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奇跡·笨小孩》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
在新年上新的一眾電影中,我挑選了這一部關于深圳奮斗青年的故事,主演是易烊千璽。
故事背景是個悲催的故事:20歲的男孩景浩,帶著6歲的生病的妹妹在深圳。母親已經病逝,父親不見蹤影。還好,靠著精湛的手機維修技術,景浩維持著自己和妹妹在深圳的生活。可是妹妹八歲前必須要做心臟手術,費用至少是三五十萬,否則就只會身體越來越差。
去哪里搞這么多錢呢?景浩的手機維修店哪里能有那么多收入?急著用錢的他,碰上了個機會,處理一批出口的故障機。本來已經在華強北手機市場有充足訂單,卻悲催的'遇上市場管理打擊翻新機,訂單泡湯,十來萬的貨物砸在了手里。他沒有放棄,苦思冥想出新的出路:拆機賣零件給手機龍頭企業。他契而不舍的圍堵企業負責人,希望能接收他的回收零件。功夫不負有心人,企業的大佬被他感動,給了個機會,可面對的困難更大。沒有定金,他要搞廠房,招工人,產品合格率需要85%以上。中間廠房還遇上偷盜。由于資金斷裂,原來的手機維修店鋪,因無法還貸被搬空,租住的房子欠租幾個月被趕出。為了維持工廠運轉,他去高空擦玻璃掙錢。在追車要回被偷盜的貨物時,差點沒命,手指頭摔到全部變形!所謂的屋漏偏逢連夜雨,真是凄慘!命運沒有給他絕路,挺過來的景浩,得到了更大的合作機會,創辦了自己的好景通訊公司,一飛沖天。妹妹的手術做得很成功,和他一起做工廠的兄弟姐妹們也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結局很美好!
電影的基調,主要是景浩的堅強不放棄。生活除了給平凡人各種苦難,還會給出很多溫情來讓生活不至于絕望。景浩和妹妹的深厚感情是主要看點,那么可愛懂事的妹妹,是景浩不放棄的理由。還有護理院梁叔,門崗孫大爺,對他們各種幫助。廠里的兄弟姐妹,都屬于被社會邊緣化的苦逼人群,卻因為走到一起,突破以往的困境,發現生活的美好!這里有辛勞的夫妻,有網癮兄弟,有曾經的牢改犯,有斷腿的老兵,打架時一起上,遇上困難時想辦法面對,真的讓人很感動!
另外讓我想到的一點:一個人需要有目標,上路了總會找到同路人!然后開辟出自己的一片天!生活給的苦難越大,后面給的驚喜也會越大!心中有愛,挺過苦難,前面就是美好!
望新的一年,我們有目標,有可愛之人,能被深愛,然后乘風破浪……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2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南方熱土深圳,逆轉人生的拼搏傳奇故事。父棄妻女,母親早亡的20歲大學生景浩,帶著因患遺傳性先心臟病的6歲半妹妹景彤來到深圳打拼。眼看還有一年半就無法挽救妹妹生命的景浩,孤注一擲,賭上了他的一切在,這過程中他與時間賽跑,與命運斗爭,在經歷無數困難、感受無數溫情之后,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挽救了妹妹,完成了學業,實現了夢想。
景浩,20歲的小伙,正當青春年華,卻擔起了超出一般人的責任。為了妹妹的手術費,先是做翻新機市場,市場倒閉后,貨全砸在了手里。不甘心的景浩又找經理找老總,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開發新市場—電子元件。為了見到趙總,他堵車飆車,奔跑著追趕,終于被他打動了,接受了他的請求。之后,景浩開始找員工、找廠子,為了養活整個廠子,他還鋌而走險給自己找了一份額外的工作—高空清潔工。與此同時,員工們一起互幫互助共同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慢慢的一起開始步入正軌,但災難再次降臨。一群非法煉金的人來強行帶走了這批手機,景浩歷經千辛萬苦好容易才奪回手機,卻因打斗中損傷3、4指而失去了養活廠子的.工作。善良的人總會有回報,景浩的努力與堅持,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大家動員了鄰里鄉親來幫忙,一起度過了這最后的難關。最終,在大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按時完工,并且通過了質檢。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妹妹,與其說她被哥哥養著,倒不如說她在支撐著哥哥活下去,奮斗下去。她總是在哥哥最累,最苦的時候安慰他,對他說:“哥哥,你會一直在嗎?”“哥哥,你累了”,千言萬語抵不上彤彤的這一聲哥哥。“哥哥”足以慰籍哥哥勞累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導演文牧野與主演易烊千璽,也是這樣一個背景。導演是碩士畢業后,正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迅速追上并超越同行。易烊千璽,小時候因容貌被人瞧不起,大家都罵丑,沒有本事,但在這么多年以來,他的努力與成功給了那群人一個很好的回擊。同樣,我也是個笨小孩,我的人生也需要自己去努力,努力后的我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只要肯努力,這個世界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笨小孩。
