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5-02-16 07:41:52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關于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編八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編八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編排特點及重點訓練項目

          新的學期,本冊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特征,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冊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2、改進簡易方程的教學安排,加強了探索性和開放性,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與概率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的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重點訓練項目:1.小數乘、除法;2.簡易方程;3.多邊形的面積。

          二、學生學情

          因為新學期本班學生我還不是很了解,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會摸熟摸透的。我會盡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期重點是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繼續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引起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創新教學設計

          1、轉變觀念,采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2.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提高要求,不購買其他復習資料,不留機械、重復、懲罰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

          3.通過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始終一貫,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4.轉變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5.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在教學中注意采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五、教學進度:

          第1周:P1-7第11周:期中測試

          第2周:P8-14第12周:P68-74

          第3周:P15-21第13周:P75-81

          第4周:P22-28第14周:P82-88

          第5周:P29-32第15周:P89-95

          第6周:P33-39第16周:P96-102

          第7周:P40-46第17周:P103-109

          第8周:P47-53第18周:P110-119

          第9周:P54-60第19周:期末復習

          第10周:P61-67第20周:期末復習

          第21周:期末考試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數學》105-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2、過程與方法:觀察、比較、討論,經歷“認知沖突——否定——建構新概念”的探究方法,感受引入中位數這個統計量的必要性。

          3、情感與態度: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明確中位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在描述一組數據特征方面的差異,對統計數據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這是老師統計到的我班跳繩組同學的成績。(示表一)

          (表一)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云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問:想一想用什么數表示他們跳繩的一般水平呢?

          →還記得平均數怎么算嗎?

          2、(示表二)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云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平均數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130

          問:對照平均數,仔細觀察每個同學的成績,試試能有什么發現?

          →是啊,平均數怎么會比大多數同學的成績都高呢?

          為了便于觀察,下面看→跳繩組成績條形統計圖:

          →分析的好!

          →像這樣,當一組數據中出現特別偏大的數時,平均數受到影響,明顯偏高↑偏大,已經偏離了大部分人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用平均數表示他們的〈一般水平〉還合適嗎?

          →那在這里(示表四)用哪一個數代表他們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那在這里,用哪一個數代表他們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表四)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云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認識中位數

          1、比一比,找一找。

          比117大的有3個數,比117小的也有3個數,用117代表中等水平,也就是一般水平。在統計中,我們把117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示表五)

          (表五)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云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2、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中位數?

          總結:只要是按順序排列,中間位置的數就是〈中位數〉,它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過:下面是跳遠組同學的成績: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云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2.91 2.82 2.84 2.01 1.84 2.94

          (1)、分別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

          (2)、用哪個數代表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1)平均數是多少?

          找中位數遇到問題了是嗎?

          首先要把數據怎么辦?→示表:

          1.84 2.01 2.82 2.84 2.91 2.94

          →中間有兩個數,哪個是中位數?

          →就用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2=()

          總→當一組數據是偶數個時,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

          (2)、平均數是2.56,中位數是2.83。

          →用哪個數代表他們跳遠的一般水平更合適?為什么?

          →是呀,平均數比大多數人的跳遠成績都低了?什么原因?

          這里出現兩個特別〈偏小〉的`數,使平均數降低了。

          比大部分人的成績都低,所以,用中位數代表跳遠成績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3)、現在請你對比平均數和中位數,它們有什么不同?

          ↑偏大

          平均數

          ↓偏小

          ↗不受偏大、偏小數的影響,

          ↘在一組有序數據的中間,代表這組數的一般水平。

          假如一組數中沒有偏大數,也沒有偏小數,平均數會怎樣?

          ↓請看

          下面是同學們1分鐘仰臥起坐的成績,請完成表格

          平均數中位數

          32.532

          ↘↙

          (1)為什么這么接近?

          (2)現在你認為哪個數表示一般水平合適?

          總:當一組數中沒有偏大、偏小數時,平均數與中位數都可以表示一般水平。

          ↓過:通過以上活動,同學們對中位數有了更深的認識,明確了它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分析與推測:

          知道了什么?第幾名?

