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1、學習習慣和興趣
四(1)班54人、四(2)班55人,總體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課堂中喜歡動手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2、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絕大多數的學生已經掌握上半學期所學的知識,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部分同學的思維較靈活,有著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系、探索規律的精神。
(3)個別學生從知識到實踐的跨越還有些難度。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進一步培養學生勤學習、愛動腦的好習慣。
(2)繼續加強紀律教育。
(3)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和綜合的能力。
(4)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受到愛祖國、愛科學等方面的教育。
(5)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作業干凈整潔。
(6)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
2、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系,并探索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相應的計算方法和必要的計算技能,理解和掌握運算順序,發現一些運算規律;聯系數的已有知識認識整數間的一些關系和整數的一些特征;結合解決實踐問題,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聯系現實情境,經歷觀察、操作和探索相關圖形的特征以及圖形的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及其特征,了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系的簡單變換;通過實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觀念,了解容量的意義和計量單位。
(3)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體驗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掌握用折線統計圖表達數據的方法,并能按照統計圖里的數據變化分析相應的統計結果;經歷從具體問題的需要出發選擇統計圖的活動,體會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統計圖。
3、數學思考方面:
(1)在聯系已有知識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充分開展猜想、討論、解釋、交流等活動,發展推理能力。
(2)在觀察、探究整數之間的一些關系和一些特征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3)能對現實生活的有關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運算規律和概括數量關系的過程,發展抽象思維和符號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圖形特征和對圖形進行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5)經歷把現實問題中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并合理地選擇相應的形式描述數據,以及對數據作出分析和解釋的過程,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
(6)在建立數學概念、獲得數學結論、發展數學規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開展觀察、猜想、實驗、類比、歸納等活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對結論作出合理的、有說服力的說明與解釋。
4、解決問題方面:
(1)能從現實情境中提取數學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問題的結果,并進行解釋和說明。
(2)能應用相關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能解決比較簡單的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測量一些液體的多少。
(4)能選擇恰當長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據三角形的兩個已知角求第三個角的度數,根據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或底角)求一個底角(或頂角)的度數。
(5)能判斷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能從生活中找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實例,能利用方格紙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將簡單圖形平移或旋轉到指定位置,能靈活運用對稱、平移、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能用計算器探索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并能說明所得的結論。
(8)能從生活中主動收集數據信息,能讀懂有關媒體中的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能設計簡單統計活動,運用統計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根據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相應的數據。
(9)學會并具有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發展主體意識。
5、情感與態度方面:
(1)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主動探索并發現數
學知識,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系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內容,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應用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里的一些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與作用。
(3)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初步體驗探索問題的科學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學地探索問題的意識與態度。
(4)能主動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的體驗;能與他人合作交流,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有質疑和反思的意識;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5)主動、認真地閱讀一些數學知識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三、本冊教材重、難點
重點:解決問題的策略。
難點: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認識。
四、教學措施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應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
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
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
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期我繼續但任的是四年級一、二班的數學科教學,通過三年的學習,孩子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知識方面:認識了萬以內的數,能用不同的方法數出萬以內的數,能用不同的算法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能應用乘法口訣正確計算豎式乘法和除法、能應用口訣計算兩、三位數乘二位數、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能用加、減、乘、除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用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認識了幾種立體圖形和幾種平面圖形,認識了象形統計圖,能填寫簡單的統計表,認識了簡單的分數,能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試題。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認識了對稱圖形,這在以后的空間圖形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思想方面:多數孩子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課堂上能做到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積極發言。在能力方面:孩子門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數孩子能用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來表達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能在生活中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在情感方面:孩子門對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東西感興趣,喜歡老師的表揚、稱贊,喜歡老師對他們的愛。但是始終有部分孩子學習興趣不高,比如,羅成萬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鐘林不動腦筋,肖其林發言不積極,李嘉誠書寫不認真,作業不認真完成,語言表達差,不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對于這部分孩子,老師應多做思想工作,多做家訪,讓這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進步。上期期末統考,我所任兩個班級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學期我將繼續加強課堂教學的探索,使孩子們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二、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1)教學內容。本單元只介紹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并且其內容僅限于不含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和只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2) 知識聯系。學生在這之前,學習了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乘加、乘減等運算。本冊這里主要學習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它是今后進一步學習三步乃至小數四測混合運算的基礎,具體涉及乘加、乘減、加減混合及帶小括號的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2、第二單元:萬以上的數的認識
(1) 教學內容。多位數的讀寫(包括拓展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認識十進制,結合計數單位建立數概念),多位數大小比較及多位數的改寫。
(2) 知識聯系。萬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習本單元內容最直接的認知基礎。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大小比較方法等都將直接推動本單元的學習。
3、第三單元:整數加減法
(1) 教學內容。本單元安排的整數加減法,主要是多位數加減法的口算、估算和用計算器計算。同時學習加減法的一些數理知識,主要有加減法的關系和加法運算律。