易烊千璽說過一句話:“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過是百煉成鋼。”是啊,在這個新時代的中國,只要肯拼搏,每一個笨小孩總會創造奇跡。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3
“致敬新時代里每一個拼搏奮斗的你,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
幸福,來源于平凡人的奮斗;幸福,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幸福,來源于堅定不移的友情。幸福是努力之后的成果。
影片中,文牧野導演用他擅長的類型化敘事風格和細膩而又豐富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在絕境中孤注一擲但卻創造奇跡的創業故事,塑造了一群個性鮮明的平凡小人物。
易烊千璽的表演更顯成熟穩健。為了攢錢給妹妹治病,他不僅吃苦耐勞,而且還有鍥而不舍的執著和做出選擇的果決。
電影故事并不復雜:父親離開,母親去世,年少的景浩獨自帶著妹妹在深圳打工。妹妹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盡早手術,而只靠開手機店這個小門面不可能在短期內賺很多錢,只能傾盡所有孤注一擲去創業,一路坎坷艱辛,最終挺了過來,創造了奇跡。
一開始,兄妹倆的生活雖然拮據,但是其樂融融。他們的生活存有溫情:每天哥哥接送妹妹上下學,照顧妹妹的起居,情景溫馨;因為不交房租被趕出來住在廠房時,和妹妹打蚊子生動有趣的場景;妹妹看著哥哥為了追機會而腰上被擦傷的地方,心疼的帶哥哥去藥店,給他擦藥;哥哥深夜出去抓小偷,妹妹擔心便去追哥哥,鞋跑丟了,腳也磨破了,而心疼的還是受傷的哥哥……他們是彼此生活的依賴,是彼此奮斗的動力,有了對方,就有了堅持下去的決心和信心。他們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為了妹妹盡早治病,景浩傾盡所有創業。創業招兵買馬。他當時沒有錢雇工人,在忘年交好友、養老院護工梁永誠的`幫助下,他們招了一批實在沒人要的工人:耳聾的女工人、網吧“大神”、性格孤僻的硬漢、殘疾的修鐘表老人。剛開始因為年齡和之前從事的職業,干這個很難,但他們都共同努力著,從不輕言放棄,默默奮斗,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創造了屬于他們的奇跡。
令我特別感動的是,那晚暴風雨之后第二天,景浩來到廠子這里,廠房塌了,而房東也讓他三天內搬走。正當他無助時,他的“工人”來了,他們已經把貨都收好了,得知難處時,不是一哄而散,而是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一個個的問題。這時的他們在景浩心里,一定是陰云中射進來的一束光,這是友情的力量。
好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當時的創業很成功,最后除了梁永誠在景浩的公司工作,其他人紛紛創業做自己喜歡或擅長的工作。
奇跡,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幸福也是。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4
“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致敬時代里每一個拼搏奮斗的你。”這部電影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主人公景浩等人終于迎來了雨后初霽。這位20歲的年輕人身上的韌勁和擔當固然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但更讓我為之動容的,是電影中體現的溫情。
溫情,是成就奇跡的重要原因,也是這部影片給我的最大沖擊。再堅強的人都會有兵荒馬亂的`時刻,而這時他人的溫暖鼓勵就彌足珍貴。主人公景浩是一個20歲的年輕人,經歷了失去住處廠房等一系列挫折后,也難免會有扛不住的時候;但眾人對他的支持和溫暖使他重拾力量。“你很累吧,謝謝你哥哥。”妹妹對哥哥的愛,懂事得令人心疼;“這是我兒子節省一年早餐錢給我買的助聽器。”體現春梅對兒子孝心的珍惜和母愛……細微之處都是滿滿的溫情。正是因為他們以摯誠善意對待各自,這個由幾名臨時工人創造的奇跡才得以實現。他們的情誼讓我感到很美好。
人間不能沒有溫情,它是冬日暖陽,是暗夜曙光。對于個人而言,缺少柔軟與善良的靈魂是殘缺的。影片中那位所謂碩士畢業的精英,卻自命清高地對“打工人”滿口鄙夷,讓人心寒。相比之下,那些工人雖然學歷低,但是他們淳樸善良,踏實工作的身影真的比這位“精英”高大太多。這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如果沒有基本的人文情懷,再高的學歷也只會成為唯利是圖不可一世的虛偽之人。
對于社會而言,匱乏溫情的社會將會是人心的荒蕪沙漠。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絕不是利益至上。每一個平凡的個體都值得被尊重,每個人都可以傳遞溫情。昨天公布的感動中國人物中,吳天一為了藏族人民和筑路人員的健康,六十余年都投入到高原病學研究;朱麗華開創診所,為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并堅持做慈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溫情,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電影來到尾聲,我眼眶心底都是澎湃。841的同學們陸續退場,想到這個會陪伴我兩年半的集體,也會像影片中工人們那樣充滿溫情吧?我頓然擁有了一股奮斗的力量,一股可以支持我們創造841奇跡的力量。
