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學實習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態學實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態學實習心得體會1
實習是校園的重要補充部分,是區別于普通校園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替代的重要環節。它是與今后的職業生活最直接聯系的,大學生是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將將完成學習到就業的過度,因此生產實習是培養技術性人才,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是校內教學的延續,而且是校內教學的總結。可以說沒有生產實習就沒有完整的教育。校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注重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下,首先要提高生產實習管理的質量。生產實習教育教學的成功與否,關系到校園的興衰及學生的就業前途,也間接的影響到現代化建設。
通過生產實習,使學生學習和了解花卉的栽培與養護管理等知識,培養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為后繼專業課的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加感性認知,把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學到從書本學不到的專業知識,并獲得本專業國內為科技發展現狀的最新信息,激發學生向實踐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為今后的學習和將從事的技術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生產實習是與課堂教學完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計劃中,生產實習是課堂教學的補充,生產實習區別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學生領會,而生產實習則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向生產實習學習。通過參觀討論分析作業考核等多種形式,一方面來鞏固在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可獲得在書本上不容了解和不易學到的生產現場的實際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和鍛煉。
公司簡介
我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蝴蝶蘭種苗及成品花的外資企業,公司擁有品種七百余個,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日本,美國,韓國等,歡迎各界前來洽談!企業類型:經營模式:生產型
注冊資金:125萬美元年營業額:10000000
法人代表:員工人數:50
公司成立日期:xx-05-01質量控制:內部
公司注冊地址:江蘇鎮江潤州區嶂山村
是否提供oem代加工:否
主營行業:園藝
主營市場:全球
三;生產實習內容
實習時間:20xx年11月14至20xx年02月14
實習部門:包裝部生產部
實習職務:包裝員
實的具體工作:蝴蝶蘭的種植與養護
蝴蝶蘭的栽培種植,蝴蝶蘭的養護
一換盆
1.選盆:一般選用素燒陶盆或塑料盆,以多孔盆為好,為便于透氣宜用淺盆,盆高最好小于盆直徑。
2.培養基質選用:蝴蝶蘭為典型的附生蘭,它的根系發達,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松通風透氣性好耐腐爛的特點,根據筆者的栽培經驗,北方養蝴蝶蘭宜就地選用松針葉花生殼樹皮絲等作為基質。每年必須換盆,如果不及時換盆,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透氣性差,蘭株長勢嚴重衰退,甚至死亡。
3.換盆時間及方法:蝴蝶蘭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溫度最好在20℃以上,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換盆時,先剪去花莖,將原用的營養缽輕輕去掉,用手指將下部的舊基質挖出,將干枯的老根,有銹斑的'根,斷根剪去,盆底用碎瓦片墊起,用消毒過的濕松針葉給盆底先放入一層,把蝴蝶蘭的根均勻散開放入盆內,再繼續將松針葉放在蘭株根系處,輕輕壓實,使蘭株站穩。栽植時應注意蘭株的根莖部要與盆沿高一致,然后噴水放置室內通風處,這期間不宜施肥,在管理上只需噴水和適當澆水,一個月后就能長出葉芽,再進行正常管理。
二溫度
蝴蝶蘭主要分布在熱帶低海拔沿海地區,最適生長栽培溫度為白天25℃至28℃,夜間18℃至20℃。蝴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長時間處于15℃時則停止生長,溫度在15℃以下時根部停止吸收水分,葉片出現壞死黑斑,時間過長葉片開始變黃而脫落。每年在冬前和翌年初春(即采暖期前后)是北方氣候多變時期,室內溫度均達不到15℃,這是全年當中最難養護時期,應將蘭株放在室內朝陽處,少澆水,必要時給地面灑水,晚上給蘭株套袋進行保溫。
三澆水
蝴蝶蘭喜濕,但忌積水。在生長期不能缺水,如長時期缺水會使葉片發黃,無法補救。用松針葉栽培的蝴蝶蘭不會積水,在澆水時用噴壺噴水,到盆底流出水為止。經常給蘭盆周圍灑水保持空氣濕潤,但注意不要使蘭葉心部積水,尤其冬季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
四施肥
蝴蝶蘭因生長快生育期長,應采取薄肥勤施。5月份蘭株剛換盆,正處于恢復期不施肥,6月至9月為蘭株生長期,應每周施一次,做到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交替使用,也可用農家肥加水發酵后澆灌肥水,有條件可買蘭花專用肥和“花寶”液體肥稀釋xx倍噴灑葉面和栽培基質上,夏季高溫時停止施肥。秋末蘭株生長漸緩,應減少施肥,施肥過多往往造成蘭株過于旺盛,影響花芽形成,致使不能開花。
五通風和遮陰
蝴蝶蘭喜通風,忌悶熱,通風不良易引起爛根生長不良。冬季氣溫低,可在晴天中午短時間通風,風口不要直接吹向蘭株。蝴蝶蘭在自然狀態下附生在密林樹蔭處,形成了喜半陰的習性。家庭栽培時,冬季少遮光,春秋季多遮光,夏季陽光強氣溫高,應特別注意遮陰,加強通風。六花期管理
