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1
“為盡可能多的人謀幸福,其自身就愈幸福。這種幸福是不朽。幸福來自努力的愛。”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它是佛羅倫斯·南丁格爾為了人類健康和追求護理事業最真實的寫照!
《護理札記》是南丁格爾對護理工作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描述的非常精確、細致,所謂面面俱到。譬如:病房空氣新鮮,環境舒適,整潔安靜,做好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增加營養等等。并對病人的飲食營養問題,陽光、病房空氣、環境的絕對安靜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標準,她把所有對病人身心不利的因素都想到了,從而提出了明確的護理措施,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而真正的護理體現在哪里?難道只是每天機械性的為病人打針,發藥…我們考慮過病人真正的需求嗎?
讀過此書,受益匪淺,感悟自己在為病人服務的過程中欠缺的東西太多,為病人考慮的太少。雖然已做了多年的護士,但從書本學到的護理心理學及醫院要求的護理理念來評價自己肯定是不合格的。因為我很少想到為了病房空氣新鮮而為病人開一扇窗,在暴風雨來臨時也很少想到要為病人關一扇窗,在夜深時也忘了為病人關一盞燈;總是忽略病人的臥位、床單位是否舒適;在每次例行晨間護理時也只是走于形式,從未為病人想過做晨間護理的合適時間,或許有些病人還在睡夢中,或許有些病人還在吃早餐;對于飲食的指導也太膚淺,沒有了解病人的胃口,聽聽病人愛吃什么,只是一味地要求病人按我們所提供的食物吃,有時我們提供的病人也許不愛吃呢…等等。很多方面有待改進。
文中講述了“在我離開病人,在我不在的時候也不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給了我最深的感觸。想著我科一位關節僵硬、右腿燙傷、綣縮在床的'病人,心中難免有幾分自責。我想如果我們不厭其煩的對家屬進行疾病健康知識宣教、觀察仔細,或許病人可以避免燙傷;如果我們早期對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或許患者關節不至于那么僵硬。總而言之:當在我們離開病人時,希望我們能放心的離開!
《護理札記》對從事護理工作者終身受益,經過反復認真閱讀,使我對南丁格爾在創建護理學的一生中的心路歷程有了切身的理解,她崇高的道德品質也深深的感動著我的心,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想自己想不到的事,運用前瞻性的思維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愛?我們的前輩,護理學的創始人佛羅倫斯·南丁格爾用她傳奇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詮釋!是她讓護士變成了天使,讓我們用一顆象南丁格爾的心去為病人解除痛苦;讓我們沿著南丁格爾的路走下去,生生不息……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2
《護理札記》由外文翻譯而來,因為語言的差異,初次讀來難免有些生硬難懂,我甚至覺得有些語言都是欠通暢的,以致于最初不懂什么意思,更加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么,但是細細品味,卻又不難感受到作者細膩的情感以及那雙善于發現生活的眼睛,及那顆博愛無私的心。
也許有人會說,那些簡單的生活常識大家都知道,是啊,既是生活想必大家都清楚,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而且又有多少人也為別人做到了這些,這就是關鍵,縱是簡單的事,想必心中沒有愛,沒有憐憫之心的人是無法做到的。
就拿書中通風這一事來說吧,我們為自己的房子通風透氣,想必大家都會做,因為都知道新鮮空氣的重要性,但是作為護士,我們是否也會我們的病人考慮了這一點,就拿我們內科來說吧!我不知道是不是地理位置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風口的問題,我明顯感覺同處一家醫院,進入內科去比別的科室心情更加壓抑,不單單因為我們工作量,更是因為這個環境,我們一天工作生活8h的環境,渾濁的空氣,時時充滿著整個病房,這時我們在翻開護士站的窗門時有沒有想過病人也跟我們有著同樣的需求呢?可能我們也曾為病人做過這樣的事情,但那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進入病房時也受不了病房里面渾濁的空氣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也不是在為病人在做事,而是為我們自己。可能我們也想這樣做吧,但是因為現實與理想的差異,繁忙的工作讓我們無暇顧及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我們也做不到事事親之,為之,但是作為護士,作為一個安康人,我們主要做好安康宣教,既是疾病的宣教,也是生活的。
“心眼”一詞的理解為貶義,但是我卻想說,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多一個“心眼”,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發現生活的美,讓自已為他人的生活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生活下去的借口,提高他人的生活質量,就是提高了我們自己的生存質量。在病房中,作為護士我們也該多一個“心眼”,多去病房對有需求的患者給予更多的愛與關心,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心健康。讓他們在生病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關愛無處不在。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3
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一書,并不是寫給護士看的,而是寫給女人的。這本書,融合了衛生學、心理學、建筑學、營養學,還有很多人文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本女性的勵志書。
這讓我想起了《大長今》。她們的成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少年時期的理想,永遠是她們心頭亮著的一盞燈。燈光照亮前行的路,信仰,是最堅決的支撐。即使遭遇夢想破滅,依然堅持,不放棄。還有,在向理想進發的途中,需要準備,知識的準備,經歷的準備,需要時機,需要朋友的幫助和團隊的支持。
執著,讓成功變得不再遙遠。而執著,源自熱愛!
