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1
12月8日,單位組織我們去看根據沈浩同志事跡改編的電影《第一書記》,這部片子屬于主旋律影片,原以為影片就是很簡單的歌頌宣傳,不會引起大家的共鳴。在看完電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跡深深感動,同時也發現這部影片與以往主旋律電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實的去塑造一個活生生的人,通過導演與演員專業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實形象展現在了我們眼前,讓人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隨和,也更有感染力。電影真實客觀的記錄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基層工作者的形象。
當安徽省財政廳黨組決定委派沈浩去小崗村任支部書記的時候,當工作條件的極大反差使他無法顧及家庭的時候,他并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他知道這次去小崗村責任重大,他知道:當時“一朝越過溫飽線,20年跨不進富裕門”的小崗村,換了幾任領導,村民仍不富裕,發展壓力仍然很大。但是,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他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小崗村。沈浩在日記里寫下自己的心聲:“人的生命是偉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為一個人活在世上,官是當不到頭的,錢也是難以掙盡的。那么更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活得有價值。就拿自己到小崗村來說吧,雖然吃苦、受累,但作為豐富人生的一個平臺,使自己得到鍛煉,這是花錢也難以實現的。”這些豪言壯語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本色。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們應該要象沈浩一樣,以黨的事業為重,無怨無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也要象他那樣不辭辛苦、埋頭苦干,有任勞任怨的勇氣和氣魄。只有不怕艱苦、任勞任怨,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崗位上,才會不斷地積累,才能真正找到一個共產黨人的歸屬感,才能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任。
人們在整理沈浩的遺物時,發現他床下有七雙已半舊的鞋,鞋底全部沾滿了泥土――那是村民責任田里的泥土,那是全村108戶村民院子里的。泥土,那是即將竣工投產的1000畝農產品深加工高科技園的泥土,那是剛剛動工的小崗敬老院的泥土,那是五保戶們庭院里的泥土……
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崗村一個多月時間就對全村108戶跑了兩遍,男女老少他沒有不認識的。誰家缺糧,誰家少柴,誰家收入低,誰家有困難,他都一一記在心里,并想方設法給予幫助。小崗人說:“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親近” 6年時間,小崗村處處留下他的足跡,他熟悉小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鄉親們在想什么,怕什么,愛什么。
了解了民情民意,更重要的是要多做順民心的事,讓群眾得實惠,沈浩就是這樣干的。他在小崗村6年里,始終堅持夜以繼日地工作,廢寢忘食地奮斗。在他的帶領下,優質養殖示范區辦起來了,種植雙孢菇的創業大學生引進來了,村民們的農家樂旅游服務啟動了,小崗鋼構廠等企業開始生產了,漂亮寬敞的村民小樓蓋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沈浩的點點滴滴再次告訴我們,一個領導干部,一個公務人員,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要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實實、充滿感情地去讀懂民意,進而用是否“真為群眾辦好事、真為基層辦實事”的標準衡量工作的得與失,不斷用群眾“答不答應、滿不滿意、喜不喜歡”來校正工作標準。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2
周二下午看了《第一書記》這部電影。先說好,我不是黨員,也不是干部,更不是“積分(fen)”,所以我是帶著隨便看看的心情去看的。由于觀后要幫著寫觀后感,所以去之前就把觀后感寫好了,屬上某某大名,然后上交黨組織,最后應該封存在入黨檔案里吧。
在網上看到有些人說去之前要帶紙巾,因為它催人淚下。我覺得我是用不著了,因為是報著寫觀后感的心態去觀影的,關于歌功頌德在影片,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會被導演的劇情來牽動感情。
我自認為是很會猜劇情的人,影片一開始,我就知道了導演想怎么敘事,而每個小事件發展的結果我也猜到了十之——,等等,都是一些老掉牙的電影俗套。因為一些“紅色電影”要歌頌一個人,要講述一個人的豐功偉績,無非就是“為群眾辦事”,如何為了群眾的利益“犧牲小我”,如何“對不起家人”,還有在惡劣天氣中工作的情節。這些這部電影里都有。
電影里無論是主演還是一些配角,都是我們平時熟悉的著名演員,據說是人藝演員鼎力加盟。影片里有許許多多我們熟悉的演員,直到最后,我還真把楊建新當成了沈浩,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徐帆的表演。片中沒有過多的詞語和行為想博取人們的'眼淚,更多的卻是引得大家不時發出笑聲。漸漸地讓我忘記了這是一部“紅色電影”了。
影片最后以女兒的一段告白為結尾。而這時,我悄悄在看了一下周圍,多數人都有抹眼淚的動作,天啊,了不起的導演。不,這或許就是真實的力量。因為真實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當然,看完電影后,也會引發大家更深的思考。這就是導演的魅力所在,我想,這部影片對我的教育目的已經達到了。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3
20xx年2月25日,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千年夢想,一朝夢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勝戰背后,是數以百萬計的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們的日夜奔赴,他們暫別年幼的兒女、摯愛的伴侶、年邁的.父母,懷抱著改變貧困群眾命運的滿腔豪情,走進祖國各地的深溝巨壑,向貧困發起沖鋒。其中,超過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
