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合集7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10月17日,我有幸作為片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競賽的評委,聽取了三個教師的三堂語文閱讀教學課。應該說,三位教師,都盡心做了充分的準備,對所授課文,進行了用心解讀,精心設計。其中,《羚羊木雕》的執教者順應時代要求,精心設計了“導學案”:字詞教學、文章感知、角色朗讀與表演、人物性格的體會、文章主題探究、達成效果檢測等環節。但就課堂教學的實施看,需要強調一句: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回歸語文。
葉圣陶先生說:“平時說的話叫口頭語言, 寫在紙面上叫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語文課程標準》(XX年版)又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該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因此,語文閱讀課堂應該著眼于學生的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著手于文本的“示范”。
首先從采取“導學案”的`執教方式上看,明顯限制了學生的思路,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整個課堂,學生根據“導學案”,完全明白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且各個環節內容的相互印證,讓學生用不著思考用不著想就知道說什么,怎么說。其次,就教學的內容看,學生的字詞學習,應該是該學段(初一年級)的一個重點,要對字詞的讀音、字形和意義有比較全面的掌握。可惜我們的教師,只是讓學生讀正確(況且如“樹杈”之類的翹舌音、“逮”這樣的上升字還沒有讀正確),忘卻了書寫與意義的教學。角色朗讀與人物性格把握,如果不結合文章去感悟,沒有教師的指導(語序、語調、語氣和節奏、重讀與輕讀),是達不到學生學習目的的。更不要說只是讓“分組”(美其名曰:合作探究)下的幾個學生去“七嘴八舌”一陣了。至于文章主旨,是作者書寫本文的真實意圖。即使是要體現編者的意圖,也要有個度。本文的原標題是《反悔》,編入教材時,編者將標題改為了《羚羊木雕》。其主旨很明顯:“行成于思毀于隨”。也就是“做事(處事)要動腦筋”。就編者意圖看,就是讓學生在“親情”與“友情”的矛盾沖突之中去感受親情、體驗友情,并懂得“行成于思毀于隨”的道理。避免矛盾、化解沖突的交流與溝通方法只能是指導學生的行為,而并不是文章的主旨。第三,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特別是在“語言文字的運用”方面。因此,文章開篇揭示矛盾高潮的寫法、插敘友情的寫法、通過貼切的語言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的寫法等,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忽視不得!教學實踐中,忽視了這些方面的探究,課堂上的書寫訓練就失去了意義,也就讓“達不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要求成為必然。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XX年8月20日,我參加了高平市教育局開展的暑期教師培訓,
聽了太谷實驗小學智美焰老師“運用導學教學 打造語文高效課堂”的講座。經過學習,讓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體會如下:
一、 高效課堂中教師的作用。現在新學備受青睞,“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學生終歸是學生,有些問題,只在同一個淺層面上討論,亂糟糟的無序無味重復淺顯的表面問題,教師不加予引導,不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課堂是對新課標的扭曲。事實上高效課堂更加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有明確的學法指導,要對自己的設計了然于胸,課堂上還要進行二次備課,并在學生疑惑處、知識重點處重錘敲打,精講點課標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撥,著力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學會思路、學會方法”。
二、 高效課堂的特征。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的收獲、提高、進步。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準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達成的。
三、 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有效的小組合作,能讓學習好的學生充分發揮小老師的帶頭作用,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有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學生大量的發言機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四、 正確運用課堂評價。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表揚用語要具體,有針對性。
五、 讓游戲比賽進入課堂。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運用比賽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參加比賽,可以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學生樂學和善學,可以改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我們現在課改的主陣地,必須提高教學教育效率。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困難和問題,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教學經驗又積累了一些,下面我把自己比較有成果的經驗匯報出來。
