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間失格》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間失格》讀后感1
我太感性,近段時間偏于憂慮,應該是看了太宰治的書《人間失格》引起的。人啊,還是要多接觸積極樂觀的東西,不然就會陷入負能的情緒。不過,有點必須糾正,當第二次、第三次重溫人間失格時,我卻斷然撕掉了它負能的標簽,重新認識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太宰治本人經歷諸多磨難,先后多次自殺,最終也以自殺結束了他39歲的生命。他的作品一直都是穿透靈魂,表達自己內心對真實、信任、愛、自由的艱難追求,無奈現實中人性總是經不起考驗、世事也賴不住考究,最終他慘敗于自己的內心結論,選擇了頹廢跟滅亡。他的作品不是倡導大家集體抑郁,對社會、對人性絕望,恰恰相反,他希望大眾都不要放棄自我的救贖,要為了活著一場好好生活。以下這段話就是力證。
“不要抗拒改變,這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復的變,反復的過程很容易讓人變得低落和沮喪,然而你再低落和沮喪,人生還是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的改變所包圍著,就像是站在一臺你沒辦法控制的跑步機上,時間、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選擇跑的更從容一點,盡我所能的.在這個被動的人生里爭取一些主動,所以我很討厭‘抗拒’這個詞,很消極、很脆弱、很被動,如果我不能改變世界,好歹讓我改變自己,遵從自己的選擇。”人活著,比動物多了智慧,也多了憂慮。生而為人,就該承受為人的一切。作者在極力勸告大家,也是在告誡他自己,他沒能成功,但他對靈魂的敲打、拷問,都是在幫助更多的人正面審視自己的靈魂,找到生活的動力,發現生活的美好。
一定程度上,我更希望人不要太敏感、太聰慧,像作者這種小時候就能看穿一些世事,明白一些動機,并非好事。愚鈍點、糊涂點,每天為著那灑下的陽光、清脆的鳥語、蕩漾的水面放空下,甚至陶醉下,就好了。日子簡簡單單,人際關系平平常常,享受當下就好。
《人間失格》讀后感2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簡單的一句,似乎就給葉藏的一生定下了基調,短暫而又漫長,虛假而又真實的一生,這是大庭葉藏的一生,亦是作者太宰治的一生。喪失了做人的資格的人,如何在世間尋求生的方式,又如何一步步走向寂滅。
“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從掛著失真的笑討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掙扎于金錢與愛日漸絕望而倦怠的青年,葉藏于安樂時創作絕望之詩,于不如意時寫出生之喜悅,直率地可愛,卻又冷漠地可怕。他如是剖析:“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并因這種畏葸而戰栗,對作為人類一員的自我的言行也沒有自信,因此只好將獨自一人的懊惱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里,將精神上的憂郁和過敏密閉起來,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徹底變成了一個滑稽逗笑的畸形人”。葉藏不僅傷害自己,還傷害了愛著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只能說是個畜生。他的人生就是一個由人墮落成畜生的過程?墒,他真的只是個畜生而已嗎?
