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道德與法治聽課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與法治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與法治聽課心得體會1
本周三參加了在文華中學聽課學習,聽評了一節課改觀摩課,感觸頗深,下面就這半天的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本節觀摩課有以下幾大亮點:
一、教學思路清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大板塊:
一、暢所欲言;
二、探究篇三、收獲篇。在這三大板塊的引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如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
二、恰當地運用了多種媒體手段利用了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手段,增強了課堂的感染力,恰當地運用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中的事例,具有較強的教育效果。
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三、教師的教學設計十分注重學生實際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否則會使這門課成為空洞的.說教,讓學生厭煩,本節課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上十分注重了學生自身的實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所學的東西是鮮活的,不是教師在說教,從認識上自然地能接受,增強了學習效果。
四、恰當地運用短劇,首尾呼應短劇的設置起到了創設情境的作用,引發學生思考,而在課程結束時的短劇表演又突顯了本節課學生的收獲。充分體現了本節課的教育作用。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五、板書設計巧妙,獨具匠心本節課的課題是《走向自立人生》,授課教師將本節課的一些重要知識點如自立的重要性、必要性、表現等巧妙地拼成一個“立”字,使學生對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板書效果。
以上是我覺得本節課的一些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不過思想品德課有它的特殊之處,就是說課設計得好,可是與現在的考試有時候是不能完全掛鉤的,如何能解開這樣的困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努力向具有前位思想的同行們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爭取在課改大潮中不落伍。
道德與法治聽課心得體會2
本次活動是10月15日,《道德與法治》學科變革以來優秀課例的集中展示,通過聆聽《道德與法治》編寫者魯潔對課程的時代背景、基本情況、核心理念、實施建議的解析,對該綜合性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看法。
另外,通過三位老師呈現的三節優秀課例,將活動性和實踐性融入課堂,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為我的教學提供了最好的范本和借鑒。
通過本次活動中實驗小學孫靜波老師的課堂演示,我感受到了低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開設的重要性和學習的必要性。課程是基于中國公民素養的現狀,基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要求,基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開設的。低年級孩子正是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課程立足于低年級孩子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祖國、世界這些密不可分的`成長環境,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主動體驗,參與生活到創造生活,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培養具有中國心、民族魂、文化根的中國“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施需要依托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回歸生活,從孩子存在的問題入手,關注學生發展的起點,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關注學生發展的方向。
通過聆聽這三位優秀教師的優質課,我覺得每一堂課的活動設計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都是教師課下潛心調查,深入學生生活,針對學生的吃、喝、玩、樂設計出來的。活動的設計不僅要貼近生活,還要貼近整個單元、整個時代的背景,因此,每一個活動都凝聚著老師們的心血。在三節課的活動設計中,劉老師目標非常明確,孩子也很活躍。王老師的課堂目標一目了然。孫老師的課堂是一種美的享受,讓我學會了很多。
最后,我覺得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一個值得我注意和提高的地方,一個能夠教《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不僅需要理解學科的專業知識和課程理論還需要良好的素養,教師的觀察能力、聆聽能力還有表達能力都會影響一堂課的質量,尤其是這種綜合性體驗課程,需要帶給孩子的是情感的引導,更需要一個專業素養強的老師來把控。
這次學習帶給我的收獲還有很多,三位老師的優秀課例將會成為我教授這門課程的指明燈,我喜歡這門課程,它沒有數學算式的嚴謹和語文課文的深厚,但它凝聚著一個人全部的思想,自信和自尊。希望以后的教學中,我能更深入的認識它,通過我的教學,學生們能更加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美,進而創造生活的美!
【道德與法治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01-14
《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最新11-15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0-19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2-10
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熱】05-17
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熱門)05-17
《道德與法治》新課標心得體會08-25
道德與法治新課標心得體會09-14
關于道德與法治的心得體會范文12-12
思想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