他們是因山洪不幸遇難的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因病去世的廣東鎮武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馮永成、因工作觸電犧牲的貴州大坪村原駐村第一書記文偉紅、因過度勞累突發心梗去世的湖南薛家村名譽村長王新法、因工殉職的湖南陽坪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龍俊,是因車禍不幸遇難的王秋婷、因排查災情觸電犧牲的曾翙翔、因突發心臟病去世的王新杰、因腦出血倒在扶貧一線的曾紅梅……無法一一列舉。
他們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他們倒在了扶貧的路上,卻永遠活在人民群眾心里。預告片中,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一個個攻堅克難的決心,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盡顯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今天,我們回望這場可歌可泣的偉大征程,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奉獻犧牲。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4
"第一書記",沈浩同志,一個平凡的人,一個為群眾辦實事的村委書記,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他胸懷理想抱負,選擇下放基層,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干事業,以實際行動忠實地履行了共產黨員的神圣職責,將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小崗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短暫的一生。
一座嶄新的大包干紀念館,一條開啟民心的通村公路,一場隆重特殊的葬禮,一頓熱鬧特殊的年夜飯,一次又一次挽留的紅手印……正是這樣的一個好人,一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用他的執著與真誠,凝聚了小崗人的心,感動了小崗人的情。"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將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甘愿犧牲自己的一切,絕不叛黨。"沈浩同志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雖然沈浩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身上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正如影片結尾沈浩女兒說道:"你雖然走了,但小崗村還在,和你吃過飯、說過話的人還在,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也在……"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5
正在上映的《我們是第一書記》是國內新聞領域首次嘗試以新聞素材依托電影方式進行融合創作的大銀幕作品,以“第一書記”為引,是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們的“情感記事簿”,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精神豐碑,是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尋和回望的腳步與精神。
《我們是第一書記》由_出品,任杰導演,入選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扶持項目。
談到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出品人兼制片人兼發行人張苗:“作為一個電影工作者,我認為有責任用電影這個我們擅長的表達方式,把這個時代的溫度和感動記錄下來。感謝中宣部國家電影局、中宣部新聞局和新華社,在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下,新聞人和電影人完成了一次跨界合作的嘗試。”
《我們是第一書記》耗時三年拍攝,拍攝團隊深入多個貧困地區,真實再現了脫貧攻堅背后第一書記們的動人事跡。該片制片人魏驊說,他在海南當過六年記者,采訪過很多扶貧干部和第一書記。“有的人質疑第一書記,說他們就是去貼標簽、爭榮譽的,可是當你跟他們同吃同住的第一個晚上,你就明白了。因為當萬家燈火亮起,第一書記都是駐村的,家人不在這里,他們只有一個人、一盞燈,繼續工作。”他說,過去他的工作只需要把有關脫貧攻堅的信息流推送到大家手機就完成了,但當新聞與電影工業相結合時,觀眾可以在電影里看到手機上看不到的更豐滿的細節、更感人的故事。
有觀眾表示在觀看電影時,會有一種“沉浸式”的感覺。魏驊解釋,因為拍攝經歷了三年時間,第一書記們和攝制組建立起了信任和情感,“有些第一書記的鏡頭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在被拍,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把最真實的故事帶給大家”。
電影中,西藏定日縣宗措村原第一書記旺青羅布帶領村民養殖珠峰綿羊,帶動全村富裕,他的人生格言“翻越山峰,雖千里猶無悔”令人感佩;四川布拖縣博作村原第一書記胡小明篤信“少年強則國強”,在當地教育事業中堅持“一個都不能少”,他堅信自己在“做最有意義的事”;貴州望謨縣坡頭村原第一書記劉恭利被譽為“敢啃‘硬骨頭’的駐村書記”,他帶領貧困群眾搬出大山……山高路遠,總有人為你而來。電影讓觀眾看到這群年輕共產黨員有召必應、使命必達的偉大和不凡。片尾,那些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犧牲的第一書記的照片一張張閃現,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奉獻詮釋時代擔當,用真實的力量感動無數被他們守護的`人。影片主角之一,西藏自治區尼轄鄉宗措村第一書記旺青羅布日前還來到了影片的首映現場。被問看到電影中自己的感受,旺青坦言,“從來沒想過自己職責所在的事情會被搬上大銀幕,一開始答應拍攝其實只是為了能幫村子中的羊宣傳宣傳。”談到“奉獻”這件事,他說:“比我優秀的同志太多了,我只是想趁著年富力強,還能為家鄉和人民做貢獻的時候,盡自己的一份力。”