亦若文末,曾經的京橋酒吧老板娘所說:“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吶!比~藏彌漫著厭世的.怯懦的心底,也曾埋著一種奇異的溫柔?伤麨槭裁磿䦃櫬涑尚笊兀恳驗樗荒芎先?因為他交友不慎?或許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沒有自我”,他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對待生活只是隨波逐流,任何事情他只要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放棄,他沒有克服困難的自我意志和勇氣。興許同葉藏一般,怯懦的靈魂在歷經原生的傷痛、曲折的成長、漫長的昏暗后,幸福與不幸福都不再存在,唯一可以視為真理的,僅是一切都將過去。
慶幸的是,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幸?膳、有人可愛、法律可依和真理可循的強大的社會,可是格格不入的喪失人依然存在,誰又沒有經歷過在痛苦中掙扎的時刻。
所有可選擇的,被選擇的,合起來,便指向了一個人的生命軌跡。為軌跡奠基的,是面對人生的態度。存在即有意義,不論何種際遇,都必有其須經歷的因緣。與其凝望著深淵,不如懷抱溫柔,明媚地活著。
生而為人,實為我幸。
《人間失格》讀后感3
從小像個小丑一樣舍去自己、用怪誕的行為與言語向他人獻媚一般地搞笑、在他們的笑聲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價值一樣,重復著無意義行為的葉藏。
十分自卑,同時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為自己一旦揭開丑角的面具就會被這世界拋棄,卻又自大到對那隨時可能拋棄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
一個人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再到撿回希望最后回歸絕望的一生
葉藏的悲劇來源于他過于感性敏感的性格和那個討厭的時代,即便在世界的惡意與身為異類的壓力交織出的悲劇中,葉藏也努力地嘗試過融入這個世界,他的的確確想過好好地活著。
我們在某種時段都當過葉藏。
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呀,可以看透,但是不要親身經歷,不要對人有太多期待,就算深處地獄,也要自己走出一條道。至于手中的牌,自己去爭取。
不要喪失自我,時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成為別人的附庸,也不要對人有期待
經典語錄:
1.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2.生而為人,對不起。
3.“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并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4.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5.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
6.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7.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8.日日重復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9.我想到了一個招數,那就是扮演滑稽的角色來逗笑。這是我對人類最后的求愛。
10.“我們認識的葉藏,又直率又乖巧,要是不那么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還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呢!
11.我問神,不抵抗難道是一種罪么。
《人間失格》讀后感4
將書合上后,思緒如潮,萬般感慨。全書十分壓抑,而對于主角,我卻是羨慕多于憐憫。
太宰治的文字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文人那薄薄的青衫中究竟藏著什么呢?”用來形容他是很合適的。
主角阿葉是一個十足的膽小鬼,他出身富貴家庭,不僅十分有才華,也擁有令人傾慕的外貌。但他的儒弱與內心的孤獨卻更是全文大費筆墨來書寫的。看得出他很厭惡自己,也厭惡世界。他在學校人緣很不錯,為搏“朋友”一笑,他會為他們奉上周到的搞笑表演,當作者用“表演”來形容他時,其實他已經是個麻木的小丑形象了。
“傷悲”,這樣一個悲劇人物,他的代表詞只有七宗罪中的“傷悲”了。我竟然在這個人物中找到了一絲自己的影子,我仔細想了一下,我與主角的共同點,是什么呢?我與他有著最大程度上的相似是我們孤獨的靈魂吧——雖然不是完全符合。這個人物最大的魅力也就是每個都能從主角身上看到自己。我們又何嘗不是用“舉世皆濁我獨清”的.上帝視角來看待卑微的人性呢?
看第一遍時,我卻有些不認同。我認為人性雖然有惡,但不是書中所描寫的全盤黑暗,而是也有好的一面,在生活中我們也同樣會發現自己或他人內心深處的柔軟,只是作者絲毫未在這部作品中表露出來。再又通讀一遍,其實作者眼中的人性也不是完全黑暗,只是在描述陰影,一個物體總會有的陰影——只要有光,所以作者寫得這么壓抑,也許只是想烘托出人性的光輝。例如撒旦,他雖然黑暗之源卻又是天使,人也不會有極善和極惡的。
我不敢奢望可以讀透這位天才作者的思維。
就像主角阿葉,如何取悅別人,如何不信任他人,如何狂躁或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自卑又傲氣,但他依然是完好的個體,他也擁有愛與善良。
每個人都有陰影,畢竟我們是立體的,活生生的。相信人性吧,就像阿葉也同樣善良一樣。
《人間失格》讀后感5
實話實說,我后悔拿起這本書。
“失格”違背格式!叭碎g失格”違背做人的格式。
