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80后的家長談育兒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80后的家長談育兒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80后的家長談育兒心得1
我看過一本書叫《學習的革命》,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把握最關鍵的幾年:從出生到八歲。其實很多家長都不會關心這個階段,任由他們在這個時間段虛度。其實男孩和女孩在4歲前都可達到相當于17歲時所測定智力的50%,4歲至8歲間,發展另外30%,最后20%在8歲至17歲間完成。這個關鍵時期建好了就可以通向未來學習的成功之路。”那么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認為家長不僅要有良好的育兒心態,更要講究育兒方法。下面我來談談自己教育兒子的心得體會:
1、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要清楚懂得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與優缺點。面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應當有穩定的情緒,健康的情感。即使自己工作了一天,很累了,在孩子面前也不能有情緒。
2、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內容生動、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故事、謎語、智力游戲等。每天堅持在睡覺前,讀故事給他聽,慢慢養成睡前一定要聽故事。學習任何東西,都可以是有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戲一樣對待。現在我的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覺前都會開口跟我說:“媽媽,我要做作業。”
3、開拓思維,多方面發展。孩子的興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經常變換的。要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合理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開拓思維,讓他盡量多學一些知識。同時家長也應順應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及時補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識,以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我認為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即家長要多參與孩子的.活動。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孩子們從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獲得學習。
4、多鼓勵,少訓斥。每個孩子在其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與教育,在孩子取得了進步,我們不妨給孩子多點贊揚,在孩子遇到了困難,我們不妨給孩子多些鼓勵。孩子稚嫩的心靈是有自尊自愛的,在呵斥下,也許會阻礙孩子進取的心,在表揚與鼓勵下,孩子的心兒會快樂地飛揚。
5、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習慣養成,將會使孩子的一生都會受益無窮。我和許多媽媽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顆善良之心,能擁有一切做人的良好品質,并且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知道: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專注,而且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這樣他無論將來學習還是工作,成功的可能性都會很大。
6、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應該注意做好榜樣,帶好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比如在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不說粗話臟話等等。
7、要讓孩子知道什么叫“交換”。目前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大人都會依著他,這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我的方法是,孩子要我依他一件事情,同時我也會讓他依我一件事情。比如看電視,他說要看《愛探險的朵拉》,我會答應他。但是,我會限制他看幾集,看完以后做什么事情。
8、我們應當多與孩子溝通,認真傾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每天我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問他:“今天老師教了你什么本領呀?可否為我們表演一下呀?”
9、多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關鍵是溝通。比如讓孩子幫忙拿拖鞋的時候,應該跟孩子說:“請幫我拿一雙拖鞋好嗎?”切勿用命令式的口語。