談到自己心中好電影的標準,導演任杰說:“除了感動之外,一部好電影還需要能帶給人愛和力量,希望《我們是第一書記》就是這樣一部好作品。”他感慨,三年時間不僅僅只是拍攝過程,也是所有攝制組成員一起伴隨第一書記們的脫貧攻堅戰一起成長的過程。記錄脫貧攻堅的新聞和電影,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段歷史。這段光榮的歷史,是屬于第一書記們的,更屬于為脫貧攻堅戰斗、為鄉村振興事業奮斗的每一個人。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6
11月27日舉辦“為你而來”首映禮,影片主創團隊、第一書記旺青羅布,電影第一推薦官薇婭等現身,與觀眾互動交流。不少業內嘉賓、觀眾在觀影后給出高度評價,盛贊電影“有觸動人心的力量”。據悉,影片將于12月3日公映。
《我們是第一書記》由新華社榮譽出品,新華網、北京精彩、北京人杰、華錄百納聯合出品,任杰導演,是國內新聞領域首次嘗試以新聞素材依托電影方式進行融合創作的大銀幕作品。電影以“第一書記”為引,是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們的“情感記事簿”,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精神豐碑,是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尋和回望的腳步與精神。
首映禮現場,影片出品人、制片人兼發行人張苗表示:“感謝中宣部國家電影局、中宣部新聞局和新華社,在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下,新聞人和電影人完成了一次跨界合作的嘗試。”
有觀眾表示,在觀看電影時,會有一種“沉浸式”的感覺。制片人魏驊解釋,因為拍攝經歷了三年時間,第一書記們和攝制組建立起了信任和情感,“有些第一書記的.鏡頭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正在被拍,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把最真實的故事帶給大家。”
影片主角之一、西藏自治區尼轄鄉宗措村第一書記旺青羅布也來到現場,被問到看到電影中自己的感受時,旺青羅布坦言:“從來沒想過自己職責所在的事情會被搬上大銀幕,一開始答應拍攝其實只是為了能幫村子中的羊宣傳宣傳。”談到“奉獻”這件事,他說:“比我優秀的同志太多了,我只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7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自3日起在全國上映以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闊步新征程的昂揚斗志。影片用一個個真實故事生動刻畫第一書記們扎根扶貧一線,用熱血揮灑青春、用行動詮釋奉獻的動人事跡,勾勒出一幅有關青春、奉獻、責任、勇氣的時代畫卷。
“在熱火朝天的脫貧戰場上,第一書記們把青春熱血和智慧力量傾注在祖國大地的村落上。”貴州省興義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范春明,用“震撼人心、觸動靈魂、激發斗志”形容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影片中,貴州省望謨縣樂旺鎮坡頭村第一書記劉恭利的堅毅眼神令范春明無比動容:“她的眼神透露著‘必須行’的堅定、‘必須干’的果敢、‘必須成’的信心。”在范春明看來,影片正是通過對劉恭利這樣的.第一書記進行精心刻畫,喚起無數基層一線干部群眾的情感共鳴,也激發了他們投身鄉村振興、昂首闊步新征程的豪邁斗志。
35歲的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工部附中學生科科長頡順虎,曾擔任第一書記,看完電影感慨萬千。
“影片中第一書記們的工作能力、樸實作風、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觀影時我總是不自覺地對比,如果我是他們該怎么辦?我該從何處著手帶動百姓增收致富?”頡順虎表示,“我要向這些第一書記們致敬,致敬他們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勇氣和魄力。”
平凡之處見證偉大。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許多基層干部都有過和影片人物類似的經歷。他們因為奮斗過、努力過,在觀看影片后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
身處青藏高原,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駐西藏那曲市央慶布吉卡村工作隊隊長王煦樟,對影片講述日喀則市定日縣尼轄鄉宗措村的故事感同身受:“和農牧區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聽民意、解民憂、幫民富,讓黨和政府的政策在基層落實好,幫助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不變的目標和心愿。”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動車段黨委副書記代林均,曾擔任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煙囪村第一書記。“影片的一幕幕,讓我回憶起擔任第一書記時的點點滴滴。我要把這些回憶化為前進的動力,立足本職崗位,繼續披荊斬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代林均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許多青年觀眾也從《我們是第一書記》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用一部電影專門講述第一書記的故事,在當前的電影院線并不多見,但很有必要。”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的25歲觀眾陳晨在看完影片后,為第一書記的故事所感動。
“影片讓我深刻體會到第一書記們艱辛的付出、執著的堅守和攻堅克難的勇毅。”陳晨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我將以他們為榜樣,用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奮勇拼搏,在最美好的年華寫下洋溢青春活力的篇章。”
【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看第一書記觀后感】相關文章:
第一書記工作總結02-17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總結10-20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總結15篇12-18
觀看春晚觀后感02-09
觀看《黃大年》觀后感09-07
觀看畫展的個人觀后感06-27
觀看《我的戰爭》觀后感06-20
觀看《榜樣4》觀后感08-23
觀看《人生大事》觀后感03-14
觀看辯論賽觀后感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