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名師課堂聽后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名師課堂聽后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名師課堂聽后心得1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四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觀。老師課上操練形式多樣,老師Free talk,無處不在主題突出,形式多樣化。
2.教學過程精致
從這四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課后練習,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老師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李老師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了解學生
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小朋友,因此在教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從聽課中我也發現這四位教師在課前一定花了大量的時間跟孩子培養感情,讓學生放松老師在課中運用豐富的肢體,加上幽默的語言,適時的'鼓勵常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專心.
4.教師具有良好的素質,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各位老師口語流利,發音準確,課上使用英語。如:You please! Wonderful!我覺得只有教師說英語才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四位老師還善于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例如:老師都利用圖片,創編一些游戲和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得,樂中學。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后盾,詞匯豐富,課堂充實。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松,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通過這次聽課,我對自己也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去思考,怎樣在教學中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分層次教學?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時空和學習平臺。我們應該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尊重學生的不同需要與興趣。要充分了解學生,理解學生!
小學數學名師課堂聽后心得2
反思自己平日的課堂,在面臨學生出現的問題不是我們心中想要的正確答案時,我們會出現慌亂,會強行的領導學生向我們預設的方向去思考和學習,并沒有關注孩子們原生態的想法,拋棄了他們的思維生長點,這樣的教學在我們看來已經完成了我們的課上教學任務,但是學生的課上學習的任務卻遠遠沒有學會,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我們講解的很是透徹,很到位,但是學生接收的我們傳送的知識卻是大打折扣,學習質量低下。 在潘小明老師所講的長方體的體積以及劉松老師所授的認識幾分之一的課堂中,兩位名師都是基于核心素養開展的課堂教學,時刻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隨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在長方體的體積的學習中,針對體積的計算方法,學生提出不同的猜測,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小心的驗證,一步步分析、計算、推理,最終得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然后開始對體積公式進行深入的理解,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鋪墊。在劉松老師的認識幾分之一的課中,劉老師比較關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清晰的表達和大膽的質疑。整節課中,劉老師用幽默的語言、有趣的分數圖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帶領學生在生活中找到分數,并從生活現象中回到數學世界,通過畫一畫、分一分、說一說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見解和困惑,更為深入的研究分數。 所以在今后的課堂中要努力放慢步伐,把時間還給孩子,設計適量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表達,傾聽孩子們的聲音,暴露他們最真實的思維過程,引導他們掌握必備的學習方法的同時,鼓勵他們主動去思辨,在不斷思考、質疑和總結中完善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
【小學數學名師課堂聽后心得】相關文章:
名師課堂聽課心得04-28
名師課堂聽課心得體會04-04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2-21
學習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03-28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3-01
聽數學名師講課心得體會02-11
最新版全國名師課堂聽課心得體會09-27
名師課心得06-07
名師聽課心得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