生命決定于一些細小的事情。南丁格爾將那些細節放大,使那人性和人道的光輝照耀到每一個卑微的生命里。這是一種永恒的道德力量。世上有那一種職業,就是“護理。”
《護理札記》中說“不管病人得的是什么病,遭受的是什么樣的痛苦,對他們來說絕大多數的壓抑和沮喪是與周圍環境的長期處于單調的狀態。”“環境單調對于神經系統產生的不良影響就像單一的食物對于消化系統所是產生的影響一樣。”讀完了《護理札記》感觸真的很深。
“護士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她一旦接手病人的看護工作之后,她就必須要觀察給他的食物對他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并且向其他的醫護人員回報這一情況。”在這一方面,我們的護理人員通常不怎么注意。但是在護理病人和為醫生提供信息幫助這些方面,如果護士能夠做到仔細而密切地觀察病人飲食狀況的話,其帶來的好處是難以估量的。“對病人的飲食通常缺少細致的觀察。”我想這一現象在我們臨床還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時候護士還是忙于疾病上的護理,忙于打針發藥,我想,要改變人們對護士的看法,表達護理的價值,唯有提高護士的整體護理水平,按照整體護理模式要求,護理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到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真正要做好這項工作,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我相信《護理札記》會引導我進步的。
在書中作者用十四個章節介紹了包括通風以及一些考前須知,房子的安康條件,精細的安排,噪音,變化,飲食,床和被褥,光線,房間和墻壁的清潔,個人衛生不停的談論希望和建議,觀察在內的一些照顧要點。其實這些護理知識給于我一名剛踏上工作的護理工作者很深刻的啟示。讓我深刻的是第一章通風以及一些注意的事項,文中第一條規定就是讓屋內的空氣盡量清新一些,她認為一間房間里總是關起窗,新鮮的空氣無法進入屋,空氣是凝帶的,發霉的,污濁的.這樣很容易得猩紅熱,白喉病,其他疾病也極易滋生。
是的,如果室內空氣不換會導致許多細菌的滋生,那么房間就成了病毒的溫床。安康的人也容易生病。可見,新鮮的空氣對于病人的恢復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提倡窗戶翻開,但把門關上,這樣不會因為冷空氣而導致感冒,必要的時候,也可使用暖爐,以提高室內的溫暖,但是不能把窗戶關死。事實上,翻開窗戶,可以更換新鮮的空氣,那么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可以讓血液得到新鮮的氧氣,使人精神清爽,更利于疾病的恢復。
讓我感到最深刻的第二點就是對病人的觀察。觀察不是為了觀察外表上的問題,而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安康,要形成任何正確的觀點必須通過對病人整體情況的觀察。因此,觀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臨床護理中,很多過程中也表達了密切觀察對于一個護理工作者的重要性。正像南丁格爾在文中所說那樣“如果你無論如何也不能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你最好是轉行不要再做護士,無論你有多么善良,有多么喜歡護士這個職業,你也不適合做護士。”《護理札記》是南丁格爾對平時護理工作進展認真總結的一本筆記本,始終內容豐富,對護理工作者很指導意義。特別是文中所表達的,南丁格爾在工作中的細心觀察,堅持不懈和嚴謹認真的態度讓護士們欽佩不已。
通過對《護理札記》的學習,交流和分享,我覺得收獲豐富,在深深感慨于古人先進的護理思想的同事也發現了自身的缺乏,希望能學習前人的經歷,讓自己在護理工作中少走彎路。另外,我還認為讀了《護理札記》后,收獲的不僅僅是經歷和思想,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科室全體護士的團結,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和力量。
總而言之,這本書中許多觀點在今天仍有意義的。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4
讀完《護理札記》,內心是深深被觸動的,感慨先人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東西,而且至今很多還為我們深深受用,記得牛頓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所看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一個人的進步,一個行業的開展,一個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歷史的積累。南丁格爾的成就是永恒的,對護理事業開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她的畢生力作是值的我們深深借鑒的。
今天我們的醫療與護理硬件設備是日趨完善的,我們擁有了更先進的通風設備,更良好的隔噪音系統,建造了更合理的病房,擁有了更溫暖舒適的床和被褥等等,擁有這些,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解決很多外在因素引起病人不舒適的問題,在社會開展的今天,外在因數的制約對護理的開展的影響是越來越少了,評估外在因數是否是影響著病人不舒適的原因成了我們護理應該探討的問題,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中午例行體溫普查的時候,一個剛剛做完化療的病人對我說她睡不好,我撫慰她打化療是會影響睡眠的,叫她放寬心,別想那么多,離開病房的時候順便把房間的窗簾給拉上了,等我回去收體溫計的時候,我發現她已經睡著了,醒來后她對我說,中午我把窗簾給拉下來了,她睡的很好,說她一直都不知道窗戶上邊還有窗簾可以拉下來,我們都習慣以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而往往忘了最根本的東西,忘了最根底的護理,讀這本書,我了解到,所謂精細的護理大多都表達在最根底的護理上,讀這本書,對現在轟轟烈烈開展的以“夯實根底護理,提供滿意效勞”為主題的優秀效勞示范工程是有重要意義的。
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效勞的要求日益提高,倡導“精細的效勞藝術”,才能被公眾,為病人所承受,作為臨床護理的一員,我深刻的體會到單有嫻熟的操作技能對現在的護理效勞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護士必定具有豐富的知識面,一雙敏銳的,善于觀察的眼睛,善于與病人交流與溝通的技巧,這一切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實踐,學習,積累知識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思考能力,怎么樣給病人做精細的安排,如何提供應病人最合理的膳食,如何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這些都與我們掌握的知識是息息相關的,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判斷能力,著名文學家加里寧說過:“我們必需向上代人學習,必需掌握人類已經取得的最優秀的成果,然后推陳出新。”
不斷探索是重要的,在護理工作中,沒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東西,因為護理的工作是靈動的,是時刻存在變化的,在工作中,如果經歷沒有得到很好的護理效果時,我們是需要去發現,去改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護理工作完善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擁有滿腦的護理方案,不懂的或不愿意去實踐的都是無用的,對護理工作的開展沒有實際的意義,也不能為病人謀福利,非常喜歡谷歌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先生說的一句話:“從思考中確立自己,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實踐中贏得價值”,我們需要做護理的有心人,用心去學習,去思考,去實踐,這樣我們能更好的去護理病人,做一名更好的護士,也能更好的表達我們自身的價值。
做護理的有心人,細心做好根底護理,關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樂心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用心學習充實自己,恒心于自己的護理事業,開心體驗自身的價值!
