城市規劃實習報告03-02
城市規劃實踐報告范文01-31
城市規劃專業生產實習報告11-30
城市規劃專業自我介紹04-25
期末復習備考團日活動總結11-22
城市規劃應屆畢業生求職信05-16
高三教學及復習工作總結03-22
城市規劃專業自薦書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