10、把每一次外出都變成學習的經驗。如公園里的蹺蹺板,燈的開與關,門的啟與合,黑夜變成白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應該操之過急,而應該考慮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給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80后的家長談育兒心得2
一、尊重天性
尊重孩子愛游戲的天性。孩子是好游戲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工作”,在游戲中身心才能獲得充分的、健康的發展。現在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有潛力,更愿學習、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興趣。家長就要從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尊重孩子的選擇,避免孩子生活在家長的包圍之中。
二、注重引導
兒童教育專家羅玲提醒家長,不要做負面語言愛好者,要多使用正面語言引導孩子向前看,向好的方面看,建立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把“管”的想法變成“給予幫助和支持”。通過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主動做事,講有關勇氣、堅持等主題的故事,示范怎樣面對錯誤等正面建設來逐步引導孩子。
同時,我認為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的教育,一個是教,一個是育。家長對自己嚴格要求了,才能對孩子嚴格要求。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三、寓教于樂
要做一個有趣的'家長,盡量提高自己的游戲力。以故事的方式和孩子講知識講道理,對他來說才有效果。把自己變成故事媽媽:早晨了,小被都睡醒了,要變形成小汽車了;穿衣服是鉆山洞;刷牙是給小牙寶寶洗澡……
我也會采取制定時間表并標記獎懲、小黑板上與孩子互寫提醒、制作并佩戴按時帖等孩子喜歡的方式,讓他看到時主動提醒他自己,效果還不錯。
四、讓孩子懂得規則與后果
家長應該找準自己的權力所在,也就是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孩子感覺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內心就會更有力量和信心。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如果違反了,就真的讓孩子承擔后果,但這個后果應該是適合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的。等孩子認可后果以后,讓后果去說教,家長不要去批評孩子,而是一定要適當地引導他,并幫他積極的想辦法,這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義。
五、有耐心,讓孩子換位思考、自我管理
孩子喊不聽的情況可能每位家長都遇見過,但其實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自己身上。家長要盡量做到少嘮叨,找到合適的方法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耐心的等待反饋,誰都不可能隨時處于起跑狀態,幫孩子看到整個情形,讓他自己有緊迫感。如果家長在孩子真的需要你才出現,那家長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也可以和孩子換位思考,把他的事情交給他自己。用鬧鐘或定時器來取代監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以上就是我向各位家長分享的內容,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孩子在長大,家長也在成長。非常感謝中五班的老師能給我這樣與其他腳掌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活動以后還可以繼續開展,以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遇到溫柔細心又有經驗、負責任的老師,是中五班孩子的幸運,也是每位家長的幸福。在女神節到來之際,感謝三位老師和幼兒園所有老師的辛勤付出,祝大家節日快樂,健康幸福!
80后的家長談育兒心得3
作為80后一代的父母,從小難免嬌生慣養,多少有點自私和任性。記得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同事打電話過來開玩笑說:“我很難想象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的景象是如何的。”是這句話促使我一定要做一個成熟的好媽媽。俗話說:“家庭教育無小事,生活無處不教育!”教育孩子就要從點滴開始,從自身出發,做孩子的榜樣。以下是我這幾年來教育女兒的方法:
一.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一個口出臟話的父母,有何資格去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一個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父母,有何資料格在孩子面前談論道德與素質?一個言而無信的父母,有何資格去給孩子解釋“守信和真誠”的意義?堅信這三點是我們做人的真諦,也是這個真諦帶著我開始起航在我身為人母的航線上。
二.學會溝通,尊重孩子。