雙手停止了在鍵盤上的敲擊。“哥哥你要睡覺啦!”“好的我馬上就睡”妹妹的聲音把我從思緒中拉回現實。看著這個四歲半的小女孩,自有一泓暖意激蕩心間。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5
每年選擇賀歲檔電影都是一件難事,正當我徘徊于一個個大片之間,驀然看到了一張海報,明黃色的背景前是熟悉的面孔,于是我毫不猶豫選擇了這部《奇跡·笨小孩》。
觀眾在選擇電影時,一般都會關注演員。《奇跡·笨小孩》的主演是大家熟知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璽。這個男孩去年因《少年的你》一炮而紅,之后出演的作品也都是高品質大片。易烊千璽表演中流露出的真情總能打動我。
賀歲檔的電影數通常都是匠心之作,《奇跡笨小孩》從中脫穎而出不僅因為它有優秀的演員,更因為它有真實的人物和溫暖的故事。全片最令我感動的是主人公景浩,他自幼喪母,又被父親拋棄,年僅二十歲的他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為了給妹妹籌錢治病,他放棄大學學業來到深圳打拼。正當景浩終于遇到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要結束黑暗的生活時,命運卻并不想讓他成功,再次將他推下深淵。這次失敗讓景浩失去了很多,但他依舊沒有放棄。
他抓住每一個機會,拼命爭取了一個與高層談話的機會,可對方提出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實現。就算面對如此艱巨的挑戰,他也毫不猶豫地選擇努力去做。或許在那些高層領導看來,他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孩子,是個一無所有卻頑強固執的笨小孩。但這樣的男孩卻用他的真誠、勇氣和樂觀、善良打動了身邊人,用他堅持不懈和奮勇向前的精神戰勝了困難,用他的責任心、耐心和恒心鼓舞感動了觀眾。景浩讓人不由地心生敬佩,覺得他配得上任何奇跡。不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始終能看見他眼里有光,有希望。
除了易烊千璽扮演的主角之外,片中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彼此關心的溫情也格外動人。景浩身邊的梁叔、汪春梅、張龍豪、鐘伯……他們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本身在生活上都有各自的難處,卻仍愿意給予景浩最真摯的幫助。小人物之間的善良互助,更能體現出樸實而寶貴的溫暖。影片中車上歡歌的那段場景,對每個人物的描繪都很真實樸素,充滿快樂,讓觀眾感受到無限的美好。那句歌詞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從電影院出來已是華燈初上,合肥的街頭充滿了年味兒,主題曲久久回蕩在我的耳邊。看著周圍來來往往沉浸在節日氣氛的人們,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正在努力創造生活奇跡的笨小孩。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6
大雨磅礴,螻蟻在風暴的侵襲中頑強的向上攀爬,縱然風吹浪打,也依舊心懷希望……電影《奇跡笨小孩》中多次出現了對風雨中螻蟻的特寫鏡頭,印證了電影中描繪的形形色色的人們,為了自己的夢想或者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生活困境中不屈奮斗著,最終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這部電影帶給了我無盡的思索。
劇中主角景浩,如野草般堅韌,從不輕言放棄。被父親拋棄,又因母親早亡,只能孤苦無依的帶著因患遺傳性?臟病的`6歲半妹妹到深圳打拼。他孤注?擲,擔起了超出?般?的責任,挽救了妹妹的生命;他歷經磨難,與命運抗爭,完成了學業,實現了夢想。景浩無疑是千千萬萬個在深圳淘金者的一個小小縮影,一個不相信命運,相信自己努力了,奮斗了就可以成功的拓荒者。咬牙堅持的背后是和命運的抗爭,是堅持夢想涅槃重生的旅程。
當今社會,有人感嘆生不逢時,競爭太激烈,沒有適合自己施展才華的舞臺;有人感嘆沒有機遇,面臨的困難太多,不能展示自己的遠大抱負,就選擇躺平,選擇啃老,在時光的流逝中做一個被時代浪潮拋棄的人。所幸,在我們身邊更有許多像景浩一樣不認輸不信命的奮斗者,時刻激勵著我們:無論是滑冰天賦一般,第一次上冰摔了107跤,卻堅持每天4點就去冰場練習,從業余選手成為冬奧名將的武大靖;還是半歲時雙耳失聰,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考上重點大學,到清華讀博士的《感動中國》度人物江夢南;亦或是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不順的困境中默默拼搏著的無數普通人……他們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有堅定的方向,都堅信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奮斗一定會開出希望之花。于他們而言,拼搏是其對抗命運的唯一選擇,拼搏是責任擔當,是縱然身在沙漠,也要變身駱駝,不做鴕鳥。拼搏是勇氣,是直面慘淡后的奮起,是橫下心接納生命中痛楚的無畏。拼搏是較量,是狠狠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放棄的堅守。拼搏是新生,是涅槃后更為強壯的靈魂,是從悲觀中升華出的達觀,從逆境中勇闖出的新天地。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7