人們對于弗羅倫斯.南丁格爾這個名字的記憶是和克里米業戰爭相聯系的,她的美德和英勇事跡也與這場戰爭一同流傳下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關于她的故事,很具代表性的就是這樣的動人畫面:在斯庫太湖醫院里,生病的士兵們滿懷崇敬之情看著他們面前的具有崇高美德的女子,她提著油燈,士兵們親吻映在墻上的她的影子,她是士兵們心中的“提燈女神”。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5
閱讀完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書的筆記注重的是全方面地為患者提供可促進健康恢復的外在與內在的條件,讓我聯想到“整體護理”。在每天的護理工作開展前,我們應該先沉淀思緒,正如札記的用意,就是啟發后來者,也就是我們這些小護士能勤觀察、勤學習、勤思考。
讀完這本札記,我特別深刻的是,不斷重復提起與患者的談話細節,讓我的腦海里出現了十八次的“整體護理”這四個字,可以折射出“整體護理”的根本,就是“勤觀察”,它要求我們護理人員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技術水平以及關愛之心。體現整體護理水平的高度,如何善于運用簡單的語言與患者溝通來獲取信息,如何運用自身的傳播技巧來給予患者人性化、全面化的護理,是我們應該深思的話題。
隨著現代的“生理—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的建立,護理最先轉變的應該是我們自身的觀念和價值。我們的職責是協助患者、促進患者在良好的生理、心理氛圍下恢復健康,caring是它的核心,而圍繞著它的是“觀察”,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從根本的整體護理出發,善于發現患者的表情、面色、語言、肢體、情緒等,判斷他們的需要(maslow的五個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與自己尊重的需要、自己實現的需要)出發,盡可能地、不遺余力地滿足患者,盡管是極為細微的小事,充分體現人性化護理的精粹。
善于觀察,貫插在札記中的每個角落,即便是患者一句小小的抱怨,南丁格爾都能記在心里,記錄下來做成札記。運用好“觀察”,通過觀察,有針對性地明確護理診斷、制定好護理計劃、劃分好護理重點、實施好護理措施,就能有效地幫助患者機體的恢復。
我在婦科護理工作半年中,與患者的交流和觀察,我深刻體會在溝通交流方式與技巧,傾聽、感受、解釋,耐心很重要,講解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溫情提示,認真對待患者的提問等等。對我們開展其他的護理工作起著良好的鋪墊作用,有著緩解日益緊張的護患關系起積極的作用。
在南丁格爾時代的護理工作中,護理并不是一個服務行業,它是神圣的,現代很多人錯誤的觀點,護理專業人員的流失日益嚴重,其實在這本札記里就深刻地表明,護理其實是一件偉大的人文工作,像札記里面所要求的,尊重人、關愛人、善待人。
全方位的護理是要在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來實現的,而護理工作的開展則是從觀察來實現的,因此,護理的實踐就應該動員我們的聽覺、視覺、觸覺、知覺來實現每一項護理任務。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6
讀完《護理札記》,內心是深深被觸動的,感嘆先人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東西,而且至今很多還為我們深深受用,記得牛頓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所看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一個人的進步,一個行業的發展,一個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歷史的積累。南丁格爾的成就是永恒的,對護理事業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她的畢生力作是值的我們深深借鑒的。
今天我們的醫療與護理硬件設備是日趨完善的,我們擁有了更先進的通風設備,更良好的隔噪音系統,建造了更合理的病房,擁有了更溫暖舒適的床和被褥等等,擁有這些,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解決很多外在因素引起病人不舒適的問題,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外在因數的制約對護理的發展的影響是越來越少了,評估外在因數是否是影響著病人不舒適的原因成了我們護理應該探討的問題,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中午例行體溫普查的時候,一個剛剛做完化療的病人對我說她睡不好,我安慰她打化療是會影響睡眠的,叫她放寬心,別想那么多,離開病房的時候順便把房間的窗簾給拉上了,等我回去收體溫計的時候,我發現她已經睡著了,醒來后她對我說,中午我把窗簾給拉下來了,她睡的很好,說她一直都不知道窗戶上邊還有窗簾可以拉下來,我們都習慣以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而往往忘了最基本的東西,忘了最基礎的護理,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所謂精細的護理大多都體現在最基礎的護理上,讀這本書,對現在轟轟烈烈開展的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秀服務示范工程是有重要意義的。
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倡導“精細的服務藝術”,才能被公眾,為病人所接受,作為臨床護理的.一員,我深刻的體會到單有嫻熟的操作技能對現在的護理服務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護士必定具有豐富的知識面,一雙敏銳的,善于觀察的眼睛,善于與病人交流與溝通的技巧,這一切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實踐,學習,積累知識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思考能力,怎么樣給病人做精細的安排,如何提供給病人最合理的膳食,如何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這些都與我們掌握的知識是息息相關的,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判斷能力,著名文學家加里寧說過:“我們必需向上代人學習,必需掌握人類已經取得的最優秀的成果,然后推陳出新。”不斷探索是重要的,在護理工作中,沒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東西,因為護理的工作是靈動的,是時刻存在變化的,在工作中,如果經驗沒有得到很好的護理效果時,我們是需要去發現,去改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護理工作完善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擁有滿腦的護理計劃,不懂的或不愿意去實踐的都是無用的,對護理工作的發展沒有實際的意義,也不能為病人謀福利,非常喜歡谷歌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先生說的一句話:“從思考中確立自己,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實踐中贏得價值”,我們需要做護理的有心人,用心去學習,去思考,去實踐,這樣我們能更好的去護理病人,做一名更好的護士,也能更好的體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做護理的有心人,細心做好基礎護理,關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樂心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用心學習充實自己,恒心于自己的護理事業,開心體驗自身的價值!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7
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一書,并不是寫給護士看的,而是寫給女人的。這本書,融合了衛生學、心理學、建筑學、營養學,還有很多人文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本女性的勵志書。
這讓我想起了《大長今》。她們的成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少年時期的理想,永遠是她們心頭亮著的一盞燈。燈光照亮前行的路,信仰,是最堅定的支撐。即使遭遇夢想破滅,依然堅持,不放棄。還有,在向理想進發的途中,需要準備,知識的準備,經驗的準備,需要時機,需要朋友的幫助和團隊的支持。
執著,讓成功變得不再遙遠。而執著,源自熱愛!
