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1
博弈論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主要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其應用的領域也非常廣,最通常的應用該是經濟學吧。這本書中的理論很深奧,其數學模型的推導更是復雜,然而書中的案例卻既淺顯又生動,很值得一看。
學習博弈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贏得更好的結局,也在于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先給大家猜一個腦筋急轉彎,問:在什么情況下零大于二,二大于五,五又大于零?答案是:在玩“石頭.剪刀.布”游戲的時候。博弈,就是用這種游戲思維來突破看似無法改變的局面,解決現實的嚴肅問題的策略。在博弈中,每個參與者都在特定條件下爭取其最大利益,強者未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因為在博弈中,特別是多個參與者的博弈中,結果不僅取決于參與者的實力與策略,而且還取決于其他參與者的制約和策略。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屌絲若要逆襲,學習并掌握必要的博弈論的知識是很有幫助和必要的。
事實上,博弈過程本來就不過是一種日常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愿從而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而所謂博弈就是行為者在一定環境條件和規則下,選擇一定的行為或策略,實施并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比如你身為博士,當面臨老板任務的壓力和可愛妹紙的召喚的選擇時,必要的博弈論知識的應用,也許會助你安全過關。當然,夾在這樣一個三節點的博弈關系中,處于極其弱勢地位的你,往往只能自求多福了。博弈論用途很廣。博弈論原是數學運籌中的一個支系,其研究運用了許多的數學工具,這仿佛形成了一道阻礙我們初學者與博弈論的鴻溝。但是偉大的馬克思說過:“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了數學時,才算是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面對這條鴻溝,我們不僅要學習數學公式和理論,也不可以忽略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一個不會編程的人照樣可以成為電腦應用高手,沒有高深的數學知識,我們同樣可通過博弈論的學習成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就像孫臏沒有學過高等數學,但是這并不影響他通過運用策略來幫助田忌贏得賽馬。
博弈論首先是我們思索現實世界的一套邏輯,其次才是把這套邏輯嚴密化的數學形式。博弈論的目的在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們學習博弈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贏得更好的結局,也在于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說到底,博弈論畢竟只是一個分析問題的工具,用這個工具來簡化問題,使問題的分析清晰明了,也就夠了。
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2
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對抗和較量是一個不容回避的話題,只有直面這些問題,個人才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在所有的對抗和較量中,其勝負成敗常常取決于3個基本的因素:機會或者說運氣、體能和智能。通過拋硬幣來賭輸贏是純粹依賴于個人運氣的游戲;百米賽跑的勝負基本上取決于個人的全身技能;而籃球賽、戰爭等對抗,雖然也會受到運氣的影響,體能也很重要,但決定勝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頭腦技能的較量。
頭腦技能是一種策略技巧,或者說是在謀略方面的造詣。既然世間大多數對抗都與頭腦技能有關,因此人們試圖獲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對抗局勢中如何策略性地選擇自己的行動。而今,博弈論就是一門專門研究互動局勢下人們的策略行為的學問。事實上,每個人每天都在與他人打交道,或競爭或合作。身處這樣高度互動的環境之中,無論一個人是否知道博弈論,實際上他都不斷地在與他人進行博弈,無論是他的父母、親人、兄弟、老師還是商場對手、政治敵人……一個可能不知道博弈論為何物,但是他的確常常在與他人進行著對抗和較量,在進行著一場又一場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不少博弈技巧。
然而,通過本能所學習的博弈技巧,是既不系統也相當費勁的。因此,人們有必要以一種最為節省的方式來學習策略技巧。而最節省的方式,莫過于直接學習博弈論的知識了。難怪經濟學家薩繆爾森這樣說著:“要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事實上,不單一般人應該了解博弈論,各個領域的專家更應該了解博弈論——20世紀后半葉的歷史表明,博弈論在軍事、政治、商業、法律、經濟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都已有非常成功的運用。其中,在經濟學、生物學、政治和軍事中的運用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1994年和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兩度眷顧博弈論,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學習博弈論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因為正式的博弈理論往往是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的`,而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有數學恐懼癥,雖然對于少數人來說數學的形式是那么優美,但大多數人把博弈論的學習看做是一件艱難的而痛苦的事情。其實,博弈論是如此有趣的學問,把博弈論的學習當成一件痛苦之事,實在是不應該的。
