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然而,在經濟增長的背后,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糧食安全。為了促進我國糧食安全,國家發布了《國家糧食安全指南》。在我對該指南的學習中,我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糧食安全意識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糧食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品,其品質和數量的保證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該認識到,糧食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加強糧食安全意識,從日常的飲食習慣、育種技術、農業生產模式等多個方面入手,切實保障糧食的質量和數量。
第二,加強對糧食產業的管理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糧食安全指南提出了加強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管理等多項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指導和監管,提高糧食品質的監管標準,擴大糧食流通渠道,加強糧食儲備保障,以及加強對糧食質量安全的監測和管理等。這些政策措施將有效地推動糧食產業的發展,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
第三,科技創新是糧食產業發展的企穩之策。現代科技的日益迅猛發展,不斷為糧食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國家糧食安全指南強調應用現代科技,加大對育種技術、生產技術、處理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推動糧食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糧食品質和產量。同時,一系列現代化設備、生產線、數字化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也可以為糧食產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四,建立糧食安全管理體系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糧食安全管理體系包括了從上游農業生產到下游食品安全的全過程的監管。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家糧食安全指南也提出了加強與國際糧食安全管理的合作共建,進一步優化管理體系,促進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協同發展的.措施。
第五,保障糧食安全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力量。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付出。各級政府應發揮好主導作用,給予農業生產和糧食行業更充分、更公平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同時,廣泛開展糧食安全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認識和重視,并呼吁大眾拒絕浪費糧食,將浪費降到最低程度,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綜上所述,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需要加強自身的糧食安全意識,加強對糧食產業的管理,不斷推進新技術的應用,建立起完善的糧食安全管理體系,讓全社會享受良好的糧食安全保障。相信我們在共同努力之下,能夠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實現全民共享、可持續,科學安全的糧食生產和消費。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2
10.16日是世界糧食日,縣糧食局組織農業局、教科局、婦聯會共同組織開展了20xx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活動。本年主題是“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旨在引導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減少糧食浪費。
一是營造宣傳氛圍。在城區公共場所、糧油企業、休閑廣場等區域擺放圖片展板、宣傳資料、糧油質量鑒別咨詢臺,向市民宣傳講解膳食營養健康知識,普及“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和質量控制導則,引導居民科學健康消費。
二是指導農民安全儲糧。針對我縣農戶儲糧裝具簡陋,受鼠害、蟲害和霉變等因素造成糧食大量損失,深入南塢、陶城、張橋等鎮村向農戶講解節糧減損科普知識,提高農戶糧食種植和收儲技術水平。
三是開展節約一粒糧,企業在行動。督導轄區企業弘揚“四無糧倉”精神和開展節糧減損活動,發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糧食精神,營造科學保糧的深厚氛圍。
今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活動共懸掛“愛糧節糧”橫幅10多條,發放各種節糧手冊600余本、宣傳頁1000份、節糧小竅門40條,參與節糧宣傳工作人員20多人次。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3
10月17日,區糧食局在xx鎮院橋街組織開展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引導更多的群眾來關注糧食質量安全,宣傳活動取得預期效果。
一是區局高度重視宣傳活動。今年是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饑餓”。我局旨在號召全區糧食系統干部職工積極宣傳國家糧食政策,向廣大市民普及“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的宣傳活動主題。局黨委高度重視此次宣傳活動,提前召開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任務,落實工作人員。
二是制定詳細活動方案。為開展好此次宣傳活動,區局提前制定活動方案,落實宣傳活動經費近10萬元。在活動開展前,積極聯系社區、村居落實場地;聯系相關企業制作完成宣傳主題橫幅、20xx個儲糧小米桶、500份宣傳手冊、2500份宣傳環保袋和12塊宣傳活動相關的知識展板,為整個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三是緊密結合社會化儲糧試點工作開展宣傳。我區被列為全省四個社會化儲糧試點之一,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繼續增強我區城鄉居民的儲糧意識。區局結合此次宣傳活動,制作20xx個儲糧小米桶向民眾發放,進一步提升我區社會化儲糧水平,也是對前期試點工作開展成果的鞏固。
四是活動現場宣傳形式多樣。這次宣傳活動內容豐富,現場民眾參與熱情高。活動進入當地街區,現場掛起了今年宣傳的主題橫幅,陳列著愛糧節糧、科學儲糧等宣傳知識的展板。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市民講解今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知識;介紹如何進行糧油質量鑒別和科學保存。活動中,工作人員向過往市民發放贈送宣傳手冊和相關宣傳品。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4
