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5-03-13 08:15:07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匯編十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匯編十篇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

          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

          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

          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

          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從中獲得科學知識

          增長才干

          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

          理解科學的真諦

          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

          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

          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

          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

          學習建立解釋模型

          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

          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

          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八個教學班

          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

          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

          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死板知識

          喜歡或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

          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

          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

          理解不甚深刻

          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

          科學常識極為缺乏

          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

          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

          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

          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

          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

          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

          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

          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

          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三冊

          全冊教材包括了"他們生活在哪里"、"養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巖石和礦物"和"自由研究"6個單元

          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

          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

          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他們生活在哪里"共6課時

          具體包括:仙人掌和駱駝(1課時)

          面包樹和斑馬(1課時)

          海藻和海豚(1課時)

          有利于生存的本領(1課時)

          給動植物搬家(2課時)

          第二單元"養蠶"共4課時

          具體包括:我們來養蠶(1課時)

          給蠶寶寶記日記(1課時)

          我們來抽絲(1課時)

          養蠶經驗交流會(1課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共6課時

          具體包括:我的位置在哪里(1課時)

          物體運動的方式(1課時)

          小車的運動(2課時)

          擺的研究(2課時)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共4-5課時

          具體包括:力在哪里(1課時)

          物體形狀改變以后(1-2課時)

          蘋果為什么會落地(1課時)

          摩擦力的秘密(1課時)

          做小車(1課時)

          第五單元"巖石和礦物"共4課時

          具體包括:認識常見巖石(1課時)

          巖石和礦物(1課時)

          認識礦物的性質(1課時)

          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1課時)

          第六單元"自由研究共3課時

          具體包括:我們想要研究的問題( 1課時)

          我們怎樣來研究(1課時)

          我們的活動成果(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

          以探究為核心

          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

          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

          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

          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

          學習建立解釋模型

          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

          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

          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

          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

          經過思維加工

          自己得出結論

          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

          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游戲 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課程總目標:

          貫徹素質教育,遵循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根據我國外語教與學的實際,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學得與習得,聽說與讀寫,輸入與輸出,功能與結構方面都掌握較好,為學生的外語學習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期課程目標:

          1、四年級的學生英語學習,應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初步了解外國文化習俗。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以后繼續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仍任教四丁班的英語,做為本班的英語教師,我不僅要首先摸清孩子們四年來英語學習的基本情況,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要特別關注那些基礎不好,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運用《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來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改變英語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的傳統教學理念,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美育的熏陶,法制觀念,綠色環保教育的滲透,注重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孩子們以后繼續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分析:

          本冊教材是供小學四年級下學期使用的,全書共分11模塊,,內含一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分為兩個單元,一般情況下,第一單元呈現本模塊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單元提供若干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和小詩,目的有三點:一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二是提高發音的正確性,三是介紹一定的西方文化。其中的一些不常用的單詞,不要求學生在歌謠之外學會使用,在本冊中,我們不僅要跟著書中的小主人公們參觀工廠,購買電腦,慶祝母親節,而且還要認識幾種中國樂器,初步學習太陽系的知識,了解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地理概況。學會如何用英語講述《狼來了》和《孔融讓梨》的故事。同時,我們要進一步熟悉敘述現在,過去和將來的事情的方法。

          五、教學措施:

          1、堅持運用《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來指導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2、在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進行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充分調動每個孩子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3、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突破重,難點,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及能力。

          六、減負提質措施:

          1、跟家長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共同配合。

          2、加大力度對學困生進行耐心輔導,不斷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

          3、注意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七、潛能生轉化措施:

          確立本期需重點關注與輔導學生對象。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具體輔導。

          八、評價措施:

          1、每上完一個模塊,及時對學生進行檢測,如背課文,聽寫單詞,詞組,并對情況及時向家長反饋。

          2、將課堂表現,家庭作業情況,課堂練習等第,平時小考績等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九、環境教育:

          在教學中涉及到環境教育方面內容就及時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從而使我們的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

          十、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20周,40課時,教材共11模塊22個單元。

          第一模塊:3課時(含一節復習課)

