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類簡史》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簡史》讀后感1
我推薦的這本書是一本漫畫版的《人類簡史》。我是在媽媽的陪伴下讀完的,這本書分為了七個部分,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分別是:史前時期、古文明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啟蒙時代、工業革命時期以及20世紀和21世紀。
通過閱讀我了解了史前時期人類學會了用工具和鉆木取火;古文明時代人類開始冶煉金屬用來打造首飾,在這個時期中國人發明了紙;中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和印刷術,還最早制造了火炮;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完成了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法國人發明了現代外科手術;啟蒙時代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莫扎特成為了世界上最出名的音樂家之一;工業革命時期人類發明創造了火車、電燈、電話、汽車和電影;20世紀我們的生活里有了飛機、電視、計算機和互聯網!
很早很早以前人類以為地球是大餅形狀的,平平的;我們的`祖先看起來像猿猴。隨著人類的進化,世界變成了我熟悉的樣子,我不知道未來的世界是怎樣的,但是我希望未來是和平的、美好的!
《人類簡史》讀后感2
成吉思汗說過一句很威武雄壯的話:“雄鷹飛過的地方,都要變成蒙古人的牧場!”什么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統統都是我大汗養牛養羊的地方。如此看來,這些被蒙古人打敗歐洲騎士,漢人南人們,可以說是間接地被牛羊給控制了。
大國之爭,本就是不見血光的暗戰。去年先是中興被卡了脖子,接著華為又被抓了CFO。這說明啥?說明這個世界的控制權還是在以川總為核心的'老美手里嘛。
去年初,一堆人咋咋呼呼厲害了我的國,到年底卻哀嘆股市藥丸樓市藥丸全部藥丸。今年一開始,我的國就連發幾個大招,一邊放水一邊減稅,群眾們就又激動起來了。
不怪他們,吃瓜群眾本來就不需要有什么明辨是非的能力,更不要去思考了。
就算思考也沒什么用。
畢竟,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人類簡史》讀后感3
或許每個人都曾想過,我們的祖宗是什么模樣?我們來自何方,又去往何處?人類如何登上食物鏈的頂端?金錢、帝國、宗教如何橫掃全球?在作者的'敘述中,這些復雜的歷史現象和原理,像一部大片呈現在眼前。他用幾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類從東非一個普通動物族群,到如今遍布地球,地位直追造物神的發展歷程。
作者只用了區區400頁,就鋪陳開智人的整個歷史過程,個中精彩令人拍案叫絕;個中反思令人掩卷沉思。在7萬年前,智人還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在東非的角落中可憐兮兮地生活著。但其后一發而不可收拾,智人很快就躍升成為整個地球的主宰,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進入神的境界。
從歷史進程來看,人類并沒有一個鮮明的目標,而且,直到如今仍然迷茫。作者最后提出,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險,莫過于此!
或許,我們該好好思考下這個問題。
《人類簡史》讀后感4
花了幾個月,斷斷續續讀完了《人類簡史》這本書。感觸頗多。作者很多想法相當獨特,特別是結合了很多生態環境歷史,更具有順服力。把人類歷史說成是“從動物到上帝”,理念構思得巧妙,證據也令人信服。
相比而言,中國歷史學者科學素養略差,懂生態環境史的人又不太精通社會政治人文歷史,短期內估計還沒人寫的出這么精彩的歷史書籍。本書的缺憾就是中國或亞洲史料極少,故事都是以西方為主,太不把其他地方的`人當人看了,算是本書的不足之處吧。
說來奇怪。初高中階段,我非常不喜歡歷史,不知為何大學之后卻有點入迷了。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特別是好史值得細細品味。正如作者所言,歷史并非用來預測未來,但歷史可以擴大我們視野,讓我們知道人類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這本書還真令人茅塞頓開,不愧為一本牛書。過幾年后,我必定還要再讀一遍。
最后,讀完《人類簡史》不得不說,雖然有不少人是蠢貨,人類也犯錯,但人類真是太牛了。
《人類簡史》讀后感5
尤瓦爾·赫拉利對金錢的看法。不論我們來自哪里,信仰如何,錢永遠是全世界的共識。它可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這個信任,書中所說,不同于宗教的“源于本心”,而是在“其他的人都信任”這個巨大的前提下達成的。
另外關于錢,其實書中也有一個論點我覺得對我很有啟發。現在的我們看種姓制度、奴隸制度,只覺得那時的人沒有倫理道德可言,無知而且傲慢。其實現在這種階級歧視并沒有被消除,而這個歧視就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富人永遠可以用錢享受特權,而窮人不可以,就如以前白人孩子能夠去上學,而黑人孩子卻不能進入同樣的學校一樣。
而更重要的是,很多富和窮的差距,其實是從出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被定義的.了。也就是說,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和別人有了差距,這和我們所鄙視的被廢除掉的歧視有什么差異?