從開始學習護理,最常聽到談起的就是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的故事,接著老師們也讓我們觀看了關于南丁格爾的電影,從她的`故事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護理事業的神圣和身為一名護士的光榮。她的《護理札記》體現了她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中為護理事業所總結的經驗,全書十四個章節全面描述了如何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可促進健康恢復的外在和內在條件,比如通風、飲食、光線、個人衛生、希望和建議等等,就像我們現在所做的整體護理,讓我們這些剛參見工作的護理人員受益匪淺。
隨著現代“生理——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的建立,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更為全面了,護士執行的不再是單純的醫囑下的打針、發藥,而是全面覆蓋了病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好三基知識外,還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有效地溝通能力等,而所有這些,早在一百多年前南丁格爾就已經總結出來了,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么?剛參加工作時,總想著多干活、多出力就會把工作做好,也不善于與病人溝通交流,總感覺該做的做了,任務就算完成了。慢慢地,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從高年資護士身上的學習,讓自己慢慢地學會了與人交流,學會了觀察病情,學會了更好地服務病人。
現在在兒科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發揚南丁格爾精神是多么重要。首先病室每天兩次開窗通風,每天一次的紫外線消毒,我們科現在做的很好,也減少了孩子的重感率。南丁格爾在書中最先強調的就是通風和一些注意事項,她說,如果不正常通風,新鮮空氣就無法進入屋里,空氣是凝滯的、發霉的、污濁的。這樣的條件下,很容易長濕疹,得猩紅熱、白喉病,還有其他的很多疾病在此種條件下也極易滋生。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托兒所、病房和臨近的住著病人的房間都應該把窗子打開讓空氣能夠自由出入。由此可見,新鮮的空氣對于病人的康復非常的重要。然而,很多家長卻認為,門窗緊閉保證病室內的溫度,避免孩子著涼才是最重要的。過度的呵護,往往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因此,在兒科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時很重要的。
南丁格爾還強調了一點就是在飲食上,“在飲食的時候,生命決定于一些細小的事情”“對病人的食物再怎么注意都不為過”。而想想在護理工作中,我們對病人飲食的關注又有多少呢?在成人科室,我們最常說的就是注意別吃太咸、太油膩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卻很少提及具體吃些什么比較好,除了對一些特殊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外。在兒科,因為孩子的年齡及發育問題的影響,護士長也特別要求我們做好飲食指導,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具體到每個月該吃什么樣的食物,每添加一種食物后病人的大便情況如何,我們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8
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圍繞一個主題:怎樣做才能夠使人不生病或者是使人從患病中康復。記錄了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照顧別人時的經歷,并總結成非常有價值的珍貴經歷,為后人的護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社會提倡以人為本。護理事業已從當時起步階段開展到一個新的臺階,在提倡整體化護理模式的今天,各種護理分工更細、更明確、更專科,各種要求不僅更高,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標準的科學的人性化的護理。如何更好適應今天護理的需要,如何象札記中所說的在工作中“自己教會自己”,這是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和理性思考的問題。
從南丁格爾簡介中知道她不惜背叛家庭,放棄富有的生活和家庭的組建,用無私的愛,用人性化的行為,為護理事業奮斗一生,她這種精神令人感動和震憾。作為從事護理工作的.我們,不要求自己能象南丁格爾樣作出這么大的犧牲,擁有一顆熱保護理專業的事業心,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是最起碼的要求,這樣才能對病人進展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讓各種病人在康復過程中受益匪淺。作為手術室的護士,我想能做好以下幾點,是對護理札記最好的理解。
首先,防止過失事故。一個準備承受手術的病人來到手術室,我們要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及術前用藥等,防止接錯病人。在手術開始前,與手術醫生、麻醉師,再次核對以上內容,器械護士對所有器械及下敷料做全面,做到定位放置,有條不紊,與第二助手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等物品數目,每次2遍。巡回護士將數字準確記錄在物品點數本上,術中臨時增加的器械或敷料,應及時補記,當關閉體腔或深部創口前,巡回護士、器械護士應清點點數本上的物品,并與登記的數字核對無誤,縫合至皮下時,再清點一次。
如果因為我們不負責任的態度,而做錯手術病人、或做錯手術部位、或把異物遺留病人體內,不僅進一步增加病人的痛苦,造成心理的重大傷害,同時也加劇目前醫患關系鋒利的矛盾,加劇社會對醫療的不信任。因此,作為手術室護士,切勿有麻痹大意的思想,要認真履行操作規程,使病人得到有效及時平安的醫療護理,防止不必要的過失事故發生。
其次,嚴格執行無菌制度及原那么,這也是我們手術室護士在工作中必需遵循的。在一個干凈的手術間,為手術提供無菌的物品,每做一項操作,我們都要做到“慎獨”,做好了,可以減少手術切口感染的機率,杜絕穿插感染,促進手術病人的康復。
再次,整體化、人性化護理。對手術病人良好的身心護理,使病人處于最正確狀態承受手術治療,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大多數準備承受手術的病人,因為缺乏對手術過程、步驟的了解,會產生恐懼、緊張的心理,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這對手術極為不利。
我們所需要做的是把人性化溶入護理中,在手術前探視病人,講解手術有關情況,如手術病人的考前須知,手術室環境,手術的大致過程等,盡可能與病人拉近間隔;病人來到手術室后說話語氣要平和,態度和藹,做一些關切的問候,如“您好”“請問你叫什么名字”“昨晚你睡得好嗎?”“現在你感覺怎樣?”等等,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和心理負擔。入室后及時幫助病人保暖,減少不必要的暴露,調節好室內溫度,清醒的病人,輕撫一下病人的頭或親切地向病人詢問一下感受,工作人員不要大聲喧嘩及開語言玩笑,少談論些與手術無關的事,減少噪音對病人的刺激,表情盡可能平和而不是冷漠,這些都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展。