          第二模塊:3課時

          第三模塊:3課時

          第四模塊:3課時

          第五模塊:3課時

          期中總復習,進行階段評價:1課時

          第六模塊:3課時

          第七模塊:3課時

          第八模塊:3課時

          第九模塊:3課時

          第十模塊:3課時

          第11模塊(復習模塊):3課時

          第19,20,21周總復習共6課時,進行總結。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基本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 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

          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伙伴對話。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 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教學進度計劃

          周次起止時間教學內容課時數

          12.22-2.26古詩詞三首1

          22.29-3.4古詩詞三首 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5

          33.7-3.11七月的天山 語文園地一 中彩那天5

          43.14-3.18 中彩那天 萬年牢 尊嚴5

          53.21-3.25將心比心 語文園地二 自然之道5

          63.28-4.1自然之道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蝙蝠和雷達 5

          74.4-4.8自然的啟示 語文園地三4

          8 4.11-4.15夜鷹的歌聲 小英雄雨來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5

          9 4.18-4.2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語文園地四 5

          104.25-4.29期中考試

          115.2-5.6觸摸春天 永生的眼睛 4

          125.9-5.13生命生命 花的勇氣 語文園地五5

          135.16-5.20語文園地五 鄉下人家 牧場之國 5

          145.23-5.27古詩詞三首 麥哨 語文園地六5

          155.30-6.3語文園地六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全神貫注 5

          166.6-6.10魚游到了紙上 父親的菜園 4

          176.13-6.17語文園地七 語言兩則 文成公主進藏5

          186.20-6.24文成公主進藏 普羅米修斯漁夫的故事5

          196.27-7.1 語文園地八2

          207.4-7.8總復習

          總計:80課時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全冊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下冊由“熱脹冷縮”、“巖石的科學”、“土壤與植物”、“光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園地球”和《研究與實踐》在四年級上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前五個單元以學生發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中、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二、學生學情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對這學期的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教學目標

          1)對熱脹冷縮進行研究。從觀察生活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熱脹冷縮現象的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2)認識巖石,對巖石的形成、用途進行研究,探究巖石的變化過程。辨別巖石的種類。

          3)對土壤與植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土壤的種類與植物向哪里生長,指導如何保護土壤。

          4)對光與我們的生活進行研究,對平面鏡曲面鏡進行研究探討,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實驗的方法模擬彩虹的形成。

          5)對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進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們在那里和重力問題,如何進行測量重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2、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方法、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教學時間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教學用具



        第一周



        溫度計的秘密



        自行車為什么爆裂



        讓學生認識到物體一般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溫度計 燒瓶水溫計





        第二~三周



        認識巖石



        做個巖石百寶箱



        巖石的用途



        巖石的風化



        探究有關巖石的特征,讓學生知道巖石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



        小刀 鹽酸 巖石標本





        第四~五周



        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的種類



        土壤與植物



        保護土壤



        讓學生了解土壤與植物的關系,增強保護土壤的意識



        土壤 鐵盒 燒杯 玻璃棒 放大鏡 水槽酒精燈 紗布







        ~







        認識光



        玩鏡子



        筷子“折”了



        彩虹的秘密



        飛旋的陀螺



        光與我們的生活



        探究光的傳播、反射、折射、色散、合成及光與生活的兩面性關系



        筷子 玻璃杯 硬幣 剪刀 尺子 彩筆 手電筒 水



        第十~十三周



        航海家的發現



        地球上有什么



        我在哪里



        蘋果為什么落地



        測量重力



        讓學生了解、探究地球,引導學生了解地球的概況探究地球的奧秘



        世界地形圖 地球儀 細線 勾碼 小木塊



        第十四周



        研究與實踐


        觀察了解植物生活;對當地巖石種類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走進大自然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進人四年級以后,同學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同學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并能以自身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同學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由于同學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局部同學知識面不廣,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同學在活動的時候經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因此,本學年是培養同學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同學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7個課題,這7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但在具體教學中可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沛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

          第一單元“電”是從“什么是電”開始的。同學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地了解一點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后續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丈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同學形成關于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第二單元“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同學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同學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第三單元“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同學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身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協助同學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征和其變化規律。

          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同學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同學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對維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同學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同學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加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同學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丈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身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身的假設。

          4、堅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維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四、具體措施:

           1、了解同學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只有充沛了解同學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干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防止客觀事實與同學的想象混淆。

