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學心得體會模板匯總8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閱讀教學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一個重要的陣地。在課堂中“說”的訓練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積極挖掘教材中的說話訓練因素,讓學生學會“怎樣說”,“怎樣說得好”,從而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創造能力,也為“寫”的訓練開辟一條大道,讓學生學會閱讀。
1、學會觀察事物。
觀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和起點,也是說話獲取感性認識和“積蓄”材料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從小學會觀察,首先學習觀察有順序(從遠到近)如抓住方位詞,其次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由于低年級學生觀察隨意性大,注意力不穩定,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在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更多的'觀察順序、方法,并教育學生養成勤于觀察的好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學會合理想像。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利用教材“空白處”,設計有利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教學環節,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在教師期待的目光中,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呵護孩子們創新的“雨露”吧,他們成年人一樣,同樣有獲得成功的喜悅,被肯定、被認可的需要。由此看來,在閱讀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的訓練因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能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3、學會積累語言。
語言不簡練,“土話”過多。這是農村小學生作文中常見的語言毛病。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多讀、多聽,從中積累寫作素材外,還應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文字訓練。我們所學的課都選自名家名篇,每一篇都是范文。文中句子通順連貫,用詞準確,修辭應用等都值得我們學習,因此在教學中要留充分時間讓學生多讀、熟讀,從中學習一些恰當的詞語,優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從中積累豐富的語言。教學要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學會在寫作中靈活運用。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實踐中,課堂提問浮淺、隨意、瑣碎甚至無效,不能激發興趣,啟發思維,引發爭議,闡發觀點,形成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這就需要正確的理論性的指導。課堂成敗與否,課堂效率的高低,不僅依賴于教師的學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評價藝術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學生應該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有組織、有紀律、高效率的學習。可是,怎樣組織、引導并參與學生的語文學習呢?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與實踐充分證明:科學有效的提問,是激活課堂、促進教學實現動態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課前應當充分預設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引領性問題,并根據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生成的新問題,調整、重組、靈活機動的組織教學。我圍繞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積極探索,在前階段提出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十項策略:
(一)態度真誠
提問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獲得知識和找到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師如果在提問時能神態自然,以鼓勵的眼神和親切的話語鼓勵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問題思考中來。但是,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思考的結果也千差萬別,無論答案怎樣,教師要公平、公正,要滿腔熱情,一視同仁。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予以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也不指責和嘲笑,真誠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導和啟發。另外,提問要盡量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不能只提問幾個尖子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特別是成績差的和不善言談的學生,從而調動每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ǘ┮蛉耸﹩
孔子因材施教這條教學原則,應用于課堂提問中,即為因人施問。教師在預設問題時,要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預設;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因人而異。如課前檢測字詞時,可讓程度較差的學生來回答,以增強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課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問題,可以讓中等學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對于難度較大的拓展性問題和綜合性表述題,可以讓程度較好的學生和部分中等生來回答。教師對他們的回答要加以點評,讓所有學生在比較與鑒別中,提高分析能力與概括能力。
。ㄈ┳⒅貙嶋H
教學不僅要從教材出發,更應從熟悉學生,了解學生認識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我們的提問才能與學生的思維接軌,才能取得教學主動權。因此設計提問,我們既考慮學生的思想方法,又考慮學生的知識層面和興趣愛好。
。ㄋ模w現整體
傳統的語文教學都喜歡將一篇課文肢解開來,零碎地發問,易形成分析的疲勞。提問應注意有利于學生整體感受文本,在此基礎上深入研討關鍵點。
。ㄎ澹﹦撛O情境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創設情境問題是必要且重要的一個環節。好的情境問題,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氛圍,避免傳統教學一張嘴、一塊黑板、一張嘴的尷尬局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如果情境問題過大,過于寬泛,學生容易跑調,很難被引入課堂學習的正軌,造成課堂教學時間嚴重不足,寶貴的學習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匾曮w驗
設計的問題能讓學生有親切感,有利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比如教學《蘑菇該獎給誰》,可以提問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得到獎勵時的感受?這些問題切合學生實際,學生有話可說,能激發思維,形成熱烈的課堂氣氛。
(七)巧妙變換
教師在講授課文之前,深入鉆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識地給學生設置一些懸念,當學生帶著解開懸念的渴望學習課文時,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課堂提問不要只局限于一個角度,采用一種表達形式,在學生能夠接受的前提下,適當變換角度提問,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ò耍w現兩度
