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

        時間:2024-01-29 07:26:37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

        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依據《株洲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株洲市攸縣江橋街道鴨塘鋪中心小學整校推進實施方案》和教研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組本研修方案。

          二、研修主題

          根據精準的學情分析,進行更科學有效的的教學設計。

          三、研修目標

          根據學校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整體推進的規劃,本學期深入和完善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學科特征,聚焦課堂,依托教研活動,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切實研究、解決信息技術與信息學科教學深入融合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工作安排

          1、所有成員完成前沿課程的學習,xx年11月3號前。(蔡楊帆、歐陽芹、譚子愷、單志明、徐嘯劍各自完成。)

          2、完成信息技術支持的教研系列課程,xx年11月6號前完成。(蔡楊帆負責)

          3、制定方案:提交份學科信息化教學的研修活動計劃:依據學校整校推進實施方案,結合教研組內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設計完成本教研組的信息化教學研修計劃,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楊帆負責)

          4、完成一份信息化融合示范案例:完成一份信息技術與學科應用實踐的示范指導案例(基于本學科選擇的能力點),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楊帆負責)

          5、所有成員完成在線測評,完成能力點的選擇。坊主協助本組成員完成在線測評,完成能力點的選擇,xx年11月8前完成。

          6、完成相關能力點的系列課程,上傳作業,xx年11月13號前完成。

          7、基于本組能力點的選擇,發布校本研修任務。xx年11月15號完成。(蔡楊帆負責)

          8、所有老師完成校本研修任務,xx年11月27號完成。

          9、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提交本學科校本研修當中的整體研修成果。xx年11月30號完成。(蔡楊帆負責)

          五、研修任務

          網絡研修:11月1日開始,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中國教師研修網的研修。

          (1)技術學習: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和應用實踐,掌握相關技能工具(希沃白板、希沃授課助手)、利用教師研修網學習在線教學策略,能熟練使用13種信息技術相關工具開展教學活動;

          (2)協同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利用貝殼網等資源空間進行在線集體備課,確定一兩個應用突破口完成教學設計。例如9月份參與湖南省在線集體備課大賽。

          (3)應用實踐:每位青年教師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方式,融合學科特征,進行信息化教學研討課。

          (4)創新教學成果: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如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創客教育和跨學科融合教學研修等。

          六、校本研修:

          根據本組發布的任務為主。

        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主線,加強學習,積極探索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堅持以培訓促應用,以應用促需求,以需求促發展的策略,努力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進一步促進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隊伍自身建設

          1、明確人員分工,加強日常管理。明確“服務、指導、創新”的工作職責,在確實完成好常規的教學任務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水平與工作效率,增強協作意識、奉獻意識、研究意識和成果意識。平時重視相關資料的收集、歸檔。結合學校制定的"器材借還及其他相關業務考核制度,及時記載,積累數據。

          2、要把信息中心建設成一支學習型的團隊,所有成員要在學習的氛圍中,一起探索,共同成長。具體措施:加強制度要求,每兩周有兩節課的固定時間用來學習、研討,地點設在機房。內容有flash制作、網絡管理基礎知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等。

          (二)極開展教學研討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與實踐的重心要放在常規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同時我們必須注重在研討中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研討的質量。在“備課—聽課—口頭評議—書面評議—再次集中交流—形成總結性的`反思材料”這一系列實踐和反思的環節中,促進教學研究水平的提高。

          2、組織學習前沿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理論,開展新課程理念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配合教科室做好本校所承擔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研究課題的結題工作。

          3、配合學校開展的各級教學研討展示活動,積極參與“整合”研究,做好相關的服務工作。

          (三)提高設備使用效益

          1、加強學校電腦的管理。為節約維修成本,對電腦和常見故障,我們將主要通過集中采購電腦配件備用的辦法自行維修解決。

          2、繼續建設好教學資源庫。通過培訓,引導廣大教師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及時收集好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素材資源,并以教材體系進行編目。具體征集措施:各學科以教研組為單位,在教研組長收集組內成員平時教學中制作的教案、課件等相關拓展性材料的基礎上,由信息中心協助整理、上傳,期末進行評比、考核。繼續對現有的已購置和下載的部分資源進行整理編目,擴充校本資源庫內容。