總之,作為手術室護理所涉及的要工作面還有很多,比方,對自己負責的那臺手術病人,做個預見性護理,對手術所需的物品及手術過程步驟、配合,要充分了解和熟練掌握,在多臺手術的情況下,如何把工作有條不紊的進展,如何把人性化的一面溶入護理工作中,這些都值得我們繼續摸索和探討。《護理札記》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我們的護理史祖南丁格爾女士從我們生活中一些看似微缺乏道,易被無視的小細節出發,而引出這些事對我們本身及病人造成的潛在及已發生的危害,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一味地講大道理,要求我們怎樣按照什么道理做什么事情,這樣更容易讓人承受。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9
讀完《護理札記》,內心是深深被觸動的,感嘆先人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東西,而且至今很多還為我們深深受用,記得牛頓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所看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一個人的進步,一個行業的發展,一個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歷史的積累。南丁格爾的成就是永恒的,對護理事業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她的畢生力作是值的我們深深借鑒的。
今天我們的醫療與護理硬件設備是日趨完善的,我們擁有了更先進的通風設備,更良好的隔噪音系統,建造了更合理的病房,擁有了更溫暖舒適的床和被褥等等,擁有這些,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解決很多外在因素引起病人不舒適的問題,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外在因數的制約對護理的發展的影響是越來越少了,評估外在因數是否是影響著病人不舒適的原因成了我們護理應該探討的問題,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中午例行體溫普查的時候,一個剛剛做完化療的病人對我說她睡不好,我安慰她打化療是會影響睡眠的,叫她放寬心,別想那么多,離開病房的時候順便把房間的窗簾給拉上了,等我回去收體溫計的時候,我發現她已經睡著了,醒來后她對我說,中午我把窗簾給拉下來了,她睡的很好,說她一直都不知道窗戶上邊還有窗簾可以拉下來,我們都習慣以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而往往忘了最基本的東西,忘了最基礎的護理,讀這本書,我了解到,所謂精細的護理大多都體現在最基礎的護理上,讀這本書,對現在轟轟烈烈開展的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秀服務示范工程是有重要意義的。
作為護理專業的學生或者護士,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閱讀,我們不僅能夠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護理技能。以下是我在閱讀護理書籍中所體會到的一些心得體會:
閱讀護理書籍需要有耐心。由于護理知識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而且有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和術語也比較多,因此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理解和掌握。但是,只要有耐心,就能夠做到深入了解所學內容。
要注重實踐。閱讀護理書籍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因此,在閱讀的同時,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和生活經驗,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工作情境中,并進行實踐和反思。
另外,要多角度思考問題。在閱讀護理書籍的過程中,不僅要學會理解和應用概念和技能,還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能夠從病人、家屬、醫生、護士等不同的角度出發,更全面地了解問題的本質和影響因素。
最后,要持續學習和反思。護理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都是不斷發展和更新的,因此,要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不斷跟進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病人。同時,也要不斷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現,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技能。
閱讀護理書籍是護理專業學習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需要我們有耐心、實踐、多角度思考、持續學習和反思,從而達到更好地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目的。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10
在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里,我讀到了南丁格爾為事業拼命奮斗的一生。
這個從六歲開始,就想過要去做一番事業的女人,她的形象,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年少時,她性格孤僻、甚至有些偏激,她生在富人家庭,卻與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她的腦子里總是有一些奇怪的想象,她經常象著了魔一樣地覺得她家的鄉間別墅變成了一座醫院,而她自己那么是醫院的護士長,在病床之間走動著。當她想到天堂的時候,她也會覺得天堂里也充滿了受苦的病人等著她去照看。她就是如此夢想著而且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解。
終于有一天,她的困惑不解變成了驚慌失措。那天,南丁格爾宣布了她那偏激的愿望:到索爾茲伯里醫院去做幾個月的護士。她的想法被家人里認為是發了瘋,所有人都反對她。這時,南丁格爾已經二十五歲了,她感到她生命中的夢想被擊得粉碎,難受得幾乎絕望。
在接下來的八年里,她仍然以令人驚訝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在爭取著、準備著和方案著。盡管在這期間,她仍然作為一位惹人注目的姑娘生活在上流的'淺薄和浮華之中,盡管在她的內心里有那么多的由遺憾和懊悔帶來的痛楚,她仍然有能力想方法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積累了大量的經歷。她悄悄地大量閱讀了醫護責任報告,醫藥權威人士的著作和醫院建立的歷史。在倫敦度假時,她一有時機就跑到那些破破爛爛的學校和手工作坊去。當她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國外旅游時,她把她的閑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到處走訪,以至于沒有一所歐洲的大醫院是她所不熟悉的,沒有一所城市的貧民區她沒有去過。她一直在為實現她的理想做準備。
又過了三年,時間終于讓她的家人明白,她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去走她自己的路。她成了哈利街慈善護理機構的負責人。她獲得了獨立。她是一只鷹,要開始飛翔了!