溝通是心靈的橋梁,是傳遞情感的紐帶。別將孩子當孩子看,她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她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她一些發言的權利。我相信受人尊重的孩子更自信,受人尊重的孩子更懂事。
三.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做孩子的玩伴。
玩是孩子的天性,連老人們也常說“會玩的孩子聰明”。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對世間萬物充滿著好奇和探索欲望,作為父母我覺得應該鼓勵孩子,支持孩子,讓她去探索其中她認為的快樂。每當女兒邀請我加入她的游戲世界時,我要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在手頭的話,我總會欣然接受。有一次,我女兒問奶奶要幾張白紙,奶奶給她找了幾張彩色圖畫紙,女兒不高興了,后來好不容易找到幾張純白紙,一拿到手,女兒就用剪刀喳喳喳剪的稀巴碎,奶奶見此狀,發火了:“你這孩子,奶奶好不容易給你找到了白紙,你不好好畫畫寫字,你居然把它剪成這么碎,以后你別指望我再給你找紙了。”女兒是個倔脾氣的孩子,一聽奶奶罵她,唰地把剪刀甩老遠,不理人。
我看了,走過去問:“怎么了呀,發這么大的火啊?”女兒理直氣狀地說:“我要辦事情,奶奶給我搗亂。”我也好奇了,就問:“你要辦什么事情呀?”“我要開超市!”我一聽女兒要開超市了,也假裝高興地不得了:“哇,不得了,我女兒要做老板了嘛,那媽媽等著你的超市開出來,我來扮顧客買東西,好嗎?。”女兒一聽早把不高興的事拋的九霄云外了。于是就在指甲般小的紙上,用鉛筆寫上“13.00,15.00,21.00,35.00…”一會兒,果粒多上,乳娃娃上,牛奶上,杯子上,玩具上….標滿了“價格”,還用自己的早教機當成收銀臺,高興地站在那里等著“顧客們”來購物。于是我就成了她唯一的顧客,兩個人玩的津津有味,整個晚上,我都喊她“王老板”,連最后睡覺時,我也說:“王老板,早點睡覺吧,明天還要早起開店做生意呢。”
四.和孩子一起學習,做孩子的同學。
天妃幼兒園以閱讀為特色,整所學校都具有著濃濃的書香氣氛,每次走過閱覽室的走廊上時,總會提醒我,要讓孩子多看書,多背詩,園長曾說過“讓孩子背詩,不一定要讓孩子懂其意,主要是讓他學會記東西,對提高記憶力非常有幫助。”所以,我和很多家長一樣,會去教孩子背些詩詞,不過我或許和其他家長不一樣,因為我會選擇一些自己也不會背的詩詞,這樣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背,不會給孩子有種媽媽像老師的感覺,讓她覺得自己和媽媽是同學,我們可以平起平坐,共同進步了。
五.多點鼓勵和贊賞,少些批評和責備
都說好孩子是夸出來,所以教育女兒,我多伴用鼓勵和贊賞的方法去引導她。女兒喜歡舞蹈,我就給她報了舞蹈興趣班,一開始她喜歡去學,可是每次上完課,舞蹈老師總會跟我說:“早早聰明,一教就會,可是沒耐心,練過一次就不愿練第二次了。”這話在我和女兒面前說多了,女兒就不耐煩了,終于有一次爆發了,她不肯去,我左騙右騙她就是不肯去。老師問我原因,我也不好直說,只是說:“這孩子不愛聽批評她的話,聽多了她沒信心。”老師一聽就知道原因了,下一節課的時候,老師故意讓她上前來示范,下課時當著女兒的面,夸她今天做的特別好,還得了兩朵金花。這下女兒高興的不得了,說下次我還要表現更好,爭取得三朵金花。于是從星期一開始一直盼著星期天快到,要去舞蹈班了,從那開始到現在,女兒在舞蹈班的表現越來越出色。私底下我也常問老師,女兒實際的表現如何,是不是真的有你平常說的.那么棒呢?老師說:“早早的進步真的快,本身就聰明,一教就會,再加上鼓勵她,讓她來示范,她真的做的很棒,在班級里,她的表現是數一數二的,而且不開小差了。”那邊的阿婆問我:“早早媽媽,你是用什么方法將早早說服的呀?”我笑著說:“不是我用了方法,是老師用了方法。”
六.理論知識生活化學習
不管是認字也好,還是做數學也好,我總會盡量將這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于是有空時我就讓她來個“小鬼當家”,比如今天休息要到街上去購物,我就會先在家里想好要買哪些東西,大概要花多少錢(都是些小東西),然后給女兒適當的錢,再告訴她必須要買哪幾樣東西,多余的錢你可以自己支配,但如果不夠,你就得想辦法了。每次女兒總會很高興,練習的次數多了,他的“工作能力”也越來越強了,基本不用我幫助也能獨自完成。在購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女兒認識到一些生字,還可以體會到學數字的樂趣和實用價值,練習到了一些簡單的加減法,更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
與其說孩子要感謝父母為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還不如說是父母要感謝孩子教會了他們心靈的真善美。生活和工作不得不讓自己扭轉靈魂,迫改自我,而只有和女兒在一起的時候,才可以放松自己的每一根神經,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純純美美的世界中。所以,我很喜歡和女兒在一起,很喜歡和女兒一起去努力實現屬于我們倆的生活目標,因為只有當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和心是完全吻合的,才能感受到別人很難想象的默契。別將教育孩子當成任務和責任,別將自己一成不變地當成家長、當成老師,適時改變角色;將孩子看成大人、將孩子看成朋友,你會發現,其實你們在相互教育,相互學習。當這個時候,你也會發現,原來教育孩子也是一種樂趣。
【80后的家長談育兒心得】相關文章:
育兒心得09-01
育兒的心得11-23
【精選】育兒的心得11-26
最新育兒心得11-08
我的育兒心得10-11
育兒心得范文03-13
大班育兒心得01-30
育兒心得簡短07-03
育兒陪伴心得05-19
育兒心得最新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