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

        時間:2025-02-10 07:23:52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1

          一、學情分析

          從期末檢測成績看,總體上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及學習地理的方法,對地理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經驗,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沒有掌握應掌握的知識,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

          二、目標要求

          通過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基本的讀圖、繪圖技能。知道世界主要大洲和國家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特征、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了解。初步學會運用學過的地形、氣候等知識要素分析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分析世界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培養學生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認識到應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2、讀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

          難點: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四、教學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效益。首先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備課,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自己、備課標。尤其要深刻理解課標,吃透課標。其次,注重課堂教學的分層次,關注課堂教學中每位學生的表現。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情感。再次是開展多種教學形式(如:辯論賽、課堂小討論、知識趣味競猜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

          2、要注重必要的地理基礎知識的儲備,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如學會讀圖、填圖。注重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充分利用網絡,不斷拓寬知識面。

          4、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校本資源,開展一些活動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加強與各科任教師及班主任的溝通與合作,教師形成合力。

          5、深入了解學生,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后進生的輔導與轉化。

          6、繼續鞏固和提高已取得的區、市級的立項成果。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豐富地理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做好地理特長生的輔導工作。

          7、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環境保護意識、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

          五、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周次

          第六章 第一節自然環境 2 1

          第二節人文環境 2 2

          第七章 第一節日本 2 3

          第二節東南亞 3 4-5

          第三節印度 3 6

          第四節俄羅斯 3 7-8

          第八章 第一節中東 2 8-9

          第二節歐洲西部 2 9-10

          期中考試 11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 12

          第四節澳大利亞 2 13

          第九章 第一節美國 3 14-15

          第二節巴西 2 15-16

          第十章極地地區 2 17

          期末復習 4 18-19

          期末考試 20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通過上學期期末考的情況分析,學生學習地理的水平停留在考前的“臨時抱佛腳”。平時不注重問題的解決,和與老師的有效溝通與探討。

          這學期教學的重點就是改變上學期的頹勢,抓重點——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初二會考為指針,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

          二、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繼續任教3個班地理。通過七年級上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將本著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開展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爭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目標:

          教完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了解,對世界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著較為詳盡的知識掌握。

          四、本冊教材:

          本冊教材共五章: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了解亞洲的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特點,人文環境特點。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突出日本自然災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經濟與其他國家的聯系,了解東南亞地勢變化、地形結構特點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點。了解俄羅斯地理位置的.特點。

          第八章、《東半球其它國家和地區》了解中東地理位置的特點,石油資源,宗教,歐洲西部,歐盟,畜牧業,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農業生產,文化習俗。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了解美國移民國家,農業地域專業化,高新技術產業,巴西,民俗。

          第十章、《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科考與環保的重要性等。

          五、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鞏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得地理知識信息的基本技能。

          2. 運用學過的地形、氣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識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分析世界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 學會根據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的相互關系,認識自身與環境的關系。

          (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 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

          3. 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思路。

          4. 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的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初步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區之間的合作價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3. 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六、本學期教材重點、難點: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2、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征;

          七、教學措施和建議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A、課前準備好課,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邏輯,適當補充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考慮教法。B、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情感。

          2、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博采眾長,提高水平。

          3、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4、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5、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閱讀低體等信息資源,提高讀圖能力,并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6、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系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7、 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復復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復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八、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周次

          第六章

          第一節自然環境 3 2

          第二節人文環境 2 3

          第七章

          第一節日本 2 4

          第二節東南亞 2 4-5

          第三節印度 2 5

          第四節俄羅斯 3 6-7 段考復習 3 7-8 五一放假 9 第八章 第一節中東 2 10 第二節歐洲西部 2 11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 11-12 第四節澳大利亞 2 13

          第九章

          第一節美國 3 13-14

          第二節巴西 2 15

          第十章極地地區 2 15-16 期考復習 4 16-17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3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4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每班3個課時。新課標,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系,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

          三、具體工作

          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每次單元檢測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四、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周: 亞洲的位置和范圍

          第二周: 亞洲的自然環境

          第三周: 單元檢測

          第四周: 日 本

          第五周: 一次月考

          第六周:東南亞

          第七周:印度

          第八周:俄羅斯

          第九周:單元檢測

          第十周: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中東

          第十二周:歐洲西部

          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十四周:澳大利亞

          第十五周:美國

          第十六周:巴西 極地

          第十七周:復習

          第十八周:復習、期末測試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4

          一、基本情況:

          今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地理教學,通過七年級上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識圖以及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地理學科基礎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讀圖、識圖的能力欠缺,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將本著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開展本學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爭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快樂,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教學目標

          教完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國家有一個明晰的了解。使學生知道我們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了解我國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閱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初步知道我國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環保觀念,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地球。

          四、本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4章。

          第四章 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主要學習我國的各種資源與經

          濟發展的關系,了解我國工業的發展趨勢,還有交通對經濟的影響。

          第五章 地方特色文化與旅游;學習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還有培養學生保護地方特色文化的意識。

