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1
最近,我讀了《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者》這本書。作者首先以神話的色彩給我們講述了生命的起源,接著又帶著我們領略了祖國美麗的自然風光。而在書的第三章則以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例,讓我感到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們最緊迫的任務。的確如書中所說:“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美麗中國;強大富裕而環境污染,同樣也不是美麗中國。”
生態環境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把大傘,為我們遮風擋雨,保護我們的家園,如果沒有了這把大傘,我們的家園就會像撒哈拉大沙漠一樣,一片死氣沉沉,荒無人煙。而如今,環境污染已經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巨大的危害,給生存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樹木被砍伐了,小鳥失去了歡樂的家園,森林變成了荒漠;小河被污染了,魚蝦的生命受到了威脅;野生動物被殺死了,人類失去了友好的伙伴,各種有毒物質使我們染上了疾病……嚴重的污染和破壞更會帶來生態環境的失衡,造成諸如沙塵暴、酸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使我們的家園不再安寧,不再美麗。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破壞生態環境就等于毀滅我們人類自己。拯救地球,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最強烈的呼聲。保護環境,珍惜我們的地球,美化家園,綠化我們祖國,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本書的最后章節,作者向我們發出了“守望美好,爭做綠色衛士”的倡議。
今天,我翻開了《美麗中國勇做生態文明建設者》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其中,最讓我佩服的人就是姚明了。以前我一只以為姚明是個打籃球的,打得很厲害,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姚明也很愛野生動物,他自己從來不吃魚翅,還呼吁身邊的朋友和群眾不要吃魚翅,甚至還為鯊魚做了公益廣告,看了這些我非常震驚,而且,我還聽我朋友說現在鯊魚少了,都是因為人們太貪心,把鯊魚的魚翅拿了鯊魚是被痛死的,我心里不禁一顫,心想:現在人們下海捕魚時被鯊魚襲擊而死,這會不會是鯊魚“報達人類的方式吧。想著想著我又膽戰心驚起來了,其實我自己也吃過一次魚翅,魚翅非常好吃,被我一下子就吃完了,現在想起來有點害怕有惡心,看了姚明叔叔的風格,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吃魚翅,還要動員其他人們也不要吃魚翅。
我還知道姚明也為大象拍過公益廣告,都是因為人們太貪心大象就和鯊魚一樣在痛苦中死去,這些讓我很不開心,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不但要保護它們還要愛惜它們,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沒想到這么一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以后一定多多讀書,才能報答祖國,成為棟梁之材。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2
以安徽省舒城縣龍河口水庫為例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種形式,是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與自然和社會關系上的具體體現。生態文明以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為主旨,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注重維系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追求自然——生態——經濟——社會系統的關系協同進化,以最終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環視今日中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科學發展之路,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把“生態文明”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將生態建設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而后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他說道,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說明我國對生態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重視。
一﹑舒城縣整體概況
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縣,南界桐城市、潛山縣,西接岳西縣、霍山縣,北毗六安市、合肥市。全縣總面積2092平方千米。總人口102萬人(20xx年末)。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前沿陣地和合肥經濟圈內城市之一,也是安徽唯一一個國家級衛生縣城。全縣轄15個鎮、6個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距省會合肥市54公里。西南為大別山余脈,最高點萬佛山峰海撥1539米。山地面積約占全縣52%。中部是丘陵崗區,丘陵面積約占全縣20%。東部屬沖積平原,最低點舒三海撥7米。畈區面積約占全縣28%。杭埠河自西南流向東北,匯豐樂河,注入巢湖。龍河口水庫為淠史杭灌區水源之一、舒城縣屬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6℃,年平均降雨量約1100毫米。礦藏有金、銀、鐵、螢石、大理石、明礬石等;舒城縣還是杉木、油茶、板栗等生產基地。合九鐵路穿過東部,6條省道通達。豐樂河、杭埠河均可通航。建于漢初的七門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萬佛山、萬佛湖(即龍河口水庫)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東鄰廬江縣,南界桐城市、潛山縣,西接岳西縣、霍山縣,北毗六安市、肥西縣,距省會合肥市48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全縣地理概貌西高東低,人口分布西疏東密,經濟狀況西困東榮,自然格局呈現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是一個山、丘、圩兼備,集山區、庫區、老區、貧困區為一體的縣份。西南為大別山余脈,山高嶺大,林木蔥蘢,最高點萬佛山峰海撥1539米。山地面積約占全縣52%。中部是丘陵崗區,崗嶺綿延,山丘起伏。丘陵面積約占全縣20%。東部屬沖積平原,阡陌交錯,坦蕩如砥,最低點舒三,海撥7米。畈區面積約占全縣28%。全縣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人口102萬(其中農業人口87萬),總戶數約30.8萬戶,轄21個鄉鎮、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392個行政村。全縣現有耕地67萬畝,人均耕地0.7畝。山場面積153萬畝,宜林面積127萬畝,森林覆蓋率43.8%.主要林區分布在西南山區。
二、龍河口水庫生態建設