          2、指導同學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和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協助同學發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同學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同學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同學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同學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身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周都要對同學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同學用準確、恰當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同學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協助同學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同學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同學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五、說課稿進度表:

          0301-0305

          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點亮小燈泡

          0308-0312

          3、簡單電路

          4、電路出故障了

          0315-0319

          5、導體與絕緣體

          6、做個小開關

          0322-0326

          7、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單元復習

          0329-0402

          1 油菜花開了

          2 各種各樣的花

          0405-0409

          3、花、果實和種子

          4、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0412-0416

          5、種子的萌發

          6、動物的卵

          0419-0423

          7、動物的繁殖活動

          單元復習

          0426-0430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營養

          0503-0507

          五一長假

          0510-0514

          3、營養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0517-0521

          5、面包發霉了

          6、減慢食物蛻變的速度

          0524-0528

          7、食品包裝上的信息

          單元復習

          0531-0604

          1、各種各樣的巖石

          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0607-0611

          3、巖石的組成

          4、觀察、描述礦物(一)

          0614-0618

          5、觀察、描述礦物(二)

          6、面對幾種不知名的礦物

          0621-0625

          7、巖石、礦物和我們

          單元復習

          0628-0702

          期末考試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1、可喜之處:通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壓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二、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四、教材分析:

          1.本冊教科書遵循《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注意選擇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基礎的、適于開展探究活動的內容;在能力培養上,注意了層次上的變化,較三年級上冊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識切塊”式組建單元的做法,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熱脹冷縮》《巖石的科學》《光與我們的生活》《土壤與植物》《我們的家園-地球》《研究與實踐》等6個單元,共23個課題。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教會學生科學地對待自然界的事物。

          2、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五、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共22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五個單元:

          1、熱脹冷縮:(1---6)課,主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熱脹冷縮的現象進行研究,讓他們對力的各種熱脹冷縮有一個親歷的活動,體驗科學探究。

          2、巖石的科學:(7---10)課,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資料、對巖石的概況有初步了解,并通過掩飾的主要特征進行了解。

          3、光與我們的生活:(11--14)課,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用光入手,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設計、實驗等探究方法揭開一個個與光有關的謎。

          4、土壤與植物:(15---18)課,從自己的身體入手,引導學生涉及植物與土壤的關系。

          5、我們的家園-地球:(19—22)課,了解人類對地球的形狀的認識的歷史。了解學生所做的努力,惹事到科學的餓重要性。

          6、研究與實踐:(23、24)課,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確定研究方向和計劃;培養學生“調查與研究”等實踐能力,從而實現開發學生科學學習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六、教學進度安排

          本冊教材以單元為內容單位,在課時安排上也以單元為主,并包括隨時評價所用課時。

          第一單元:熱脹冷縮

          六課時

          第二單元:巖石的科學

          六課時

          第三單元:光與我們的生活

          五課時

          第四單元:土壤與植物

          五課時

          第五單元:我們的家園-地球

          六課時

          第六單元:研究與實踐

          二課時

          本學期上課18周共36課時,其中新授30課時,復習考試2節,機動4節。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基本情況

          四(3)班總學生數為52,其中男生31名,女生21名,學生生性懂事。但是有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經常不完成英語作業。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且又由于幾乎全班都來自外省,帶嚴重口音,英語發音有困難。

          二、本學期教學主要內容及授課總課時數

          本冊書共6個教學單元、2個復習單元, 12組會話,

          60個要求聽說認讀寫單詞并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涉及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和顏色等幾個話題)并簡單運用。能聽,做6個TPR活動。能學會3個小制作,要求學唱8首英語歌曲、7首歌謠。聽懂6 個幽默小故事。了解6 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總課時數約42課時。

          三、本學期教學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 能聽說讀寫71個短語和單詞以及10組句子和7個單詞(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和顏色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 能聽說讀寫16個單詞。

          3 能完成1個手工制作。

          4 能唱8首英語歌曲。

          5 能聽懂會吟唱8首歌謠。

          6 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四、后進生的情況分析及幫助措施

          根據上學期的英語學習情況分析,李冰樣,鄒忠友,田意文,黃合杰,王森杉英語學習情況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聽課習慣太差,上課效率很低,課后又不會自覺學習彌補,所以掉隊。另外剛轉學來的8名學生更是困難重重,個別連英語都沒接觸過。相應措施是加強對他們良好學習品格的培養,督促他們上課專心聽講,同時適當利用課外時間多幫助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后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本學期提高本學科教學質量措施

