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頂崗實習體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一直以來,思想品德課被人們看作是一門說教課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相當乏味。實習八周了,實習過程中,我確實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時常提不起興趣來。那么,教師在思想品德課乃至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下邊,我簡單談一下我的幾點收獲。
其一,利用案例、故事、笑話、公益廣告等激發學習興趣。
理論知識往往比較抽象、枯燥、難以理解,但是,如果采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笑話等來說明一個知識點則會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與掌握。
如我在講《集體生活邀請我》時,引用了“螞蟻家族”和“三個和尚沒水喝”兩則故事,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深刻地體會到了個體力量與集體力量的對比關系。可見,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可以很好的激活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其二,巧用經典名家名言激發學習興趣。
自古以來,經典名家名言的教育作用與影響力廣受人們的重視。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來,不僅讓人耳目一新,同時使人記憶尤深。結合這一特點,把經典名家名言運用在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中,會產生良好的效應。
例如,我在講《青春的情緒》這一課時,分析完情緒的類型后,出示了“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艱。”等詞句,既鞏固新知,又激發學生積極性,學生聽后自覺將這些話記在了課本相應的知識點旁。
其三,新聞時事述評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考試近年來加入了時事知識的測試,許多教師一般采用臨考前讓學生集中背誦的方法,可是因為內容繁多,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但是,如果讓學生在平時就接觸和了解一些時事內容,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
在上課過程中,我有時會在恰當時機說一些新聞,我發現這大大增進學生上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的良好學習態度,同時也輕松應對了時事測試。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在思品教學的道路上,我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再接再厲,不斷發掘新的興趣點,與學生一道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教師頂崗實習體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關文章:
教師頂崗實習體會02-19
教師頂崗實習體會15篇12-12
教師頂崗實習體會(15篇)11-18
頂崗實習老師心得體會01-15
教師頂崗實習的心得體會11-16
教師頂崗實習心得體會10-14
頂崗實習教師心得體會12-16
教師頂崗實習心得體會11-07
實習老師頂崗心得體會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