我們應該快樂地學習,快樂地學習博弈論。這一點,我們事實上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博弈比較基礎的東西是不需要高深的數學功底的。然而,如果我們能熟練地掌握這一部分博弈論知識,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深感短短一個學期的時間,對于博弈論這一門獨具魅力的課程,只是從皮毛上略有了解。盡管如此,我還是學會了一種以博弈的觀點來思考、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好比囚徒博弈的現象,我以前可能能夠猜到結果,但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罷了。然而現在可就不同了,相似的問題我都能夠用所學的博弈論知識去解釋,能夠了解其本質了。
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3
通過“囚徒困境”,我走進了博弈論這一精彩世界。為了讓大家對博弈思想有一認識與掌握,老師課堂上讓我們思考了不少或生動或實際的問題,比如“帽子”問題、強盜分金幣問題、猜全班數字的平均數問題、拍賣問題、市場進入問題等等。我曾自嘲地對舍友說:博弈論簡直就是對智商的考驗,總覺得自己腦子不夠使啊。不過,我相信,學習博弈論是會使人變聰明的,腦子越用越靈嘛。
學習博弈論的過程中,腦子里經常出現的幾句話是:原來這個問題可以這么去想,原來這種問題還可以用博弈的思想來解決,原來博弈的應用范圍這么廣,原來看似與數學無關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數學來解決。
博弈論,為我呈現了一方新天地。我好奇它的廣度,敬畏它的深度,視之如導師如利器,小心摸索著。
學習博弈論,我最大的`收獲不是記住了什么模型、公式、轉換,而是博弈思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博弈思想尤如“漁”一般重要,是分析問題的基礎。
博弈,需要換位思考,需要知已知彼。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和其他參與者的各種戰略以及對彼此的影響,從而采取最佳行動。
比如課堂上一個問題:讓每個人選一個介于1~100的數,誰的數字最接近全班平均數的2/3,誰就是贏家。如果每個人隨機選擇的話,大家平均值應該在50左右,50的2/3應該是33. 3,不過其他人可能也想到了這一點,這樣就應該寫22.2。如果繼續想下去,大家的平均值應該越來越小,最后1應該是理性分析的最佳答案。實際結果,普通如我的只想了一步,33,有的人多想了一步,有的人多想了兩步??答案總不會是1。
其實答案是什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N次換位思考的過程,你要知道他人有有多聰明,還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對方認為你有多聰明??
面對一些事情時,可能不需要過分多慮,太過天才,在一群平凡人中,反而不會是贏家。比如那些選了1的人。但是換位思考的方式卻是受用終生的,可指導我們少吃虧、少走彎路、盡可能快樂且適如地生活在復雜的社會中。
博弈的另一個重要思想,我認為是縝密的邏輯推理、全局意識以及化繁為簡的轉換。比如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你所了解的信息是有限的,這就需要你想出各種可能性以及各種戰略組合下的收益。要分析別人的心理、分析影響別人行動的因素,分析各種戰略組合的概率,從而執果索因,比如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中的“逆向歸納法”,比如通過“海薩尼轉換”將不完全信息博弈表述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博弈(市場進入問題),從而充分利用已有信息找到最優戰略或均衡。可謂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運籌帷幄”。
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4
在學習博弈論之后,結合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出現的博弈現象的思考進行如下報告:
博弈論是研究在競爭環境中各方是否能找到最佳策略,并尋求如何確定這些最佳策略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現代管理是以人為核心的管理方法,組織的內部效率取決于所有員工的努力水平。因此,如何充分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成為管理的重點,這其中當然涉及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博弈。
如何有效激勵教師
激勵在組織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據管理學家詹姆斯的觀點,當缺乏激勵時,人們只能發揮出自身能力的20%~30%。然而,通過適當的激勵措施,人們的潛力可以被激發,其能力可以達到80%~90%的水平。因此,激勵對于組織來說是實現目標的關鍵保障,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學校和教師之間的激勵選擇可以被看作是一場博弈。雙方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學校作為一方,希望通過付出最少的激勵而獲得最大的效益。相反,教師則希望通過付出最小的努力和工作來獲取最大的回報。在這個博弈過程中,學校需要靈活地運用各種激勵策略,以滿足教師的需求,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滿意度。同時,教師也應該主動展現出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激勵和回報。總之,激勵在學校與教師之間的博弈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合理的激勵措施,學校和教師才能達到各自的最大利益,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提高效率。
