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1
20__年9月份,在中秋節與國慶節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設于秋分的這一節日,包含著對農業豐收、農民勞動的禮贊,對農耕文明的傳承。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這提醒我們:自己的口糧來自農民的勞動,我們是世界最古老燦爛農耕文明的子孫,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
不忘本,就是不忘糧食這個生存的根本。糧食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石。“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有人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生命的魅力無不閃現著“糧食的光芒”。豐收節是對每一粒金燦燦的顆粒飽滿谷物的禮贊。從華北麥田到江南稻浪,從陜北高原的小米飄香到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就是我們每日的食糧,是我們生存的根本。無論將來科技如何發達,智能機器配備怎樣的新能源新動力,我們每天還得吃五谷雜糧。“民以食為天”,說的就是這個“天”。
不忘恩,就是不忘種糧的農民及其土地。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三農”領域的成就,是全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農民和農業戰線工作者辛勤勞作的結果。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引用過威廉·配第的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沒有比“口糧”二字更基本的財富了,這財富就來自于斯土與斯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自披星戴月汗流浹背的勞動者;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命根子。每一個人都能夠也應該身體力行,尊重每一個勞動者,感恩每一寸土,珍惜每一粒米,都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不忘其初,就是不要忘了農耕文化中天道酬勤這個精髓。我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華夏先祖在黃土地上篳路藍縷,“沐甚雨,櫛疾風”,創造了我們的歷史,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生產生態生活系統,推動了世界農業發展,保障了炎黃子孫生存繁衍,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春種秋收,天道酬勤,培育了中華民族誠實、寬厚、善良、謙遜、堅忍等傳統美德,使歷盡滄桑的中華民族總能從苦難走向輝煌。
今天,在世界規模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在摩天大樓與人工智能的時代,中國農民豐收節提醒我們與農村、農民、農業的血肉聯系。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穩固大國農業根基,鉚足中國發展底氣。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2
農歷秋分,神州大地迎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民俗古風、現實意義和未來愿景在這個豐收的節日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糧食、土地、農業歷來是生民之本、國家之基。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古風民俗中一個悠久的主題。遙想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類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在辛苦勞作之后迎來好的收成,心中升騰的喜悅可想而知。
因此古人在喜迎豐收時,常舉杯慶祝,感恩祖先。如詩經中《周頌·豐年》一詩中寫道:當“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即糧多倉滿,釀出美酒,敬獻祖先。
豐收之后古人也乘著酒興,載歌載舞。如南宋詩人陸游在《游山西村》一詩中,既“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又欣賞“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可能那時慶祝豐收與“春社”的風俗連在一起。
當古老的土地迎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的規模、形式和深刻意義則超越千古、意義深遠。
這是中國農民第一個豐收節!現在與社會各行從業人員相比,今天的農民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而是一個充分選擇的職業。中國今天所推進的'改革實踐就是發軔于農民的敢試先行,以及改革進程中廣大農民的能人輩出。隨著改革的深入,將有更多的農民在改革中繼續貢獻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在廣袤的土地上用勤勞和汗水收獲先輩不曾想到的那份屬于農民的驕傲!
這是中國農村的第一個豐收節!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山清水秀的農村景色令人神往,心底的鄉愁是離開故鄉后幾代城里人割舍不斷的情懷,鄉村振興戰略則是舉國上下的努力方向,而當今無數的第一書記成為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力軍。也許若干年后,象當年熱衷“農轉非”一樣現在的城里人爭著到農村落戶興業。
這是中國農業的第一個豐收節!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來說,中國農業正在跨越現代化的門檻,逐步減輕甚或終將徹底擺脫自然和地理條件的制約,農業現代化構成中國現代化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現代農業社會中,葉肥苗壯可能無需過多依賴自然恩賜的規范操作,五谷豐登則是不必流淌很多汗水的智慧成果。
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沿續中華優秀傳統的文化符號,致敬農民、振興鄉村的里程碑,載入中華文明史冊的華章,其份量確實很重很重!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3
有人喜歡生機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歡百花齊放的夏天,有人喜歡銀裝素裹的冬天,而我卻偏偏喜歡那絢麗多彩的秋天。因為它是豐收的.季節!
秋天到了,農民伯伯種下的稻谷黃了,變成了金燦燦的一片。秋風吹來,細看稻穗兒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粗看那又似金黃色的波浪。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閃閃發光,令人著迷!農民伯伯迫不及待地走向田野,勤勞地把穗兒割下來,帶回家中。隨著一趟又一趟的走動,流下了那一滴又一滴的汗水,真是汗流浹背!