每個人面對自己的成功或失敗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會認為自己的運氣不好,沒有一個好的父母,輸在了起跑線上;又有人認為自己機遇,好事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別人不比自己強;但有一種人會抱怨,會流淚,會想過放棄,但第二天之后又會竭盡全力,努力做到最好。所以當你不理解自己為什么失敗是你可以看一看《奇跡笨小孩》。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在他人的笑容背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在電影中景浩的生活也是如此,一個20歲的人帶著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六歲的妹妹,父親拋妻棄子,母親因病去世。這樣的生活不比你我父母健在,可以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不用承擔生活的重壓的我們更糟糕嗎?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歷了無數次打擊,剛出現一點點希望,下一秒的鏡頭中又被打破。生活中最難的不是一直心懷絕望,而是給你希望再打碎它。這樣一次次的打擊大多數人在第一次時就會放棄,而他只是在之后尋找新的出路。心得體會范文錦集困難與挫折是一個篩子,篩得大多數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眾,堅持二字便是讓你不被篩去的基礎。真正的成功者便是如此,唯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堅定,愈挫愈勇的頑強才是其成功原因,運氣是對比你努力者最大的不敬。
堅持之后是竭盡全力去改變。如果你的`堅持只是不做改變的固守,那么其意義又何在呢?不妨為你所堅持的事去做出改變。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你為什么不去嘗試走一條你自己的路呢?縱使前路漫漫,那又何妨,你的堅持值得更好;若一成不變,何以異于清朝之閉關鎖國。如景浩若不勇于改變現狀,他的妹妹便毫無辦法只能經受先天性心臟病的痛苦。由此可見,生活也是促使你改變的原因之一,與其被動的改變,不如自己主動去改變,因為我們不必受如景浩一樣的生活苦難,不必承擔重擔。我們可以努力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今這個時代內,努力是有用的、有意義的,所以當你的努力還未有回報時,不要去懷疑努力,盡自己所能便足矣。
正值青少年的我們正處在最好的時光,讓我們以堅韌不拔、竭盡全力的品格來度過這3年。3年可能很苦,但堅持到最后一定會苦盡甘來。
竭盡全力!
好景常在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8
看完《奇跡笨小孩》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正如我們生活中想要做什么可又擔心做不好,其實大多數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好,而是我們缺少開始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如果影片中的“少年廠長”景浩不是因為妹妹的病情,不是被生活所迫,恐怕也不會成長,最后更不會成功。
我曾經有些很幼稚的問題,“人死了會去哪里”?“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跟閱歷的增多,我明白我這些問題是根本沒有答案可循的。影片中景浩父親不知去向,母親病逝。他只好輟學,一邊開著手機維修店,一邊照顧妹妹,而且妹妹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昂貴的手術治療費用。妹妹的一句“你會一直在我身邊嗎?”哥哥啞著嗓子對妹妹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要化了,經歷了千辛萬苦的景浩從沒有拋棄責任,從沒有自暴自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選擇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呢?所有人在短暫又漫長的一輩子中,總會遇到坎坷與困難,與其怨天尤人的`被苦難打倒,輕易地說放棄。倒不如一次次在苦難中站起來,帶著傷痛繼續活下去。