拿起這本書的原因,無非是它在圖書銷售網站的銷售量位居榜首,或是它的名字透露著哲理與詫異。書的內容是以作者的敘述為背景,以三張照片和三片手機為材料。講述了主人公葉藏一步一步墜落下去的過程。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因為這一句話、整個的故事背景便陰暗了下來。“我總是無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自小,葉藏便對這個世界有不同于“世人”的看法,然而,事實的真相卻又會令他一次次地失望。他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過于黑暗,過于絕望,認為“世人”是骯臟的,不堪的,于是他便盡力地滑稽搞笑,來掩飾他心中所想。
從幼時到青年,他的內心忍受著這種煎熬,是一種沒有來由的,卻使他倍感不幸的煎熬,他一生在這種煎熬之中一步步地墮落,一步步地放浪形骸,一步步地成為了他最討厭的`“世人”的樣子,以至于,他只有二十七卻有著四十多歲的外表,“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誠然,他就是這樣的一個膽小鬼。
整本書的基調給人一種灰暗,無力,絕望感,作者那些傷感,無望的語句,即使讀者并不明了傷感的原因,但這些語句并未使人覺得無病而呻,這些話仿佛將自己內心中的陰暗一面完全揭露了出來,既讓人產生共鳴又使人惶恐,既對主人公葉藏的墮落感到惋惜又驚懼著自己的將來是否會成為像他那樣的人。葉藏求死了兩次,均未成功,第一次的代價是他失去了一個他“愛”的人,第二次的代價是他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我不明白他為何會如此失望,不明白為何會如此墮落,不明白為何讀后會如此不寒而栗,可能是因為我對這個想世界始終抱有美好的念想,但書中的現實卻令我這份念想支離破碎,讀完這本書,我始終被籠罩在那種無盡的絕望之中。
縱然它銷售成績斐然,我還是后悔拿起這部《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讀后感6
《人間失格》,一本引人深思、令人心碎的書籍。讀完太宰治的這部作品,內心久久無法平靜,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揪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與感慨之中。
主人公葉藏的一生,是一場與自我、與世界不斷抗爭卻又不斷潰敗的悲劇。他以滑稽搞笑的方式迎合著他人,戴上虛假的面具,只為隱藏內心深處那個怯懦、敏感而又孤獨的自我。他害怕被人識破,害怕被人拒絕,于是拼命地迎合,卻在這過程中逐漸迷失了自己。這種對人性的洞察和對自我的剖析,讓人感到無比的悲哀和無奈。
葉藏的遭遇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人性的復雜和社會的殘酷。在那個虛偽、冷漠的`世界里,他找不到真正的溫暖和理解,只能在無盡的痛苦中沉淪。他試圖通過酗酒、吸毒、放縱自己來逃避現實,但最終卻發現,無論如何逃避,都無法擺脫內心的痛苦和孤獨。這種絕望的掙扎,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奈。
然而,在這無盡的黑暗中,我也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葉藏雖然在生活中遭受了無數的挫折和打擊,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真善美的追求。他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這種對人性美好的向往,讓我感受到了他內心深處的善良和純真。盡管他最終以悲劇收場,但他的掙扎和追求,卻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讀完《人間失格》,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又何嘗不是在戴著面具生活,為了迎合他人而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是否也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忘記了內心真正的渴望?葉藏的故事讓我明白,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
同時,這本書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溫暖和愛。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愿意傾聽我們的心聲,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我們要學會珍惜這些珍貴的情感,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人間失格》是一本充滿了痛苦和掙扎的書,但它也是一本能夠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審視人生的書。它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它讓我們明白,生活雖然充滿了苦難,但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堅守內心的美好,就一定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光明。
《人間失格》讀后感7
把每一個明天都當成世界末日,從現在開始邁出第一步。
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然后就對它產生了興趣。我去書店買的。懷著極大的好奇心,我打開書的第一頁,細細品味。
“他以前夏天穿毛衣配單和服,就是為了好玩;我可以半夜偷偷溜進客廳因為怕爸爸失望,在爸爸的本子上寫“獅子”字,就是為了不讓爸爸自己失望……”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掩飾他的憂郁和敏感,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天真的樂觀主義者,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滑稽的怪人。他太害怕這個世界了,認為這個世界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還要可怕。他曾經說過:“面對這個世界,我總是膽戰心驚!彼浅C舾泻托⌒模詈蟊凰瓦M了精神病院。面對這個世界,他總是害怕顫抖,但是面對這個世界,他不是嗎?