家庭養蝴蝶蘭因溫度和濕度的限制,全年只能長出2片至3片葉,葉單生于頂部,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花芽形成后,溫度在18℃至20℃,經3個至4個月養護就可以開花。當花莖抽出后,在花盆中先設臨時支撐,防止花莖倒伏,花莖固定好要分多次進行,以免花莖折斷。當第一個花蕾長大時,花盆的擺放方向就不能轉動,否則會造成蝴蝶蘭上各花的方向不一致。在盛花期溫度應控制在15℃至18℃之間,加強通風和濕度,花期可長達4月之久。
七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小斑點,以后發展成近圓形的病斑,病斑邊緣有水漬狀黃色圈,界限明顯。防治方法: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剪除病葉。發病期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
2.灰霉病:發生在春季低溫高濕時,一般在白花花瓣上出現褐色的小斑點,嚴重時發生軟腐現象。防治方法:加強通風,降低濕度,立即剪除發病花朵。發病初期用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1次,連噴2次。
3.褐斑病:發生在夏秋高溫多濕天氣,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發病初期葉片出現圓形小斑點,以后逐漸擴大成大斑,病斑黑褐色,嚴重時葉片變黑枯萎。防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發病初期用10%寶麗安(多抗霉素)80倍液每半月噴灑1次。
4.介殼蟲:蝴蝶蘭最常見的蟲害,多發生在秋冬季,室內通風不暢,干燥導致介殼蟲危害。防治方法:注意通風,蘭株擺放不宜過密,發現少量時可用軟布擦洗介殼蟲,反復幾次可根除蟲害。
生態學實習心得體會2
1實習目的
1.1熟悉各種生態條件下的生態系統植被的類型及其特點群落的物理結構;
1.2熟悉不同生態系統群落的生物結構(包括組成關鍵種優勢種等方面的信息);
1.3實地了解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等的相互關系);
1.4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現象,了解次生演替在外貌結構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特征;
1.5實地了解旅游居住生活等人為因素對森林生物群落堵塞干擾,探討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模式。
2實習內容
2.1黃土高原生態實習
2.1.1黃土高原地理特征
黃土高原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季受極地干冷氣團影響,寒冷干燥多風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印度洋低壓影響,炎熱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為466mm,總的趨勢是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東南部600~700mm,中部300~400mm,西北部100~200mm。以400mm降雨量等值線為界,西北部為干旱區,中部為半干旱區,東南部為半濕潤區。
2.1.2植被分布的非地帶性
黃土高原植被分布的地帶性規律是毋庸置疑的,自南向北,自然植被呈森林向草原過渡的總體趨勢。不同土質地形部位和坡向的地塊,土壤水分狀況存在一定差異,適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長。東部南部的黃龍山子午嶺呂梁山霍山渭北塬分布有溫帶落葉闊葉林和溫帶針葉林(如油松白皮松華北落葉松樺樹青桿等)中部大部分地區(主要位于晉中陜北隴東和隴西南部)為半干旱草原帶。其中綏德米脂安塞以南地區植物有灌木繡線菊酸棗荊條刺李鐵桿蒿,再向北,則以沙棘錦雞兒等耐旱灌木為主。
西北部部分地區地貌逐漸向沙漠演變,以荒漠草原為主。
2.1.3黃土高原自然植被分布特征
黃土高原的自然植被具有明顯的地帶性與非地帶性特征。史前時期,黃土高原在土石山區和黃土谷地發育繁茂的森林,而在黃土高原梁峁和塬面上以草原植被為主。根據土石山區和黃土谷地的面積估算,史前時期黃土高原的森林覆蓋率不超過50%。黃土高原的植被建設必須按照植被的自然分布規律,遵循土壤水分的可持續利用原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自然植被為森林的區域,恢復森林植被,在草原區域恢復草原植被
2.1.4黃土高原植被保護
自然修復恢復的植被,最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形成的群落最為穩定。吳旗縣的封禁實踐和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定位觀測表明,完全可以依靠自然修復恢復黃土高原的植被,時間也無須很長,3至5年就可以形成較好的植被覆蓋。鑒于黃土高原植被建設重點的高位黃土坡地,目前尚無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穩定人工林草建設的實例及相關營造技術,黃土高原的植被建設現階段應以自然修復為主,輔以土壤水分條件較好地段的人工造林。
2.2秦嶺生態實習
2.2.1秦嶺地理特征
秦嶺山坡南緩北陡。南坡長100—130公里,群山毗連,峰巒重疊,河流源遠流長。北坡因是大斷層,山勢陡峭,形成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總坡長不到40公里,因此河流短促,多急流溫和,窄狹的谷道兩旁稻寂茁壯,田園似綿,山上綠樹成蔭。秦嶺山勢雄偉,由東向西逐漸升高,陜西境內嶺脊海拔約2,000米,高峰都在2,000-3,000米,如華山主峰海拔為2,400米,太白山主峰為3,767米,高出漢水及渭河河谷近3,000米之多。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田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后,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2.2.2秦嶺自然特征
秦嶺南北坡的自然景觀差異明顯。屬黃河流域的北坡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與落葉闊葉林地帶。因長期的農業開發,現多為次生林。秦嶺山區植物區系成分和動物種屬成分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混雜性和復雜多樣性。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鹮和黑鸛。秦嶺現設有國家級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和佛坪自然保護區。