通過對日常管理工作中激勵的思考和效果的觀察發現,盡管企業采取了一系列激勵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激勵措施的效果并不明顯,科研成果和教學效果并沒有取得突出的進展。此外,新進員工的離職率也較為高,這可能與激勵措施的不足或不適用有關。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和改進現有的激勵機制,以更好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升整體績效。
1、原因分析。通過文獻資料查閱發現,對于教師這類知識型員工的特殊需求分析不足,激勵針對性欠缺。
激勵理論認為,組織或個人出現問題往往是因為激勵不當導致的。針對知識型員工的情況,我們需要激發他們的創新動機,以促進企業的產品和知識的創新。知識型員工與傳統員工的區別在于,他們擁有大量隱性知識,并且他們的勞動成果通常具有較高的潛在價值。然而,這種隱性知識和潛在價值很難被組織量化評估。
教師作為知識型員工,具有工具有高學歷、高自主性、高獨立性、高自我價值感的特點。教師更加注重學習研究和自我實現,通過自身學習、自我提高,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得到自我發展,同時為學校創造價值。教師更加注重組織的心理歸屬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眾多研究也表明,知識型員工認為最重要的激勵因素是成就需要激勵。對知識型員工最重要的激勵因素是工作滿意,其中包括成長機會、被賞識等。因此,知識型員工更看重精神激勵和成就激勵,他們認為只有在工作中取得實質性的成果才是自身價值的實現與自身能力的'證明。
然而,目前教師的激勵機制存在諸多問題,如缺乏系統性、物質激勵單一、精神激勵形式化不足、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不匹配等。因此,學校應該建立一套規范的教師激勵制度,以構建一個完善的激勵機制,這是實施有效教師激勵的前提和基礎。
2、解決措施。一是完善激勵體系,以評價體系倒推激勵體系建設,同時注重激勵指標間的權重。二是注重精神激勵和成就激勵,體現教師自身能力與自身價值的實現。三是注重學校與教師間目標的協同性,建立互動型組織文化。
如何有效管理團隊
在團隊管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搭便車”現象,即能力強者積極工作,獲得較高獎勵,而能力弱者工作平常,也能分得部分獎勵。從博弈角度分析,這是典型的“智豬博弈”。
1、原因分析。“智豬博弈”講的是面對絕對實力差異,大、小豬選擇最優擇食策略的故事。豬圈里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有一個食槽,有一個豬食控制按鈕。每次按動按鈕,會出一定量的食物,大豬進食量要比小豬多。當小豬按動按鈕時,則大豬會在小豬到達食槽前將食物全部吃光;當大豬按動按鈕時,則大豬只能吃小豬剩下食物;當大豬不按按鈕時,大豬會因小豬不按按鈕而得不到任何食物。在智慧博弈的情況下,小豬的最優選擇就是等待,因為只要自己去按按鈕就沒有食物吃;而大豬只能自己去按,否則永遠也等不到食物。
給團隊管理帶來啟示”一是效率與公平問題:能力強者積極工作。雖然獲得了比較高的收益,但面對弱者不怎么努力工作也獲得收益,會產生心理不平衡,最終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
二是改革團隊在調整文化和分配激勵規則時,應設法確保弱者也能夠獲得超額收益,從而有效地改善他們的平庸狀況,同時激發強者更積極地工作。
2、解決措施:一是建設以公正競爭為基礎的高效文化氛圍。建立公平激勵體系,根據個人能力和貢獻進行量化考核和分配激勵,讓優秀者得到更多的回報,但也要確保弱者也能得到一定的獎勵和支持。二是加強團隊目標與過程管理。明確團隊成員的目標、任務和進度要求,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工作重點,同時制定有效的管理流程和溝通機制,提高團隊協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三是設計合理、差異化的激勵制度。根據不同崗位和角色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包括薪酬福利、晉升機會、培訓發展等方面,使員工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并有機會實現個人價值和成長。以上是對原提供內容的調整和修改,希望能滿足您的要求。如有其他需要,請隨時告知。
博弈論不僅僅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工具。通過課程學習,我們可以了解并掌握一些博弈論的方法,但對于一些具體問題,我們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例如,我們想要了解我校教師工作績效的影響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權重等等。未來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對這些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以便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激勵方案來提高教師們的工作效率。
【學習博弈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炒股學習心得體會02-03
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04-11
(精選)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07-18
學習的心得體會04-01
學習 心得體會09-14
學習 心得體會09-15
關于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08-29
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優選]07-27
【精品】外出學習學習心得體會10-23