但總有值得開心的地方:只有窮與富的差異,是可以被我們改變的。膚色無法改變、民族無法改變,但有沒有錢,是所有人能力范圍之內的,不過需要的努力程度不一樣罷了。
這是我們智人現在做到的微小的,但非常重要的改變。
《人類簡史》讀后感6
作者認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火的使用是至關重要的。約30萬年前,人類祖先對于火的使用已經是信手拈來了。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也是對付獅子的利器。由于火的小心利用,人類把原本無法穿越的貧瘠灌木叢變成了充滿獵物的原野。大火燒完一片地方后,留下了燒焦的動物、堅果和植物的塊莖。
但火最重要的作用是烹飪。黑猩猩咀嚼消化生的食物需要5個小時。而人類由于學會了烹飪,花費在咀嚼消化上的時間大大減少,更重要的是,烹飪殺死了食物中的細菌和微生物。烹飪的出現讓人類的食物選擇范圍大大增加。一些學者也認為,烹飪使得人類的腸道長度縮短,促進了大腦的發展。
火也讓人類和其它動物產生了巨大的鴻溝。其它動物縱然有強壯的'肌肉,巨大的牙齒,寬大的翅膀,但也只能利用自然的力量,卻不能對其控制。而人類學會使用火,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點火來完成特定的任務。而且,使用火的力量和人自身的身體構造、形態和力量沒有關系,即便是一位形單影只的女性,也能點燃大火燒光整片森林。火的使用意味著很多事情都會接踵而來。
《人類簡史》讀后感7
有讀者認為這本書并無新意,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將一些零碎的知識進行了歸納,本質上也沒有提供更多有意義的價值。
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這本書的厲害之處不在于提供了多么了不起的'知識,也不在于表達了前所未有的觀點,而在于,用可讀性強的生動的文字,有理有據,視角宏大,系統性的闡述了人類的過去、現在,也對未來進行了展望,其間也對金融、宗教等歷史進行了描述。
最關鍵的是,所有這些內容,以及作者試圖提出的觀點,都做到了邏輯自洽,而不是生硬說教,至于其中的信息謬誤?目前也并沒有發現有人明確提出,因為作者確實都是引經據典而來,你可以不認同他提出的觀點,但沒法反駁他所描述的信息。
總之,這本書提供的價值,或者說看點在于:
1、有趣的知識點;
2、整體性和系統性。
所以我并不認為這是一本"網紅"書,因為能做到一點就已不易,能夠將二者結合起來,一定會成為經典之作。
《人類簡史》讀后感8
關于《人類簡史》,最有趣,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觀點,幾乎可以肯定都出自“農業革命”這部分。看看輿情分析就知道,網上掐架的,讀者評論的,迷妹們崇拜的,幾乎都圍著這幾章整。
在這部分里,作者拋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值得深思的觀點:
農業革命可以說是史上最大的一樁欺騙。
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但其實是植物馴化了智人。
這位埃及農民也是駝著背做事;這跟牛沒什么兩樣,就是一輩子做著有害身體、心靈和社會關系的勞動工作。
人類文明開始,大家都只能狩獵采集,可飽一頓饑一頓的,不爽。之后老祖宗們發現農作物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糧食又可以儲存,干一年等于以前兩年啊!這豈不是食物自由的捷徑么?為了吃得更飽,活得更好,我們的老祖宗們開始謀求轉型,當起了農民,發展起了第一產業。
可結果呢?貌似是比以前好多了,孩子越生越多,部落越來越大,平均卡路里的攝取量也上去了。可是,每天都得給農作物施肥澆水除蟲,日出而作日落還不見得能息,累得要死,并不見得比以前更開心啊。
反倒是小麥——1萬年前還是野草,現在一躍而成了決定人類生死的重器,讓我們須臾離不開。
那么,到底是我們控制了小麥,還是小麥控制了我們?