所謂坡度,就是在提問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一個一個臺階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挖掘深度,在教學中常可以發現這種現象,提問時老師和學生一問一答,教學氣氛看起來很活躍,但課后如問學生有哪些收獲,學生有時就顯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書上,學生能回答完整;如果書中沒有現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問了。因此,必要時應增加提問的深度,使學生咀嚼有味,才能引發學生創造性的火花。淺顯的提問,往往使學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時增加點深度使學生咀之有勁,品之有味,能夠領略更奧妙的知識殿堂,有時還會引起創造性的火花。
(九)強化重點
現行語文教材深入淺出,可讀性很強。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地提問,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文本特征,有重點的設計問題,或設計問題反映重點。避免所提的問題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題曲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求知的熱情。提的問題,經過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撥,學生便能幡然頓悟,從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ㄊ┕澩馍
節外生枝教語文,也就是在研究文本的基礎上,促成課堂生活與課外生活知識的鏈接,策動各種教學形式與活動形式再生成,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探究精神。節就是課內知識,枝就是在聯系課內知識基礎上拓展開來的其他知識與問題。通過節外生枝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實踐性特征,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最大程度地開掘出語文課程豐富的資源?梢詮睦m寫情節、比較主題、評說思想、學科滲透、聯系生活。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追求語文課堂的實效性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由于能力和經驗不足,在這條探索之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問題,走得很是艱難。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有幸成了水城名師陶燕珍老師的徒弟,并拜讀了她的字面報告《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陶老師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文學功底,剖析了什么才是有效的語文課堂,并以令人信服的獨到見解闡述了怎樣實現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似久旱禾苗遇甘露,陶老師的報告使我豁然開朗。
反復品讀了陶老師的報告和有關理論后,我把自己平時實施的語文課堂教學認真與此進行了對比、反思和總結。
我的語文課堂基本能做到以下幾點:
一、能夠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
平時上課,我很注重創設一種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我幽默風趣的語言,我誠心的`贊美,一個游戲或笑話,為我和我的課堂換來了孩子們的喜愛甚或期盼。我們師生之間是心心相融,互為欣賞和尊重的。為此,我很信服陶老師提倡課堂教學中要有“三聲”。這是一堂和諧課堂所不能缺少的元素。
二、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正如陶老師所言,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
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深知,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所以,我始終把學生當做是學習的主人,始終想著為學生創設一個健康發展的學習空間。
通過陶老師的報告,我認識到,實效性的教學,應該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應該根據學生和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教學節奏,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追求教學真實性,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況,師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再現“原汁原味”的課堂生活。
為了實現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我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備好教材。正如陶老師所說,要讀懂作者的心。當要教一篇新課文時,不要先急于寫教案,要去反復認真地潛心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讀懂文本表達的感情,做作者的知音。另外,還要讀懂編者的心和編者的編排意圖,把教材讀到位,做教材編者的知音。
二、備好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基礎,學生掌握了哪些讀書方法,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對文中人物可能會是什么態度等等,都要做到充分估計。備好學生,做學生的知音,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意外問題,老師才可能應對自如。
三、轉變教態。陶老師說得好:“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笔堑,我們不能怕孩子出錯。我們是孩子的老師,老師不但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心智健康發展地導航者。當孩子有了錯,不是一味地急著糾正,而是耐心地溝通和引領。報告中的王小紅老師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老師不但是為充滿愛心和耐心的老師,更是一位大氣的智者。面對孩子的錯誤,她讀懂了孩子的心聲,在她的鼓勵和贊美下,孩子一點一點意識到了錯誤,并很樂意地改正了錯誤。與此同時,王老師還贏得了孩子的喜愛和信任,一舉兩得,怎能不說她是位智者呢?
四、體現“三度”。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有效度是我的語文課堂一直存在的一個棘手問題,也是我一直要努力實現的目標。陶老師說:“用符合學生特點、受學生歡迎的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边@句話為我指點了迷津。
“走進您,本想收獲一縷春風,豈料您卻給了我整個春天!笔堑模兄x陶老師,感謝她精彩的報告,為我的冰封世界打開了春之門。我相信,我的語文課堂有了陶老師的陪伴和我的不懈努力,一定會春暖花開!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學習是辛苦的,高三的學習尤其不容易。作為一位高三年級的語文教師,我以為高三是我必須毫無保留地教育我的學生的一年,所以在高三年級中,我總是全力以赴,不怕我不努力,就怕我的學生不努力。
從我從事教師這個行業開始,也有二十年了,這二十年里,有十年,我是專門帶高三年級語文課的。不得不說,在這么多年長期的高三語文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學生與學生的差別,然而我更想說的,這種差別是家長、老師和學生一起造成的,如果想要避免,那學生從小就要受到良好的培養,如果沒有的話,那高三的老師也就必須要以身作則來拯救他們的學習了。
我當高三語文老師的這些年,我是首先都會告訴學生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不是為了嚇唬他們,而是讓他們有一個基本的心理準備,不然學到后期不行了,還以為學習很容易,還以為老師是騙他們,也就不太好了。不過我告訴完他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個道理后,我也會告訴他們,耐心也可以將鐵杵磨成針。關鍵還是要讓學生們學習的時候懂得方法,懂得變通,而不是埋頭苦學式的蠻干!