民以食為天,人對糧食的需求與生俱來。記得小時候老家那兒把凡是能填飽肚子的食物統稱為糧食。雖然每天與糧食形影不離,但在相伴的歲月里,我還是感慨無限的。
我的童年時代,感覺最深的是對饑餓的記憶,好像沒有吃飽時候。鄉下人每天一見面,第一句話問候語就是“你吃了嗎?”直到我讀大學時才改了見面說這句話的習慣。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人基本上每天只吃兩頓飯,玉米、紅薯、野菜是主要食物。外婆那兒老南瓜多,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月份,就是天天老南瓜稀飯,時間長了,見著這個就頭疼。由于是吃的都是粗糧、野菜,胃都脹大了,成年壯勞力一餐吃近十斤糧食的人并不少見。那年代如果家里來了客人,外婆一般是弄點面條給客人吃,這時會讓我們到鄰居家去玩一會兒,面條的香味就飄出屋子,飄到了鄰居家,我們留著口水趴在門縫里遠遠望著。
記得讀高中時是在學校寄讀,每周要從家里帶糧食交給學校食堂,吃的主食是玉米飯,兩天一餐米飯,吃飯時是十人一組,一組一個小鋁鐵盆,每人只有半洋瓷碗飯。當時師傅做的玉米飯,里面有好多面疙瘩,疙瘩中間有時還是生的,有時水加多了,硬的連那鐵鏟子都挖不動,讓處于正是青春發育期的娃娃們營養不良,不時發生同學到相鄰村民田里偷紅苕、蘿卜、水果充饑的事件。那時到餐館吃飯除了錢,還要糧票,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到縣城里買書,因糧票少,兩人只吃了三個饅頭。剛參加工作時,就聽一位長輩說,同事老孫是很有學問的人,讀過大學,只是三年困難時期因無法忍受在學校的`饑餓就放棄了學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農村土地包產到戶,人們才從饑餓中慢慢地解放出來。老家那兒什么都可以賣,就是不賣糧食,可能是餓怕了。
去年春天,我到省城里去看望一位老師,他是一名退休的教授,不抽煙,也不喝酒,帶點什么合適的禮物讓人還費了大心,左思右想,最后決定送點家鄉的冷水田里生產的大米和植物油,當時我還是心存顧慮,覺得有些土氣,沒想到老師高興得不得了,說他好長時間沒吃到這些好東西了。老師的話,讓我心里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近年來,我因工作關系經常深入到遠離縣城幾百公里的土家山寨,水泥路已經沿伸到農戶家門口,不少外出打工人員返回,帶來外面的信息,有的開辦了自己的企業,有的開辦了農家樂,帶領一方鄉親富了起來,可鄉親們并沒有放松對糧食的生產,我偶爾走到田園里看一看,那莊稼長勢真是喜人。老鄉告訴我,近幾年糧食年年豐收。并說,種田人沒有糧食吃,那可是丟人的事!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糧食局是最好最大的單位,家里如有人在那里工作肯定是令人高興的,如今縣糧食局已經成了最小的單位,可以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后河西,糧食局鄧局長開玩笑地說,別看我們單位小,我們管理的糧庫,有吃有喝時沒人關注,一旦受災胃它可是最重要的單位呢!
糧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的命根子。從某種意義來講,珍惜糧食就是珍惜了我們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會的財富。父母只能給了我們生命的長度,糧食給我們的卻是生命的寬度和厚度,糧食要陪伴我一生。古詩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愛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源源流長的美德,我們要以感恩之心愛護它,更要加珍惜它!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5
雖然有人做得不對,但也有人做得很好:瞧,“她”吃多少,盛多少,不夠在盛,一點也不浪費。再看“他”專心致志的吃飯,“食不言,寢不語”就算有人打擾“他”也絲毫不懂......
在學校的餐廳里面,在一片空處上,貼了一句話“我是快樂的小米粒,請大家愛惜我”我每天都會仔細的看幾遍,看自己做到了沒有,是不是掉了米粒,是不是扔了沒吃完的.飯......我每天都反復提醒自己要注意,要注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給班級扣分。而且飯菜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浪費了他們,他們也會不高興的,但如果你珍惜他們,他們也會很開心的。
請大家愛惜糧食,他們也有生命的!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大全6
通常一提到人類對月球進行探測,大家多會想到美國第一次載人登月的時候,算起來也有51年了,中國起步較晚這一點不得不去承認。但若就此認為中國航天技術一直落后于美國就錯了,這完全是兩碼事。
以往月球探測器返回時,是從月面起飛直接飛回來的,但嫦娥五號不一樣,它采用的是全球最先進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比起地軌對接,月軌對接的難度要大多了,想要搭建月軌空間站,該技術是基礎,想要打造月球基地,該技術是支撐。
在過去的十年里,美蘇等國掌握了先進的航天技術,卻堅決不肯吐露給中國分毫,所以嫦娥五號才會承載和44年前蘇聯月球探測器一樣的任務,但是實現技術的途徑卻大不相同,以致于實現成本也是天差地別,這就是技術優勢的好處。
別小看這些成本,在美蘇爭霸的歲月里,太空競賽也被很多人看做是將蘇聯拖垮的罪魁禍首之一,因為美蘇兩國均在太空探測的`問題上投入了重金,讓整個國家都蒙受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所以,蘇聯剛一解體,美國就開始不斷縮小太空探測的規模。
當中國開始探月工程的時候,有不少人都擔心這得要投入多少錢才夠,中國的經濟水平能否扛得住。單用性價比這個詞來形容中國探月工程的經濟性已經不足夠了。按照葉培建的話說,中國是花小錢辦大事,按照媒體的說法,中國是在用白菜價換取含金量十足的太空探索科研項目。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但凡被中國拿下的尖端科技,價格就會跌到堪比白菜,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用工成本低的原因,主動放棄了暴力,其實這是技術升級造成的。設備作用相同,但實現技術的形式不同,成本自然也有所區別,技術優勢就有這樣的好處。
中國的探月工程根本談不上是費錢費力,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任何太空競賽都不足以令中國畏懼。反觀美國那從滿心不屑轉變成緊盯不放的態度,每當中國在某領域取得技術突破以后,美國都要高喊著中國要豁達一些,把技術分享給全世界,為全人類造福,這一次也是一樣。
雖然美國人的做法已經沒什么稀奇,但這份呼吁卻值得人們深思。畢竟美國早在1969年就實現了載人登月,中國是在51年后才完成這項任務,中國手中獲得的這些數據對美國人而言真那么有價值嗎?美國人的反應告訴了我們答案,他們真正重視的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技術路徑,他們也想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國家糧食安全心得12-23
關于糧食安全的心得體會03-27
糧食安全宣傳心得體會03-18
世界糧食安全心得體會03-18
糧食安全個人心得體會10-09
糧食安全心得體會范文12-30
糧食安全生產個人心得體會05-15
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心得體會03-23
國家安全心得體會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