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倡議書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都跟倡議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通過倡議書倡議者可以更好地申明發布倡議的目的。一聽到寫倡議書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溺水安全倡議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家長:
您好!關注暑期學生安全,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為了進一步做好學生20xx年暑期安全工作,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消防支隊特別提請各位學生家長在暑期要認真履行監護人的教育和監管職責。為防止學生暑期安全事故發生,希望家長做好以下安全教育: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
隨著氣溫漸高,學生玩水、游泳現象更趨頻繁,學生溺水事故頻發。為了避免意外溺水事故的發生,希望各位家長積極參與,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1、充分認識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溺水事故會給家庭帶來難以挽回的后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各位家長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讓孩子也能深刻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危害,從而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
2、做好預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安全教育關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在家期間,請您加強對孩子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監護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切實讓孩子做到“五不準泳”,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帶領下游泳,不準到沒有安全設施、沒有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教給孩子預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護自救能力。如有條件您可以教會孩子掌握游泳本領和溺水自救的能力,還要讓孩子知道在發現同伴溺水時應立即大聲呼救,不宜盲目下水救助,避免造成更多傷亡。
二、消防安全教育
另外,暑假期間天氣炎熱干燥,是火災的高發期。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孩子一起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提高我們的防火能力。
(一)家庭防火的的基本要求:不要臥床吸煙、不要亂扔煙頭;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正確使用各種家用電器,選擇安全可靠的的電源開關,出門前關閉電源;在家庭中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并學會正確使用。
(二)遇有火險時,請用下列方法處置:發現火情后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講明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最主要的是盡快離開現場,脫離危險,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浸濕毯子或被褥披在身上并包好頭部沖出房間,安全脫離火災現場。
(三)火場逃生要訣:
第一訣:住戶務必留心各疏散通道,以便盡快逃生。
第二訣:火場充滿煙霧,可用濕毛巾蒙住口鼻,匍匐撤離。
第三訣:盡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現的地方。
第四訣:如果身上著火,應趕緊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
三、其它安全教育
1、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外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2、注意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不得購買和食用三無食品、過期變質食物;
3、注意個人人身安全,不要隨便搭理陌生人,盡量不給陌生人帶路;
4、其它安全教育等。
希望家長切實履行安全監管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孩子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不懈努力!防溺水安全教育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時近盛夏,不少人選擇了游泳這個避暑的方法。
但每年時有學生溺水事件的發生,蓓蕾初開,前程無限,卻被無情的河(塘)水所吞噬,令人痛心。
為積極響應六月份為安全生產月,開展以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周活動,創設更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努力杜絕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我們特向全校學生發出以下倡議:
一、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不參與那些危險的活動,不到危險、陌生的河域游泳。
二、在有家人陪伴地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規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活動,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三、學會相關的防溺水知識,并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
四、從我做起,嚴守學校紀律,堅決不參與危險的外出游泳活動。
五、在加強自我安全意識的同時,亦努力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對于那些違反學校紀律,私自外出洗冷水澡的行為,要堅決抵制并勸阻。
六、一是嚴禁私自或結伴到水庫、沙溪河等水域嬉戲或游泳,二是嚴禁在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警示標語的水域處下水戲水,三是嚴禁在公園尤其是靠河處逗留玩耍,四是嚴禁私自到河邊看漲大水,五是嚴禁自行下河救人。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她不象財富能失而復得,也不象離離原上草周而復始。誰失去了生命,不僅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還要給活著的親人留下心靈的創傷。同學們,我們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我們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學習,積極要求進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共同擔負起歷史和時代的重任。
讓我們行動起來,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杜絕悲劇的發生。
【防溺水安全倡議書】相關文章:
防溺水安全倡議書11-12
小學防溺水安全倡議書03-22
防溺水安全倡議書15篇(精選)07-31
防溺水安全教育倡議書 07-01
防溺水安全倡議書(精選15篇)01-04
防溺水安全倡議書15篇01-01
防溺水安全的倡議書15篇12-16
防溺水安全倡議書(15篇)01-14
防溺水倡議書03-19
防溺水倡議書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