龍河口水庫,即現在的國家級AAAA風景區萬佛湖,位于安徽舒城縣萬佛湖鎮,原舒城縣龍河鎮內.龍河口水庫19xx年動工業興建,19xx年建成受益,以后陸續興建配套設施,19xx年最后竣工,歷時十一個春秋。“修水庫實現千年理想,鎖蛟龍造福萬代子孫”。它是舒城人民所書寫的戰惡龍、降旱魔的煌煌歷史篇章。這座水庫大壩為“粘土心墻沙殼壩”,全長1000多米,海拔高度75.4米,總計完成土石方160萬立方米,巍巍然聳立在龍河寨和栲栳山之間。令人驚嘆的是,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筑成,堪列“世界之最”。見多識廣的原聯合國大壩委員會主席蘭希先生,稱贊龍河口水庫大壩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壩。
發揮政策優勢,優化投資環境。堅持用足用活旅游區內優惠政策,真正做到“封閉式管理”,以低門檻引人,積極創造寬松、優越的投資環境。大力改善景區道路、供水、供電、電信、公廁等基礎配套設施,為投資商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和保障。認真做好投資項目申報、立項、征地、注冊等“一站式”服務工作,完善服務體系,健全服務機制,努力提高服務質量。認真落實景區“一站式收費”制度和執法部門在旅游區實行“公示制”制度,堅決制止亂收費等不法行為,切實保護投資商的合法利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凈化景區治安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和傾向,為投資商提供安全、舒心的環境。
正確引導投資導向,嚴格加強項目管理。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積極提倡投資開發高起點、高品位、文化內涵豐富、創意獨特的高質量、多層次旅游項目,支持和鼓勵區域連片開發和牽動性項目。實行項目招商,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實行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對所有開發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項目規劃方案正式審批后,嚴格監督項目按照方案實施。堅決制止違反規劃方案,擅自施工的違規、違章建設。
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確保資源永續利用。在項目的開發建設中,要求開發者按照環保有關法規的要求,避免破壞生態植被和自然環境,對己建的島上景點項目實行達標治理。景區達標治理工程全面啟動,污水綜合治理工程進展較快。針對分散垂釣、污染環境的行為制定了專門的垂釣管理制度,實行定點、定時、限制釣具等措施,杜絕了新的污染源。
三、新時期實現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
1、從傳統產業到生態產業
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基于對工業文明的反思,生態文明建設內在要求實現從傳統產業到生態產業的轉型。在我國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狀態下,我們只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以生態文明理論為指導的`工業化發展生態產業。為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將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走以益和質量為中心、經濟、社會和環境均衡發展的新路子,堅持經濟發展與人口、
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動員全體人員參與生態文明
加大媒體等傳播載體的宣傳和教育力度。連同“生態文明”的“四個文明”一起抓的新觀念是我黨對建設現代化國家認識的新升是科學發展觀的新思維,是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性的新舉措。我們應提倡政府和群眾兩頭抓、兩手都要硬,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落實到每一個成員身上,落實到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中。
3、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關系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既要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要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正確導向,建立健全干部績效考核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3
水,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和世間萬物的寶貴財富。它不僅滋養了時間萬物的生命,還哺育了人類文明,比如黃河就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埃及文明也是靠尼羅河才發展起來的。任何一種生命都需要水分,人體要是缺水90%以上,就不會有任何生命跡象,人體對水的需要遠比對食物的需要大,所以不管是什么生物,第一需要是氧氣,第二就是水了,可見水是多么金貴
雖然水是那么重要,可是目前的水源情況并不是那么樂觀。在人類步入21世紀時,一場可怕的`“水源危機”正在襲卷全球,世界上竟有80多個國家,20多億人口面臨著淡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生活在缺水生活的狀況中。就連我國都有300多個城市缺水,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生活在缺水地區的人們,每天都要走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這一連串的數字和鮮明的例子,說明了水源的污染的嚴重性。
可是為什么那么多的水都被污染了呢?究其淵源,是因為人們把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排到了江河湖海里。對于水源的回收和利用,科學家們已經想出了很多辦法。對于水的節約,盡管政府已經宣傳,但每次都收效甚微,不起太大的作用。其實我們想節約水并不難,只需要每次洗手時少用一些水,洗完之后關緊水龍頭而已,解決“水源危機”是個大問題,但還是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就像廣告上說的:“每天節約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保護“生命之水”,建造美好的家園吧!否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4
一個人的一生,會有大大小小數不盡的夢;一個想要發展壯大的國家,也會有一步步前進道路上的發展夢。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有一個全民族共同奮斗的夢想,中國夢便是那個承載了億萬中國人希望與夢想的大夢。
中國夢,我的夢,大家的夢。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神舟飛船在太空中翱翔,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升天,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位居世界第一,蛟龍號潛水器為我國的深海探索開辟了新的道路。中國,已經一步步邁向了世界強國的隊伍,與世界的聯系愈來愈密切。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綠色的中國夢,推進生態文明,促進和諧社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我們努力發展中國經濟的同時,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凈土吧。人們是時候清醒了。當你們為了圖一時的利益建起一座濃煙滾滾的工廠時,當你們把大量有害垃圾深深地埋入泥土時,當你們把一座座冰冷的鋼筋混泥土建筑物接連拔地而起時。是否會想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的子孫和動物將無處呼吸,一只只動物因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一個塑料袋窒息,人們突然發現世界上已無地可種。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綠色的中國夢,就是建設我們更加美好的中國夢。