有些人可能認為太宰治只是一個著名的五自殺作家,或者認為他的作品傳達了使人越來越消極的負能量。但當你真正品味他的作品時,你會發現他用細膩的筆觸書寫了他的一生,一種讓你絕望的一生?戳怂娜灞緯,發現他的作品不是以“罪”“惡”“罰”為主題創作的,而是以“愛”“善”為主題創作的。寫每一本書的目的不是讓讀者自殺,而是讓讀者反思自己,救贖自己,不至于落得和自己一樣的.下場。
“不要抗拒改變,這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一切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改變,人很容易變得抑郁、消沉。但是,如果你再抑郁再抑郁,生活還是會被各種事情的變化所包圍,就像站在一個你無法控制的跑步機上,時間和速度都是你無法控制的,所以我會選擇更從容的跑步。在這種被動的生活中盡力爭取一些主動,所以我很討厭‘反抗’這個詞,很消極,很脆弱,很被動。如果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那就讓我改變自己,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做!痹谖已劾铮度碎g失格》可能在解釋這樣一個道理。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進瘋人院后,太宰治在書外的生活以他的第五次自殺而告終。我覺得這可能是最精彩的悲劇了。
《人間失格》讀后感8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日本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這部小說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后的感想開頭,通過葉藏的三篇手記,講述了他的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以及他是如何逐漸喪失為人資格的。在小說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融入到葉藏的故事中,展現了一個充滿矛盾和苦惱的人物形象,同時也表達了太宰治對于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在小說中,葉藏是一個典型的“失格者”。他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沒有朋友,處于孤獨無助的狀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逐漸對生命失去信心,覺得自己活著沒有任何意義。他試圖通過文學和藝術來尋求自我價值的認同,但是最終卻發現這種尋求只是一種逃避和自我安慰。他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卻又害怕被別人拒絕和孤立。這種內心的矛盾和痛苦,讓他逐漸地喪失了為人的資格,最終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在小說中,太宰治的筆觸細膩而深刻,讓讀者深入地感受到了葉藏內心的苦悶和掙扎。他透過葉藏的眼睛,展現了一個充滿人性復雜性的形象,讓人深刻地認識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不可預測性。同時,太宰治也在小說中表達了對于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他認為,生命是脆弱而有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選擇,但是最終我們都無法逃避生命的終結。他對于生命和人性的探討,讓人深思,也讓人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在小說的結尾,葉藏選擇了自我毀滅。這種結局讓人深感惋惜,也讓人對于生命和人性產生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時,小說的結尾也讓人更加關注太宰治這個充滿矛盾和苦惱的作家。太宰治在小說中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藏在了葉藏的故事中,這種寫作手法既是對自己的自我揭露,也是對讀者的一種挑戰。太宰治在小說中承認自己的墮落和失敗,表達了對于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這種思考和反思,也讓他成為了一個值得尊敬和關注的文學大師。
總之,《人間失格》是一部充滿哲理和思考的小說,它通過葉藏的故事,展現了一個充滿矛盾和苦惱的人物形象,也表達了太宰治對于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這是一部讓人深思的小說,也是一部值得推薦的經典文學作品。
《人間失格》讀后感9
“三張照片,三篇手記”,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
電影版的《人間失格》我是很早就看過的,依稀記得是大二,只記得畫面陰郁,似乎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淪落生活,偽裝,不羈,放蕩,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寫,僅僅如此而已。
好現實的一番記述,寫盡了人情冷暖,曾世炎涼,從小的討好,逗趣,青年的逃避,尋死,到后來的尋求救贖到救贖幻滅,他沒有解脫,他的結局是他的性格招致,他的性格是從小養成,幼時的性格是天生如此還是家庭主導,這就人各執其詞了。