南丁格爾34歲那年,命運之神敲響了她的門。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了,阿爾瑪戰爭打響了。
這個時候,她是自由的、成熟的,國家需要她,非常需要,而且她也習慣于承受命令,她也能夠不負國家的重托。而且,她的好友西德尼.赫爾伯特在戰爭辦公室工作,并且是內閣成員,他同意她這樣做。三十八名護士在南丁格爾與西德尼的書信往來之后,在熱情的歡送中,離開了國家,去往康斯坦丁堡。
南丁格爾來到了斯庫臺湖。大批大批的傷員被送往這里,藥品十分匱乏,在長長的過道里和在木頭辦搭成的宏大的房子里,到處都是短缺、無視、迷惑和痛苦,它們交織在一起,彌漫在污濁的空氣之中。這里沒有什么長遠的考慮,也沒有什么充分的準備,它只是為這些戰爭的受害者臨時而倉促地搭建起來的避難所。在這樣的地獄里,南丁格爾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首先是因為她帶去了醫護人員,在馬賽買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物品,這些東西在斯庫太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她還帶了很多錢在身邊。
在醫院里,她的職責是根據醫生們的指示為病人效勞,并且組織護士們進展看護,但是如果沒有醫生的指示她們是不能擅自行動的,起初的時候,一些外科大夫對她根本不理不睬,盡管也有一些人對她的到來表示歡送,但是大局部人對她是充滿敵意和疑心的。但是漸漸地,她站穩了腳跟。誰也無法否認她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且誰也沒有充分的理由貶低她的能力。她用她的完美的工作能力、溫柔而崇高的性格力量以及她個人的高尚人格形象,鼓舞了那些意志搖擺、神經緊張、沒有勇氣和無助絕望的人,包括她身邊的上司。她是如此的堅毅,就像是驚濤駭浪中的巖石,跟她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平安、寬慰和生命的活力。她為斯庫太湖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在她的管理下,一所正規的戰地醫院誕生了。
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她的事業。在那宏大的病房里,當病人的情況出現惡化的緊急關頭或者是特別缺乏什么東西馬上需要幫助的時候,南丁格爾就會奇跡般地出現。在做非常關鍵而緊張的手術時,她超乎尋常的鎮定可以給病人以忍耐的勇氣和希望的火花。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她不懈的努力了他們的生命,而這些恰恰是外科大夫們認為是醫學無法的人。她只要在這兒就會給人帶來強大的影響,人們開始熱情洋溢地崇拜著她:當她經過的時候,她們親吻她留在地上的影子。不僅如此,一位士兵說:“當她還沒有來的時候,屋子里吵吵嚷嚷地叫她的昵稱,但是當她到來之后,這里就好似教堂一樣莊嚴肅穆。”
她是勇敢的。她能夠在官僚世界那種密集、而難對付的權力網中獲得處理事務的能力和權威,完全是因為她態度強硬,原那么堅決而不妥協,對事情的細節非常重視,而且是不停地努力爭取,還有她不屈不饒的意志。
由此,她成為影響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11
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謝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謝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感謝母親賜予我生命,感謝生活贈予友誼愛情,感謝醫院給了我交流的平臺,感謝領導讓我找到了心的依靠,感謝《護理札記》讓我明白了護理的真諦。這是在今年5.12護士節來臨之際舉辦的一次“讀一本好書”活動中,我在讀完《護理札記》這本書后的感想。
《護理札記》是我們護理事業的創始人——佛羅倫斯?南丁格爾的著作。這本書主要從環境(個人衛生、房子的健康條件、光線、新鮮的空氣、噪音)、飲食對病人的重要性,以及一名有責任心的護士對病人的觀察和影響,為我們做好護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傳承南丁格爾精神,為護理事業而奮斗。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悟很深的是“細節”和“常識”這兩個詞語。“細節決定質量”是我讀《護理札記》后感受最深的話語之一。南丁格爾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非常注重細節,注重環境、護理、心理、觀察。舒適的環境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恢復,精心的護理能提高護理質量,心理護理能促進健康并減少糾紛,密切的觀察并做好醫護患的溝通也甚為重要。在臨床護理中,很多過程體現了密切觀察對于護理工作者的重要性,正如南丁格爾在文中所說那樣“如果你無論如何也不能養
成仔細觀察的習慣,你最好轉行不要再做護士,無論你有多么善良,有多么喜歡護士這個職業,你也不適合做護士”。她對病人周圍的每一件東西如何放置才為妥當,為病人做每一項操作前如何才能減少病人的痛苦,如何使護理獲得最好的'效果,都考慮得非常周全。
“生命決定于一些細小的事情”是我讀《護理札記》后感受最深的話語之二。在我們的護理工作中,護士工作中對病人基礎護理的精心安排,對病人飲食指導,對病人康復訓練和宣教,在搶救病人時的果斷和干練,在運用評判性思維觀察病情時護士所體現出的聰明和睿智等等,都證明了這一句真理。
在這本書第一章談到病房通風和一些注意事項中,讓我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更加細心,學習到更多生活中的常識,并且對此加以關注,例如在通風時要注意溫度,避免病人著涼等;第二章、第九章中講到一個有益于健康的房子是要具備5個重要的因素:新鮮的空氣、干凈的用水、良好的排水系統、清潔的環境、充足的光線,這些條件對病人都是至關重要的。書中提到噪音對健康人和病人的影響,讓我不禁想到護士工作時要“四輕”,即走路輕、操作輕、說話輕、關門輕,這其中可以體現出護士良好的素質,最主要的是給病人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書中提到音樂對病人的影響,美妙的音樂能夠發出連續不斷的聲音,讓人賞心悅耳的音樂對病人來說是一種安慰,使他們能平靜下來,給病人帶來正面的影響;還有就是我理解到在所有的事物中,美麗的事物,尤其是燦爛色彩的事物對于病人康復來說是有利的。