學生一上三年級,對課文的理解需要提高一個層次,而語文也新增了習作,對學生寫作要求提升了一個層次,如果這一關過不好,孩子容易產生畏怯心理。怎樣才能讓學生不會害怕寫作,而又能快速掌握一些簡單的習作方法呢。我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多讀課外書,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詞語。二是加強練筆,學以致用。
利用學校有利的條件讓學生多讀書。學校有20xx多本圖書,學校發給了學生借書卡,我要求學生借完書后要把自己所看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每天必須做到摘抄語句。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后,開始讀書與練筆同時進行。可以是教學中的拓展,可以每天的日記,還可以是自己觀察到的新發現或者一定的感悟。內容靈活多變。活動分組進行,組長是作文較好的同學,組員寫完后讓組長檢查。組長主要檢查語句是否通順。不通順的地方幫忙修改,幫助了同學,又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只要有時間我就檢查一次,當我遇到精彩的文字,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寫上個大大的“好”字。內容層次不清的幫忙整理,因為寫作內容的順序性很重要。寫的好的學生要在講臺大聲的朗讀出來。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很多同學對寫作都有了極大興趣,而且作文不好的`同學語句也越來越通順,習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的進步。同學們都期待著自己是下一個站在講臺的同學。
這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對作文有了很大的興趣,作文水平逐漸提高。一提到寫作文不再是懼怕的表情。在這樣的堅持下,相信學生們會越來越喜歡作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5月9日下午,參加了我市小學英語質量分析會,認真聆聽了常老師對市直四所學校五年級英語的質量分析,感受頗深。
首先,常老師把題目定為------讓教學質量成為架起千家萬戶幸福生活的橋梁,也就是在呼喚我們教師的責任意識,千家萬戶的家長在期待著我們,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每位教師要樹立高標的責任意識。后來,聽取了她詳細的分析報告,針對試卷中每道大題和每道小題的得失分情況進行了統計,總體來說,我們小學英語水平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針對學生試卷中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問題逐一分析,也暴露出我們教學中的不足。詞匯課,不僅僅局限于教單詞,要讓學生嘗試用詞造句;對話課,不僅僅局限于背對話、抄對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編對話或看圖編對話;閱讀課要從培養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入手,加大學生分析、歸納和判斷問題的'能力。這樣不至于考試時學生死板硬套,遇到活題就碰壁,甚至不會做。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雖然我們也這樣做了,但做的不細、不實、不能堅持,落實不到位。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端正工作態度,心系學生,心系課堂。俯下身子認真向優秀的教師多學習,學習他們的理念、模式、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重基礎、重拓展、重細節,力爭使自己的課上的更精彩。
總之,通過這次會議,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更為我今后的英語教學注入了泓泉,堅定了我教好英語的信念。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小珊迪》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就抓住了兩個重點問題,一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珊迪飽受饑寒?”,二是“小珊迪有那些優秀品質?”
在教學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小珊迪想賣出火柴,他的語言和態度發生了變化,從“請求”
到“氣球”。學生的理解可能有難度,或者說讓學生談理解也沒有什么意義,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同學們,誰愿意把飽受饑寒的小珊迪的話讀一讀”(這時站起來的學生很多)我就趁機告訴學生“現在你就是小珊迪,你去求一求聽課的老師吧。”
對于這樣的一個環節,有的老師認為不需要。我覺得可以需要,而且這恰恰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體現,這時在開發課程資源。《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我覺得,學生的教材,不應該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也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更不能等同于課程本身。那些聽課的老師,我認為就可以作為課程資源,學生可以利用它們發展,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扮演小珊迪,讓老師成為課文中“有錢的先生”問什么不可以呢?