我帶的.這一屆高三班級,可以說是我帶的這么多高三班級里面算聽話的一屆吧!他們一個個不能說非常聰明,但還是沒有很蠢的。只要悉心照料一下,他們都可以發揮出驚人的潛力來。今年的高考,因為疫情的影響,無疑是要受到一些影響的,但也不至于影響非常巨大,畢竟會學習的學生,在不能出門的日子里,一定都在偷偷的學習?偠灾,該考上重本的那些同學,他們還是會考上重本,該考不上的學生,他們還是考不上,這些都是需要學生自覺對待的。
當然,我作為學生們的老師,還是有責任來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還是會找一些同學談話,爭取讓他們回到學習上,讓他們明白高考考好了能夠為他們節省多少年的青春時光了。不過我也不能強求什么,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孩子們都已經高三了,他們也有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吧!哪怕是一個懶惰的學生,他也一定有別的優點吧!我作為老師,能做的也只有一點點提醒了,其他的就交給命運吧!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著收獲的快樂。由于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績和經驗;
。ㄒ唬⿲嵤┬碌慕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第一、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講究方法,提高質量。識字和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學中我堅持多認少寫的原則。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兒童已有的識字經驗和熟識的語言因素,教給兒童識字方法,鼓勵兒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識字,做到四個有機結合:一是盡量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把字的音、形、義有機結合起來,力求識用結合;二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勢,給兒童創設生動活潑的畫面,并引導他們聯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生活經驗,多觀察,多想象,把識字和認識事物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學過的字力求在語言訓練時反復運用,把識字和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四是在識字過程中一定重視寫字的指導,不僅要求兒童把字寫對,還要做到姿勢正確,把字寫好,把識字和寫字有機結合起;五是在識字過程中加強對已認識的字的復習、鞏固工作,防止回生,把新授與復習結合起來。
第二,在口語交際中,聯系實際,創設情境,使兒童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達到有話可說,有話愿說。
第三、在教學策略上,整體關顧,靈活處理。人教社新教材以專題形式編排,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的。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具有整體教學思路,做到前后貫通,整體優化。在每組教學中,什么時候安排什么內容、布置兒童進行那些學習準備、運用什么方法施教,必須心中有數。避免"單打獨斗,各自為政,臨陣磨槍"的現象出現。
第四、在教學思想上,要轉變方式,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新課標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兒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而新教材又十分重視兒童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方式體現了讓兒童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游戲中學習的意圖,使兒童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悅。如在每個語文園地里設了"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兒童發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中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并用"我會認"的圖標來標示。為了鼓勵兒童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展示,又設有"展示平臺",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學習的成果。因此,我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創設的這一教學有效資源,放手讓兒童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自主交際。讓兒童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得自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從小激發兒童學習的成就感。
。ǘ┳⒁獾掠凉B透,體現語文的情感性
"新課標"指出:"培養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而應該因勢利導,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通過熏陶感染,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我在教學中積極貫徹了這一思想。我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蘊藏的德育因素,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結合"。
(三)培養語文素養,體現語文的學科性
新教材特別重視對兒童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優勢,注重兒童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對兒童進行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兒童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當時、當地的學習資源和教育資源,開展一些具有實效的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拓寬兒童的語文學習空間,增加兒童語文實踐的機會;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實施了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注重兒童語文創造潛能的開發,促進兒童可持續性發展
。ㄋ模╅_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系,將游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課后,學習伙伴建議大家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語文園地一”的展示臺就可以補加展示這一內容。教師要根據當時、當地和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總之,教師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局,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五)重視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大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部分學生能寫出非常優秀的作文。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1、同學們的作業,個別書寫質量太差,作業本保護的不夠好,個別同學對字的筆順、筆畫掌握的不好,錯別字比較多,還沒有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2、在教學過程中,對新教材理解、運用不夠深刻。對教材內容把握不夠,教學方法不夠靈活,沒能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中,有時候沒有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
4、個別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5、學生學習情況兩極分化嚴重,有少數學生還沒有掌握寫作文的方法,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較差。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設想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打算通過與學生談話等方式,使學生認清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語文課很有趣。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具,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要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系,可以將游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3、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課文的重點、難點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多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如:朗讀比賽、說話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體榮譽感差的同學受到啟發教育,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4、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以適應新形式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5、重視優生的培養和差生的轉化工作。