“讓護士的懷疑僅僅是護士的懷疑而已,而讓護士的決心同時也
成為病人的決心。”對病人的觀察,書中所述的觀察并不是為了堆積起各種各樣的信息或有趣的事實,而是為了拯救人類的生命和提高人們的健康,使人們生活得更舒適。怎樣做一個信賴的護士?怎樣做一個好護士?這一直是我努力做好工作追逐的目標。這本書告訴我做好護士的前提是:她必須非常鎮定,非常誠實,尊敬自己的職業,因為上帝給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生命就掌握在她的手中;護士還必須是一個仔細的、徹底的、迅速的觀察者;最后一點就是護士必須具有細膩而高尚的情感。
今天我想說的是我是一名護士!這個職業是我所愛所尊敬的,因為我能感受到,在我的工作中能體現出我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南丁格爾是我一生要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我要一生去努力做一個對社會和人類有用的人!這是我一生最大的理想,這理想將是我的指路明燈,它將指引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所以,讀完《護理札記》這本書后,我由衷地說出我的肺腑之言——感謝有你!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12
《護理札記》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我們的護理史祖南丁格爾女士從我們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易被忽視的小細節出發,而引出這些事對我們本身及病人造成的潛在及已發生的危害,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一味地講大道理,要求我們怎樣按照什么道理做什么事情,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
《護理札記》由外文翻譯而來,因為語言的差異,初次讀來難免有些生硬難懂,我甚至覺得有些語言都是欠通暢的,以致于最初不懂什么意思,更加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么,但是細細品味,卻又不難感受到作者細膩的情感以及那雙善于發現生活的眼睛,及那顆博愛無私的心。
也許有人會說,那些簡單的生活常識大家都知道,是啊,既是來自生活想必大家都清楚,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而且又有多少人也為別人做到了這些,這就是關鍵,縱是簡單的事,想必心中沒有愛,沒有憐憫之心的人是無法做到的'。
就拿書中通風這一事來說吧,我們為自己的房子通風透氣,想必大家都會做,因為都知道新鮮空氣的重要性,但是作為護士,我們是否也會我們的病人考慮了這一點,就拿我們內科來說吧!我不知道是不是地理位置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風口的問題,我明顯感覺同處一家醫院,進入內科去比別的科室心情更加壓抑,不單單因為我們工作量,更是因為這個環境,我們一天工作生活8h的環境,渾濁的空氣,時時充斥著整個病房,這時我們在打開護士站的窗門時有沒有想過病人也跟我們有著同樣的需求呢?可能我們也曾為病人做過這樣的事情,但那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進入病房時也受不了病房里面渾濁的空氣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也不是在為病人在做事,而是為我們自己。可能我們也想這樣做吧,但是因為現實與理想的差別,繁忙的工作讓我們無暇顧及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我們也做不到事事親之,為之,但是作為護士,作為一個健康人,我們主要做好健康宣教,既是疾病的宣教,也是生活的。
“心眼”一詞的理解為貶義,但是我卻想說,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多一個“心眼”,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發現生活的美,讓自已為他人的生活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生活下去的借口,提高他人的生活質量,就是提高了我們自己的生存質量。在病房中,作為護士我們也該多一個“心眼”,多去病房對有需求的患者給予更多的愛與關心,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心健康。讓他們在生病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關愛無處不在。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13
一直以來,我都只是從護理教科書或者是其它書籍上讀到一些關于南丁格爾的為護理事業獻身的故事,真正讀到她的手記還是第一次,很榮幸,護理部給了我們一個這么好的機會。下面就是我讀這本《護理札記》的一點感想:
一、通風的重要性
南丁格爾認為護理工作最重要的規則,也是一名護士一開始并一直都要注意的事項就是“讓屋內的空氣盡量清新一些”。但通風的同時“不要讓病人著涼”。我們護士應該經常給病人宣教“打開窗戶”的必要性,尤其在冬天,病人往往因為天氣的原因而反對開窗,這種時候,我們護士應該發揮自己學過的專業知識,做好解釋工作,并在開窗的同時給病人做好保暖。而今年以來,我院把住院部的窗戶都已經釘死,每扇空氣只留10CM寬的縫,似乎與本文倡導的精神相違背。在我們的病房管理與基礎護理工作中,提倡病床單位的清潔、床下無雜物及便器等均符合“讓病室符合健康條件”。
二、細節決定成敗
護理工作繁瑣、細致,很容易發生差錯事故,很多時候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所有的付出都會付諸東流。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就是如何做好工作的“精細安排”,比如一個待產的孕婦,護士在孕婦住院后即應該給她做好自己監護的健康宣教,教導她自數胎動,當胎膜自然破裂時,孕婦應該如何應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隨時注意有無頭暈、眼花等自覺癥狀等等。這樣護士在離開孕婦從事其它護理工作時,可以盡可能地減少事故的發生。
