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小學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小學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教課實踐一片空白的我來說,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是我提升實踐新課程教課能力的事不宜遲。
小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行美育的主要門路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跟著新課程的實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傳統的教課思想、教課方法、教課經驗面對嚴重的挑戰。傳統的音樂教課以教材為中心,以講堂為中心,教師是講堂的主宰,把學生看作容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只教授知識觀點、技術方法,只需務實質模擬。跟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關注講堂的民主開放,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確實立。教課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建一個自由的想象和創建的環境,一直使學生的學習處于喜悅之中。音樂教育出現了嶄新的、可喜的變化。下邊我說說自己在學習音樂新課標中的一些領會。音樂課程性質主要表此刻以下三個方面。
1、人文性
2、審美性
3、實踐性
課程的基本理念分為: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喜好為動力。
2、重申音樂實踐,鼓舞音樂創建。
3、突出音樂特色,關注學科綜合。
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
5、面向全體學生,側重個性發展。
在教育改革期間,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小學生的角度,認識學生的心理需求,改革傳統的唱歌課、音樂知識傳講課和思想道德教育課,創建性地、靈巧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教授者,灌注者轉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或促進者,指引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自主研究,合作學習,成立新式的學習方式。倡議體驗、模擬、研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重申學生在教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建便于師生溝通的教課環境,成立同等互幫的師關系。這全部,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注式的教課模式,啟示學生在親自體驗或實質模擬的過程中,懷著研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我國的音樂教育,長久以來過分重申了它的知識性,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明顯,這類側重“知識”忽視“藝術”的教課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課理念,與新課程標準也是分道揚鑣的。所以,在音樂教課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審美”。學生在審美過程中,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地所吸引、所沉醉,與之產生激烈的感情共識,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在“審美”的藝術教課中遇到熏陶,從而用他們的“愛”去感染身旁的人,最后使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美的社會。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多創建一些發現美、流傳美的優異氣氛。
所以在此后的教課過程中,我還要再努力、再學習,為其終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優異的基礎。
【學習小學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3-14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02-07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7篇04-28
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03-06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03-21
小學英語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02-01
小學音樂新課標培訓心得10-11
音樂新課標心得體會03-11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13篇(合集)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