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立春的觀后感
當觀看作品時,我們會沉浸在情節之中,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立春的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立春的觀后感1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一心追求高雅美聲聲樂藝術的師范女教師王彩玲(蔣文麗飾),因為客觀長相的限制,總是在現實與理想沖突中苦苦掙扎,清高而孤獨地耽誤著自己青春的悲情故事。雖然她最終能夠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在高雅舞臺放聲高歌并過上了小康生活,可她感情上的失敗與獨善其身形成的孤獨伶仃(最后只能是在孤兒園領養了個兔唇女孩當相伴身邊的女兒)卻令人不得不對她產生了無限的憐憫和同情。同時,影片讓人對“北漂一族”的艱辛有了相當的了解,也對"藝人"們的孤傲有了充分的理解。
所有出場的主要人物都可以用兩種關系聯系起來,一種是起“歧”一種是“欺”。換而言之: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是生活在人與人的“歧視”和“欺騙”的環境之中的。大概說一下:女主人公在受到世人的歧視的同時還在歧視追求她的鋼廠胖工人,在受到畫家的歧視之后還要欺騙胖子說自己為畫家放棄了戶口轉京的名額,在女鄰居面前編造自己已經被北京話劇團錄用的謊言;被自己所謂的老漢欺騙的女鄰居,言語中暴露了對主人公的歧視;胖子為了出氣欺騙自己畫家哥們的母親;舞蹈老師受到世人的歧視甚至侮辱后用一種極端的.手段來雪恥,其實也是在欺騙所有人,包括欺騙自己;主人公的光頭癌癥徒弟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利用了老師,同時也欺騙了老師和世人;畫家遭到母親的不理解和歧視,同時歧視和侮辱相貌丑陋的女主人公,最終以欺騙世人為自己的職業并毫無羞恥感。
請問在這個復雜的關系網中有誰用自己的真情順利的換到了對方的真情的?那句著名的古訓“將心比心”在這里黯然失色了。不過有一例除外:女主人公和舞蹈老師他們之間是真誠的,互相同情的,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相似點……試想當世人把這兩位所謂的“變態著”拋棄之后,“變態者”只有在“變態者”身上才能體會到人情味,這種世態炎涼的冷漠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那么題目的最終含義迎刃而解:冷漠的人際關系就是嚴冬,盼望有一個: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消除歧視的社會,就是對春天的向往。
其實題目清晰后,電影內容就十分明朗了,沒有必要計較太多的小節,關鍵是立意非常人性,不再是靠什么你死我活的血腥、車撞馬翻的火暴、男女調情的下流來支撐內容,而是用一種吟唱,哭訴的吟唱,將自己心中的苦悶與不公待遇向世人吟唱出來,吟唱者不僅僅是主人公,也是導演,和其他生活在感情冷漠的冬天里的人們。
電影立春的觀后感2
那些懷有夢想的人,在小城xxxx市上演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終究都沒能逃過向現實妥協的命運。王彩玲有一副好嗓音,一心想去北京,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她說過一句話:我不想在這個城市發生愛情?梢妼@個小城是有多不屑,多想迫切的離開這個城市,奔向她一直向往的北京。為此她一直很清高,自認為她就不是屬于這個小地方的人,她是屬于大城市的,屬于世界級舞臺的。
每個有才華的人,內心或多或少地都會有那么點倔強,上天給了你這個才能,你沒有把它施展出來,就是一種白費。小城市里的人對藝術不理解,甚至加以嘲笑,這13種才華便沒有了展露的地方。于是每個人開始努力爭取,努力躋身于更高層次的環境中去,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經過各種努力與掙扎過后,最終認清現實,開始妥協。
追逐夢想真的就那么難嗎,從王彩玲的身上可以看到,她對夢想的堅持,對感情的認真,寧嘗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但終究還是沒能得到她想要的,追她的人她不愛,她愛的人對她又毫無愛意,最終還是一場空。
胡老師熱愛芭蕾舞,他沉醉在自己喜愛的事業里本來就無可厚非,但周圍那些淺薄的人對他的偏見壓得他越來越喘不過氣,最終為了擺脫這種心理壓力而使得他走向了極端,在王彩玲對他同情的時候,他自己卻覺得徹底解脫了,終于不用再繼續忍受別人的眼光和非議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無知偏見釀成的悲劇。無知狹隘的人們間接摧毀了一個人才,而他本來可以在自己喜愛的領域里盡情地施展才華。人到底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有時真的'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或許堅持夢想的單身人士在許多人眼里都是異類,他們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早早結婚生子,過著柴米油鹽的一般日子,他們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堅持,要想頂住這種壓力繼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還在堅持,繼續活成別人眼中的異類,有的人卻敗下陣來,要么歸于平淡,要么走向極端。
王彩玲放棄爭取北京的戶口,把錢拿出來關心她的學生去參加競賽,然而最后卻是一場騙局,她的善良只是被別人利用了而已,自己的辛苦和對晚輩的期待最終化為憤慨。她盡全力關心了別人,可是她自己呢,又有誰來關心她呢?