每個人的一生都無法復制,也截然不同。但我們每個人又全都相似,在面對災難,面對死亡。活著就是生命的全部!看著受苦受難的人們,我不禁感慨生命無常。但是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由自己決定。工作的過程是枯燥無味還是趣味叢生,是艱難坎坷還是一帆風順!只要我們端正態度,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就定有收獲。每當夜深人靜,大家早早進入夢鄉時,我們仍然堅守在崗亭之中。可是經常也有司機不理解我們。換位思考,司機們本身開車就很辛苦身心俱疲,情緒不穩定能理解。而且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接受它的全部。如今的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不能一味的只為自己申屈,應該抱以感恩之心去感謝司機們及時告知咱們服務中的缺陷,以便我不斷完善工作的不足。
一路披荊斬棘,或許是心中的那股不服輸的倔勁,景浩最終如愿以償,影片是結束了,可留給我們的內涵值得永遠深思。好事總會在下一個路口發生,通往璀璨舞臺的道路充滿荊棘,唯有堅持、堅信,就會站在發言臺,加油!笨小孩!我們都是自己的奇跡。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9
我在看完《奇跡·笨小孩》之后,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評價是“現實童話”,就是它的取景、故事情節看起來都非常貼近現實,但是還是做了一些美好的處理。
這個故事里,男主角景浩的困難其實是從一個政策的轉變開始的,然而他之后經歷的許許多多困難與這個社會、或者說社群的整體轉變脫開了,哪些困難變成了很多時代很多通用的一些內部矛盾,房東逼遷,爛仔偷東西,最終通過人民內部的協調(其他工友的幫助)得到了強者的認可,而《我不是藥神》最終改變了社會,這就讓它的深刻性與《我不是藥神》拉開了距離。
可以看出,《奇跡·笨小孩》的重量幾乎都落在了景浩和妹妹的故事身上。其實如果景浩只是一個想成功的創業者,這個故事也足夠好看了,可是這是一部春節檔的'電影,它需要與觀眾發生深刻的連接,不然景浩這個角色就與片中借了兩千塊錢不還錢卻去賭錢的男子沒有兩樣,所以給他設置了一個更為“偉大”的動因,就是有一個需要救助的妹妹。
《我不是藥神》是配角團隊改變了主角的人生選擇,《奇跡·笨小孩》則是易烊千璽的大男主。
我覺得《奇跡·笨小孩》是易烊千璽目前為止的代表作,盡管看起來《少年的你》目前帶給他的更多,但是實際上他在《奇跡·笨小孩》的表演,更能看出他主動去塑造角色的能力。《奇跡·笨小孩》里,他有很多坐在普通勞動者中間的鏡頭,還有穿梭在華強北等地的身影,已經可以完全融入其中,我相信他之前曾經跑過外賣那些經歷,對他有不少幫助,這是一個會把自己藏在角色后面的演員。
我對《奇跡·笨小孩》的另一重憐愛,是因為,目前的很多影評,都在說它還不夠好,而絕口不提其他爛片有多爛。我某種程度上理解,因為有些片我看都不想看,而對《奇跡·笨小孩》是有期待的,所以我會說它的好與遺憾。
可是啊,在目前的排片情況下,《奇跡·笨小孩》已經挺弱勢了。在一個被五十分電影充斥的市場里,如果我們早早地來做一些學術批評,集中火力批評一部八十分的電影沒有做到九十分,那么最終的情況就會是,垃圾得道升天,而八十分電影被圍困而死,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奇跡·笨小孩》其實是一個特別理想的爽文,苦澀最終將迎來甜美,但這并不代表它不真摯,我相信看了這部電影的人,一定會感受到,趕緊逆襲吧!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0
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簡單而又平凡,但在主人公景浩慘淡的一生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濃墨重彩。哪怕孤注一擲,也未曾放棄一絲僅存的希望。他與妹妹景彤就像兩顆星星,彼此照耀著對方,在充斥著陰霾的生活中熠熠生輝。
本部影片講述了20歲的景浩因年幼的妹妹景彤患有先心病而籌錢。一個一個噩耗接踵而至,逐漸將他打入深淵,他賭上了身家性命,帶領著一群人殺出了一條血路,治好了妹妹的病,功成名就。
“笨”小孩景浩創造出了一個奇跡。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景浩一路跌跌撞撞,曾被房東趕出家門,被公司總經理輕視,為搶回貨物奮不顧身,摔傷手指仍前赴后繼地工作。曾有人唾棄過他,但也有人為他披心相付,赤誠相待。有人在景浩原本便困苦的生活中火上澆油,自然也有人雪中送炭。好景工廠的`人來自各行各業,照顧老人的梁叔,修表的鐘爺,失聰的汪春梅,收養流浪狗的拳王,網吧的追風少年……盡管生活艱難困苦,但仍在危難時刻向廠長景浩伸以援手,共同創造出了一番奇跡。時代不停更迭,高樓大廈不斷新建。景浩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場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人們噓寒問暖,商販四處叫賣,那是系統永遠看不到的景色,是萬家燈火,是喧囂人間。