有人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利用這些資源,挖掘這些資源,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服務。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語文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長期以來,語文學科并沒有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課之外,這一點在許多學校都已是不爭的事實,非重點學校尤其如此。分析下來,語文課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語文考試成績難以拉開差距,并且往往成績與實際程度不符,導致學生不愿花力氣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試方案是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則一直致力于尋找一條能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較好地結合的道路,在幫助學生提初其考試分數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奠定其文學素養的`根基。應該說,我們還沒有找到最佳的道路,只是在摸索中積累了一些做法,介紹出來,以期拋磚引玉。
一、夯實基礎。
(一)早下手,抓反復。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毫無效果,況且從初一到初三,學生的各科學業難度逐漸加深,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年級越初就越難在語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學生初一剛入學時就抓緊其語文的學習。初一剛開學,我們就分發了一套文學、文化常識和古詩詞名句名篇摘錄的材料,讓學生在空余時間背誦。為了克服遺忘,我們將這部分內容定為每學期開學摸底測驗的必考內容,讓學生在反復不斷的復習中加強記憶。
在文言文語法知識上,我們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學策略。即在初一一開始就讓學生徹底弄清楚文言語法規則,第一篇文言文課文就讓學生自己歸納文中的各種語法現象,這樣做雖然在一開始占用了較多課時,但幾篇課文下來老師就再不必進行文言語法方面的教學,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便有了較快的初始速度,為后來的大量閱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用足教材,以“本”為本。
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非常重視利用教材,按照H版教材的體例,有步驟有計劃地提初學生的能力。
六冊書的課內文言文我們幾乎全部上過,總體上采取先慢后快、重點篇目慢非重點篇目快的原則,有變化有側重地實施教學。
課內現代文中的必讀篇目我們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學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對課文本身理解的結論,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并將這種思維過程中所用的方法遷移到課外文章的閱讀中去。泛讀課文則是選擇某一側面,以學生討論為主,運用所學方法自主解讀文本。
(三)分步前進,學寫作文。
在作文教學上,我們沒有一蹴而就,而是從夾敘夾議的記敘文開始,逐步訓練論點型議論文、論題型議論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讓學生先列并列式、層進式結構提綱,再連綴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認真批改,詳細講評,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來。
二、廣泛拓展
(一)擴展閱讀課外文言語段。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盡量選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勵學生將有些故事作為論據寫入作文,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二)引導學生課外自讀。
(三)堅持以剪報的形式擴大學生閱讀量,把握時代脈搏。
(四)堅持寫隨筆,抽時間做評講,優秀作文印發給全年級。
(二)專項復習。包括文言虛詞、實詞,古文化常識,詩詞鑒賞等,每項復習結束都有自編配套試卷加以檢測鞏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課堂時間寫限時作文,提初學生臨場作文能力。根據各班不同情況,從審題、結構、材料、語言等方面專項突破。
(四)適度訓練綜合性試卷。為避免重復操練,我們對眾多綜合性試卷作了挑選,選擇難度不同的試卷,全年級統一測試,重在訓練考生考試的感覺。
老師兢兢業業,認真塌實,任勞任怨。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7
一是教學目標的設定。一堂精彩的課程一定要有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同樣說課也需要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編寫理念以及教學單元和學情等來設定,教師應準確、清楚、深入定位教學目標。但教學目標絕不等于教學范圍,我們在講課過程中一定要將目標設定在具體的小點上,結合實際,切記泛泛而談。
二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說課是將自己的教學活動規劃講述出來,這屬于教學創作。既然是創作,教學活動就一定要有創造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在觀摩過程中,多數教師在教學活動規劃或者是教學流程的設計方面都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模式,從創新性導入到文本的梳理探究、課堂小結在到作業布置,環環相扣,并且每個環節都有活動設計和設計意圖展示,將教學目標落實到環節之中。以高中粵教版《項脊軒志》為例,參賽者從細節著手,以“細節傳情,思維品質”為題,通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導入情境,品讀書房齋的德馨之喜,思念三位親人,融合師生的思考,最后以練的形式思考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這堂課通過分析書房的變化,從細節處著手分析人物,既解讀了文本,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是教學重點的模擬教學。參賽者在說課結束之后,需圍繞設定的教學重點模擬教學,將某一個知識點講解透徹,真正達成教學目標。在模擬教學中,教師通過預設情境來闡述自己對某一問題的分析與講解并加以板書。以《審辯式思維的力量—時評寫作指導》為例,參賽老師在講述重點時采用了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探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過尋找事實依據和正反方的辯論得出結論“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次說課比賽聚集了全省的優秀青年教師,參賽者在題材的選擇上也結合自身優勢選取了詩歌、小說、散文、寫作等多方面的內容,說課環節流暢,內容豐富,活動設計有趣又不乏深度,很好的`體現了語文的核心素養。當然在此過程中,個別選手的說課脫離實際,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活動的設計具有不可操作性,但多數教師均能夠圍繞要求來進行說課。此次學習對自身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想自己一定能夠結合實際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活動,讓語文課堂活起來,動起來!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8-07
語文閱讀教學的心得體會10-14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1-31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09-22
語文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范文04-19
【精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篇02-18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5-29
[薦]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6-18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8-07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