此外,可以說主人公的淪落和掘木有密切的關系,從罪→罰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他扮演了看客和助推者,遇人不淑,這便體現的.淋漓盡致。人生有很多次遇見,但往往正是這些遇見影響了他人生的道路。
酒精和女人是貫穿的主線,他通過這兩種方式麻痹自己,從中獲得慰藉,最終傷害他的也是這兩種,讓他看破了一切,他以為在良子身上看到的純潔能夠救贖他,然而,最終仍是悲劇收場,他的唯一希望破滅了,并非是良子的過錯,他并不恨良子,良子是信賴天才,他恨的是人的信賴之心總會因為過于信賴別人而遭到玷污。
于是后來又開始重蹈覆轍,他是自我放棄了,他看破了親情,被友情也是傷碎了自尊,愛情的話,我覺得他從沒有愛過一個人,包括良子,良子對于他來說就是救贖工具,否則也不會最后拋下她,人其實愛的往往都是自己。
讀罷《人間失格》,文中有幾處印象很深,一處是靜子和繁子的對話,“為什么要喝酒呀?”
“爸爸他啊,并不是因為喜歡才喝酒的。因為他實在是人太好了,所以……”
另一處是最后媽媽桑的一席話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并不是人們主動就愿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于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人生并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么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后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人間失格》讀后感10
那天我又從書架中取出它,輕輕翻開………我已經不止一次讀它了,但每讀一遍都會帶給我不一樣的震撼。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巔峰之作,其中蘊含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讀者與這本書之間的感情就像有緣人相互對視一眼,便勝過千言萬語。
《人間失格》由主人公葉藏的三張照片引出,中間是三篇手記,分別介紹了葉藏的幼年青年和中年的經歷。全文描寫了葉藏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自我放棄,酗酒,用藥物麻痹自己,甚至自殺,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在當時整個社會,葉藏看似是一個另類。但我覺得在這個病態的社會里,葉藏是人性善良和真誠的代表。他所顯現出的這種情感正是人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最不愿面對的情感。
葉藏心中恐懼不已,臉上卻強顏歡笑,不斷地裝成小丑討好別人,這讓葉藏精疲力竭。同時他對人的友善也僅建立在他的搞笑之上。所以他一邊壓抑自己,一邊又對他的這份壓抑,欺騙感到可恥。讀到這兒,我不禁思考,也許因為像這樣心理和行為上的失調,才讓葉藏花費了太多精力,從而埋下了他悲慘結局的`惡果。在生活中也有不少“社恐”的人。我想,與其像葉藏這樣恐懼悲觀地生活,倒不如認清自己,允許自己的缺點存在,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便會發現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如此,你終會意識到你的恐懼都是多余的。
生而為人,你不必感到抱歉。葉藏曾渴望過上正常的生活,因此他奮斗過,也努力過。我認為即使他最終被世俗打敗,但他也不是一個失敗者。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不盡人意的事,與其逃避,倒不如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一個夢想,信念并為之努力,即使結果是失敗的,也不會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
在太宰治心中,葉藏并沒有失去做人的資格,而是沒有渾渾噩噩生活的資格,他身上有著最美好的東西——善良與真誠,卻無法被贖救。
葉藏所追求的贖救是人性的善良,而被毀滅的葉藏是人性的丑惡。
你若不跌落塵埃,你是幸運的;但你若跌落塵埃,你會怎樣?(寧波東海實驗學校史雨霏)
《人間失格》讀后感11
總有人認為,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為我更像一個丑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著,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著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著棉花仿佛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圣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丑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為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注定孤獨,注定,他邁向毀滅。