景浩經歷了摧枯拉朽的臺風,但在風雨過后終究見到了色彩斑斕的彩虹。景浩與陪他一起奮斗的朋友完成了他們的夢想,就像在現實中的我們。堆積如山的試卷,層出不窮的難題,數以萬計的知識,一切的一切,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無法透過學習看到盡頭,在迷茫之中奔跑。三年一次的中考,這是一場長途旅行。有的人步履蹣跚,勉強走完了這一程;有的人橫沖直撞,一撞便摔進了深淵;也有的人穩扎穩打,功成名就,金榜題名。我曾自詡聰明,在學習上用自己的小手段,耍小聰明。不認真聽課,不好好背書。寒暑假的渾噩度日,開學時的漫不經心。期中考的屢屢失利,期末考的大幅下滑。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們都是笨小孩。我們也曾像景浩那般碰過壁,在某一條道路上跌倒過,但是哪怕遍體鱗傷,滿目瘡痍,他都始終不渝地爬起來。期中考的成績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我。我被成績按壓在地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我開始掙扎,開始反抗,一頭扎進書海中。在這場長途跋涉中,我們都是笨小孩,但我堅信,只要我們拼搏奮斗,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彼方尚有榮光在。
正如景浩所說,“好景常在”。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1
前幾天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叫作《奇跡·笨小孩》的電影,看完之后我覺得這是我看過最好的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景浩。他是一個生活在深圳的手機維修工。他有一個妹妹,父母都不在了,因為妹妹遺傳了她媽媽的先天性心臟病,最好是在八歲之前做手術。但是景浩沒有那么多錢給妹妹做手術。
正好,他朋友那邊有一批手機因質檢沒有通過,被外國退了回來。如果景浩不要這批手機,這批手機就報廢了。景浩傾其所有買下這批貨。景浩本來想用這批手機做翻新機,但是國家出了政策,用翻新機是犯法的,景浩不得不想別的出路。
他想到一個方案,就是把手機拆成一個個小零件,賣給通訊公司,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但是想實現這個大膽的想法,首先得找到通訊公司的老總。所以景浩為了爭取和老總見面十分鐘,他騎著電瓶車一路飛馳,結果電瓶車摔壞了。景浩只好跑到火車站,在這期間,他還被車撞了,他滿身是傷。終于見到老總,他把他的想法跟老總說了一遍,老總給了他一次嘗試的機會。但是不給定金,不給工人,不給場地,這些全由他自己負責,而且要求零件合格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
景浩開始找人,找場地。過程中,景浩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說房租交不上,工人不聽講,把零基礎的工人培養成熟練工,在沒有定金的情況下,自己還要給工人工資,要交水電費,要交房租。有一次,非法煉金者來偷他的手機,手機可是他妹妹的救命錢,所以他用他最快的速度去追趕,結果被活生生摔斷了兩根手指。
因為房租在實在湊不齊,車間被租給別人了。這時他的伙伴們并沒有放棄,而是在鼓勵他。有一個困難,克服一個困難;有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通過他們不斷的`努力,最后,他們的零件質檢合格率不僅達到要求,還超出了百分之二,拿到了五百萬元的訂單。上次沒有定金,這次真的有了。妹妹有救了。
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精神,首先設定目標,努力去實現目標,遇到困難,絕不退縮。20xx年,我不想做個聰明的孩子,我想做笨笨堅持的笨小孩。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2
搞錢!搞錢!搞錢!
這是一位二十歲被爸拋棄,媽因病去世,還帶著一個患心臟病的妹妹的少年所苦苦追求的:搞錢,給妹妹治病,哪怕是沒錢沒文憑沒孵化基地沒天使投資,哪怕是拿命也愿意的那種搞錢,萬幸,人人都有機會創造奇跡。
對于這部影片,我有幾個方面的感受。
心懷勇氣,足創奇跡。影片中的景浩真的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打工崽,但他毫不畏懼,他毫無背景卻敢直接找企業高管,找企業老板談合作;在決定是否辦廠時,冒著失敗即一無所有毀終生的風險,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懷揣著勇氣走出了那一步,建廠,取件,質檢,成功。勇氣通往成功,怯弱通往地獄。君不見貝多芬雙耳失聰以勇氣面對生活,才有了聞名的《命運交響曲》;君不見新中國在國家動蕩之時因有勇氣,才進行改革開放以至現在的繁榮富強。俗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有如此般的勇氣去抓住每一次機遇,不要在猶豫中迷失自己,而是勇敢的邁出這一步,去找尋不一樣的自己。
信念之火,足以燎原。景浩白天高空清掃,晚上工廠加班,為了手機跟歹徒拼命…他為了什么?只是為了搞錢,搞錢給妹妹治病。因為有信念,所以有方向,所以有動力。因為信念,雙腿癱瘓的史鐵生寫下無數文字,用筆尖與命運抗爭;因為信念,自小患上小兒麻痹癥的威爾瑪,最終會成為傳奇的田徑運動員;因為信念,全身癱瘓的霍金仍堅持探索未知的宇宙。疾病和環境只能打倒肉體,而無法擊敗信念。新時代的我們,小于自我,大到國家,也都應有堅韌不拔的信念始終指引著你我前行!
