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學習心得體會4篇【通用】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德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1
“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每次聽到這兩句歌詞,一種感動就在我心里悄悄蔓延,緩緩鋪展,并不是對愛情的懷念和感傷,而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一群人,一句話;那一張張并不帥氣美麗但絕對真誠甚至虔誠的臉,那一句句沒有經過排練但只字不差的樸實甚至笨拙的話;同時記起自己與他們相隨的心路歷程,憶起自己的求學的成長經歷……往事歷歷在目,是啊,是他們把我這顆向往轟烈的浮躁的心感化成對學生平實柔軟的愛,是他們讓我把師德的真意深深領會和欣然踐行……
后來……
在教育工作的十幾年中,我聽到家長說的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老師,伢個小孩不聽話,你就敲(打)他好了,敲得重點,伢也不會說(埋怨)的。”家長的表情一律是鄭重其事的,眼神一律是充滿信任的,然后把孩子推進你的視線,再看看那些孩子的頑皮或漠然樣,相信確實可以讓人“大有作為”。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那時,我聽了很感動,一種職業自豪感油然而生。比我年長那么多的家長這么毫不猶豫地“授權”給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使我真正理解了“孩子王”的封號原來是家長這么慷慨給予的,呵呵!但竊喜的同時更覺得自己稚嫩的肩膀上挑著的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希望。我充滿激情地、快樂地、忘我地工作,希翼這些孩子在我的耐心教導下,能“化腐朽為神奇”。結果,窮盡我所掌握的教學藝術,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表現仍反反復復。黔驢技窮的我,真想用家長口允過的“尚方寶劍”———敲!但這有悖教師職業道德,我只好叫來家長,家長明白情況后一律的如夢初醒、痛心疾首樣:“他天天說作業做好了……”、“他說表現不錯呢……”、“真格是現生現世……”隨后,家長們有的黯然神傷;有的傷心落淚;有的勃然大怒,大打出手……他們的言語,讓我明白他們平時常被并不出色的孩子蒙騙;他們的神情,令我不安,是我有負重望……
后來,隨著教學經驗的豐富,我知道了有些家長尤其是農村家長普遍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后,教育――那是老師的事,家長只要管住孩子、叮囑孩子聽老師的話――這就是對學校教育的配合,這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之后,我再聽到這句話,我的內心感覺已經是第二重境界了———反感!覺得這簡直是家長推卸教育責任的廣告吆喝語。所以,每每聽到,我都會鄭重而老練地告訴家長:“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家長也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密切配合學校教育,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你的孩子特別聽話,那倒可以除外。”心中暗暗地想:要敲也你們自己去敲!我可不想碰“體罰”這根高壓線。之后,只要這些孩子一有風吹草動,我就告知家長:回家好好教育。如果家長仍不配合,不關注孩子的教育,我就毫不留情地告誡家長:既生之,則教之。對開學后跟我交代那句話后就“不見影兒”的家長,那就電話“騷擾”――把自己的不滿通過電話源源不斷地輸送。這就是我最初體會到的家校聯系了,雖然有些“痛苦”,但比以前“剃頭擔子——一頭熱”的效果要好多了。我暗自慶幸找到對付這些家長的好辦法了。
后來,我不但為人師,而且為人母了,在家訪中、家長會上、街頭巷尾的偶爾照面中,與這些家長溝通的話題也越來越廣,漸漸地了解了他們所處的環境、所接受的教育、所承受的生活重壓和心理負擔。他們能提供給孩子的東西是貧乏的,就是讓他們騰出時間思考關注孩子的教育大事,那也是勉為其難;由于缺少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解決起孩子的各種問題來那更是事倍功半。孔子的"富而后教"在這里是有現實意義的,對他們來說,養家糊口是頭等大事,也是除了非常有限的休息以外的.所有生命內容。
后來,我再聽到這句話,我一定會仔細看看他們———他們累,比大多數人累;他們苦———比大多數人苦;他們痛———比大多數人痛;他們希望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今后生活得比他們好————這愿望比大多數人強烈!但……他們的千言萬語都只會匯成一句話——“老師,伢個小孩不聽話,你就敲他好了,敲得重點,伢也不會說的。”這樣托付,理由只有一個——因為你是孩子的老師,是他們值得信賴的人。寫到這里,淚水悄悄滑落,也許,二十多年前,我的父母也曾對老師說過這句話,雖然,我從未被老師敲過一次。我不知道,我的老師聽到這句話的感想是怎樣的……但我知道他們是如何做的……
現在,“老師,伢個小孩不聽話,你就敲(打)他好了,敲得重點,伢也不會說的。”—————已經是我最喜歡聽的一句話,它讓我感動、自豪依舊;不同的是,我會懷著一份感恩的情、一顆博愛的心去教育這些孩子。我林林總總的所謂對事業的追求便也都聚成了一個清晰的愿望:做個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的教師!
“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每每淺唱低吟中,回首自己的心路歷程,對自己說:不要錯過,錯過對學生的教育;不要錯過,錯過對家長的深深理解和全力支持;不要錯過,錯過一個做人民滿意的教師的每一個機會。也暗自欣慰:后來,一直都沒有錯過,并且從來,都不缺這樣的人民教師。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2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試想一下,我們每個人,誰沒有受過恩師的指點?在我們無助的時候,是老師向我們伸出了溫暖的雙手;在我們成功的背后,是老師在為我們默默地耕耘;在我們迷茫的時候,是老師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們指出前進的方向。
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可以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
三、用規范的言行,凈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真正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未來的愛,都表現在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范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肩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為教師必須要有敬業精神,必須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3
中國人自古重視品德修養,宋代司馬光曾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可見品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對于教師這樣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來說,師德尤為重要。有句話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當今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大戰略下,以及教學理念不斷進步、發展的時代潮流下,教師在不斷提高教學業務技能的同時,師德師風的培養與提高同樣是一名教師的畢生追求。
這個學期初,在教委和學校的組織下,我參加了一次受益匪淺的師德培訓。通過近期師德學習,我深深體會到: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二十一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古人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這次師德培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教育,也讓我收獲頗多,加深了我在師德師風培養以及教學上的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教師應對教育事業懷有始終不渝的熱情和熱愛。
教師這樣一個職業,不僅是個人的選擇,更關系到下一代的成長和國家的未來。選擇了教育事業,就應該懷有奉獻付出的精神,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對于日常的教學任務,教師應該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同時,對待教學還應灌注自己盡可能多的熱情,充分帶動教學氣氛與學生的學習氣氛。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感覺到枯燥和疲憊,才能對得起一名老師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第二,教師應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正面、積極的個人形象。
如今社會的多元深入到各個領域以及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加上學生的個人品格、性格正處于可塑性比較強的時期,對學生的正確導向極為重要,而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為學生作出好的榜樣,嚴于律己,一言一行都要作出好的表率。教師應明白教育是一朵云吹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身教更勝于言教。
第三,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應與學生平等相待,多關心學生心理訴求。老師唯有尊重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才會樂意從老師那學習知識。同時,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不能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和學困生區別對待,需要對學生的潛在優點及個性善于引導。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4
通過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的學習活動,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作為教師在新時期的素質教育要求下,更要養成一種良好的教師形象。
下面讓我簡單談談幾點體會:
一、敬崗愛業,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自己應該系統地學習《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作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的學生。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師風師德心得體會02-18
學習師德標兵心得體會07-17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精選)09-16
學習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11-30
學習師德標兵心得體會09-12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08-18
學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03-11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09-10
學習師德教育心得體會11-21
有關師德學習心得體會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