6、在指導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要加強德育工作,重視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自己自從教以來教低年級多,知道識字是很難的一部分,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通過這兩天的學習,自己知道了在識字與寫字時應注意的問題,也學習了老師很多識字的方法,我認為要想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孩子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接掌識字教學,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根據孩子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游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后,為了鞏固可采用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
第二,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在家里》這一課,沙發,茶幾、電視、電話、臺燈、書架等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東西,課后我讓學生把自己房間的實物都貼上名字,讓家長看,這樣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三,做動作學漢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可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四,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等,無處不在,可讓學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是否認識,自己買的玩具、文具等,從中孩子們可學到很多漢字,在日常生活中我還讓學生利用在家的時間,認識父母的名字,弟弟、妹妹、爺爺、奶奶、鄰居叔叔、阿姨的名字,在學校認識同學的名字,并且把自己學到的字寫給同桌,這樣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從中學到了很多,并且還進行了交流
總之,識字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地探索發現,不斷地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苦學“變成”樂學“,使學生學的更輕松,更快樂。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7
給其羽翼讓他翱翔
——語文專題式教學心得體會
石橋中學 宋作芹
學習了劉帥老師的《語文專題式教學的幾點思考》后,自己對語文專題式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語文專題式學習貫徹了"以學生發展為本,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學思想,它跨越學科,跨越課內外,跨越了時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的進行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所發現,在學習中有所感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以下是我對語文專題式教學的幾點心得:
一、專題式教學的凝聚性
一個專題就是一個焦點,以作品的主題為專題點,圍繞這個點選材。我們的主題單元教學,大多圍繞一個話題組織材料。就必須在吃透教材,整合教材的基礎上,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如:九上第二單元以"生命"為話題,選取了《談生命》《那樹》《地下森林斷想》《人生》《落葉》,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也是"生命之歌".這樣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題材以散文為主,所選課文的主題相同,每篇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談了作者對生命的認識,理解和感悟,讓學生在學習中加深對生命的認識,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專題式教學的開放性
學生的學習不再拘泥于課堂,可以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和大自然,將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例如在專題《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一些好的廣告語進行欣賞。嘗試給身邊的某一件物品寫一段廣告語,也可以讓學生為某一公益活動寫個廣告語。在講授《春》時,先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春天,用感官去領略春的美,用音樂去歌頌春天的美,用自己的筆去描繪春的美,當學生的心中有了春天,再回到課堂,感受作者文字里的春天。這樣一比較,看看自己與作者在繪春時有何不同,既達到課堂教學目的,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專題式教學的'共生性
"專題式教學"語文觀的精髓就是"人文精神與語言的共生".?專題式教學把傳統的語教學和現代的語文教學融合為一體。"過去的教學是給學生一杯水,而專題式教學是給學生一片海洋。"傳統的語文教學強調語言的工具性,認為語言僅僅是為了表達的需要,而現代語文教學就重視了語言的存在性,文章的語言可以生成思想,我們在品讀語言中去體會作者的感情,去挖掘文章的主旨。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只有把語言與精神有機的結合,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我們應充分認識這一點。
四、專題式教學的多樣性
我們傳統的語文教學大多以單篇課文傳授為主,習慣從文章的作者,課文的重點詞語教學、段落層次的劃分、文章主旨的把握,作者的寫作方法等幾方面組織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成了一種習慣,千篇一律,沒有創新,學生學起習來沒有了興趣。專題教學就要從這些傳統教學的框框中跳出來,系統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把握教材,給學生盡可能多的信息。教師要轉變角色地位,從原來灌輸知識的指揮者變成穿針引線的引導者,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從多個渠道搜集材料,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不但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多方面的培養學生的能力。
專題教學,任重而道遠,改變要從教師開始。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死板、被動的學習,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語文教學流于形式,就像是失去了自己家園。
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語文專題教學滲透到自己的教學中,以生為主,讓自己的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既然給了學生一片天空,就不要折斷他們的雙翼,讓他們在自由翱翔中漸漸豐滿羽翼。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8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教師應如何發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善于發現其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8-07
語文閱讀教學的心得體會10-14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8-17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09-2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09-21
【推薦】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2-13
語文教學培訓的心得體會范文04-19
[薦]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6-18
語文老師教學心得體會03-09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