          利用小組合作形式加強對學生學習及學習習慣的管理和培養。教師則加強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學習態度、學習目的,道德品質的'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根據本學科本班級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切實有效的教學目標,向40分鐘要質量,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把功夫下在課前,課前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備課。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帶兩個班數學,一班28人,二班28人。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好,學習自覺性高,其中一班在上學期市教育局組織的統一質量監測中成績名列前茅,二班的成績較低一些,但也居全市前列。但仍有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基礎較差!學習散慢,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習慣也不好。像寧浩、王鵬、馬平等。其中張家旺、馬鑫、馬凱玉、羅依杰這些同學學習成績優異,思維靈活,對待問題常常用不同的解決方法。但也有個別同學如:一班的王瀟、王苗、宗文麗等這幾個同學,其理解能力稍差,做題的速度也慢,加之在家里嬌生慣養,稍對他們嚴厲些,就找借口不到學校。學習成績只能在及格的邊緣徘徊,學習習慣還未形成。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在“數與代數”這塊內容中安排了兩部分的內容:數的認識和運算、式與方程。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三位數和兩位數相乘、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倍數和因數;第二部分內容安排了一個單元──用字母表示數。

          本冊教材在“空間與圖形”中用了四個單元,分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升與毫升;第二部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第三部分:圖形的對稱、平移與旋轉。

          本冊教材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安排了單式和復式統計表的學習,由方塊圖形到條形圖、由一格表示一個單位到一格表示多個單位,逐步安排用單式條形統計圖描述數據,在此基礎上教學單式折線統計圖。

          本冊教材還安排了四次實踐活動,分別是“美妙的杯琴”、“我們去春游”、“圖案的欣賞與設計”、“了解我們的生存空間”。

          三、教學目標要求

          1、使學生聯系乘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簡便算法,掌握幾百乘幾十、幾百乘幾十幾(不進位)和幾百幾十乘幾十(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容量的方法,能聯系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容量單位并進行表達和交流;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和實驗等活動中,發現并認識三角形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使學生聯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認識中括號,能正確進行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計算。在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能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5、使學生在聯系生活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6、使學生經歷對幾種事物進行搭配或排列的過程,初步發現簡單搭配和排列現象中的規律,能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7、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計算簡便。

          8、使學生學會用折紙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一些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和豎直方向連續平移兩次,把簡單圖形旋轉90度。

          9、使學生經歷探索數(非0自然數)的有關特征的活動,認識倍數和因數;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數的所有倍數,以及100以內某個數的所有因數;知道2、5和3的倍數的特征,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或3的倍數;知道奇數和偶數、素數和合數。

          10、使學生借助計算器的計算,探索并掌握積的一些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能夠將這些規律恰當地運用于實際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畫直觀示意圖、線段圖等方法整理相關信息,能借助所畫的只管圖或線段圖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

          12、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初步學會根據實際問題,選擇條形統計圖或折線統計圖直觀地表示相應的數據,并能對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

          13、使學生初步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簡單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會簡化形如“ax±bx”的式子。

          四、教學措施

          1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問題。

          2結合生活實際,合理組織教材,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

          3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為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4重視過程,激勵參與

          數學教學要反對“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病。現代教學要求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必須依賴于教學過程,特別是看學生有無積極地參與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也不該經常以優秀學生的理解來代替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過程。

          5承認差異,注意教法,面向全體。

          教學不能無視差異,搞一刀切。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能逐步縮小。我們要承認學生的不同層次,并針對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力求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要注意照顧中差生,使中差生能參與課堂的學習過程,課堂練習時,要注意對中差生輔導。對優秀生也要注意發揮他們的才能設計一些“聰明題”、“多練題”讓他們更好地發展。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時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的方法,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

          6善用評價語言,激勵學生主動發展

          以熱切的激勵,發揮學生的激勵功能,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對優秀反饋信息的激勵,另一方面是對回答不夠準確的學生的激勵。以明確的導向,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教師在課堂上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巧用、善用主人語言,理解尊重學生,才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五、奮斗目標

