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小學生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1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支撐。好的家庭環境讓我們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也更有力量去面對不可預期未來。
龐教授從心理健康特征和壓力模型兩方面分析了家庭環境對孩子心理成長重要性。提出家庭需要為似乎已經長大但心理還未成熟的孩子提供身體和心理保護;家庭要有強凝聚力,壓力與保護同行和孩子一起面對,讓孩子在最困難、絕望時,有值得向往、留戀的.東西。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與孩子溝通時不可傳導焦慮情緒、孩子情感支持給予滿足、創造孩子需要安全環境。并提出了四種方法。
一、多陪伴,多理解;
二、多溝通,少說教;
三、制定規則,管理手機和讀物;
四、一起面對壓力。
綜上所述孩子學業壓力大,發展通道小,缺少陪伴、玩伴,心理脆弱缺挫折體驗。他們更需要理解、陪伴、和諧家庭來面對將來不可預期。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2
給孩子做一個像哥一樣的爸爸是我的目標,擁有一個像哥一樣的爸爸卻是無數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期望。
中國有一句諺語: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人眼里,其理解的意思卻截然不同。我的父親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話語不多,但肢體語言卻超多,在我身體的好多部位都留有他的足跡,但我并不會記恨于他,因為他生長在一個無知的年代,沒有文化,他對其的理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由于沒有更好的途徑來說服,只有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我們不能把老一輩的極端手段帶到現代,我們要像對待哥們和朋友一樣來對待自己的兒女,至此一個新的名詞“哥爸”誕生了。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只有了解孩子做過些什么,心理在想什么,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教他正確的做人觀,讓他懂得分辨是非好壞。
孩子最想聊的對象是他最好的朋友和兄弟,我們也不防做一個像哥一樣的老爸。
【中小學生家庭教育講座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10-05
【精選】家庭教育講座心得08-29
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心得08-23
(薦)家庭教育講座心得09-21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簡短07-07
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心得07-08
聽家庭教育講座的心得范文01-17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15篇01-03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