又看那果園。果園里果實累累有:橘子、柿子、香蕉……真是各種各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各種顏色的果實掛滿枝頭,讓人垂涎三尺。再仔細一看,婦女站在樓梯上采果,采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進籃里。雖說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還是不時傳來她們的歡聲笑語。小孩子也不閑著,運送水果,活像一列列小火車,多可愛!
正因為秋天是美麗的,是成熟的,更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所以我愛秋天!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4
9月xx日,天元區將舉行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株洲石三門現代農業公園首屆農民豐收節”活動,以“聆聽鄉音”“銘記鄉味”“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活動來展現特色農業、鄉俗文化和鄉村振興新面貌。筆者聞之,不禁為天元區點贊,更認為各地慶祝“農民豐收節”就應大張旗鼓。
慶祝“豐收節”能讓農民群眾更有榮譽感。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站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來致敬農民、禮贊豐收。通過辦好“豐收節”,讓農民增強主角意識,主動參與豐收節,當好節日的主人翁,更加熱愛這個節日,進一步提升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讓農民的'身份成為“香餑餑”。
慶祝“豐收節”能讓鄉村振興更有支持力。借力豐收節,大力推介品牌農產品,能更好地讓農產品走出“深閨”,對接城鄉市場,進一步提振消費,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通過展現多彩多樣的民俗文化、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等,可以吸引游客,拉動農村旅游,帶動鄉村產業,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活力和后勁,真正實現政府搭臺、經貿唱戲、農民增收、產業振興。
慶祝“豐收節”能讓興農助農更有主動性。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以慶祝豐收節來進一步增強社會對農民的敬重、對農業的關注,更促使推動各級各部門切實扛起興農助農富農的使命責任,以真抓實干來帶領廣大農民甩貧困、奔富路,讓產業的發展實現鄉村的豐收、農民的增收,交出“豐收”的合格答卷。
緊扣“農民豐收節”主題,堅持農民主體,凸現當地農村的特色,貼近農民生產生活來舉辦慶祝活動,切忌追求“高大上”,不接地氣,真正把農民豐收節辦出特色、辦出特點,以此激發廣大農民攜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激情。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5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9月XX日,迎來“秋分”節氣,也是我國第x屆農民豐收節。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中華文明,既因農而起,也因農而興,更因農而久遠。國家史無前例地設立農民豐收節,不僅是一件重視農業、振興農村、關愛農民的好事,也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
辛勞耕作的酸甜苦辣,只有體驗過才會知道。正是農民們那一雙雙布滿繭子的手,才為我們的餐桌更添豐盛。從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農民豐收節”,成為繼教師節、醫師節、護士節、記者節之后我國第五個社會行業性節日,不僅是全社會對農民的一份尊重和感恩,也是對珍惜糧食、熱愛勞動美德的傳承和弘揚。
20xx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雖然疫情,以及今年夏季多地發生的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給糧食流通和農耕生產帶來一些困難,但總體而言,超前謀劃、應時而動、精準施策讓中國糧食自給與保供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中國人的飯碗仍然穩穩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飯碗牢牢端在手中的這份努力,倍加珍惜農民辛勤勞作的美好成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千古佳句至今讀來,意義更加深刻。從豐收節里感悟勞動的精神、勤勞的意志,體味珍惜糧食的美德、節儉的風尚,積聚助力農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的強大合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精神的豐收,也是對千古佳句的身體力行。
精神的力量是最寶貴的`力量。無論是抗疫精神,還是勞動精神、節儉精神,都是中華民族擁抱當下、創造未來的力量源泉。豐收的路上沒有懶漢,復興的征程唯靠拼搏。農民豐收節,也在啟示我們,處在兩個百年的交匯點,瞄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唯有靠勤勞雙手,才能奏響奮斗之歌、贏得豐收喜悅。對于我們個人而言,不妨走到豐收的背后,多看一看辛勞的過程、多想一想勞作的精神,讓我們從中悟得更多寶貴精神財富,并將此運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地對糧食節約珍惜,堅定地用勤勞和智慧雙手干好每一件事情、每一項工作,為祖國繁榮發展,早日迎來“五谷豐登,秋香萬里”的高光時刻而不懈努力!
【參加農民豐收節后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農民玉米豐收心得體會02-25
農民豐收節活動總結04-27
農民豐收節活動總結 11-14
中國農民豐收節心得體會11-01
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12-26
最新農民豐收節心得感悟大全08-20
(優秀)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5篇02-19
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策劃方案11-29
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策劃方案錦集【3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