          力爭讓現有成績穩定下來,爭取在市級和中心小學級質量監測中進入獎勵名次。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并且學生對英語比較感興趣,學生課堂表現積極、主動,樂于參與,樂于表現自己。大部分同學對學習英語都有濃厚的興趣,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較強,但有一部分同學英語基礎不扎實,學習習慣差,教學難度很大,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性,并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學習英語的語境,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幫助他們具備初步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世界意識。

          二、主要工作任務

          1、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了解新的教育教學資源查閱相關教學活動信息,觀看學校組織的課堂教學實錄及教學理論講座錄像,寫好自學筆記。在本學期末上交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案例或教學反思。

          2、端正態度、提高認識,了解新課程理念,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工作的需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利用業務學習和業余時間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反思和向名師學習,切實提高自身素質。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使用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牛津英語》,本冊教材分為3個模塊(Module),10個單元(Unit)。每個單元基本上是由Lookandlearn(詞匯教學),Listenandsay(課文教學),Sayandact(拓展練習)和Singasong/Sayarhyme(歌曲或兒歌)四部分組成。

          教材的重點難點: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四、教學措施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內容和精神,針對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結合我校學生的基本情況,我擬訂了以下的`教學措施、任務和要求:

          1、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奠定創造思維基礎。任何一種創造都是以對新學過的知識進行科學的加工和創造性的勞動為前提的。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就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深鉆教材,挖掘教材的內在聯系,認真備好每節課,精心設計教案。

          2、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教師角色,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生主體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教育觀,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方式,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讓學生說起來,動起來。

          3、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實行開放式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交流中提高英語交際水平,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合作能力。運用激勵機制,評價形式多樣化,激勵小學生積極進取。

          五、教學進度

          教學時間教學內容

          第一周Module1Unit1

          第二周Module1Unit1

          第三周Module1Unit2

          第四周Module1Unit2

          第五周Module1Unit3

          第六周Module1Unit3

          第七周Module1Unit4

          第八周Module1Unit4

          第九周Module2Unit1

          第十周Module2Unit1

          第十一周Module2Unit2

          第十二周Module2Unit2

          第十三周Module2Unit3

          第十四周Module3Unit1

          第十五周Module3Unit2

          第十六周Module3Unit2

          第十七周Module3Unit3

          第十八周Review

          第十九周Review

          第二十周FinalExamination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同學現狀分析:

          四年級有同學65人,男生35人,女生30人。

          通過近一年的學習,以對本班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局部同學成果不夠理想主要在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課時不能高度集中,思想開小差,小動作多。本學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學內容有兩點。

          1、New standard English.一年級起點第八冊。

          2、English childhood.《英語的童年》的教授。配合外教老師進行口語課的教學活動,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創設情景教學,使同學在情境中學習英語,大膽說英語,表示自身,使同學大膽說,積極做,努力唱。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11個模塊。內含一個復習模塊。每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情況下,第一模塊出現本模塊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模塊提供若干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或小詩。本書要求同學能運用語言、學會組織和發明,突破口語的表達。

          四、教學目標:

          1,激發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同學具有良好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

          3,盡可能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交流。

          4,培養一定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發明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我會依照教學的大綱完成教學要求,他們將會學會用英語如何表達將來式、過去式、以和愿望的表達。同時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發音、書寫的能力。培養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和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自我學習的能力,通過潛移默化、后繼薄發的學習達到良好的效果。

          口語教學工作,與外籍教師一起研討如何實施英語教學,讓同學和外籍教師多接觸、多交流,培養同學說英語的自信心。

          六、教學措施:

          教學前教具準備:錄音機、多媒體、生字詞、掛圖。情景創設中的道具等等。課時分配:本冊共11個模塊(其中一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用6個課時。一周完成6課時,其中包括復習課和測試課。

          總之,我會在領導的指導和同事的監督下,努力的工作和學習,使自身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年級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第二學期物理教學的工作計劃10-17

        英語教學第二學期工作計劃10-04

        英語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02-19

        大班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04-03

        第二學期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6-20

        第二學期工作計劃11-01

        第二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0-01

        小學第二學期體育教學工作計劃06-07

        四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3-08

        第二學期四年級英語工作計劃10-28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在线人成日本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