          ↓過:看來,中位數就是一組數據的分水嶺。它代表了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也就一般水平。

          可是,你們知道嗎?→

          3、調查與思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讓生說收獲感想。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以新課改理念為指針,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同時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這個班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個班,共有學生50人,本班學生自覺性較差,男生馬虎粗心,女生學習掌握知識較僵化,尤其是計算基礎較差,熟練程度不夠,成績很不理想,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處于末位,加之本學期又轉走多位學優生,使本班數學總體水平更低。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優生與差生的具體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體,讓學生學得扎實,既要掌握基礎知識,也要學會學習方法,更要養成各種優良的習慣。特別要注意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

          好的一點是,經過四年實驗教材的使用,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三、本期教學目標和總要求:

          1、讓學生經歷探索數的有關特征的活動,認識自然數,認識倍數和因數,會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知道質數、合數。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征。知道奇數和偶數。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能運用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認識組合圖形、并會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能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計算面積。

          3、學生將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知道公倍數和公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會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學生能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能理解分數加減法混合的順序,并能正確計算。能把分數化成有限小數,也能把有限小數化成分數。

          4、讓學生知道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據所給定的條件,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條件,設計相關的方案。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5、6班共有學生98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自主探討。但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并輔導。本學期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二、綜合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經歷探索和理解分數的意義、性質和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2、讓學生在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面積公式的過程當中,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基本技能。

          3、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相關數據的過程,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關的折線統計圖。

          數學思考:

          1、在認識等式、方程,探等過程當中,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2、在認識公倍數、公因數等過程當中,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3、在認識分數的意義等過程當中,發展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不斷增強數感。

          4、在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等過程當中,鍛煉形象思維,發展空間觀念。

          5、在學習統計過程當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解決問題: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的方程、分數、數對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當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體會其特點和價值。

          3、在用數對描述簡單行走路線和簡單的圖形變換等活動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應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

          1、能積極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獲與進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當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嚴謹性,不斷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

          3、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當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各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教學重點與難點等:

          (一、方程8課時)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實際問題,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當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當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

          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確定位置2課時)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定;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逐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1.“簡單的統計(一)”

          2.“約數和倍數”部分的調整。

          由于目前在實際教學中短除法的運用并不是很廣泛,根據教學反饋的情況來看,用圖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原理,短除法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顯著。因此,此次修訂把利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的有關內容刪去了。但是在講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等內容時,仍保留短除法的形式,幫助學生借助直觀進行理解。

          3.“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部分的調整。

          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單元中的“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但是,我們認為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需要讓學生掌握,故把這部分內容移至本單元。

          4.“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部分的調整。

          (1)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同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異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三部分內容(“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移至上一單元),并對有關例題和練習題中的數據進行修改。

          (2)刪去“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連加、連減”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5.增加“數學實踐活動”。

          高年級的數學實踐活動逐步轉向培養學生初步的課題研究能力。本冊教材中的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1)你喜歡什么電視節目?

          這個活動通過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人喜歡什么電視節目,初步體會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某些具有傾向性的現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歡體育節目,家長比學生更喜歡新聞節目,等等。

          在這個活動中,首先要使學生通過調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并從統計的結果中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

          (2)數字與編碼

          這個活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讓學生通過調查了解郵政編碼的有關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郵政編碼及生活中其他數字編碼的知識。最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給學校的每個學生編號的方法。

          通過以上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過讓學生探討一種全新的編碼規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簡單的課題研究能力。

          二、課程目標:

          全冊教學要求

          1.結合本冊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熟練程度。

          2.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3.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4.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5.使學生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定。

          6.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7.使學生學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會看和制作簡單的統計表,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學會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全冊教學要點

          1.較復雜平均數的求法。

          2.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3.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

          4.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5.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6.約分和通分。

          7.分數大小的比較。

          8.分數的加法與減法。

          三、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可愛,多數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極少數學生反應較慢,思維遲鈍,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個班是從三年級帶起的,上學期期末被抽到區里調研,雖然取得全鎮第一,但幾個后進生還需努力抓一把,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四、全冊教學進度及活動安排(以單元為單位)

