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產業園招商策劃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產業園招商策劃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園區建設的基本近況
(一)園區規劃結構日益完善。工業園區是年3月成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依據“一區多園”的實際特點,園區平臺建設在招商引資項目帶動下,積極履行“引鳳筑巢”機制,以磷化工、機械加工、新型建材、農產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為支持,以招商引資為手段,搶抓第二輪土地修編的時機,編制完成了園區發展總體戰略規劃、園區環評申報書、化學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和洋坪、石頭店、萬里、汪家、城南工業園節制性規劃;建成了荷花化學工業園、江北化工產業園、萬里化學工業園、汪家工業園、城南工業園、石頭店建材工業園、城北農產品加工園、洋坪工業園棚鎮馬家灘建材片區和雙路食品醫藥片區等8個產業園。園區規劃節制面積由創立之初國土部分審批的4200畝發展到近10000畝。
(二)園區設備配套初顯成效。依托鳴鳳城區和原三江集團搬家后轉交當地的存量土地,在引資入園項目建設的帶動下,對新建和革新的基本設備,采取“縣政府投入為主、項目配套為輔、企業打包建設、本能機能部分監管”的方法,完成了項目建設所需供水、供電、通信、道路等資源的配套和共享,夯實了8個產業園的平臺建設。近5年來,園區投入基本設備配套建設資金達20億元,完成土地平坦10000畝,建成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6座、2萬噸/日供水站3個、3萬噸/日污水處置站1個,建設完成供電線路500千米、供水管網50千米、園區道路60千米。
(三)園區項目建設提檔升質。在5年的發展中,園區立足我縣磷礦、硅礦、陶土資源優勢和機械加工產業基本優勢,打破傳統生產黃磷、五鈉、立窯水泥、琉璃瓦、白廠蠶絲、食用菌等產品的工藝格式,向高新技能、高附加值、高稅收、低能耗、低污染、中下流產品謀取項目,引進了吉星食品級磷酸鹽、奧力鑄件、花林旋窯水泥、安廣高檔陶瓷墻體磚、楚陽醫藥中心體、食德福噴鼻菇精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額度大、經濟效益好的項目。別的,還經過引進宜昌人福藥業針劑、武漢天一科技生物制藥等項目,拓寬了我縣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十一五”時期,園區共引進和興修項目102個(過5000萬元的52個,其中過億元的28個,過10億元的3個,過20億元的1個),其中投產項目46個;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9.4億元,年均遞增91%。
(四)園區投資情況大力優化。五年來,面對交通區位劣勢,園區認真落實縣委、縣縣政府“二次創業”政策,對固定資產投入強度按1億元(不低于90萬元/畝)、6000萬元(不低于70萬元/畝)、20xx萬元(不低于90萬元/畝)三個層次,分設了2萬元/畝、3萬元/畝、4萬元/畝三個土地出讓標準,降低了項目準入門檻。對投資額度大、產業帶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執行“一企一策”的優惠政策。經過標準行政審批、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政處分等順序,縮短做事時效,免收2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25項運營服務性收費,營建了寬松的投資情況。經過采取外出調查、節會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4+1”專班運作、工業“縱貫車”和“保姆式”服務等辦法,在全縣上下構成了指導注重、部分支持、企業家創業、群眾反對、齊抓共建的園區建設氣氛。
(五)園區經濟總量不斷增大。當前,園內共有規劃以上企業51家。據計算,年、年、年,園區規劃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增進比例辨別為35%、40%、68%,工業添加值增進比例辨別為37%、45%、58%,固定資產總投入增進比例辨別為30%、50%、80%;園區規劃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53億元、工業添加值48億元、固定資產總投入20億元、稅收總額1.39億元,辨別占全縣工業經濟的42%、42%、62%、73%,從業人員達15000人。
二、園區建設存在的首要問題
