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的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導游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導游的心得體會1
凡獲得導游證者,還想繼續從事這一行業者,在一年一度的年審里,都必需總結一年的工作,分析自己的好與壞,以此來讓自己在來年里能夠揚長避短,汲取工作中經驗與收獲,更好地服務好游客。之后按照年審要求準備的資料和錢,附上工作總結,上交給旅游局刷卡,領兩本書回家算通過年審。而每年的工作總結,有幾個人是自己親手寫的,真正的工作總結呢?交到旅游局的工作總結,相關人員會審閱嗎,哪怕審閱一篇?我不知道,我想,更多的就是應付、敷衍吧。
導游,導者,游也!還是一樣的,以全陪為主,沒操作過地接團。有客人說我,并不適合做導游,原因有一:直言不諱!也許在導游的行業里,這不是個好習慣。
諸如在海南的時候,客人拿著百香果問我:“文子,這個好吃嗎?”我不加思索的回答三個字:“不好吃!”旁邊有兩個老者,本來打算一人帶一袋回家的,聽我這么一說,立刻丟回筐里了?腿诵φf:“文子,你還真不適合做導游,一點也不想著多掙點錢。”
還有,在北京的時候,地接導游向客人推薦很多的景點,客人也向我征尋意見,值不值得去?我告訴我的客人:“北京特色可以參與,像什么海底世界之類的項目,就沒有必要了,因為北京不靠海,都是從外面引進來的。你們有的是機會去到全國各地,其中肯定會有海濱城市,去那看海底,更好!”客人聽從了我建議,選擇了北京的特色文化景點;貋碓诨疖嚿系臅r候,還在跟我說:“文子,你做導游的,應該跟我們說什么都好看,什么都好玩,才能掙到錢,這樣對我們說,不像是個做導游的,太為我們著想了,對你不好!”我非常地感謝我的客人給予我這樣的評價。從事導游業,我不認為掙錢是最重要的,湖南人,不喜歡強搞糊鄒,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我的客人錢花得值,回到家以后,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知道導游界里還有真正為客人考慮的人。導游人員不是光想著掙錢,盡管他們沒工資、沒福利,也不像外界人員所說的,掙的盡是些不光彩的錢。
這一年里,我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沒有及時清點人數,以至于丟了一位老人。事情是這樣的:在天津回北京的天津段高速服務站上,讓客人輕松一下。由于天色以晚,長時間出來以來沒有好好休息,所以沒有下車,在自己的座位上打盹了。沒一會兒,客人上車了,我睜開腥松的眼睛問地陪:“人齊了嗎?”他回答我齊了,師傅開車出發回北京。快到北京的時候,那位老人在服務站借超市售貨員的手機給她家里去了個電話(他兒子一起同行旅游,但老人并不記得兒子的電話號碼,只記得家里的座機),等老人的老伴問他兒子媽媽是否在車上的時候,才知道媽媽并沒有上車。天津到北京雖然不遠,但在高速上要調頭,只能等到了北京之后從出口繞行再跑一圈,不知道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地陪很冷靜地處理問題,我則安撫客人的情緒。之后通過天津110在服務站找了一臺車送至北京服務站,才算順利平安接到老人。
這算幸運的,因為老人盡管沒帶手機,不記得兒子的電話,她也還算機智冷靜,找到售貨員,通過家里告知她的所在位置。如果換作一個沒有電話、不記得任何號碼、又非常慌亂的客人,在城市當中走失,那該如何是好?如果這名客人出現什么意外,責任誰擔?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該發生的問題。導游人員,應該在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保持清醒的頭腦,上下車、景點景區集合點、人多地方及時清點人數,以防走丟、走失!這是導游人員必需做的,而我?僅問地陪人齊了沒有就沒有再清點人數,是非常地不正確的行為,以此為戒!