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著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群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并為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長大后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煙、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于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著,只是這種活著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著……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并不是人們主動就愿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于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入瘋人院時,書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于了他的第五次自殺,我想這或許便是最精彩的悲劇。
《人間失格》讀后感12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作者太宰治借由主人公葉藏的人生遭遇,巧妙的將自己一生的遭遇與思想刻畫其中,并且借此提出身為人真切的痛苦問題,從帶澀的行文中更能體會其內心深處的苦楚。
如果你發現這個世界殘酷、復雜以致難以忍受的時候,你是否會選擇這種“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頹廢性的人生哲學?作者通過故事情節揭露了人的陰暗面,揭露了每個人所展現的不真實的自己的虛假的一面。在作者看來,自己被認定是頹廢的。在世人眼里“我更像一個丑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彼菢有⌒囊硪淼幕钪,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著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著棉花仿佛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圣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讀完此書,才真正理解了書中的一句話“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讓他受傷,他甚至會被幸福所傷”,作者敏感脆弱及純粹的內心,讓他終其一生都在試圖邁向完美,注定了其孤獨,注定,他邁向毀滅,被他的純粹致疾生亡。他清晰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冰冷,他說:“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并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币苍S他的看法太過偏激,世人么,總是相信時間有真情和溫暖的?墒俏覀兌贾溃宦,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離合,最終,仍舊是孑然一生。沒有人會將胸膛剖開,將軀體內的陰暗秘密全數交予他人,只是為了一生中那個短短的瞬間能夠感到絲毫的被在乎的溫暖,略微帶些自棄意味的選擇輕信。葉藏不愿意輕信,脆弱單純的心靈豈能接受隨時而來的打擊。面對陰暗、扭曲、脆弱,固執的呆在自己的領域里。這可能就是作者最終選擇投水的原因吧?
這本書說到底我覺得并不是倡導悲觀主義,更多的是理想主義。
《人間失格》讀后感13
把每一個明天都當作世界末日,從現在開始邁出第一步。
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然后我對它感興趣。我去書店買的。帶著極大的好奇心,我打開書的第一頁,仔細品味。
“他過去夏天穿毛衣和服是為了好玩;我可以半夜偷偷溜進客廳,因為怕爸爸失望,在爸爸的筆記本上寫“獅子”字,就是為了不讓爸爸失望……”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掩飾他的憂郁和敏感,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天真樂觀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搞笑的怪人。他太害怕這個世界了,認為這個世界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還要可怕。他曾經說過:“面對這個世界,我總是膽戰心驚。他非常敏感和小心,最終被送往精神病院。面對這個世界,他總是害怕顫抖,但面對這個世界,他不是嗎?
有些人可能認為太宰治只是一個著名的五自殺作家,或者他的作品傳達了越來越消極的負能量。但當你真正品味他的作品時,你會發現他用細膩的筆觸寫下了他的生活,這是一種讓你絕望的生活?赐晁娜灞緯,我發現他的作品不是以“罪”、“惡”、“罰”為主題,而是以“愛”、“善”為主題。寫每一本書的'目的不是讓讀者自殺,而是讓讀者反思自己,救贖自己,以免落得和自己一樣的結局。