(一)園區土地供給缺口大。國家土地審批順序日趨嚴格,土地供給方案日益緊缺,省國土地資源廳20xx年度下撥宜昌市土地方案僅3000畝。而隨著我縣工業化歷程的加速,均勻每年土地需求量為1000畝以上,項目建設用地與有限的土地方案之間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園區設備配套壓力大。當前,園區平臺建設首要依托入園項目帶動,基本設備建設一直滯后于項目建設。因為8個產業園渙散結構,各自為陣的基本設備急需革新和重建,強弱電線路遷徙工作難度極大,且入園項目建設的需求對園區供電、供排水要求愈來愈高,園區渙散格式招致縣財務基本設備配套壓力增大,單一依托縣財務有限財力配套建設,不只制約了園區發展速度,還嚴格影響了落地項目建設進度。
(三)園區產業發展條理低。我縣入園項目大多屬于當地資源性開發項目,項目規劃化效益低,投資過10億元龍頭企業及大項目數目很少,5000萬元以下小項目、小企業很多,初級產品多、層次低,中高檔科技產品少,粗加工企業多,精湛加工企業少,產業精度不高,產業關聯度低,既不利于產業鏈的延長,更不利于土集約化和節能減排。
三、園區下一步擴容提質的基本思緒、目的和辦法
(一)基本思緒
具體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依照“統籌規劃、分步建設、突出重點、項目帶動”的準則,強力履行“筑巢引鳳”機制,不斷加大規劃前瞻性,加強產業堆積力,提高土地集約率,整合伙源,拓寬融資渠道,加速園區基本設備建設措施,構成規劃科學化、產業特征化、土地集約化、節能環保化、可繼續性發展的格式。
(二)首要目的
1、“十二五”時期,編制完成寺集鎮工業園節制性祥規及區域性環評申報。
2、新增建設用地上積15000畝,其中:老花林寺集鎮4500畝、慈化5000畝、紅林20xx畝、桃李20xx畝、花圃1000畝、荷花100畝、江北200畝、萬里200畝。到“十二五”期末,園區規劃可節制面積達25000畝。
3、投入資金20億元,在老花林寺集鎮、慈化、紅林、桃李、花圃建成110千伏變電站1個、35千伏變電站4個、2萬噸/日生活供水服務站1個,在花林寺鎮建設垃圾處置基地1個、3萬噸/日污水處置站1個,完成花圃至桃李至老花林寺集鎮、慈化至石頭店共30公里的園區道路建設,完成花林工業區交通大互通,打造南區工業經濟板塊。
4、發展規劃以上企業打破100家;完成工業生產總值300億元;培養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40家以上、過10億元的企業10家以上、過50億元的企業2家以上、過100億元的企業1家以上,培養上市公司2家。
(三)對策辦法
1、擴展園區發展空間。一是依照“利于對交際通、利于情況維護、利于集中連片、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準則規劃新增工業用地。由園區和鄉鎮構成工作專班,對老花林寺集鎮、原紅林廠、花圃村、慈化村、桃李村河灘等地,扎實認真地做好用地前期人口、道路、供電、供排水的查詢、計算和測量工作,超前制訂規劃范圍內基本設備遷徙革新可行性方案,以及掉地農民的宅基地、就業、養老、醫療保證的合理安頓方案,保證完成經濟發展與社會不變的雙贏。二是經過萬山微型汽車等大項目帶動新增工業片區開發,經過東圣、吉星化工、西部化工做大做強,延長產業鏈,構成產業集群,以擴展荷花、江北、萬里工業園現有規劃節制面積。三是做好閑置、低效工業用地的清算和處置。對因為工業項目本身原因招致用地閑置或低效應用的,將現有工業用地進行實時清理核對,經過堅持約束機制和責任追查準則,加大閑置土地的收受接管力度;四是經過與企業進行溝通協商,指導企業采取技改、資產重組、以商招商、土地置換應用、優勝劣汰等方法,為新項目供應用地保證。
2、完善園區建設平臺。一是把規劃編制造為園區建設的先導來抓。延聘高天資的設計單位,高標準、高質量編制行將規劃的工業園基本設備建設節制性規劃。注重與各產業規規定位、嚴重項目規劃相聯接,注重與區域內資源要素、人口集聚、商貿發展、新農村建設等有機結合,注重對新開發工業區項目標指導,盡量防止將分歧產業、分歧巨細、分歧技能含量的項目混同,保證工業企業和項目按產業規劃結構入園,以利于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堆積。二是依托縣政府力量,在抓好園區基本設備建設投入的還,實時包裝與園區基本設備相關聯的市政、民生項目,依托發改、交通、水電、銀行對上爭奪政策資金,用于工業園區道路、供電、供排水、防洪等基本設備建設。三是積極爭奪國家環保政策扶持資金,建設城鎮與園區公共配套的“三廢”處置基地,對現有入園企業及項目環保問題,進行集中管治。
【產業園招商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招商策劃方案05-28
茶陵同學聚會策劃方案招商05-31
招商策劃書05-15
商場招商策劃最新08-20
招商策劃書[合集]05-20
招商策劃書(精選16篇)06-29
招商活動策劃書最新11-12
[優]招商策劃書15篇05-15
招商策劃書范例1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