《人類簡史》讀后感9
簡單來說,這本書應該還是作者世界觀的一個總和,個人感覺對于大學生會有比較大的開悟,還是值得閱讀的書籍,但是其實觀點上過于泛且散,這也是科普類讀物的'必然吧。
再來說說讀這本書最大的感悟,是關于人性。
以前,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喪失了人性。比如羅翔老師說某些人,讀法律讀到沒有人性了,這是絕對不應該的。在我看來,也是如此,很多人,讀書讀到沒有人性的,包括很多精英或者所謂絕對理性,在考量中,向來是不把人性考慮在內,只作為一個工具,一個數字計入考量,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政治,還有宗教,其實都是人性的部分集合,特別是政治。政治其實就是能夠滿足大多數人人性的抉擇,只有這樣,才能將絕大多數人聚合在一起,才有所謂的凝聚力。而保持人性,也是我們與動物,或者書中寫到的下一個超級物種,之間最大的差別。
《人類簡史》讀后感10
到底是智人馴服了小麥?還是小麥馴服了智人呢?
或許根本沒有答案。
作為智人之一,我雖然向往那種自由自在的采集生活,但并不想接受朝不保夕的日子,也許現在的生活就是經過了種種取舍才存在于此的。世界上并沒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我現在的生活是歷經了千百年的演變而得來,而歷史的進程從無對錯。那就接受現在的生活,去選擇未來。
歷史充滿了偶然性,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導向截然不同的分岔路,這也是歷史的魅力所在。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以后都將成為確定的歷史,這一筆但求問心無愧。
在這個虛構的世界,用信任構筑體系,只要你相信、我相信、大家都相信,那么一切都是真的.、可發展的。智人不停地進步,越活越復雜,牽制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和平。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鑄造了這個世界,是不是反而困住了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只是這個世界的一滴油,用來推進這個世界的發展。也許地球本來就是想留下文明與故事,而現在只是眾多傳說中一段屬于智人的傳說。
《人類簡史》讀后感11
清晰的脈絡梳理人類歷史,宏大的視角敘述智人演變背后的'推動力。智人一路走來,從與其他動物弱小的地位,到遍布地球各大洲,滅掉其他大型動物,到認知革命,創造虛構故事,使更大范圍內的合作和交流成為可能,進一步奠定地球霸主地位,再到農業革命,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世界,與其他生物建立清晰界限,并開始訓化奴役其他生物。然后到科技革命,科技與軍事,與工業,與帝國,與資本,相得益彰,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合作,遵循同一個虛構故事,本以為下一步是探索外太空,征服外星人,沒想到是智人對自身的塑造,把地球上的生物都玩了一遍,改輪到自己了。生物改造,仿生人,機器人難道那些只在電影里見到的神話竟然會成為將來的事實?
人類究竟想要什么?要去往哪里?這一路從來沒有過清晰答案,也從未有過達成一致的計劃,一切皆屬偶然,在一次次追求進步的本能驅使下,一個個生命的努力下,踏上了這樣一條路,而與此同時,這一切又是如此必然,如果沒有走這樣一條路,又可能會是怎樣一條路呢?當智人在心靈上還是一無所知的嬰兒時,手里掌握的技術已經可以到達永生,這究竟是福音還是災難?在我看來,這只能是災難。
《人類簡史》讀后感12
終于看完了尤瓦爾赫拉利的簡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當初看第一本人類簡史的時候就被驚艷到了,尤瓦爾赫拉利提出了很獨創的觀點,風格也有些像我很喜歡的作家凱文凱利,于是一本接一本地讀了下來,感覺第二本未來簡史并沒有想象中的好看,很多觀點也都是別人說過的,也沒有凱文凱利的犀利和驚人。第三本今日簡史,我沒有報多大的希望,以為是個湊數的作品,但讀完了反而很有驚喜。
回顧歷史是容易的,展望未來也不難,難得就是認清自己,認清當下。
三本書讀下來,可以看清尤瓦爾赫拉利的.理論在逐步完善,第一本中驚鴻一瞥一點而過的想法,在第三本里漸漸有了完整的理論和觀點。作為讀者,參與了作者思想完善的過程,還是挺開心的。
作者作為一個猶太人,但似乎對自己的民族有一種近乎是避嫌一樣的故意輕視。
比如猶太教,比如以色列的復國主義,我個人認為對世界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但作者嚴重似乎完全不值得一提,還專門用了好幾頁貶損了猶太人們的自以為是,我想這本書在作者自己的祖國大概不會賣得很好吧?