          第六章 我國的區域差異;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和內部特征。

          第七章 認識我國的區域,了解我國幾個特殊地域的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特點,人文環境特點等,學會分析一個區域的地域特征。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繪圖,從客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充分利用地圖冊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3、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4、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

          8、每次考試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5

          學習習慣分析

          學生知識能力

          七年級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不深,對地理學科特點認識欠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有待培養,學習習慣有待養成,大部分同學探究創新能力不足

          教學目的任務

          1.緊扣中考考點,完成每一章教學內容。

          2.注重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培養,培養分析解決問題和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

          3.重視地理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4.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力爭因材施教。

          5.結合教材和生活有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各大洲和地區的典型國家及特征。

          難點:1.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分析問題。

          3.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

          個人教題

          鎮江市立項課題:一趣二疑三主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完成任務的措施

          1.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集中研讀新課標。

          2.認真鉆研教材,強化集體備課。

          3.精講多練,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向45分鐘要效率。

          4.深化課題研究,探索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學的模式。

          周次

          起訖時間

          教學內容及復習、檢測、考試安排

          1

          2.22~2.27

          6.1.1亞洲的位置和范圍

          2

          2.28~3.5

          6.1.1亞洲的位置和范圍6.1.2自然環境

          3

          3.63.12

          6.1.2自然環境7.1日本

          4

          3.13~3.19

          7.1日本7.2東南亞

          5

          3.20~3.26

          7.2東南亞7.3印度

          6

          3.27~4.2

          7.3印度7.4俄羅斯

          7

          4.3~4.9

          7.4俄羅斯清明節休假3天

          8

          4.10~4.16

          8.1中東2課時

          9

          4.17~4.23

          8.2歐洲西部2課時

          10

          4.24~4.30

          24日-26日期中考試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1

          5.1~5.7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勞動節休假3天

          12

          5.8~5.14

          8.4澳大利亞2課時

          13

          5.15~5.21

          9.1美國2課時

          14

          5.22~5.28

          9.2巴西2課時

          15

          5.29~6.4

          10極地地區

          16

          6.5~6.11

          期末復習

          17

          6.19~6.25

          期末復習端午節休假3天

          18

          6.26~7.1

          期末復習17日-20日初中畢業升學考試

          19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6

          一、班情分析

          通過七年級上冊的地理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及學習地理的方法,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讀圖、分析、判斷和理解的能力。對地理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經驗,初步形成了簡單的地理的知識系統,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地理興趣濃厚,也很樂意去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樂意去探索和發現身邊的地理知識。

          二、教學目標

          完成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任務。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基本的繪圖技能。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對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較為詳盡的了解。同時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認識大洲本章主要內容是了解亞洲、歐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的地理位置,學習并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人口等知識。本章的重點內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難點是比較七大洲的氣候以及影響七大洲氣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區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并掌握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西部及南北兩極的有關的地理知識。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資源、人文、經濟等。本章的重點內容是掌握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西部的地形與氣候,以及南北兩極的地理概況。難點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與氣候差異對農業的影響。

          第三章

          走近國家本章主要是學習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國家,如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資源氣候、經濟文化等。本章的重點是掌握以上各國的`地形特點和典型的氣候特點,掌握各國重要的自然資源。難點是美國的農業帶的分布。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理清知識結構和教學思路,把握教材重點、難點。運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制作教學道具等,創設教學情境,設置多種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2、強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鞏固學生讀圖、填圖和繪圖的能力。利用地圖、地理填充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理性認識。同時做到教學過程中做到穿插回憶前面所學知識,增強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后的繼續學習作好鋪墊。

          3、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4、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設施,多方位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

          五、課時安排

          周次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1—2 一《認識大洲》

          第一節亞洲及歐洲 43 一《認識大洲》

          第二節非洲 24 一《認識大洲》

          第三節美洲 25 二《了解地區》

          第一節東南亞 26 二《了解地區》

          第二節南亞 27 二《了解地區》

          第三節西亞 28—9 二《了解地區》

          第四節歐洲西部 4

          第五節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10 三《走近國家》

          第一節日本 211 三《走近國家》

          第二節埃及 2

          第三節俄羅斯12 三《走近國家》

          第四節法國 213 三《走近國家》

          第五節美國 214 三《走近國家》

          第六節巴西 2

        【七年級地理下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學工作計劃05-28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工作總結08-20

        七年級下冊工作計劃02-17

        七年級語文下冊工作計劃02-10

        精選七年級地理工作計劃三篇08-17

        七年級地理工作計劃9篇11-14

        七年級地理工作計劃匯總八篇08-20

        七年級地理工作計劃集合5篇10-18

        七年級地理工作計劃集合8篇10-18

        七年級下冊工作計劃合集5篇12-30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婷婷在线分类视频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