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實驗創新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實驗創新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實驗創新心得1
由應試教育轉軌于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培養途徑主要是通過生物實驗來實現的。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反思。
1.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并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采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制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在該實驗中,還應該強調在撕取洋蔥內表皮時要小塊的,如果太大塊,在蓋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
2.明確重難點
對每個實驗,應首先把重點、難點提前告訴學生,同時圍繞重點、難點提出思考題或應注意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明確的目的、有思考的內容、有議論的話題。并經常參與學生們的討論,指導課外興趣小組對實驗內容進行預演,培養實驗課小骨干,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發揮了實驗小骨干的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對比觀察
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教會學生對比觀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細胞排列更緊密一些,更整齊一些,氣孔較少,而且緊挨著柵欄組織(柵欄組織像一排柵欄),這樣,學生在實驗中就會有針對性,便于觀察,從而減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4.先整體觀察后局部觀察
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征,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
5.重復觀察
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由于學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識水平的不同,在實驗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速度上的差距。對待這種現象筆者的做法是:劃分實驗小組時要根據以往了解的.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速度特別慢的小組再進行強化指導,或把他們落下的個別次要步驟“演示”完成,以幫助他們在實驗結束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為今后的學習樹立信心。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應講清楚道理布局嚴格要求,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規范化操作。對每個實驗,允許各實驗小組在結果上出現一定的偏差,但實驗步驟非經允許不得更改(探性實驗除外)。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操作并且會影響實驗結論時,應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到補救辦法,以防學生一錯再錯,偏離正確方向,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形成相關知識的錯誤定勢
此外,在實驗完成后還進行了必要的總結,以活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結合具體、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適時得當的點撥、引導,有助于他們將平時所學的被肢解了的知識系統化,從而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維輻射的作用。
生物實驗創新心得2
一、開拓我的實驗教學眼見
有些實驗在平時教學時,總覺得過于復雜繁瑣,從沒有去實踐操作過,更沒有想過新改進,而這次真的讓我開了眼界,如: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條件,可以同時探究二氧化碳、水、陽光三個因素,探究水時用單面刀片切葉脈使無水和有水形成對照,探究陽光這個條件是,在脫色時用錐形瓶代替小燒杯效果更好,而且節省能源又安全,又如:焦作市第十九中學的原艷玲老師探究的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氣這個實驗,她大膽嘗試,用注射器抽取氣體驗證二氧化碳的做法,既簡單又便于操作,材料選取方便,可以輕易實現重復實驗,不怕多班教學材料用具準備不足,探究吸煙危害健康中鄧春老師用蟋蟀、蝗蟲、蚱蜢等昆蟲代替水蚤,效果比水蚤明顯得多,這些無不與平時的扎實功夫密切聯系,無不與教師的孜孜不倦、努力嘗試實踐相聯系。
二、體會到實驗教學創新之艱難
各位選手進行了精彩的表演后,選出了前兩名,這前兩名教師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平時教學中的做法是,原艷玲老師提出了“指尖上的生物學”讓我大開眼界,明白了可以用生活中廢棄品為材料,變廢為寶,為生物學服務,如教材中的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灌水排氣法操作復雜,效果不明顯,在實踐過程中,原艷玲老師和她的學生還發現了煮熟的`菜豆放時間長了也會發酵,也會使石灰水變渾濁,這個細微的發現足見她平時功夫之深;xx第三中學的崔鍵老師創新了“測定食物中的能量”時,先從課程標準解析,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然后小組合作探究新知,這樣學生充分地參與,將原有的裝置改成了三個版本,即改進版1.0,升級版2.0,終極版3.0,這樣的成果是多么壯觀,徹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這些是我在平時教學中根本沒有做到的,看到后深感慚愧,自嘆不如。后來,一位高中組的老師講的《滲透實驗的改革》,也讓人銘記在心,他為了解決半透膜的問題,不斷地嘗試,用魚鰾,用豬膀胱,用雞蛋膜,用洋蔥內表皮,不斷地嘗試,困難重重,但從沒有放棄,解決了又遇到怎么固定,仍是不斷地探究,真切地體驗到作為科學家的堅持不懈的精神。
總之,本次學習之旅收獲不少,也見識了許多教學能手的真知灼見,實驗創新應讓學生多參與,多給學生進行實驗的機會,實驗創新應落實在課堂上,不要再望而卻步,不要再紙上談兵,要實實在在地進行。
【生物實驗創新心得】相關文章:
生物實驗課心得12-22
生物實驗心得范文10-10
微生物實驗心得12-17
生物實驗學習心得08-15
創新實驗心得體會03-02
創新性實驗心得體會03-14
生物實驗心得體會 04-25
生物實驗心得體會(優)11-15
生物實驗個人總結01-31
創新性實驗心得體會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