          (一)簡單的統計(一)8課時

          1.數據的收集和整理5課時左右

          2.求平均數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實踐活動:你喜歡什么電視節目?機動1課時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15課時左右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左右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課時左右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8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三)約數和倍數17課時左右

          1.約數和倍數的意義2課時

          2.能被2、3、5整除的數3課時左右

          3.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3課時左右

          4.最大公約數5課時左右

          5.最小公倍數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左右

          1.分數的意義6課時左右

          2.真分數和假分數4課時左右

          3.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左右

          4.約分和通分6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實踐活動:數字與編碼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10課時左右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左右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3課時左右

          整理復習2課時左右

          (六)總復習5課時左右

          合計大約80課時左右

          五、減負提質措施

          1、加強對比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

          2、加大研究型學習的力度,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知識經驗和能力。

          4、加強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5、加強對學生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6、在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培養

          7、重視實際測量,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9、改進練習設計,促進學生的學習

          10、注重教學方法的最優化,關心了解每一個學生,注意提優補差。

          六、教學檢測及評價

          每單元檢測一次,期中期末各檢測一次。

          平時課堂表現,課堂作業,家庭作業采用評星辦法進行評比。

          七、學生輔導

          一幫一結對子單獨輔導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班級分析:

          五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數都是55人,班級男女生比例諧調,對于新課程教材,我們的學生基礎知識還算比較扎實,思維也比較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同時兩極分化也相當明顯,兩個班級差生都比較多,尤其五年級,很多差生已經開始妥協,因此,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差生的培養。上課的時候要特別關照后進生的發言,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鼓勵優等生帶差生,幫助差生也能在數學上獲得一定的收獲。

          三、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圓,百分數,圓柱與圓錐,比例,比例尺,統計。圓,百分數,圓柱與圓錐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百分數、比例、比例尺。在前面學習分數及比的前提下教學一些基礎知識,包括比例的意義、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及應用。比例尺的認識、比例尺的應用,對于百分數來說,百分數的意義、讀寫,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百分數的應用等。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圓柱與圓錐兩個單元。對于圓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比之下比較抽象,所以,學生掌握起來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學生先弄清楚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等知識。對于圓柱與圓錐,要在圓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與圓錐的面積、體積計算是重點、難點。需要學生好好把握。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中位數、扇形統計圖。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原來的比的知識和分數的相關知識,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與生活"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五、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百分數的大小,會把假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會進行分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意義和性質,利用比例的特點以及正反比例來解決實際問題等。

          3、知道圓的'有關知識,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認識圓的相關計算。

          4、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圓柱與圓錐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5、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6、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教學措施:

          1、合理利用教材,突出基本概念教學,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增加直觀和聯系實際,增加探索性和開放性,加強拓展性和知識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2、注重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加強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1)加強直觀,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對部分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或精簡。

          (3)加強開放性,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聯系實際,從現實問題情境引出數學問題,得出數學知識。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1)提供豐富的培養學習數學興趣愛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自主探索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七、課時安排

          (略)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并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系,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和中位數各自的統計意義、各自的特征和適用范圍;進一步體會統計和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 學生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3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自主探討。但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 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并輔導。本學期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四則運算的意義。

          2、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乘除和四則混合運算,能解決生活中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解決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4、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方面:

          1、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3、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4、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會傾聽與質疑。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5)學生能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么途徑理解的,

          還有哪些疑問。能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6)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7)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8)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10)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上,創建教學的問題情境,屬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五、教學進度

          第1周:1——8頁 第9周:73——83頁

          第2周:9——17頁 第10周:84——92頁

          第3周:18——27頁 第11周:93——99頁

          第4周:28——35頁 第12周:100——108頁

          第5周:36——43頁 第13周:109——117頁

          第6周:44——54頁 第14周:118——125頁

          第7周:55——63頁 第15周:126——133頁

          第8周:64——72頁 第16周:134——140頁

          六、教研課題

          如何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01

        小學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6-15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5-21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9-22

        五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工作計劃01-22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2-19

        小學教學五年級數學工作計劃八篇10-13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精選15篇)01-26

        小學教學五年級數學工作計劃7篇10-04

        小學教學五年級數學工作計劃8篇11-13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超清 | 亚洲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