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指南》實驗區交流心得體會
xxxx年1月7日下午,澄邁縣幼兒園園長及教師聚集在金江大拉幼兒園進行《指南》實驗區階段性小結及交流,我很榮幸能夠來參加本次學習。在進行階段性小結及交流之前,我們先被安排到班級進行一個小時的區域觀摩,在這一個小時的觀摩中,我發現孩子特別會玩,不管是在哪個區域玩的孩子,都能夠玩出自己的特色,小班孩子的娃娃家,中班孩子的建構區,大班孩子的美工區,都給我留下不一樣的精彩。看著孩子們認真專注的表情,我也被深深地吸引,我想,這才是區域應該有的意義,只有讓孩子們把區域玩起來,才能體現區域的價值。
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參加本次學習的園長及教師都集中在三樓的多媒體教室中,進行本次階段性小結及交流。由教研員王琳老師作活動介紹,本次小結及交流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由金江大拉幼兒園的王蕾老師、金江中心幼兒園的鄺國華老師和福山中心幼兒園的孫來萍老師為我們帶來精彩的學習分享故事。
第二階段是由金江大拉幼兒園的王昭穎老師、金江中心幼兒園的李虹老師和福山中心幼兒園的蔡蕊老師做階段性的小結。
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精彩講座中,讓我很感動。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實施,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關注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兒園區域活動落實這一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徑,因為它不僅符合幼兒愛玩的天性,還能滿足孩子們自己動手能力。經過本次培訓,讓我懂得了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老師應該要做些什么。
第一,區域中,減少封閉性材料,投放一些柔軟的開放性材料。
第二,觀察時要攜帶相機、筆、筆記本等工具,捕捉孩子的“哇”時刻,在活動結束后與孩子們分享。
第三,觀察時,主要觀察孩子的學習品質。
第四,老師在“哇”時刻分享時,重點點評學習品質,不要分享作品。
第五,老師要學會放手,不要過多的干涉,真正做到幼兒自主游戲。
第六,孩子出現“規則”問題時,老師要介入。總的來說,老師在區域中不僅要學會觀察,還要給孩子作出指導。
雖然學習的時間很短暫,但是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獲,希望自己能夠學以致用,將為我在下個學期的工作中帶來很大的幫助。
【《指南》實驗區交流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指南心得體會06-26
《指南》心得體會12-13
指南心得體會10-22
指南的心得體會優秀12-22
《指南》培訓心得體會01-10
學習《指南》心得體會11-25
指南培訓心得體會11-27
指南培訓心得體會10-29
學習《指南》心得體會09-22
實驗室做實驗的心得體會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