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的實習心得必備(3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急診科的實習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急診科的實習心得1
半個月的急診見習結束了,雖然僅有十幾天的時間,但所獲頗豐,心得體會也不少。我所在的醫院急診不能真正的稱之為急診,接來的病人直接抬到住院部搶救,所以在這間不到任何重癥病人。老師說這醫院的急診更像門診,因為在這的病人都是打針、輸液的。我在這的半個月不是很忙,正因為這樣才讓我有了上手的機會,讓我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東西。
首先,我學會了寫輸液通知單。只要心細這個是比較好寫的。一定要把醫囑看清寫對,包括藥的劑量、滴數、給液方法、等等都要看好,還要簽字,每操作一步都要在上邊打勾,以免到時候不知道是否用了此藥,知道了這些以便接下來的工作更好的進行。
其次,就是配藥。在急診皮試液是最常用的.。藥有好多種,你不可能把每一種藥的配制都記住,況且死記的東西容易忘,其實配藥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掌握好規律,操作起來也就簡單了很多,當然特殊的配制時需要記的。破傷風的配制很好記,只要抽0.1ml的原裝藥品加上0.9ml的生理鹽水,搖勻,便可以備用了。青霉素是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一種藥,現在醫院多用80萬u原裝藥品配制成200u/ml或500u/ml的試敏液,取80萬u原裝藥品加4ml生理鹽水則為20萬u/ml,第一次從上液中抽0.1ml加0.9ml生理鹽水則為2萬u/ml,第二次從第一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鹽水則為u/ml,第三次從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鹽水,則為200u/ml,第三次從第二次1ml中抽0.25ml加0.75ml生理鹽水則為500u/ml。有規律可循的藥品要看原裝藥品劑量,每0.5g的藥品加2ml的生理鹽水,第一次從上液中抽0.2ml加0.8ml生理鹽水,第二次從第一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鹽水,第三次從第二次1ml中抽0.1ml加0.9ml生理鹽水,便配制成功了。
再次,就是打針輸液了。打針、輸液這些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先說說打針,打針前要消毒皮膚,現在常用碘伏,需要注意的是皮試時不可用碘伏,以免影響到結果的判斷,所以皮試可以用酒精,如果病人對酒精過敏就不用消毒了;還要掌握進針的角度,皮內注射與皮膚呈5度角進針,皮下注射與皮膚呈30度~40度角進針,肌內注射與皮膚呈90度角進針;還有就是進針、拔針速度要快,推藥時要搖勻速、要慢,稱之為“兩快一慢伴勻速”,這樣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便減輕病人的疼痛。輸液,首先要選擇穿刺靜脈,要選擇粗直、彈性好、相對固定的,要避開關節和靜脈瓣,然后在穿刺點上方約6cm處扎止血帶;進針時與皮膚呈15度~30度,見回血后將針頭再平送進少許;最后還要調節滴數,小兒每分鐘20~40滴,成人每分鐘40~60滴。
最后,我有幸看到了洗胃。現在科技發達了,洗胃都用自動洗胃機,又省事又方便。首先要像病人解釋取得其合作,安置臥位,意識清醒的病人采用坐位、中毒較重的病人采用左側臥位、昏迷病人采用仰臥位頭偏向一側。接下來插胃管,證實胃管在胃內后用膠布固定。開動吸引器,將胃內容物吸出,必要時送檢。夾住引流管,開放輸液管,使洗胃液流入300~500ml后夾住,再開放引流管,開動吸引器,吸出灌注液,如此反復灌洗,直至吸出液澄清、無味為止。灌注完畢后,迅速拔出胃管,協助病人漱口,整理用物。
急診科的實習心得2
20xx年已經接近尾聲了,這一年來,在院領導的領導及支持下,圓滿的完成了今年的工作,現總結如下:
1.全力配合了護理部的工作,逐步落實整理達標資料,做好了迎接鄉村醫療機構評審的準備。
2.做好急救藥品及急救儀器的管理。急救藥品的準備及急救設備是急診工作的基礎,現已施行專人負責,班班交接,定期清點、檢查,一年來并未因此而影響急診工作。
3.健全了科室規章制度,加強科室人員的學習、培訓,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并到上級醫院麻醉科學習氣管插管等搶救措施,并且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全年無醫療事故及糾紛。
4.在急診搶救工作中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管理,確保護理安全。落實醫院感染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工作標準,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做好自身防護,消毒隔離,醫療廢物管理,嚴防交叉感染。