但中國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卻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大地的皮膚變得傷痕累累,她的皮膚露出一片片干枯的皺紋,她秀麗的頭發——森林,被連根拔起。湛藍的天空一去不復返,反倒是那個“丑陋”的洞張著血盆大口,仿佛要吞并一切。中國的生態建設,迫在眉睫。
建設美好中國夢,是我們必須以實際行動去踐行的,如果我們今日只是原地暢談美好的中國夢,渾渾噩噩的度過每天的日子,我們遲早會被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淘汰。要想讓人民過上富足美好的日子,要想實現我們富強民主的中國夢,就要去拼搏,去努力,為建設美好中國夢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中國人!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5
為認真搞好我區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我區生態環境建設水平,確保我區實施生態經濟戰略,我局于XX年XX月在全市生態環境建設暨生態經濟發展大檢查會上進行生態經濟工作培訓,培訓班在會議室進行。
通過培訓,我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深深體會到:
第一,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明確的認識。我國自古以來便有“水清潔、山綠水秀、水循環”的優美環境,生態環境建設是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
第二,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生態環境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長期的任務,必須加以解決。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必須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建設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建設的一項長期的.工程,必須加以長遠的引導。
第三,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也必須堅持和落實這一理念。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6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進步狀態,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為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為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這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個人的事。
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資源的消費者。同時,作為社區的成員和現在的或未來的公民,教師和學生同時又是社區發展的負責人,有責任對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倡導綠色文明,落實環保行動。在抓好普及的同時,教師應更加注重內涵,堅持在德育、科技活動、團隊活動、社會實踐等各領域對學生灌輸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學生滲透環保知識。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教師應將知識的講解與環保意識有機結合,寓教于學,寓教于自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質。同時,成立環保活動課外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從更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滲透,充分發揮活動課在環保教育中的作用。
環保知識是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環境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等環境素養。然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7
在“國際生態文明風景線”培訓的第一天,我們首先學習了“國際生態文明風景線”,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國際生態文明風景線是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生活的文明保障,人人都要從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的發展需要,從生態環境的建設者、生態環境保障者的實現者向環境的協調與發展者的轉型人才,從而建立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和諧的生態文明。作為一名生態文明建設者的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放在首位。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牢固樹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要深入、及時、有效的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文明理念宣傳。通過多種媒介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全民環境意識。要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宣傳綠色環境理念,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通過大力宣傳,要使全民生態文明建設深入人心。
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升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感。要把生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工程來抓,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要加大生態文明建設資金投入和建設力度,加大環保投入力度。要大力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內涵與時代特點,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 】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建設學習心得08-29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06-04
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總結03-02
學習生態文明建設心得模板11-13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03-08
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總結15篇03-17
生態文明建設的心得體會最新11-08
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07-24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精選[15篇]07-21
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總結(通用15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