奇跡背后,拼搏奮斗。景浩只是一個能夠修手機電器的人,但他帶領廠里人把大部分手機精細零件都拆離成功,這離不開他,他們的拼搏與奮斗。泰戈爾曾說: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只有奮斗過的青春,才有少年的模樣。中國女排在教練郎平的'帶領下,不懈奮斗,終重回巔峰;袁爺爺幾十載艱苦鉆研,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南仁東走遍貴州,只為天眼昭昭。寧做瀝血高歌的鳥兒,不做沉默無言的魚兒,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為你荒蕪的青春買單。時間容不下不奮進的人,社會容不下不奮進的人,世界容不下不奮進的人。“既然無所事事也難逃一死,何不奮斗終身?”
身為一名青少年,我將始終堅定信念,心懷勇氣,以不斷超越不斷奮斗的姿態去創造自己的奇跡!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3
我們去看電影《奇跡笨小孩》,本片是由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勵志影片。
故事描述了20歲的小伙子景浩,父親不知去向,母親病逝,給他留下年幼妹妹。他輟學后一邊開著手機維修店,一邊照顧妹妹上學生活。不僅如此,妹妹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治療,面臨高昂的醫療費用。
為不耽誤妹妹治療時間,他不得不冒險進了一批問題手機,希望通過自己翻修后出售,沒想到市場變化很快,政府監管介入,手機全部咂在手中,他想出辦法,希望通過拆手機零部件賣給大廠,說服大廠接受他的主張,憑著執著精神與努力,贏得大廠趙總的認可,爭取到合同,但對方沒有定金,所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他現在已經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他想盡一切辦法找人合作,尋找廠房,只有按時間對付合同,才有翻身機會。他不惜變賣小店所有家當,招聘培訓工人。過程十分艱難,中間還有來找茬打架的,有不法分子來開車偷盜的物質的,有員工不理解甩手不干的,總之遭遇各種苦,真是一言難盡,但景浩想著妹妹手術費,不得不面對一切困難。
好在蒼天不負有心人,拆機零部件任務完成質量達標,合作廠家按合同約定接受貨物,財務危機解除,合作廠家再次給他們大訂單機會,男主命運也從此改寫。
這個電影帶來什么啟示呢?我想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面對各種苦難的。不是這個苦,就是那個苦。在任何時候,不要放棄希望輕易認輸躺平,要奮斗拼搏。人活一世就是一個責任問題,責任驅使你不斷向前,逃避責任就是失去成長機會。
最近幾年,年輕的易烊千璽演過多個角色,都有類似的情節,小小年紀便開始背負責任,在責任的驅使下,雖然面對各種困難挫折但勇敢向前。電影中凝聚著一種奮斗拼搏的精神,彰顯一種個體責任價值,應該是當代年輕人好的`精神食糧,值得推薦。
事實上,又何止是電影中男主,許多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奮斗的年輕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經歷的苦難類型或許不同,但實質上都是一樣的,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奮力向前拼搏。或為了生存或為了發展或為了家人,總之需要勇敢面對不確定各種挑戰。
千千萬萬個奮斗個體匯聚成時代發展的洪流,成就城市的發展經濟的繁榮,昔日小小漁村變成今日大都市。奮斗創造出奇跡,我想這就是導演想表達的主題思想吧。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4
這是一個深圳打工人的故事。
這是一個親情和友情的故事。
這是一個未在讀大二的故事。
這是無數奮斗者的故事。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電影《奇跡笨小孩》,感受到了深圳創業者的瘋狂,看到了創業過程中無數的跌跌撞撞,共享了奇跡誕生的喜悅。
《奇跡笨小孩》是一部合家歡電影,是一部奮斗史。電影主要講述了深圳打工仔景浩,為治療妹妹的先心病,從翻新次品手機,到開辦好景電子有限公司,經歷種種磨難,終于實現他的初衷,并華麗轉身的故事。整體上來說,電影的元素和設置并無很多特殊的地方(實際上非常的虐心),可以說很平凡,但正是因為平凡,所以真實。電影以“救妹妹的命”為主要驅動力,這是很普通的。電影通過反復突出主人公與錢與現實的矛盾,完美的刻畫出主人公面臨生活窘境甚至可以說是絕境的煎熬心理和直面困境的勇勁和闖勁。在電影中,主人公實際上是非常倒霉的,在創業的一年之內,就發生過五六次大的變故:手機翻新的業務剛開始就夭折;冒生命危險去趕高鐵談合作;與歹徒上演速度與激情只為保貨物。