事有百態,人有千面。對不同的客人,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對待,不能只用一個方式去對待所有的客人。有的客人性子急燥、脾氣火熱,那導游就不能跟客人一起爭執不休,可以先讓客人把脾氣發完,將要說的話講完,再面對微笑地、熱情地為他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讓他慢慢地跟你站在一條線上。而對于領導,也就是一個團的領隊,一定要事先大小事件都跟他商量,不能擅自做主,先嶄后湊。碰到好說話的客人還好,能理解并不講多話,碰到不好話話的客人,會講導游不尊重他,說什么話,做什么事,不預先跟他商量,讓他在團隊里沒有一點面子,從而投訴到旅行社,讓旅社行對自己的印象不好。
導游的心得體會2
暑假的導游生活不長,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不管是在對客人的服務上還是與酒店、司機、旅行社、購物店的溝通上,一個多月兼職生活,很短卻又很長,很累但又很鍛煉人。剛開始從事導游這個職業時,會發現什么都不懂,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呵斥著你,因為自己什么不懂,計調不愿意把團交給你,不放心。司機不愿意和你出車,掙不到錢,有時候還會把你罵的什么都不是,我們幾個同學都經歷過,有時到了景點買票的人還得說你幾句,操作程序不對。但是后來我總結每次的經驗,慢慢地征服了所有困難,在師傅的帶領下了解了每個程序的操作。我認為帶團掙錢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辱沒自己的良心,每次送走客人得到客人的夸獎讓我回校后回味無窮,不是掙了多少錢,而是有了多少次美麗的回憶,重要的是心情。帶過二十幾天的團,我覺得在熟悉路線等標準服務下,善于利用以下方法,幫助自己更順利更愉快地完成工作任務: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5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游客花了錢,希望享受完美的服務,但實際上外出旅游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難免存在不周之處,游客的尊重需要難以滿足其心理,所以在帶團的短短幾天里,必須運用心理學知識,科學地對待各種各樣的游客。在帶團中,我體會到:對剛愎自用的游客,只能用坦誠和真誠來打動他;唯唯諾諾的人,你可以接近他;外表堅強的人,實際上內心很脆弱,他需要關懷;對多疑的人,要設身處地表現出比他更加強烈的多疑,你懷疑,我更多疑,他內心會舒服些。在團中遇到感情用事的人,也不用害怕,他來壓你,你可以用三步法即Yes、Maybe、No。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太極拳把對手引進落空,借力打力的技藝,借你的自我,打你的自我。生理學知識。西醫靠的是三理一化,即生理、藥理、病理和生化。團中遇到的生理問題主要有更年期綜合癥,年齡在20多歲和40多歲之間。又稱經前心境惡劣障礙,表現輕的屬于亞健康狀態。導游此時應了解,要她不發泄是很難的,這是生理上的問題,而不是故意在團里鬧,應理解和妥善對待。
意大利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巴萊特創造了著名的巴萊特定律——在任何一個整體中,最重要的部分只占相對小的比例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中,20%和80%比例,不一定準確,但是它對所有的事情都適用,更適合于旅游團隊。帶‘一個團,全是陌生面孔,不論是公務團還是散客團,20%的游客發表了80%打擾導游的牢騷話,作為導游,千萬注意此時不要厭惡這些“刺頭”,否則場面不可收拾。20%的游客在出團返程時發表了80%的贊美你的話,是因為你為全團盡心盡力了。外出旅游涉及方方面面,錯綜復雜,千變萬化,要始終抓住團隊中20%,把住20%的脈搏,在不可預測的情況下,你就可以控制全團,否則,導游就要被這20%牽著鼻子走,處于被動。當然抓住20%,不等于不管不理另外的80%,要正確處理好20%和80%,就能成功地完成旅行社交給的帶團任務。
導游是一種工作,而且是一門藝術。至于訪問,因為你帶來了來自出口,直到你拿起后,最后一天的游客到坑口,幾乎與你所處理的所有細節的過程中,妥善處理,以確保游客的方面,稱贊,處理不得當,可能會受到投訴,甚至創造自己的經濟損失。
有需要注意的事情必須側重于:游客心態,團隊用餐,購物和個人習慣。游客心太,雖然不復雜,不容易的問題,但一旦發生,必須有一個大問題,錯誤將影響到他們的隊伍留在所有游客的情緒,由您的旅行會增加,隨后開設了通信壁壘,獲得更站的關鍵,如果導致指導工作站錯了機器的錯誤的錯誤,由此造成的損失,包括補票費,住宿及膳食等,將完全由導游承擔,在就餐區,導游應當指出,目前在北京的餐飲團隊通常是非常低的膳食,飲食標準,八菜一湯可以確保所需要的數量和監督導游的質量,導游通常要他們留下來吃飯當可能出現的矛盾,如吃飯,餐館,質量問題,如環境和做好預床上用品系列,讓游客有一個心理準備,也不會在晚宴開始情緒低落,購物是最好的方法,以指導創造收入,而更多的游客有一個獨特的購物心情,這一點我們已經在第六條下面將詳細說明;對個人習慣,這里的健康和安全,為指導戶外工作為基礎,北京的天氣比較干燥,多風,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在夏天的'任務,堅持的第二天,在洗澡,以避免在身體不好的氣味,這是游客尊重人的自己的方面,我們要在與服裝的關注,我們建議他們第一天最好是穿西裝的襯衫或西裝,主要是保持與專業導游向游客覺得在幾天后因需要長期長途步行和遠足,建議改為休閑服,但應注意的色彩組合,安全是指該物業的,目前在北京,在導游的旅游票,一般以現金支付給對方吃飯參與導游,導游不時進行的袋的時間比萬,有餐廳和商店購物的文件,指南應注意保管,以免丟失或被盜。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導游,必須要有熱情的服務態度和良好的知識性服務能力。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帶團總是不可避免要遇到三多(人多車多壓力多),作為導游就要做到三心:多一份細心,多一份小心,多一份誠心,讓游客真正感覺賓至如歸,為旅游事業的發展獻出一份力量。其實不管說多少總規還是理論上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實踐與總結,形成自己的風格,相信大家會做的越來越好。
【導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導游心得體會03-18
導游培訓心得體會02-02
導游培訓的心得體會08-24
實習導游心得體會11-02
導游工作心得體會03-17
導游實習心得體會02-15
導游實習心得體會(推薦)09-02
(精華)導游工作心得體會09-28
導游實習心得體會13篇04-28
導游培訓心得體會(15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