她對愛情和婚姻不再抱有期待,于是去福利院領養了一個孩子作為女兒,從此生活有了盼望,生命也算有了延續,在生活逐漸歸于平淡之時,她心中的那個夢想卻一直都在,盡管再沒有表露了出來,盡管沒有再繼續堅持下去,但它從不曾消逝,它一直都在心里;蛟S在很多個夢中,那個在巴黎歌劇院引吭高歌的情景每次都會出現,心中還會掀起波瀾,就像它在生活中真實地上演了一樣。
電影立春的觀后感3
《立春》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名一般的婦女,王彩鈴曲折的一生。王彩鈴,一名社會底層的平民,沒有好的長相,也不年輕,卻天生有一副好的嗓音,一直夢想著去北京在音樂學院工作,卻始終沒有實現。最終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放棄自己高尚的理想,過起最平凡的生活。
說實話,我一直不太喜愛這樣的人。從一開始,對周瑜的傲慢表情開始。她明明沒有在北京找到工作,卻在他人面前為了面子而撒謊,而且還總是擺出一副傲慢的神情,這是他最終悲劇的主觀原因之一。
在《立春》整部電影的中,總共有三個同為藝術家人走進了她自閉的內心,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一個就是美術家,黃四寶。王彩鈴自從第一次見到他后,很快便愛上了他,并且夢想著能和他一起在藝術方面有所作為,在巴黎的藝術學院有所作為?梢哉f,這個人是他第一次傾注全部情感的對象。她覺得她與黃四寶有著很相同的遭遇,自認為懷有一身的藝術絕技,卻無人觀賞。這種同病相憐的心情很快轉變為了愛情?墒屈S四寶卻完全沒有類似的想法。最終情感上的`矛盾最終使黃四寶在當眾羞辱了王彩鈴后憤然離去。而這次也是王彩鈴的內心收到了巨大的沖擊,甚至使她產生了自盡的念頭。而黃四寶,也就此墮落,最終成為社會上騙錢的小混混。
第二個,是舞蹈老師。這個人是我在整部電影中唯一比較觀賞的人。全身心的投身于藝術,面對著外人的羞辱,在跳舞中走過了自己前半程的人生。他的心中沒有太多的雜念,功名,利祿,他如同并不是很在乎,只是面對外在的壓力,他不得不選擇項王彩鈴求婚,未果,最終選擇走向監獄,堅守著內心對藝術的熱愛。
第三個十八個禿頭的少女,自稱身患癌癥,其實是為了自己知名。其心機之深,自己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時令人深感同情,而內心卻在籌劃著自己的“陰謀”。正是他,徹底粉碎了王彩鈴心中的最后一點盼望。以至于當王彩鈴在當她的鄰居發生悲劇時,她也竟然冷眼相對。
這四個人,同樣抱著對對藝術的熱愛,可是初中卻不同。那個跳舞老師,就像我先前所說的,它是對藝術純真的熱愛,所以就算他最后入獄,只要有舞蹈陪伴,他也能過著歡樂的生活。而剩下的三個人,與其說是喜愛藝術,倒不如說是喜愛藝術所帶給他們的名利,金錢。其中黃四寶,和那個禿頭少女更為嚴峻。其實正是這種心理,使王彩鈴最終認識到她所真正喜愛的并不是藝術,而是它背后的的東西。無望之中,她放棄了藝術過起了最一般的生活。
其實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也不乏這種虛偽人,外表表現出一顆高尚的內心,口上說他對某某事情怎樣熱愛,實際上只是喜愛其背后的金錢名利。這種人最后必定不能有好的下場。
【電影立春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立春觀后感03-29
立春經典語錄09-25
立春經典語錄09-14
電影觀后感03-14
電影觀后感05-17
立春祝福語 立春吉祥祝福語最新10-09
電影八佰觀后感09-04
電影風聲觀后感11-19
電影《大學》觀后感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