“不要抗拒改變,這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切都在一次又一次地改變,人們很容易變得抑郁和沮喪。然而,如果你再次抑郁,生活仍然會被各種各樣的變化所包圍,就像站在你無法控制的跑步機上一樣,時間和速度是你無法控制的,所以我會選擇更平靜地跑步。在這種被動的生活中盡力爭取一些主動,所以我討厭“反抗”這個詞,非常消極,非常脆弱,非常被動。如果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讓我改變自己,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做。在我看來,《人間失格》可能是在解釋這樣一個道理。
當世界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到瘋人院時,太宰治在書外的生活以他的第五次自殺告終。我認為這可能是最精彩的悲劇。
《人間失格》讀后感14
葉藏從小生長在官員的家庭,生活條件優渥,不懂得人間疾苦。但卻飽受精神上的折磨,面對家庭環境的壓抑,親情的冷漠,世人的虛偽,無奈且怯于改變。年幼時不得不接受違心的事物,通過扮演“小丑”來取悅他人保護自己。心靈上受困于此。年少時,在堀木的蠱惑下了解酒和女人,逃避式的放縱使他的靈魂暫時得以休憩。但愈是放縱沉淪,愈是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內心,發現世界的陰暗。孤獨的靈魂希望找到伴侶,不在乎其是否擁有精神上的共鳴,只要有契合的孤獨便可。但孤獨的靈魂不僅未得到慰藉和解脫反而受到傷害。為了生計無奈試圖妥協,試圖像“世人”一樣的活著。良子的美好純真給了葉藏生的希望,但也正是良子信任的“背叛”徹底擊垮了葉藏,最終成了廢人。
葉藏靈魂深處的美好與這個世界的悲涼是格格不入的。他的痛苦源于清楚的了解自我,厭惡社會。世俗的虛偽,自我的真實與懦弱的性格促成了天使一般的好孩子的悲劇。向往善良、正直、純潔、親情、自由,面對人的虛偽冷漠和欺騙既不想改變自己隨波逐流也沒有勇氣保有這份美好害怕獨立的存在,懦弱導致思想和行為的對立,最終喪失為人的資格。
對于葉藏同情勝于可憐,共鳴勝于同情。生活在復雜的人類社會出生時的純真不可能不被世俗玷污。有哪個人不曾純潔無瑕?有誰不想將那份純潔由內向外,由里及表毫無偽裝的表達。即使一開始受傷,也執拗的不想改變不想迂回,想將美好的純真狠狠地撰在手心不放手?墒谴鷥r就是頭破血流,遍體鱗傷。所以為了使自己不受傷,他們摸索出了處事的方法-成年人的世界便有了圓滑?杉词顾麄兩钪O處世之道理也絕不會丟棄內心的純真,圓滑僅僅是給她的肉體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穿上外衣而已,將其靈魂隱藏在深處。一旦現實和內心出現沖突,他們將勇敢誓死捍衛內心的堅守!生而為人,無奈妥協與勇敢堅守并存,并非非黑即白,葉藏式的靈魂告白可能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人間不值得!
《人間失格》讀后感15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作者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隱藏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中,借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描寫了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等階段,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很喪的一本書,看完了才明白人間失格的意思,里面很多很多心里障礙感覺是自己心理失衡場景的還原,好像有一個人直接把你心里那個永遠的少年揪出來扔在你面前,沒有人想喪失為人的資格,當你處于或走向失格的時候不妨讀一讀,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警鐘
“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讓人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我要趁自己還未被傷害之前,急忙就此分道揚鑣,于是我如以往一般用搞笑來制造煙幕!
葉藏的內心獨白是超世的,他能讀懂人內心骯臟的.思想,但是他也能裝出世人所喜愛的樣子,盡管情非所愿,盡管被當做小丑看待。他的一生完完全全是在走下坡路。
“我對這個世界漸漸地也不再小心翼翼了,認為世界再也不是令人恐懼的地方!边@或許是他內心的轉折,因為在他心目中,人,是恐懼的。他不再害怕恐懼,因為他也具有了傷害別人的手段,變得和人一樣。既然是同類,有何可懼?
“我失去身為人的資格了”
“我已經完完全全不是人了!
這是葉藏內心最中肯的想法,已無路回頭了。是誰把我變成這樣的?是堀木?是父親?還是女人?
“我們所認識的阿葉是非常正直,相當機靈的,若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孩子!
再此,送給我的朋友一句話:“無暇的信賴心是罪的根源,希望多年以后我們還是認識的我們。”
【《人間失格》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間失格》閱讀心得03-07
人間失格的語錄38句04-05
人間失格的語錄45句08-25
人間失格的語錄40條07-13
人間失格中的經典語錄11-30
人間失格的語錄36條11-01
人間失格的語錄30條04-14
人間失格的語錄39句07-15
人間失格的語錄35條07-03
人間失格的語錄40句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