三、責任心
只有把護理工作當成一生奉獻的事業,熱愛這份工作,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這樣我們才能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我們才有可能盡已所能為病人服務,努力鉆研技術。工作中,我們要告訴護士牢記自己是一個“責任護士”,既是對病人的健康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事業負責;我們的醫院是“一家負責任的醫院”,我們的每一個護士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四、噪音與音樂
噪音對病人的危害,護士大多知道,所以我們日常工作中要求護士做到“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開關門輕”。我認為我院現在推行的APN排班就很好的貫徹了南丁格爾關于盡量“減少噪音”的理念,在過去我們交接班的時間是凌晨一點鐘,這時候絕大多數病人都已經熟睡,而護士在床邊交接班時的腳步聲、談話聲、開關門聲等對病人來說都是反感的。
本書對醫院的音樂使用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即“管樂,包括聲樂及弦樂,因為他們能夠發出連續不斷的聲音,對病人來說有正面的作用”;“較少令人產生聯想的音樂對病人來說才是好的音樂”。
五、飲食
“民以食為天”,但我院對病人飲食的關注太少,既沒有專職的營養師,也沒有專門的病人營養食堂,病人大多是自己解決開飯的問題。這對“普食”的病人來說還只是一“不合口味”的問題,而對一些需要相應“治療膳食”的病人來說就是一種嚴重的不足了。對于產科專科的術后病人,護士經常會給她們做飲食指導,然后家屬根據護士的`指導回家做好再送來給病人吃,這無疑給我們的護理質量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六、基礎護理的回歸
護士每日為病人做大量的基礎護理工作,如床單位的整理、為病人修剪指甲、梳頭、洗頭、沐浴、口腔清潔、皮膚清潔等等。但在注重病人個人衛生的同時,我認為還應該關注環境的清潔,如病床是否舒適、病房光線是否充足、病房空氣是否清新、溫度是否合適、墻壁有沒有發霉等等。當然,這不僅僅是護士應該注意的,更是我們醫院管理層更應該注重的事情。
如今,在許多國家,《護理札記》成為護士必讀的經典之作。書中精辟指出護理工作的社會性、生物性和精神對自體的影響等。她以事實、數據和觀察為根據,總結了工作的原則、經驗、規則和培養方法等。為護理學趨于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指出“護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于一個最好的條件下,讓身體自己去恢復”;提出了對護理本質的最早的最一般的看法,確立了護理專業化的開始。她強調護士應由品德優良,有獻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擔任,要求護生做到“服從、節制、整潔、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視護理教育,而且重視護士的品德教育;要有教養、進取心、思想敏捷、靈巧、判斷力強并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她認為,具有這些品質和條件才適合成為護士。
護理工作最獨特的功能是協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預防疾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或促進健康,它是結合科學、倫理與藝術的一門學科,因此,護理人員必須不斷的自己充實,以培養護理人員事業的素養和樂觀進取的精神。
我們要以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把真誠的愛心無私奉獻給了每一位患者,學習和發揚近代護理學創始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 14
讀完《護理札記》,深有感觸。一個人的進步,一個行業的發展,一個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歷史的積累。南丁格爾的成就是永恒的,對護理事業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她的畢生力作是值的我們深深借鑒的。
今天我們的醫療與護理硬件設備是日趨完善的,我們擁有了更先進的通風設備,更良好的隔噪音系統,建造了更合理的病房,擁有了更溫暖舒適的床和被褥等等,擁有這些,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解決很多外在因素引起病人不舒適的問題,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外在因數的制約對護理的發展的影響是越來越少了,評估外在因數是否是影響著病人不舒適的原因成了我們護理應該探討的問題。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中午例行體溫普查的時候,一個剛剛做完化療的病人對我說她睡不好,我安慰她打化療是會影響睡眠的,叫她放寬心,別想那么多,離開病房的時候順便把房間的窗簾給拉上了,等我回去收體溫計的時候,我發現她已經睡著了,醒來后她對我說,中午我把窗簾給拉下來了,她睡的.很好,說她一直都不知道窗戶上邊還有窗簾可以拉下來,我們都習慣以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而往往忘了最基本的東西,忘了最基礎的護理,讀這本書,我了解到,所謂精細的護理大多都體現在最基礎的護理上,讀這本書,對現在轟轟烈烈開展的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秀服務示范工程是有重要意義的。
【讀南丁格爾《護理札記》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護理札記心得體會06-15
護理札記心得體會12-25
讀喚醒護理的心得體會08-22
護理心得體會(精選)08-29
護理的心得體會04-27
護理心得體會09-13
護理心得體會02-16
口腔護理的心得體會07-12
護理心得體會(優秀)07-18
護理心得體會范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