(2) 知識聯系。多位數加減法的口算和估算它以萬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估算和多位數的認識為直接的認知基礎。學生在學習時,主要是將多位數改寫成整千、整百及整億的數來進行口算和估算。用計算器計算,主要是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功能,掌握用計算器計算多位數加減法制操作方法。加減法的關系及運算律,它以學生已有的加減法的意義及有關生活經驗為基礎,
4、第五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1) 教學內容。本單元包括百以內兩位數乘一位數、整百乘整十數的口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筆算和解決問題等內容,這是整數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
(2) 知識聯系。第6冊學習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筆算是本單元乘法學習的最直接的認知基礎,從本質上講,本單元并無新的內容,學生完全可以運用前面的計算方法遷移過來推動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同時,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整數乘法的計算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5、第七單元: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1) 教學內容。本單元包括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整百數、幾百幾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估算、筆算、用計算器計算乘除法,探索乘除法算式的規律等內容。這些是對整數除內容的最后一次安排。
(2) 知識聯系。表內除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筆算是學習本單元有直接的認知基礎。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整數除法的計算也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空間與圖形
1、第四單元:角
(1) 教學內容:認知線段、直線和射張,了解這些線的特征和聯系;認識角及銳角、
直角、鈍角和周角,用量角器量角、畫角。
(2) 知識聯系;本單元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了基本的幾何形(長、正、三、(圓)體(長、正、圓柱球)的基礎上,借助生活經驗,對幾何圖形 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為后面進一步學習線的關系及研究基本幾何形體的性質作準備。
2.第六單元:相交與平行
(1) 教學內容:本單元主要研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認識相交,互相垂直和平行等幾何現象。
(2) 知識聯系。本單元是在第四單元線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學生認識相產和平行的最得知識基礎。
(三)統計與概率
本冊教材安排的統計的內容,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了一些簡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重點認識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并能對數據進行理全面、深入的判斷、分析。
(四)綜合應用
除解決問題外,本冊教材安排了3個綜合應用的內容。一是第五單元后面小小設計師;二是第七單元后的節約一粒米;三是第八單元后的小錢也能辦大事。三個活動題材小,操作性強,也貼進學生的生活,有利于為學生綜合運用的學習的有關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也促進學生對數學獲得進一步理解。
三、本冊教學三維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全面經歷多位數認識、多位數加減法、三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及四則混合運算、角、垂直與平行、統計等知識的學習過程,了解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
2、正確理解加減法的關系;正確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3、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筆算方法。
4、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5、掌握不含括號和只含有小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6、明確線段、直線、射線和角(包括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意義,正確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意義。
7、認識多種多樣的條形統計圖,理解在統計圖中一格代表多個物體的意義和表示方法。
8、探索乘、除法計算的一些規律,掌握除法商不變性質。
9、經歷探索有關乘除法規律的過程。
(二)、能力目標
1、認識多位數,會正確讀寫多位數。會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大數,能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位和億位后面的尾數,會比較多位數的大小。
2、能用計算器進行多位數加、減法計算。
3、會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4、會正確地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筆算。
5、能正確地進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6、能正確地進行簡單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
7、會畫線段、直線、射線、角、垂線和平行線。
8、能在格子紙上正確地畫出條形統計圖,培養初步的統計能力。
9、培養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10、運用整數加減法、乘除法和四則混合運算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1、學習中培養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培養計算能力。
(三)、情感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建立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感。
2、 在學習中發展統計觀念。
3、了解多位數的認識及四則計算、角、垂直和平行、統計等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4、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成功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實施策略:
1、做到教學“六認真”,如備課前認真鉆研教材,理解編者意圖;課堂上老師語言要清楚準確,努力做到課堂精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積極主動的發展;批改作業時要做好記錄,要及時查漏補缺;等等。
2、愛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蹲下身去與學生交談。
3、在教學中應采取分層要求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學。
4、教材形式活潑新穎、圖文清晰精美,文字優美生動,導語引人入勝,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5、教學中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也要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通過學習孩子們都應具備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應重視理論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要讓學生多動手、動眼、動腦,同時更應選用精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教學中也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三維目標得到和諧發展。
6、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用準確的語言敘述思維過程。
7、加強日常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狠抓課堂常規訓練,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結合有關的數學歷史知識和數學文化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8、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平時的作業要求工整美觀;教育學生要有競爭意識,相信自己只要經過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勝不驕敗不餒。
9、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如用擺一擺、畫一畫、數一數等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中事物,能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在教學中做到激趣引思,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參與以探究為中心的學習,幫助學生主動構建相關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11、教學中應重視評價的作用,評價形式應多樣化,可采用同學評價、家長評價、老師評價、自我評價等。
12、我的信息技術比很多老師都差,這學期我決定每天堅持上機操作1小時,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
培優補差措施
針對上學期后進生存在問題特制定以下補救措施:
(1)對優生繼續狠抓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教育學生要寫最好的字,要做高質量的作業,考試時要認真仔細,不算錯題,不漏題。
(2)進一步加強對優生進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成績。
二、 工作目標與任務
四年級數學課教學成績C等率達100%,優秀率達到45%以上,培養優生13人。轉化差生7人。狠抓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投入到新課改工作,積極嘗試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 具體措施
1、 加強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強化素質,適應新的教育形勢。
2、 投入時間、精力做好教學環節方面的工作。
①、 認真制定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教學,認真備寫教案,用高質量的教案指導教學。
②、 向課堂要質量。課前做好準備,節約時間,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和質量。
③、 向優秀作業要質量。抓好學生的計算訓練,強化口算訓練,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培養學生認真算題的習慣。
④、 向輔優導差要質量。堅持不懈抓差生,促進優生,抓兩頭促中間。
⑤、 自加壓力,抓好知識的檢測、補漏工作。把好單元檢測關,做好所學知識的測查工作;及時批閱配套練習的1/3,及時檢測學習效果;抓試卷的研究工作,抓考試的動向,努力提高教學成績.
3、 落實分層施教工作。分層教學,分層作業,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解決好差生差,優生優的`問題。
4、 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聯系,爭取家長對孩子學習、生活的物質、精神、時間上的支持。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4-13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02-02
四年級下冊數學工作計劃03-20
四年級數學個人工作計劃03-14
四年級上冊數學工作計劃03-15
有關數學教研工作計劃數學教研工作計劃07-21
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4-04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6篇05-14
四年級數學工作計劃3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