《人類簡史》讀后感13
大歷史蘊含了極為豐富的內容,涵蓋各行各業、各種族各國家,橫跨漫長的時間和廣闊的地域,更難的是要把看似毫無關系的事件串聯在一起,從中分析出可能的因果。
《人類簡史》是關于人類整體的歷史,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到現代化文明的高度發展,前后歷經二三十萬年。在這么長的時間跨度內,人類完成了一項項偉大的壯舉,由弱到強,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復雜,由原始到發達。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宇宙史中不可磨滅的`亮點。 而人類卻并非必然出現的智能,倘若沒有合適的環境,沒有突發的事件,沒有無數代的辛勤貢獻,如今占據地球的恐怕是另外的物種。
了解歷史,尤其是去除細枝末節的主干,去除血肉的骨骼,才能更好的辨明方向,凝聚力量,使偶然成為必然,使人類更強大。
《人類簡史》讀后感14
遠古人類距離現在也不是很遙遠啊!
總被初中生物書上的一句話困擾:人是一種高級動物,總覺得原來人也不過就是動物,很多事情用看動物的角度去看,有種錯亂的感覺,徒增煩惱,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就是人本質如此,不要要過分強調,否則憑添煩惱和苦悶。
關于財富、地位與階層,同樣生而為人,卻相去甚遠,每個人的存在是隨機的,統治起源于偶然,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原則產生了剝削,占據有利地位的為鞏固地位開始說故事、教化、創造游戲規則,未占據有利地位的.只有向規則靠攏,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變動并未打破規則,只是換了個門臉,雖然游戲規則也在不斷進化,但某些核心本質從未改變,比如剝削。
最后,作者闡述的超脫感官追求的佛教理念看的我生無可戀,要么是動物,要么是神,而唯獨沒有說在這中間應該如何擺正位置,看完有種不會做人了的感覺,當然這也不是作者的寫作目的。
總得來說,作者的上帝視角讓人耳目一新、視野開闊,思維也活絡了。
《人類簡史》讀后感15
作者以一種宏觀視角來解釋人類發展的歷史,帶我們參觀人類發展對整個地球生態和自身的影響,相比于歷史教科書將人類的發展歸于生產力的發展的觀點,作者更看重虛構的故事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多了一些人文的情懷。讀完本書,也跟著作者思考,我們現在真比我們那些狩獵采集者的祖先幸福嗎?
從物質層面上講,我覺得我們是比他們幸福,雖然有些人說如何渴望回歸自然的`生活,但真的讓你生活在野生的叢林中,我想沒有幾個人會愿意,在原始叢林中待幾天估計就待不下去了。回歸自然到野外去旅游,更多的是現代人對城市生活的小小不滿,偶爾發發的牢騷罷了,對自然的向往也只能是我們心中的詩和遠方。關于人類為什么要發展,發現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從人類的發展過程找到答案。智人發展了,所以智人存活了下來,那些落后的人種,最后都滅絕了,發展是為了生存,雖然人類已經稱霸了地球,但宇宙中是不是有其他的智慧生物存在仍然是未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拼命發展,以至于在將來某一天,我們遇見了宇宙中其他智慧生物不會向毛利人遇見現代人類一樣。
浩瀚星空,雖然我們只是滄海一粟,但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人類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9-12
時間簡史讀后感03-12
《時間簡史》讀后感02-28
《時間簡史》優秀讀后感09-06
人類的朋友讀后感12-19
關于人類的幸福的名言11-27
時間簡史讀后感(15篇)04-18
《時間簡史》讀后感(15篇)03-21
時間簡史讀后感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