          (四)嚴格師生培訓與考核

          1、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

          2、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競賽。

          3、組織校本培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培訓前期制定計劃,作好準備,培訓中注意講練結合,及時作好考勤記錄。

          4、加強對學生基本信息素養的訓練與考核。在強調整體推進的前提下,對部分水平超常的學生要加強訓練,在今后的技能競賽中力爭有所突破。設立中年級學生整班參與的校級鍵盤輸入競賽,三年級英文輸入,四年級中文輸入,主要利用信息技術課的途徑進行。

        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3

          一、自我分析:

          1、曾經參加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順利通過,對本次2.0培訓不太陌生;

          2、在長期教學中能自己制作PPT或希沃課件并運用,能使用WPS等基本的辦公軟件;

          3、比較喜歡用信息化的方式,使用手機WPS和電腦處理備課、聽課等事務,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礎;

          4、自己制作的課件欠缺精美與實用,不能靈活地按需修改,因為常常遇到技術性問題無法獨立解決,耗費了時間與精力,常常顧此失彼,留下很多遺憾;

          5、只注重自己信息技術能力的發展,但是關注同事、學生,尤其學生在信息搜集和處理能力上的指導較少;

          6、對于此次2.0工程的諸多能力點的學習存在如下困難:平臺推出的視頻學習能力點多、能力點關聯推薦的網站多、很大部分能力點的學習與運用對于女性教師較難、學習時間長等,此次學習提升,還有后期的推廣與技術傳授確實是不小的挑戰。

          二、研修主題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題培訓,是教育部深入貫徹國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大戰略。我將認真學習,全面促進自身成長提升,服務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研修內容及考核能力點選擇:

          1、A1技術支持的學情分析;

          2、A2數字教育資源獲取與評價;

          3、A5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

          四、研修措施和安排

          1、進一步學習相關軟件和運用平臺;

          2、完成個人5個以上微能力點的學習與錄制,分析優勢和不足,并并發布省平臺個人空間;

          3、將信息技術2.0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形成課例或課堂實錄;

          4、總結信息技術2.0個人研修情況,分析不足,撰寫總結、反思,以論文或反思的'形式,指導自身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

          五、預期效果

          1、能力點考核力爭達到優秀等級;

          2、積極參加湖南省集體備課大賽,力爭獲獎;

          3、會獨立從網上獲取音頻、視頻、圖片等資源,并用于教育教學;

          4、會利用問卷星、希沃白板、班級優化大師等制作問卷,制作課件,課堂互動;

          5、能熟練運用WPS處理文字、圖片、文件等

          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把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平臺網絡研修,為以后教育教學工作打下扎實信息基礎,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把握好這次難得學習機會,彌補自己課堂教學中的缺陷,讓更多的孩子享受信息技術時代高效便捷而有趣的語文學習方式。

        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4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rong>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最新20xx版本:八年級信息技術第二冊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信息的獲取與加工,制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其中“制作多媒體演示作品”的內容占本教材的50%,可見制作多媒體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組成與特性,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安裝與卸載軟件,獲取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用po軟件制作多媒體作品重難點:用po軟件制作多媒體作品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硬件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卸載軟件。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內容

          第一課時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查看計算機的硬件配置,安裝新硬件

          第三課時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

          第四課時獲取、安裝和卸載軟件

          第五課時了解病毒,防范惡意代碼

          第六課時掌握采集與拍攝圖像的技巧

          第七課時學會處理加工圖像

          第八課時采集、錄制聲音

          第九課時掌握剪輯與合成聲音的方法

          第十課時獲取與剪輯視頻

          第十一課時初步認識po

          第十二課時籌劃一份演示文稿

          第十三課時添加文字、圖片、圖表

          第十四課時幻燈片中添加表格、聲音、視頻

          第十五課時設置對象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課時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第十七課時發布演示文稿

          第十八課時綜合活動:制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課時復習

        【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12-09

        教師信息技術研修工作計劃 11-17

        信息技術2.0教師工作計劃12-15

        教師信息技術個人研修工作計劃11-22

        教師信息技術個人工作計劃12-01

        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15篇02-16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計劃03-22

        信息技術教師個人工作計劃09-08

        信息技術老師工作計劃02-20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伊人久久综合网亚洲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a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