2.2.3秦嶺的植被動物
太白山秦嶺南北坡的自然景觀差異明顯。屬黃河流域的北坡為暖溫帶針闊混交林與落葉闊葉林地帶。因長期的農業開發,現多為次生林秦嶺山區植物區系成分和動物種屬成分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混雜性和復雜多樣性。野生動物中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等珍貴品種,鳥類有國家一類保護對象朱鹮和黑鸛。在秦嶺的高山密林里,還藏匿著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數不清的哺乳動物,以及堪稱世上最為豐富的雉雞類族群。
2.2.4秦嶺植被地帶性
秦嶺植被景觀概況植被分布能綜合反映自然地理條件的特征,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平地上表現為水平地帶性,山地上表現為垂直地帶性。秦嶺由于地勢高,造成南北氣候的差異,南北植被景觀也不相同,北坡多暖溫帶類型,南坡則多北亞熱帶常綠闊葉的成分,是我國華北華中唐古特及橫斷山脈植物區系的交匯區,具有多種區系成分并存的豐富多樣性,因而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和復雜性的特點。
2.2.5秦嶺植被垂直分布特征
秦嶺以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秦嶺的北面是黃土高原,屬于鈣質土(次生砂質黃土)植被--山麓:溫帶落葉闊葉林--林草混交帶以上是高山草甸,高山荒漠土質.;秦嶺以南為四川盆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于丘陵地區,海拔在起伏500米左右,植被:常綠闊葉林帶,土壤為紫紅色的砂巖和頁巖(紫色土).,土壤類型垂直分布的垂直變化不大。
2.3群落演替觀察
2.3.1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指群落的這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有規律的變化。
2.3.2次生演替
即原來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災洪水崖崩火山爆發,風災人類活動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發生的演替。由其他地方進入或殘存的根系種子等重新生長而發生的。可認為它是原生演替系列發展途中而出現的。這種逐漸發生的`演替系列稱為后成演替系列。
2.3.3初生演替
概念:在一個沒有植物覆蓋的地面上或原來存在植被,但后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過程:發生于干燥地面的旱生演替系列。如果是發生在森林氣候環境下,其演替系列可概括為:裸巖→地衣群落→苔蘚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喬木群落;發生于水域里的水生演替系列。如果發生在淡水湖泊里,其演替系列可概括為:開敞水體→沉水植物群落→浮葉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濕生植物群落→陸地中生或旱生植物群落。
2.4打樣方方法
2.4.1用尺子量取1x1m的樣地,即樣方一,記錄該地出現的植物。
2.4.1.1植物樣本的采集與標本制作
喬木灌木植物用高直剪和剪子剪取帶有莖葉的植物樣本,草本植物需要采集帶有根莖葉的樣本,系上標簽(與該物種的登記序號是相對應的)后,盡量將所有的葉子都展開夾在標本紙中,用標本夾蓋好。
2.4.1.2錄物種數各物種出現的株數以及各物種的詳細情況
喬木植物需記錄植物的名稱高度胸徑冠徑等;灌木植物需記錄名稱
高度冠徑胸徑枝數等;草本植物需記錄名稱叢數高度胸徑等。
1邊量取另一個1x1m的樣地,即樣方二,記錄該地出現的植物。重復1中步驟。
2取1x2m2x2m2x4m等樣方。重復以上步驟。樣方大小及打樣方順序
針對不同的群落類型,巢式樣方法起始面積和面積擴大的級數有所不同
實習總結
此次野外實習,進行了對黃土高原和秦嶺山脈的綜合實習。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觀察植被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地形地貌的變化而呈現的水平及垂直變化。黃土高原海拔大約在1000~20xx米之間,黃土層厚度達100米左右。由于黃土質地疏松,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節,且多暴雨,加上森林和草原大多遭到歷代不合理利用和破壞,所以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所以植被分布也就以從森林植被逐漸向草原植被演變。而秦嶺山脈氣候溫和降雨集中,以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四川盆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在秦嶺植被分布主要以常綠闊葉林帶溫帶闊葉林帶和高山草甸為主。
通過實習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由于黃土高原在各種外界條件下所表現的土質疏松,植被稀疏而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更為嚴重的是嚴重的水土流失在侵蝕黃土高原的同時也造成了黃河下游的洪澇災害。所以同水土流失現象作斗爭,不僅成為改變黃土高原面貌的重要的措施,也是智力黃河的一個基本問題。
我們這次的實習盡管只有短短三天,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習中更使我們提高了繼續學習的熱情。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
【生態學實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生態學實習總結04-01
生態學實習報告匯總【13篇】09-08
[經典]實習心得體會09-29
實習心得體會【經典】01-16
(經典)實習心得體會01-26
對實習心得體會01-04
實習心得體會02-20
實習的心得體會11-22
實習心得體會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