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心得(精品)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新課程新在何處
1、新在教材
(1)編排體例新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要以“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設計新的課標教材。全套教材包括必修和選修兩大塊,其中必修課教科書以“過程和方法”為主線,將教材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板塊;選修課教科書則按“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統編寫。這種都遵循了由淺入深、螺旋式上升的原則,既共同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又各有側重點的獨特新穎的編排體例,是以往教科書所不具備的。
。2)選文較為新穎,注重體現文學性特點。
舊教材的有些文章帶有“左”的痕跡,一些復雜的說明文、議論文缺乏美感,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新教材在選文時,除保留了歷代名家的名篇之外,三分之二的舊內容被更換,新課文占課文總數的50%以上。在對外國文章的選取上,舊教材過多地選擇了一些批判現實主義方面的文章,而新教材則多方位地借鑒了像卡夫卡的《變形記》、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雨果、海明威的作品在新教材中都可以看到。在選擇古代作品上,更加關注文章本身所具有的感情、藝術和文化內涵?傊,新教材格外注重文學教育,在必修課教材中,文學作品占到總量的60%,較之舊教材,更注重體現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
。3)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增加文化內涵,強調探究性學習。
為了讓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對某些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新教材設計了一些研究性學習專題,并增加了其文化內涵,如流行文化、漢語成語、新詞新語、文化尋根、影視文化、文化常識、文學作品個性化解讀、走近文學大師、語言交際等,這些問題既是時代的熱點,又突出了文化意味,還與學生的語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探究起來自然興趣盎然,而這些內容正是以往教材所沒有的。以上是我在與舊教材的對比中,對新教材的一些粗淺的感觀。誠懇地希望語文界的同行能與我交流,幫助我提高認識。
2、新在設計思路
。1)為了適應高中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的發展趨勢,高中語文課程必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既要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普遍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也為具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發展空間。因此,需要建設一個新的高中語文課程結構體系和實施機制。
(2)高中語文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個部分,實行學分制,必修課程10學分,選修課程最高可達14學分。
高中語文課程,無論必修還是選修,其內容和目標要充分反映時代的要求,注意和現代生活相聯系,體現現代的思想意識、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對于傳統的經典作品,要注意引導學生用現代的觀念,在歷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學習方式和教學、評價手段也應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3)必修和選修課程均按模塊組織學習內容,每個模塊2學分。半個學期(約36學時)完成一個課程模塊。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也有利于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和多樣的學習需求,便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學或者重新學習某個模塊的內容。
。4)必修課程:按模塊分類。
。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組成“語文一”(A1)至“語文五”(A5)五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是綜合的,體現“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學生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文的能力,在語文的應用、鑒賞和探究幾個方面均衡地發展,為以后有選擇地發展打下基礎。必修課可在高一全學年及高二上的前半學期連續的五個階段里循序漸進地完成,也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安排。
。5)選修課程設計五個系列:從文學與應用角度編排
詩歌與散文(B),小說與戲。╟),新聞與傳記(D),語言文字應用與探究(E),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f)。學?筛鶕拘5恼n程資源和學生的需求,按照各個系列的課程目標有選擇地開設選修課程。對于模塊的內容組合以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順序編排,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變通實施。具體課程的名稱可由學校自定。
3、新在目標達成
學生通過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應該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積累·整合:通過語文實踐,使已經獲得的知識、能力、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要素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感受·鑒賞: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的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陶冶情性,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思考·領悟:通過閱讀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優秀文化的營養,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
應用·拓展:注重跨領域的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發現·創新: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于領異標新,走進新的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
二、教材處理
。ㄒ唬┍匦拚n程
A、閱讀與鑒賞
會做人、會做事、會學習、會生活。解決一陣子,放眼一輩子。
傳承文明、精神補鈣、基礎扎實、能力提升、能夠應試。
1、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地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對個人與社會、自然、國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
2、發展獨立閱讀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體會語言表達效果。對閱讀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
3、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和效果。
5、認同中國古代優秀文學傳統,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內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用歷史的觀點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眼光審視作品的思想傾向 ,評價其積極意義與局限。
6、具有廣泛多樣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自己的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內課外自讀五部以上文學名著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
7、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
記筆記、寫美文、搞摘抄、會思考、關注社稷蒼生、注重合作學習互相切磋、整合語文能力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
B、表達與交流
解放學生的眼,讓學生會觀察;解放學生的嘴,讓學生會說;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能寫;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善思考。提高時間、空間,讓學生語文素養能夠提高,受益一生!
(二)選修課程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與探究、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學?筛鶕拘5恼n程資源和學生的選擇需要,按照各個系列的課程目標自行設計選修課程,選修課內容和名稱可由各校自定。
盡量用好選修教材,以便幫助學生拓展、積累、提高!
三、我們的做法
(一)繼續落實雙基
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一樣應該成為新教材語文教學的重心!識記、理解、分析和綜合、鑒賞評價、應用是多年來高考沒有動搖過的能力考查范圍,而諸如語音、字形、成語、文言考查、背誦等等一樣應該成為我們常抓不懈的語文教學內容。不管高考如何變化,基本的考點不會太變化,大方向應該還是穩定為主!
。ǘ⿲懽鞑豢傻⒄`
新教材的寫作體例還是遵從由記敘文到議論文的訓練模式,而且,每一個訓練模塊都與學生的認知、審美、情感、價值觀的培養以及寫作技巧的訓練相聯系,一舉幾得。建議宜按照教材體例就行寫作訓練,加強學生自評自閱訓練!
。ㄈ┱n后的梳理探究
這部分內容一樣是教學要求的主要內容,內容涉及傳統文化、風俗習慣、語言交際運用、自然、社會、生命、藝術等等,要講解學習,也要訓練復習。
。ㄋ模┟鴮ёx
這屬于知識面拓展與文學素養和閱讀能力提高的內容,對名著的閱讀、解讀、品讀是新教材的一個亮點,可以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寫好讀后感,適當交流,期末也要考!
。ㄎ澹┯煤媒y編資料
《名師教案》和“達標檢測”是我們自己的土特產,扣教材很緊,也符合我們學校自身特點,適宜好好運用!晚練題可以適當編一些!可以適當延伸,多補充文言文,課本這是薄弱環節。
教材在變,我們以不變應變。主流的教法、考查的的方向、語文的要求大體一個樣。教材在變,我們還要以變應對變。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學目標的達成、課堂結構的轉化、寫作要求的轉變都應該能夠應對變化,變中求進!
。┲斏鲗Υ滩
新教材新提法新編排,出現了很多新提法、新解釋、重篇目,這些都是容易糊涂學生的地方,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加強研究,盡量避免歧義。
【高中語文新課改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新課改心得體會01-28
高中語文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1-17
小學新課改教學心得03-11
新課改心得01-04
(精選)新課改培訓心得11-30
新課改培訓心得02-03
英語新課改心得11-22
新課改心得[推薦]01-04
新課改英語培訓心得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