在電影中,主人公也很幸運,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貴人,或給予支持,或共渡難關。情節一波三折,雖然讓人感到虐心,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生活嗎?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東西,或是為妹妹治病,或是上好大學;在生活中總有壓得我們喘不過氣的東西,或是經濟的窘迫,或是學業的壓力;在生活中,痛苦與歡欣相互交織——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的。
電影背景設置在20xx年的深圳,這其實很有代表性。在經濟特區高速發展的階段,無數的追夢人,慕名至此,通過辛酸的奮斗,成全自己的夢想。電影開頭有一個細節,放了不同工作者在崗位上工作的片段,我認為這暗示了該電影是對無數追夢人的.刻畫與高歌。其實我們也是一群打工人,每天忙忙碌碌,拼的不就是更好的未來,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我們。深圳有城市文化:明天會更好,不少人因現實的殘酷吐槽這句話,但也有人愿意選擇今天咬緊牙關去博一個無悔明天。從大的角度看,無數的小奮斗匯聚成大奮斗,個人的奇跡可能不常有,但深圳的巨變,中國的騰飛,我們有目共睹。
有人說,在這部電影中,奇跡,看到了;小孩,看到了;笨,在哪呢?愚公移山,雖愚,但執著;景浩創業,雖莽撞,但絕不放棄。缺的這一點“笨”可能就是一往無前的勇氣執著罷了。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15
大年初一晚上,一家人看了一場電影,《奇跡笨小孩》,很想推薦給孩子們看。
“奇跡”,本意指“極難做到的、不同尋常的事情”,電影中易烊千璽飾演的男主角景浩(和他的同伴)所做的事就是“奇跡”;“笨小孩”,景浩就是個“笨小孩”——不投機取巧,不怕嘲笑,不放棄,拼盡全力挑戰“不可能”,這是世俗的“笨”(其實也是人類真正的聰明)。
從易烊千璽到眾演員,不夸張不做作,用真實和細節演繹,實力擔當。
最主要是導演的故事講的好,至少有三點打動了我。
第一點:親情。景浩為什么奮斗?為了在妹妹八歲前能支付幾十萬的先心手術費,兄妹倆在艱難貧困歲月里的手足情令人動容。親情是血濃于水的情感,是奮斗的動力源泉,是愛、神圣與責任的合體。家庭是溫馨的港灣,是讓我們柔軟的神力。愛世界,從愛親人開始,幸福,從讓家人幸福開始。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傳統文化,所以最能抵達人心。
第二點:平凡。20歲的景浩是一個大學沒有上完的普通人,只身帶妹妹來到深圳,修手機、當“蜘蛛人”,干著最苦最卑微的活,并非初心就是立鴻鵠之志要改變世界改變人類進程;他的合伙人也大都是邊緣人,甚至掙扎在溫飽線上,可他們都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為了不同的.原因認真“討生活”。茫茫人海中,有幾個不是普通人呢?生來富貴、意外暴富,那是極低概率的非正常,從樸素的愿望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幾個人抱團做起,才是絕大多數平凡人物的必經之路。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其實大家都在負重前行。
第三點:奮斗。電影是勵志故事嗎?是。但更是每個人的奮斗縮影和指南。普通人奮斗尤其不易,因為世上從來沒有一蹴而就輕松成功的事。“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奮斗的過程曲折漫長,電影通過細節和波折展示了成功的艱難,成功主要靠自己,靠堅持,靠毅力,而不是靠施舍,靠意外,靠慈悲,靠幻想,靠機遇,這就是生活中的真實。
如果景浩們沒有驗收合格的成功呢?那又怎樣?他們的成功本來就不是偶然的驚喜,天道酬勤,天理永存,所有付出總有匯報,奮斗中的人,都在成長,都在改變,或早或晚,總有一天,幸福自會來敲門。
所以,生而為人,不能枉為人。從親人處擷取力量,在生活的磨礪中保持方向,認真做一個平凡的奮斗者。
縱使卑微如螻蟻,也要擔起熱血向上的責任,帶著溫暖和善意,奮力拼搏,追求屬于自己和所愛的人的幸福。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相關文章: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04-10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02-17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08-23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04-19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實用]12-19
觀奇跡笨小孩有感10-30
《奇跡·笨小孩》觀后感精華【14篇】08-15
《奇跡男孩》觀后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