5.科內人員三基合格率100%,繼續教育完成率100%。科內護士參加醫院舉辦的5.12護士節技能比賽,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6.經過不斷的學習、培訓,能熟練的進行心肺復蘇等搶救工作,且做到出診即時,各流程熟練。
7.我科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自覺遵守醫院的各種規章制度,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的提高思維道德修養,力爭文明行醫,優質服務,做到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工作之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務實、和諧相處,順利圓滿的完成醫院的各項工作任務。
8.落實執行護理十六項核心制度,工作中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加強護患溝通,履行各項告知義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9.各項護理指標完成情況:
基礎護理合格率100%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一人一針一管一用滅菌合格率100%
一次性物品用后毀行率100%
患者滿意度98%
急診科的實習心得3
初次接觸“急診”一詞,是在電視屏幕上,可那會兒并沒有什么概念。再次接觸,是自己被救護車送進急診室的那一刻,那也是對我生命影響最深遠的時刻。
我孱弱的躺在搶救室里的病床上,病房里面擺著各種各樣的大型設備、密密麻麻的電線以及復雜的各種按鈕,嚴肅與緊張的感覺直逼內心。我的雙手都被掛著輸液瓶,每隔幾分鐘還得口服注射液,心電監護儀上的警報聲在我耳邊不停地響著,里面的聲音一直跳得很快,讓我第一次這么清晰而又害怕地聽著自己的心跳聲。我的旁邊躺著一個老人,老人正在大口而深沉地呼吸著,那聲音像極了一頭在屠宰場上被放干了血的豬,最后那幾聲巨大卻又空蕩的嘶吼。
我一動不動地就這樣躺在旁邊,聽著醫生與老人家屬討論——要不要放棄搶救。
心電監護儀里的心跳聲越來越快,我心里也越來越害怕。我害怕,我會像旁邊的老人一樣,喘不過來最后一口氣,就這樣沒了。
我就這樣虛弱又害怕地在急診室待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我被轉到普通病房治療, 我才知道自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這也讓我對醫生這個職業產生了巨大的親切感。
如今,我自己站在了這個曾經深切感恩的職位上,也讓我更加體會到了這個職位的神圣所在。
正如大學時老師所說,急診,不急不叫急診,要命的那才算急診。能來到這里就診的,都不簡單。來到急診科三個月,也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正如一次我坐診時,突然幾個人慌亂地背著一女孩前來就醫,這女孩子的情況是: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嘴唇發紺,手腳冰涼,意識有些模糊,看上去非常嚴重。可當時老師不在,我一看到這樣的病人心里打了一陣退堂鼓,完全沒有清晰地思路要怎么去解決。但心里告訴自己人總是要救的,我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很淡定,立刻拿著聽診器將患者送到急救室,囑護士趕緊打心電圖。一邊向家屬仔細詢問病史。
經了解后,知道這個患者是一名在讀中專生,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出現,每當情緒激動或低落時便易發作,家人和同學都送來醫院好幾次了。而這一次發作之前,患者曾有心情低落的情況,一個人跑到河邊去,同學擔心她出事找到她時,已經出現目前的情況。了解完病史后,我的心里大概有了一點把握,正當我準備去聽患者的心肺時,護士告知說患者拒絕做心電圖,此刻她已經自己能勉強做起來說話了,這個時候老師也趕來了。
我更加確定了心里的判斷,這個病人目前問題不大,患者堅持不接受治療,可我還是勸她留觀到基本平穩再離院。
過后我分析了整個過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癔癥發作,老師問我是怎么考慮的,我如是說,他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病人最終沒接受任何治療便恢復,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寶貴的經歷,讓我體會到如何建立一條清晰的診療思路的重要性,以及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當有怎樣的素養,讓病人看到你之后放心,而不是慌亂和懼怕。
事無巨細,希望以后的學習中更上一層樓,感謝遇到的老師的指導以及以疼痛為代價奉獻知識的患者們!
【急診科的實習心得】相關文章:
急診科的實習心得12-30
醫院急診科實習心得02-27
急診科護士實習心得03-03
急診科實習工作心得12-27
急診科實習心得(15篇)02-20
急診科護士實習心得(11篇)03-05
急診科實習心得集錦15篇03-06
急診科實習心得集合15篇03-16
急診科實習心得(合集15篇)03-03
急診科護士實習心得16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